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高等学校的反腐败工作中,将个人的权力转化为公共的权力是预防腐败的根本方法.在实践中,要通过积极推行校务公开、进一步建立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定期召开行风评议等途径发挥广大教职工的监督作用,使权力成为阳光下的权力.要通过推行领导干部的"交流轮岗"制,对重点岗位实行"任期限定"制,建立有效的腐败"发现"机制和预警系统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使权力成为流动中的权力.纪检监察部门应创造平台使高等学校的全体教职工和学生通过公共论坛对校内组织机构和人员滥用权力等不当行为的监督和制约,使权力成为警示下的权力.  相似文献   

2.
校务公开是一项预防腐败的根本性措施.它通过公开的具体内容和采用多种公开形式,将高校享有的公共权力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使广大教职工真正享有了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力.同时,进一步强化了对权力运行的监督,提高了监督的整体效能,完善了监督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3.
社会发展的和谐状态一直是人类永恒追求的理想目标,古今中外的思想家们莫不以此为标准,提出了各种形式的和谐构想。但是,公共权力本身具有的特性,使得权力的腐败成为可能,而权力如果失去制约、监督。则使腐败的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权力腐败成为影响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因素之一。面对权力的腐败,我们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用制度的力量规制权力的行为。  相似文献   

4.
当前.有不少地方在推行校长负责制时,不加分析地把一切权力集中于校长一身。这种权力的高度集中带来了一些弊端:①滋长了“一人说了算”的家长式作风。②按校长个人的好恶行事。形成“顺我者民送我者亡”的思想和做法,权力失去制衡。③缺乏监督或监督不力,导致腐败。针对当前在推行校长负责制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我以为可以采取以下对策:①推行严格的校长任期制。②加大行政领导支持工会工作的力度。加强工会主席队伍建设,切实做到工会主席通过民主选举产生,把有作为、有主见、有棱角,政策、理论水平高的教职工选拔到工会主席岗…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强化制度监督为出发点,分析了权力腐败产生的原因;权力腐败和权力监督的关系;制度监督对遏制权力腐败的作用;制度监督形式的重要作用,探讨了遏制权力腐败必须要形成有效的网络监督体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公共权力的非公共运用即权力错位必然导致腐败,而权力错位的产生有着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要有效地遏制腐败,就必须有效地防止权力错位的发生,增加权力错位的政治和经济成本。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监控体系、廉洁政治文化是防止权力错位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在公共管理过程中,公共权力的异化是如何导致腐败的。这其中,不仅有人的原因,更有制度的原因。针对当前腐败现象的严重危害,以及公众对腐败的不满,文章着重从人和制度方面提出了一些控制监督公共权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公共权力文明必须实现权力真正为民所用,成为公正、廉洁、透明、高效的权力。当前我国公共权力领域存在的权力腐败,严重威胁和侵蚀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进程,必须高度关注,重点从权力意识、权力制度和权力监督制约等方面着力加强和建设,进而有力促进社会主义公共权力的文明状态。  相似文献   

9.
防治腐败,最重要的就是切断腐败源头,即要加强民主制度建设,规范公共权力的授予、运行和管理.一,在权力结构上,要合理分割权力,避免公共权力过分集中; 二,在主体素质上,要坚持民主选拔,净化公共权力运行队伍;三,在运行方式上,要规范透明程序,谨防公共权力越轨操作;四,在过程调控上,要完善跟踪监督,确保权力运行警钟长呜.  相似文献   

10.
在行政过程中出现的权力腐败与监督需要从制度上加以预防和制裁,以达到最佳的反腐效果。这不仅要对腐败的概念、特征进行深入分析,而且要认识到腐败的危害与规制的必要性。在对我国现行监督制度认真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树立公务人员的责任意识、建立相应的激励制度、完善信息政务公开制度等措施来完善我国的腐败规制,真正做到权力有监督,监督不放松,腐败有规制。  相似文献   

11.
腐败的核心和要害是权力腐败。权力腐败直接影响经济建设,严重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威胁国家和社会稳定。权力的个人性质。间接民主代议制下权力运行的失控和异化等是造成权力腐败的重要原因。有效遏制权力腐败。必须对权力意识、权力获得以及权力运行过程三个方面进行监督和制约。  相似文献   

12.
马锋 《时代教育》2010,(9):40-40
当下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加强对党员干部及行政工作人员的权力监督,其中"双规"制度就是一项重要的措施。在我国的宋代也出现了中央政府为了进行权力监督而采取的类似"双规"的制度,这就是宋代的"制勘"制度。可以说现代权力监督中的"双规"制度,吸收了宋代"制勘"制度中的很多合理成份,完美地做到了以史为鉴、古为今用。  相似文献   

13.
权力腐败是指公共权力的行使者,违背公共权力行使的应有宗旨、界限、目标和科学依据,用公共权力为个人及亲朋和小集团谋取私利,严重侵害国家、人民利益和社会秩序的行为。反权力腐败要在权力优化、权力主体素质提高、权力约束、权力监督四个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4.
权力腐败是不正当地运用公共权力捞取个人好处的一种行为,也就是指为私人利益而滥用公共权力。当前,权力腐败在社会转型时期又有发展,主要表现为:以权谋私,钱权交易,腐化堕落。它污染了社会风气,威胁着社会稳定。能否正确认识权力腐败产生的原因,是关系到能否准确寻求消除权力腐败思路的方向性问题。笔者通过对权力腐败道德成因的分析,凸现道德反腐制腐的价值,指出要有效地遏制权力腐败,必须加大权力道德的治理,从根本上改善管理者的职业道德状况。  相似文献   

15.
有了公共权力便有了对公共权力的监督 ,法律监督是人类社会治理权力腐败的神圣使命和主要方式。以法律制约权力 ,以权力制约权力 ,以权利制约权力 ,以专门技术控制权力  相似文献   

16.
实践证明,权力没有有效的制约和监督是非常可怕的.为保证权力的正确行使,就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要大力发展民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强化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要健全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体系,运用法治方式防治权力腐败.  相似文献   

17.
公共权力的运用如果违背权力设置的价值目标.必然产生腐败.对公共权力的监督与制约是现代社会遏制腐败的治本之策.我国虽然建立了较为齐全的权力监督体系,但随着社会的转型,这种传统的权力监督体系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这就必然要求针对我国目前公共权力运行的实际情况,构建一套适合社会主义国家政治权力运行的权力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18.
我国领导干部的权力具有人民性和服务性。但是,现实中出现了干部权力平庸化、官僚化和腐败化的"三化"现象。这既有干部宗旨意识减弱的主观原因,也与干部权力授予、使用、运行不规范及缺乏有效监督密切相关。为了防止干部权力"三化"现象,在强化干部宗旨意识,加强官德教育的同时,要不断改革完善干部人事制度。  相似文献   

19.
反腐败斗争的形势是好的 ,但消极腐败现象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 ,是因为权力被滥用、治党不严、疏于监督的结果。腐败的客观基础是权力。权力是腐败的前提条件。拥有权力者要腐败却易如反掌。因此 ,反腐败斗争的根本在强化权力对权力的监督 ,即把好用人关 ,首重权力赋予的监督 ;依靠监督网络 ,着重权力行使的监督 ;犹重权力剥夺的监督 ,严惩腐败者。只有这样 ,消极腐败滋生蔓延的势头就会受到有效地遏制  相似文献   

20.
《嘉应学院学报》2017,(10):76-81
腐败往往是因为权力过于集中、决策内容和过程不够透明,事前及至事中缺乏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以及缺乏监督、无法监督、监督不力而造成的。高等学校是人、财、物集聚的重要场所,其重大决策往往会涉及到大额资金的利用和广大教职工的切身利益,但因一些高等学校的领导以办学自主权为借口,以决策是学校领导尤其是主要领导的事、决策具有保密性等理由,将广大教职工有意或无意排除在重大决策之外,又因党政互争决策权、决策过程缺少统一的规制程序而各行其是;再者,由于决策程序和执行程序分工不明、甚至合而为一,重大事项决策后的执行缺乏监督和对结果评估的忽视等原因,给高等学校腐败埋下了隐患。高等学校要有效地防止腐败发生,必须做到:全面落实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决策;完善高等学校重大决策程序和规则,实行依法决策;重大决策做出前要充分论证,实行科学决策;建立决策责任追究制,完善决策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