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从形式上看,行政行为异化是由于制度的不完善所引发的。而现实中制度只能对行政行为做出模糊的原则性要求,至于行政人员的具体行动则受他的自我价值观支配。米德认为由“主我”与“客我”的辩证统一关系组成了自我,当“主我”的私利追求与“客我”的公利实现共同组成行政人员的自我时,他就生成了混合性人格。对于社会其他职业而言,混合性人格中“主我”与“客我”的对立对职责的实现影响不大,但是,由于行政人员职业的特殊性,“主我”与“客我”的冲突则是导致行政行为失范的本质原因。因此,统一行政人员的“主我”与“客我”认知,把道德价值的内容充分吸纳到制度中,在德制中重塑行政人员的自律性人格,才能从根本上规避行政行为异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当前社会转型与不断加剧的高等教育变革使大学教师在对"主我"与"客我"关系的道德调节中出现了自我伦理异化,它影响着高等教育内部整体关系道德调节功能的有效发挥.应通过社会现代化中价值观的转向、大学文化建设、大学教师自我实践与反思重构大学教师自我德性伦理,实现对自我和谐关系之网的良好把握.使自我回归生命之本真状态,成为自由的、有创造性的、实践存在着的人.  相似文献   

3.
学科教育教师是“教师的教师”,专业自我是调控其行为的内部罗盘,澄清学科教育教师的专业自我事关师范生质量,进而关涉中小学生的培养质量,是教师教育振兴关注的根本问题之一。米德的自我理论认为客我、主我共同生成自我,这为分析学科教育教师专业自我生成机理提供了视角与框架。学术话语、行政话语、同僚话语展现了当前外部环境对学科教育教师专业客我具象的塑造;“夹缝中求生存”“认可与和解”“责任与奉献”从专业困境、专业发展、专业情感三方面展示了专业主我建构。为了促进专业主我与客我的和谐互动,以赋权增能加强协商对话并提升主我统合能力,凝聚教师教育共同体的专业合力至为关键。  相似文献   

4.
弗洛姆在《健全的社会》一书中,从获取物品、使用物品及消费物品三个方面系统论述了消费异化,进而提出要建立"人道主义的公有社会制"和树立"人道、健康的消费"以扬弃消费异化。弗洛姆的消费异化理论是针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病态消费而产生的,但他关注的异化消费现象在我国当代大学生中也广泛存在。当代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也存在着人情消费过多、炫耀性消费、盲目消费、奢侈消费等消费异化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需从大学生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和政府五个方面形成合力,以指导大学生消费向理性、健康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发展趋势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发展趋势与对策□李德显李德显/华东师大教育系博士生(上海200062)一、自我概念的界定在人类的意识对象中,自我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个体的自我是“主我”与“客我”的统一体。“所谓自我概念就是指‘主我’对‘客我’各方面属性或特点综合反...  相似文献   

6.
陈雯  陈爱华 《江苏高教》2023,(1):98-102
审美消费是将美感获取作为主要诉求的一种消费样态。大学生是审美消费的先锋,其审美消费主要集中在身体消费、网络景观消费领域。当前,大学生的审美消费遭遇消费异化的伦理图景,即异化为炫耀性的符号消费、奢侈性消费、享乐性消费、低俗化的感官消费等,并导致严重的负面后果。大众传媒、广告和时尚工业的运作,大学生审美素养欠缺和消费价值观错位是大学生审美消费异化的主要成因。为了超越审美消费的伦理困境,应从以下方面努力:第一,突出审美教育的精神价值,实现新时代高校美育工作提质增效。第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审美消费,加强消费伦理教育。第三,探寻生活美学,呼唤优雅消费,引导大学生在审美消费中迈向美好生活。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在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的地方高校中出现了非理性消费的现象,大学生的消费价值观正在发生较大的变化。本文以楚雄师范学院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边疆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大学生的消费价值观现状、非理性消费存在的原因等进行分析,并力求从理论指导、实践认知和自我提高三个角度对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价值观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8.
如今,西方消费主义思潮给当代大学生带来了明显的负面影响:在网购中迷失自我、出现了异化消费以及引发了伦理危机。在消费主义盛行的情况下,高校应该重视在大学生中开展消费教育,引导他们培育消费理性、养成适度消费、践行绿色消费、学会消费维权,使大学生的消费达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米德自我概念的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米德自我概念的分析入手,剖析了米德自我概念的视角:从米德的一系列阐述不难知道,米德始终把自我放在社会中——自我的社会生成性和社会发展性;他时刻不忘作为主我的自我和作为客我的自我之间的符号互动性;他在肯定“概化他人”的自我的作用时,对主我的主动性、实践性和创造性给予了厚望。当然,米德的自我概念上有许多不足,这正好为后人对自我概念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空间。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时代网络可能因人的网络异化行为而成为奴役、支配人的一种手段。网络情境下大学生网络异化行为分为自我认同异化、符号互动异化、虚拟情境异化、网络文化异化等类型。大学生的网络异化行为阻碍认知、情感、道德、价值观的发展和人际关系交往。因此,必须从内外阈视角下分析异化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应对措施,有效地解决网络中的行为异化问题,净化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11.
与中国的市场经济、消费社会和网络差不多同时诞生的"90后"大学生,极易受到来自西方的消费主义思潮的侵蚀,呈现出崇尚拜金主义、道德滑坡,甚至走上犯罪道路;追求超钱消费,丧失实事求是精神;过度人情面子消费,抛弃传统美德与社会责任。为此,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促使大学生形成理性消费的价值观;营造良好的生态消费环境,有效抵御消费主义思潮的肆意蔓延;通过社会考察与勤工俭学活动,让科学消费观真正入脑、入心、入行,从而使大学生最终摆脱消费异化,建立消费主体性,实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课改的发展,课堂互动研究受到更多关注。全面调查当前小学语文课堂互动情况很有必要。可以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学生"主—客我"互动等三个维度划分课堂互动类型。通过观察语文课发现小学语文课堂互动教学存在如下问题:教师主导型互动多,学生话语少;导向性提问多,等待时间短;小组学习少,缺乏学生间互动;学生"主—客我"互动内容单一,自我反思少。小学语文主体互动教学可以从转变话语权、增加学生对话式互动、丰富学生"主—客我"互动内容等角度改进教学,以提升课堂学习成效。  相似文献   

13.
"消费文化"是随着社会从以"生产"为中心进入以"消费"为中心后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从中国消费品发展现状对当代中国消费文化进行剖析可以发现:中国的消费文化出现了物质主义倾向。"物质主义"不仅是消费异化的一种体现,也是一种价值观。作为一种价值观,它直接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进而影响整个民族。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消费过程中存在着"非生态"消费现象,这既影响到大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和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也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更关系到社会的可持续消费以及美丽中国的建设。因此,对大学生生态消费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为探索高校大学生生态消费教育路径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消费至上"的信条冲击着传统价值观念,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中国社会在文化上已不是从前那样一个同质性与整体性社会,中国文化结构正在走向多元性和异质性,消费文化从多方面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本文探究了消费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影响。  相似文献   

16.
"00后"青年大学生已经进入大学,成为高校学生的主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高校主流文化的影响熏陶和感召下,逐渐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但是仍有部分青年大学生故步自封,沉寂在自我的愉悦和狂欢中,学习功利思想比较突出,生活消费主义较为普遍,社会责任感存在缺失,文化价值观取向偏差,造成青年大学生亚文化与高校主文化的冲突,这直接导致高校人才培养出现困境。青年大学生亚文化的形成与大学生面临的时代背景、高校教育、同辈影响和自身选择都有莫大关联。进入新时代,通过坚定确立高校主文化育人阵地、扩大高校主文化辐射影响范围、合理转化青年大学生亚文化、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实现青年大学生亚文化与高校主文化的调适与整合,从而充分发挥高校主文化的实际育人作用。  相似文献   

17.
信息时代,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教育理念与教学方式的变革,技术的教育价值已然获得较好的教育效果佐证。然而教育技术异化的现象却依然存在,这种现象的产生有其客体原因,也有主体的原因。在教育领域中,参与到教育活动中的各类人群所构成的不同教育技术共同体某种理念或行为的失当是教育技术异化的主体性根源。而教育技术异化的消解,必须从不同技术共同体的不当价值观与行为的纠正入手,采取必要的策略与手段,建立有效的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18.
正心理学认为,主我与客我的互动产生自我,构成一个呈现于社会经验中的人。正如社会心理学家库利提出,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库利"镜中我"的概念,特别强调个人与社会之间有机和稳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针对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点,结合现阶段青少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运用自我同一性理论,提出:要使大学生品格培养与社会发展目标相一致,必须关注大学生“主我”和“客我”的统一,必须加强大学生政治需求意识培养,并要坚持教育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通过自我同一性的情感教育、同伴教育实现大学思政教育规范化和个性化的融合、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融合,创新了青少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从观念上、手段上、内容上进行更新,增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文化消费不仅体现价值观,而且影响价值观。大学生文化消费以网络文化为主要内容,以娱乐为主要目的,并受到家庭经济条件的制约,使他们产生对价值观基本问题思考不足、对自我能力和价值认识出现误区、精神家园趋于荒芜。高校可以通过创新校园文化活动形式吸引大学生文化消费、改善校园内外文化设施和环境满足大学生积极的文化消费需求、坚持校园主流文化阵地以矫正大学生文化消费的不良趋势等方式对大学生文化消费进行引导,一定程度上实现对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