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长期以来,日本国内对钓鱼岛的历史观,主要分两大派,一派从狭隘利己主义出发,不顾历史事实,认为钓鱼岛是日本"固有领土";另一派是从历史唯物论出发,尊重历史事实,认为钓鱼岛是中国最早发现的,是中国领土。日本政府"购买"钓鱼岛的活动,破坏了中日两国所达成的"搁置争议"的共识。日本应该端正历史观,重视友好,展开谈判,以缓和矛盾,进而公平合理地解决钓鱼岛争端。  相似文献   

2.
《初中生》2012,(32):54
正8月31日,中国企业家陈光标花3万美元在美国《纽约时报》上刊登了半版"广告"。"广告"中,陈光标自称"中国公民、世界和平使者",他"郑重向美国政府、美国人民声明:钓鱼岛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日本右翼分子在侵犯中国领土主权、破坏太平洋地区的稳定和安全,他坚决抗议日本右翼分子最近挑起的钓鱼岛争端和所谓的购买钓鱼岛、国有化钓鱼岛举动,并呼吁美国政府各界人士谴责日本的挑衅行  相似文献   

3.
《初中生》2012,(31):4
正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藤村修9月10日宣布,日本政府已经决定由政府购买"尖阁诸岛"(即中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中的钓鱼岛、北小岛和南小岛,将这三个岛"收归国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10日就中华人民共和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领海基线发表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领海基线。中国领土神圣不可侵犯。外交部长杨洁篪10日在外交部紧急召  相似文献   

4.
周鲁成 《初中生》2012,(36):53-55
钓鱼岛最早是由中国发现和命名的。钓鱼岛是中国固有的领土。钓鱼岛列岛由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北小岛、南屿、北屿、飞屿和一些小岛礁组成。钓鱼岛列岛位于中国台湾岛的东北部,它们是台湾岛的附属岛屿,总面积约为5.69平方千米。钓鱼岛位于钓鱼岛列岛西部的尖端区,长约3.5千米,宽约1.5千米,面积大约4.3平方千米,是钓鱼岛列岛最大的一个岛屿。钓鱼岛土层很薄,缺乏淡水,但钓鱼岛海域是东海的一个大渔场,浙江、福建和台湾等地的渔民经常到这一带捕鱼。钓鱼岛也叫做"钓鱼屿"或者"钓鱼台"。  相似文献   

5.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这些岛屿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中国外交部发言人 (图片)美丽的钓鱼岛,在蔚蓝的海上像璀璨的珍珠。近些年来关于钓鱼岛的归属问题,中国和日本多次发生矛盾和摩擦,尤其是在民间组织的一些活动表现得最为明显。众所周知,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这有确凿的历史和法律依据,就是日本历史上也有地图证明钓鱼岛是  相似文献   

6.
我们在成长     
一一 《少年月刊》2012,(24):4-6
多彩的2012年,除了振奋人心的伦敦奥运会和"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交会对接;除了蝙蝠(bian fu)侠和007,除了动画片和游戏机,在保卫钓鱼岛的活动中,我们在悄悄地成长……你看,江苏连云港海州区朐(qu)山小学正在开展"爱我钓鱼岛"活动,老师在给同学们讲解钓鱼岛的有关知识,大家加深了对中国领土钓鱼岛的了解,并培养了爱国意识。  相似文献   

7.
中国政府《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白皮书从历史、地理、法理的角度,举证证明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本文通过对该白皮书中举证手段的聚焦研究,解读白皮书中举证的多重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钓鱼岛,中国领土的又一佐证陈亚洲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我国人民早在15世纪初就发现了钓鱼岛。本文仅从最近在日本石恒市八重山博物馆资料室发现的清朝同治年间梅孙所著的《汉文》一书加以佐证。《汉文》是用墨笔手写而成。作者梅孙是何处人氏及生卒年月...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中日钓鱼岛争端的由来,从历史、法律、地理等角度详细论述了中日两国关于钓鱼岛主权归属的各自依据,指出钓鱼岛自明朝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日本先占钓鱼诸岛的前提(即钓鱼诸岛属于中国领土而并不是无主地)是不存在的,其先占行为是非法的、无效的。并从维持现状、谈判解决、军事途径、法律解决等方面分析了其解决前景。  相似文献   

10.
中日两国围绕钓鱼岛主权归属的新一轮冲突暂告一段落。日本的盟友美国表示钓鱼岛适用于《日美安全和合作条约》,这样使中日之间的领土争端又掺和进美国因素。通过对钓鱼岛争端中"美国因素"的缘由进行历史分析,进一步分析美国因素在中日钓鱼岛争端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它对中日解决钓鱼岛之争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2012年安倍第二次组阁之后,在国内政策方面大力推动修改日本宪法,为解禁集体自卫权创造条件。而经济方面的"安倍经济学"在1年多的时间里为推动日本经济复苏作出极大努力的同时,也几乎释放了全部利好。其扩大日本债务规模,促进日元持续贬值等政策加深了日本与周边各国以及世界主要经济体的经济矛盾。而外交与安保领域的重大变化,从价值观外交到地球仪外交,从钓鱼岛问题到"东海防空识别区",安倍新政权的诸多新举措对中国的外部安全形势形成了极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先民最早发现、命名、经营钓鱼岛和明清政府长期有效的管辖与控制,表明钓鱼岛在历史上就归属于中国。中日钓鱼岛的主权争端,起源于明清政府积弱下的海洋退缩与日本维新后的海洋扩张,属于历史遗留问题。又因二战后国际政治的大国博弈,使它成为当代悬而未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日本京都大学名誉教授井上清的著作《“尖阁列岛”——钓鱼岛列屿的历史剖析》从翔实的史料着手系统深入地探讨了钓鱼岛主权属于中国的事实.对此,原田禹雄专门著书《“尖阁诸岛”——读册封琉球使录》以反驳井上清的观点.文章通过对原田禹雄书中观点的逐一分析,不难发现该学者企图通过曲解册封使录中的史实来推翻井上清的观点,但由于其引据不当,考证粗疏,再加上大胆的主观臆想,反而从侧面证实了中国拥有钓鱼岛主权是不可磨灭的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14.
近一年来,中日钓鱼岛之争备受国人关注。从“钓鱼岛事件”回顾、中国政府的态度及采取的相关措施、“钓鱼岛事件”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如何看待国内一些民众的反应和如何正确、理性地表达爱国热情五个方面,分析了钓鱼岛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中国政府保卫钓鱼岛的决心,并进一步给国人特别是青年学生提出了坚守国家法律底线、理性表达爱国热情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关于日本“购岛”事件的话语为语料,采用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法分析副词在主权话语中的评价功能。研究发现:(1)在111条语料中,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共计使用了34个具有评价功能的副词。(2)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主要通过描摹性副词对日本“购岛”行为进行负面评判;采用评注性副词表达对日本“购岛”事件强烈不满的情绪:使用高程度副词、频率副词和时间副词等限制性副词强化了对日本“购岛”行为的谴责,并进一步表达了维护钓鱼岛领土主权的坚定决心。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美国《纽约时报》首次集中报道中日钓鱼岛争端,其报道主题主要涉及:日本觊觎并侵犯中国钓鱼岛主权权益、美国政府的钓鱼岛政策、中国政府及海外华人维护钓鱼岛主权的活动、1978年"钓鱼岛事件"等。早期《纽约时报》涉钓报道具有一定程度的客观性,但依然具有浓厚的意识形态偏见,这种偏见源于美日同盟框架下的冷战思维。《纽约时报》涉钓舆论立场与美国同时期钓鱼岛政策是相一致的,很难做到真正的客观公正,这一特征一直延续至今。  相似文献   

17.
自钓鱼岛事件以来,中日政治关系持续低迷.苏州作为吸引日资的重点城市,当地的大学生对日认知与情感是如何的,两者间是否存在正相关等情况引人关注.通过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化访谈,调研了苏州七所大学818名学生,全面分析苏州的大学对日认知状态和情感表现.  相似文献   

18.
亚太再平衡战略是奥巴马政府时期推行的美国亚太战略。其关键点不仅在于战略重心的转移,而且在于要平衡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在东亚的推行,不仅使中日钓鱼岛争端不断升级,同时也对我国维护钓鱼岛主权带来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