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分析目前我国艺术学博士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明确培养目标,紧扣时代发展的脉搏,针对艺术学的特点,从艺术学博士研究生招生制度、教学管理、分类培养改革以及博士生导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剖析,以建立一个全面、系统的艺术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2.
数字媒介时代的到来,为艺术学的创新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体现在理论要求、实践要求、人才要求和方向要求上,即艺术学的数字化延伸、艺术学从课堂走向应用的转型、多元融合的综合人才要求和艺术学的多向“突围”。从适应数字媒介时代对艺术学发展要求的角度看,目前艺术学还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不足,即艺术学创新中实践能力不足、艺术学创新型人才不足、艺术学创新融合能力不足和艺术学创新的产业支撑不足。针对上述不足之处,艺术学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采取措施,实现创新发展:立足实践,探索创新理论;多元培养,打造创新人才团队;兼收并用,提升艺术学创新融合力;研学合一,培育创新产业。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从艺术学的视角探讨中国武术的发展,针对目前中国武术面临的"尴尬"和问题,提出了三种发展路径,并对未来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从1921年宗白华在德国留学并开始受业于艺术学独立运动的主将马克斯·德索(MaxDessoir)等人至今,艺术学在中国经历了从准备到确立再到繁荣发展的不同阶段。20世纪20年代的宗白华、40年代的马采、80年代的吴火与李心峰等人以及50至60年代中国艺术研究院当时的"一院两所"主持的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的《一九五六—一九六七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纲要》的艺术学项目等工作,为中国艺术学科的确立作了理论铺垫;90年代,通过张道一、于润洋、仲呈祥等人的努力,艺术学在中国学科建制上得以确立;2011年,艺术学成为中国第13个学科门类,艺术学理论(即一般艺术学,generalart theory)成为一个一级学科,中国艺术学科进入繁荣发展期。  相似文献   

5.
《艺术与此在:论艺丛札》是作者十余年来从事文艺研究与写作的部分论稿合集,涉及美学与艺术学理论、电影理论、诗学和美术史等诸多研究领域,是一本跨越理论与现象、传统与现代媒介和中西艺术文化的艺术学研究著作。作者诸葛沂将本书分为"理论""电影""诗歌"和"艺术"四个章节。"理论"这一章为全书定下了研究基调及作者的研究偏向,即要从现代艺术的救赎论、现代性与现代主义、艺术与意识形态的关系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6.
2011年艺术学独立为学科门类之后,"艺术学理论"成为下设的一级学科,对于该学科之构架和建设的论证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以当下社会语境为背景,分析"艺术学理论"在学科内部与外部的作用,在肯定其价值的同时,形成有关该学科设置和人才培养的判断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面对竞争激烈的求职择业,多数毕业生茫然被动,对自己的定位不明确。本文从文、理科和艺术类的角度选取五院系毕业生作为研究对象,对各院系毕业生在不同人格类型上的差异进行比较,并探讨师范类毕业生独特的人格特征。结果表明,师范类毕业生的职业人格特征多属社会、管理、艺术型。在艺术型和现实型人格特征上不同院系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学科效应在职业人格特征中产生着作用。在大学生择业的过程中,以适当的心理测评为参考,给盲目的大学毕业生以专业的帮助,是广大心理学工作者及人力资源部门应予以重视的。  相似文献   

8.
学前教育学院主要培养德才兼备、形体健美的双语型、艺术型、双师型、现代型、应用型的"一专多能"幼教人才。学院现有专任教师48人,其中双师型教师27人、  相似文献   

9.
摘要: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中国武术作为研究对象,从艺术学的视角对中国武术自身所表现出的“程式化”艺术特征进行了尝试性的理论探析。研究认为:武术技术技法是构成中国武术形式与内容的要素,其因自身的“规范性”和“标准性”,构成了中国武术的“程式”,而由武术技术技法组成的武术套路,则成为了一种高度“程式化”的表现形式。通过“提纯”与“美饰”的艺术表现方法,以及以“虚拟”显“真实”的艺术表达方式,武术拳家们对武术技术技法和武术套路进行了“程式化”操作,实现了对中国武术的艺术化处理,赋予了其艺术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太极拳:中国艺术元素体现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和体现。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在体育学视野下的中国太极拳似乎到了穷途末路的困境。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文化学和艺术学的角度对中国太极拳和中国艺术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表明:中国太极拳的圆美、中和、妙悟、气韵、心境以及艺道六个特性与中国艺术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并认为中国太极拳是一种典型的中国艺术。  相似文献   

11.
在文化全球化发展的新趋势下,中国文化走出去需要精品力作,需要能够代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名片"。鉴于此,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系统分析中国武术及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发展动态,在此基础上总结武术发挥中华文化"名片效应"的独特优势、意义及传播策略,为把武术作为中华文化的"名片"提供理论依据及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武术拥有自己的集体记忆和文化特质,传统武术赛事是中国文化传播的重要窗口。通过文献资料、历史研究、口述史以及比较研究等方法,首先,分析了传统武术赛事文化识别的实质和传统武术赛事推广中文化识别塑造与尝试过程;其次,对域外武技赛事的文化识别进行探析;最后,明确传统武术赛事应树立民族文化自觉意识。文化识别是传统武术赛事市场推广的核心,传统武术赛事推广应考虑到持久性和前瞻性,坚守传统武术赛事的文化识别就是坚守民族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3.
武术套路是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某些方面颇受人们的非议。文章运用观察法、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武术套路继承和发展问题进行了研究。发现武术套路技击含义的本质特征有所淡化;一部分拳种的动作规格、风格特点有所走样;武术功夫的深浅作为衡量标志的重要因素有所放松;武术文化的内涵有所衰退的现象。针对以上问题简要回答了什么是武术套路的继承和发展,并提出了完善武术套路技术发展方向的内容;处理好评分标准定量与定性的关系;实行国内外武术套路竞赛内容的双轨制;加强武术拳种技术回归和提升工作的改进办法。  相似文献   

14.
作为具有绿色"朝阳产业"之称的动漫和带有中国传统文化历史缩影的武术,在国家大力推行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巧遇、融合,是历史发展的渊源,是时代造就的契机,使武术动漫对外传播具有了经济和文化的双重意义。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综述了近几年国内武术动漫的发展现状,研究认为,武术动漫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自身发展的成就与问题,武术动漫对文化产业的推动作用,武术动漫对武术文化的传播作用三个方面,客观地反映了武术动漫目前的研究成果和存在的问题,为今后武术动漫的发展和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采用专家访谈法和实地调查法,对河南省体育文化旅游的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前河南省体育文化旅游主要集中于武术文化项目、民间民俗体育文化项目和古代体育文化项目的挖掘开发,在旅游开发中存在着产品文化内涵挖掘不足、品牌产权保护不力、产业开发思路不清和产业联动性不强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中国学校武术百年来的发展热点进行梳理与回顾.指出,近代"尚武"思想和军国民教育思潮,政府和社会有识之士的重视和倡导,推动了学校武术的发展;中央国术馆在学校武术发展过程中发挥了独特作用;建国初期,学校武术处于起步阶段,发展缓慢;文革时期的武术发展扭曲畸形,但依然在压制中艰难前行;改革开放以来,学校武术加快发展,但是在教学内容和参与学校教育的主动性上还存在不足;新世纪的学校武术,又在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下,面临着新的发展困境与挑战.同时对百年来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述评,分析研究不足,探寻未来方向,旨在为中国学校武术的理论研究和发展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2005-2010年在国内13种体育类核心期刊上发表的946篇武术论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武术文化推广传播已成为研究工作热点,武术的国际化也是研究的重点,合作科研已是武术科研的主流,科研主体依然是中高级职称人员,科研基金项目有所增加,但是我国武术科研论文的发表量呈下降趋势,多学科综合的基础研究较少,研究方法严重单一。  相似文献   

18.
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热点与趋势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民族体育、太极拳、传统武术类研究是民族传统体育研究领域中最热门的三大话题,其中在民族传统体育分类研究中,热点主要集中在民族体育、散打、武术教学、武术套路、少数民族体育、气功和民族体育文化等方面;在武术套路分类研究中,热点主要表现在武术套路的教学、训练与竞赛等方面;在拳术分类研究中,热点主要体现在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八极拳、少林拳、长拳等方面;传统体育养生方面的素材将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民间武术以及优秀拳种的挖掘、整理与保护等方面的素材将成为民族传统体育研究领域中的非热门研究。  相似文献   

19.
运用田野考察法对湖南梅山武功地域拳种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地域拳种在其发展历程中,深受地域文化的影响,具有不同的地域特色,同时地域拳种又较好地促进了地域社会发展。在现代社会环境中,地域拳种可通过地域文化旅游的开发、本土文化情怀和民族情感的培养、地域文化保护与传承等路径来促进民间武术拳种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武术产业是体育产业中的一部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通过对吉林省武术产业市场发展状况进行细致的调查和研究,找出吉林省武术产业市场现阶段存在的弊端,找出解决的途径,间接促进吉林省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