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小学教师专业化成长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一个需要积极探索的永恒的课题。在教师专业成长的校本研训培养中,以"德、教、研"为突破口,做好做实"立德、强教、实研"的校本研训过程,是教师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的科研在承载着社会服务的同时,还承载着教学、专业建设、教师成长、学校管理等方面的研究任务。提高科研服务成效的办法是将科研与教学融合、科研与专业建设融合、科研与教师成长融合、科研与学校管理融合。做到"研中有教""先研后教""以研促教",使科研服务于"专业应用领域的拓展""专业结构的调整""专业特色的形成",使教师获得"专业成长""职业成长",使学校管理更加科学,减少从众性、盲目性与权力至上现象。通过融合,将学校教育教学各要素凝聚在一起,形成合力,提炼特色,更好地发挥科研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3.
课题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广州市海珠区南武实验小学秉承学校发展策略,通过建立严谨细致的科研工作制度及发挥在研课题的引领作用等途径,积极营造学校课题研究浓厚氛围;通过提升教师教育理论学习自觉性、督促教师掌握多样化科研能力、开展小课题研究等途径,引导教师专注自我成长.同时以课堂教学为抓手,规范研讨模式,开展联合教研,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实现教育科研的均衡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4.
"师生道德发展共同体——和谐教育实践的深化研究"是我校江苏省"十一五"教育科研重点资助课题。在二年多的研究实践中,课题和学校的规划发展、教师的专业成长、学生的个体成长  相似文献   

5.
教师专业成长是提高教育质量,夯实教育改革基础的关键。探寻合理有效的教师成长途径是摆在教育研究者面前的重大课题。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可以从"内发"与"外铄"两个范畴进行概论,并且统一于教师教育教学实践之中。因此,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可以从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积极进行教育教学反思、强化教师成长政策保障、提升教育科研质量四个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6.
园本教研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自2006年起,我园探索了园本教研的多种形式,从"一课多研"到"学科教研坊",从"横向交流"到"多维同研",教师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不断提升着专业水平和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7.
教学研究是实现教师教育理念向教育实践转化的平台。建立以园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是当前幼儿冈发展和教师成长的现实要求与紧迫任务。我们以“案例研究促教师专业成长”课题为研究平台,以教育活动案例为载体,尝试“一课三研”的研究方式,为教师间的互动,伙伴式的合作,教学技能的切磋构建了环境。现以大班体育活动——《巧用木桩》为例,展示“三研”中对该活动的内容、目标、形式和指导的不断思考、调整和完善过程,愿与幼教同行分享交流,  相似文献   

8.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小学语文是教育大厦的根基,教师的教学水平是有效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如何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已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话题。笔者在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小学语文名师经典课例分析与应用"的研究中,历经两年多,开展了扎实有效的研究,对如何引领教师专业成长进行了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9.
微型课题"抱团型"组织,是适合群众性、草根化教育科研开展的一种新型的组织形式,是研究、学习、实践融合下的教师共同体。从教师研究由个体走向共同体、教师研究的三种视角、"读教写研"的教师成长循环链、"抱团"组织的实践样本四个方面,归纳梳理了吴中区微型课题"抱团型"组织的实践经验和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0.
小课题研究秉承"教学即研究,教师即研究者,成果即成长"的价值追求,成为促进教师自主专业成长、推动学校优质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有效途径。在区域范围内整体推进小课题研究,要采取教育行政政策推动、业务部门专业引领、基层学校本土化实践等有效策略,以促进小课题研究的规范化、专业化和特色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跨越"三重门":上课,读书,科研。优秀的教师,既要在常态课中汲取成长养分,更要通过公开课的打磨,在历练中寻得领悟。优秀的教师,不仅要读教育以内的书,更要读教育以外的杂书,在阅读中打开视野。优秀的教师,需要再深入一点,把课堂变成课题;再拉长一点,把课题变成课程,在课题研究与课程开发中,寻求专业成长的"高原突破"。  相似文献   

12.
专业成长是教师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而研究型教师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活动形态、方式和途径,是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有效方式,已成为时代的呼唤和对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然而,目前中小学教研组存在的教研与科研分离、教研组制度运行中的个人主义以及教研组功能的行政化与事务化不利于研究型教师的专业成长。因此,以教研组为载体将教师专业成长过程建立在群体研究的基础之上,教研与科研统一、以教研组为载体形成研究共同体并形成"专业引领——同伴互助与合作研究——个人自研"的研究型教师专业成长模式,是促进研究型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3.
在日益强调教师专业发展、讲究教学有效性的背景下。教师需要参与课题研究。题.规划课题固然有师缺乏选择权等原因自身遇到的教育教学师专业成长。此外。于教师自身的需求.许多教师参与研究的课题主要是幼儿园申请的规划课独特优势,但在操作层面,课题研究无法发挥教师问题,与教师的实际需求在反思规划课题研究时,没有贴近教师具体的教育究的积极性。课题研究存在着“假、大、空”上,由于课题涵的实践优势,没存在较大差距。盖面广、教有解决教师无法实现教我们发现,由于研究不是出教学问题,无法调动教师研等不良现象。为了发挥实践优势。满足提高教学质量及实现自我发展的需求。许多教师纷纷着手开展小课题研究。  相似文献   

14.
正"研",即教研,它是以问题解决为指向,重在解决现实教学中存在的真实问题或教师在现实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训",即培训,它是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指向,指根据教育发展的现实和未来需要,遵循教师成长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训教师素质全面提高的活动,旨在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一体"是指"研""训"二者有机整合形成共同体,即"训"中有"研","研"中有"训"。其目的在于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注重每个教师的个体差异,注重教师的教育经验的总结和提高,注重教师专业兴趣的培养和专业能力的发  相似文献   

15.
<正>课题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收获的不仅仅是专业素质的提高,不仅仅是对教育教学理念的深刻理解,重要的是充盈了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美好情怀。回想自己十几年走过的科研路,酸甜苦辣涌上心头,下面我就说说自己与课题研究的不解之缘。一、课题研究:添我勇气,树我信心2001年9月,学校承担了教育部"十五"规划课题——《听音想象作文》的课题研究,校领导选三位年轻教师担任  相似文献   

16.
“粱哲工作室”是广东省第一批名师工作室之一,几年来,工作室根据教师专业成长的实际需要,与省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密切联系,引进高校和教育研究协会资源,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发挥名师在教书育人、教育科研、教师培养等作用方面做了许多富有成效的工作。与此同时,工作室通过分散学习、集中研修、课题引导、实践反思的方式,在以研带教、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学质量方面进行了许多很有意义的探索。在“追求风格,形成流派,打造学习与实践研究共同体”的工作室宗旨引导下,  相似文献   

17.
正推荐理由:教师成长,从研究开始。作者认为,推动教师研究的真正意义是让更多的教师以研究的方式改进教育教学,在研究中实现专业发展,让教与研相融,研与修结合。本书意欲强调教师研究与教育教学实践的紧密相融,通过例举日常工作中的具体案例来分析、揭示"在实践中研究"的意义与方法,引领教师走上研究之路。书中没有堆砌高深的术语,而是采用明晰、通俗的语言,揭示问题、找到方法、指向行动,十分贴近一线教师的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18.
本文围绕"小学数学‘厚重课堂’的探索与实践"这一课题的研究,从引领教师做"厚重教师"这一角度出发,借助"教师专业知识考试"试题命制这一载体,通过对部分试题命题意图的分析,引领教师进一步"学课标、通教材、读学生、研教法",使教师的专业素养更加"有高度、有广度、有深度、有灵活度",形成正确的教师专业成长导向。  相似文献   

19.
幼儿园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主阵地,"园本研修"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因此通过构建研修网络、组建研修团队、基地网片辐射、联盟互通互研等策略,引领区域各级各类幼儿园开展"园本研修",对于提高幼儿园干部、教师专业能力,提升教育质量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进行"小课题"研究做科研型教师是新时期教育发展对广大一线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学工作的必然要求。但许多教师由于种种原因,苦于找不到适合自身研究的课题。那么,只有通过认真及时的教学反思,积极有效的教研交流和持久的教育阅读,根据实际寻找并确立适合自身发展的教研"小课题",才能立项并着手进行研究,进而促进自身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