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十)总分性提问。就是所提的问题,既有总问题,又有分问题。总问题,是分问题的概括,并且包涵了分问题的全部内容。分问题,是总问题的具体化,是通向总问题的桥梁。一些教师,所以对学生“启而不发”感到苦恼,恐怕是他们提的问题不完整,不严密。就是说,他的提问,往往只有总问题,没有分问题。由是观之,所谓“启  相似文献   

2.
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分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崴 《教育研究》2005,26(7):25-28,43
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管理问题或成为问题的教育管理现象。根据教育管理问题的性质,可从不同的角度把教育管理研究的问题分为事实问题与价值问题、经验问题与概念问题、常规问题与革命问题。所有这些问题必须是真问题,而不是假问题。  相似文献   

3.
问题教学以问题作为主线,以问题引入,以问题归结,又以新的问题进入新的学习,问题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新课程背景下的问题教学的首要任务并不在于直接给学生传授现成的知识,而在于引导学生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问题教学活动自始至终都应围绕问题而展开。  相似文献   

4.
学生有问题才说明他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有问题,没有问题就没有学习的动力。"问题的最高境界,应该是学生提出问题。""问题的提出,不是为问题而问题,而是为了教学,为了学生。"学生不会才体现教师的价值,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多提出问题。  相似文献   

5.
陈绪贵 《教师》2010,(16):18-18
伴随教育体制的变革、办学自主权的扩大,教学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基于问题解决的“问题管理”也就应运而生。近年来,湖南省吉首市第二小学从问题人手,以问题为中心对学校实施管理,我们称它为“问题管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问题管理的基本流程是:问题征集、问题整理、问题征解、问题论证、问题管理、问题管理评价。  相似文献   

6.
要研究真问题,不要研究假问题。我经常参加一些开题论证会,在开题论证的过程中,我发现一些同志提出的已经被立项的课题,在一定意义上说是假问题,不是真问题。真问题和假问题的区别在什么地方,什么叫真问题?什么叫假问题?我认为真问题和假问题的根本区别在于:真问题是从教育实践中抽出来的,假问题是在逻辑上推演来的。假问题是先有一个理论假设,然后根据假设推演出一个所谓的问题来,然后去解决。而真问题是从实践当中归纳出来的。一个是演绎法,一个是归纳法,我赞成从问题的提出开始就用归纳法。也就是说,问题必须有相当数量的教育现象做支持…  相似文献   

7.
解决良构问题与非良构问题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学校情境下的问题大部分是良构问题,而现实生活中面临的问题大多是非良构问题。解决良构问题的程序是激活图式表征问题,搜寻解决方案和执行解决方案。结构性知识与具体领域的知识是解决良构问题的主要成分。解决非良构问题的过程包括了解问题的陈述,确定问题是否存在,确定问题的本质,澄清问题产生的原因,识别与澄清不同的看法,生成与选择可能的解决方案,评估与实施解决方案。认知的调节、认知观和情感态度等非认知因素均是解决非良构问题的关键因素。总之,在问题本质、问题解决过程和问题解决成分三个方面,良构问题与非良构问题存在看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发现问题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前提和基础。能不能提出问题,能不能提出有质量的问题,是学生基于"问题"来开展数学学习的关键因素。从教学实际来看,尊重发现问题的权利,营造发现问题的氛围,培育发现问题的方法,是启发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青年问题是指青年这一群体在成长即身心发展的过程中,为适应社会发展,在心理上和现实生活中遭遇的种种矛盾及对自身和社会造成的影响。 青年问题表现在方方面面。从个性心理到思想价值观,从婚恋就业到人际关系,可谓问题重重,如个性缺陷问题、心理健康问题、代沟问题、思想价值观问题、能力素质问题、婚恋就业问题、犯罪问题等。理论界、舆论界特别是教育界,以青年问题为焦点的讨论此起彼伏。为解决青年问题,社会作了极大努力。然而一代青年的问题尚未消解,新一代青年的问题却又产生。青年就是问题,这是社会对青年的总体印象。即便不是问题青年,青年也是问题,这似乎具有普遍意义,正如矛盾普遍存在道理一样。  相似文献   

10.
问题不可怕     
《当代教育论坛》创刊号上,张作功同志在《卷首语》中提出,当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太多了!诚哉斯言,教育存在的问题实在是太多太重,这是不争的事实。愚意以为,教育在改革和发展中,必然出现诸多问题,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产生了,这是不以人们意志转移的客观规律。问题不在于是否有问题,而在于我们不发现问题、正视问题、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抱着鸵鸟政策,一头扎在纷繁的事务中,而看不到问题的实质。  相似文献   

11.
教学价值取向的现实诊断与应然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活动是追寻价值、创造价值、为价值所充溢的生命活动,体现着特定的价值取向。现实教学生活中,教学价值取向存在重视局部价值,忽视整体价值;注重工具价值,轻视目的价值;重视浅层价值,忽视深层价值等方面的误区和偏差。教学活动的价值取向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应在不同取向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避免顾此失彼。从价值取向的主体维度来看,教学活动是“为了我们”的价值活动;而从价值取向的内容维度来讲,它以幸福为终极取向。  相似文献   

12.
价值是客体属性满足主体需要的有用性,它是为人而存在的。人的价值存在于人与社会的价值关系中,包括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两个方面。"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是社会主义价值,即社会主义的有用性,存在于社会主义与中国社会的价值关系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有用性,存在于社会主义价值中,它的基本内容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表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论域内,中国人民的价值与社会主义价值是同一概念。其中,中国人民是价值客体,中国社会是价值主体。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是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实质、核心、内涵和意义的基本观点,与社会主义价值观不是同一概念。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价值体系是价值观念、价值规范和价值运动的一种有机统一.价值规范既是价值观念的具体化的社会形式,也直接地制约着人们的现实价值选择,规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我们应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合理区分和正确处理价值导向与价值取向的关系,抓住价值规范建设和制度创新这个中心环节,经过全社会各个方面的长期的共同努力,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将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优越性与现实优越性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4.
价值多元时代在丰富人们生活选择的同时,使大学教育尤其是大学价值观教育陷入了某种危机。在多元甚至相对的价值评判标准下,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政治价值观、生活价值观等方面均暴露出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价值观教育是大学教育的灵魂与核心,面对上述问题与危机,大学教育必须坚守价值引导,培养学生的价值理性,以价值体验的方式形成学生的价值认同感。  相似文献   

15.
新闻价值是新闻学中非常重要的理论问题,长期以来理论界歧义颇多,以至成为了理论上的一个焦点。在众多的价值理论中,有着一个共同的误区:混淆了新闻的本体价值和传播价值,甚至将马克思关于商品价值的一般论述,应用于新闻价值的解读上,从而忽略了新闻作为特殊商品的属性。本文通过对新闻价值关系多层面的分析,对其本体价值和传播价值的分析论证,提出了新闻价值的隐性和显性的不同价值层面的事实存在,试图让新闻价值理论研究有一个更为正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法治是以人为核心、完善和满足人类自身需要的价值追求,法治的价值不可脱离人的价值去谈论。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人创造价值的目的是享用价值。法治的价值在于对人创造价值和享用价值的关怀。  相似文献   

17.
刑事审判认证的价值是指刑事审判认证行为的开展能够满足国家、社会及其一般成员的特定需要而对国家、社会及其一般成员所具有的效用和意义。刑事审判认证的价值包括实体公正的价值、程序公正的价值、诉讼效率的价值、保障人权的价值。在分析每一方面的价值时应指出其衡量的标准,并指明落实该价值的具体措施。探讨刑事审判认证的价值,对于完善刑事审判认证立法、指导刑事审判认证活动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Expectancy-value researchers have theorized about the extent to which subjective task value components are more trait-like or more state-like. Using a bifactor representation of subjective task value data, the current study aimed to examine the degree of trait-state variation in general subjective task value, specific attainment value, specific intrinsic value, and specific utility value. The relations of both between and within components of the subjective task value constructs with academic self-efficacy beliefs were also examined. Results indicate that, in an undergraduate life science learning context (n = 169), the general subjective task value factor was the most trait-like of the subjective task value constructs. With respect to specific value beliefs, attainment value was composed of nearly equal amounts of trait and state variation, intrinsic value was composed of the largest amount of trait variation, and utility value exhibited the most state-like variation. Additionally, findings suggest that trait-like and state-like general subjective task value, trait-like specific intrinsic value, and state-like attainment value were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self-efficacy. Finally, we propose a model of trait- state dynamics in subjective task value.  相似文献   

19.
错位与复归——当代中国教育政策价值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代教育政策形成和执行中较为普遍的一个偏离是用二分式思维来看待教育政策,使教育政策价值整体被机械割裂,造成教育政策价值错位。教育政策价值的复归应是其完整性的复归,关键是达到显性价值和隐性价值,应然价值和实然价值,间接价值和直接价值三者的统一。  相似文献   

20.
文化价值研究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就是文化价值分类等基本问题也有必要进行再研究、再认识。文化价值分类比较复杂,但可以根据主体的需要不同将文化价值划分为物质类型的文化价值和精神类型的文化价值。精神类型的文化价值又可以划分为知识价值、道德价值、审美价值、宗教价值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