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非均匀电场下的放电与均匀电场中的气体放电相比较有较太的区别,为对非均匀场下的放电有更好的认识,作者使用了球形电极对各个放电阶段进行展示,分析各放电阶段在非均匀场下的成因;并给出了非均匀电炀里气体击穿电压与压强的关系曲线。  相似文献   

2.
汤生放电理论的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的工作条件将产生不同的气体放电现象,并具有不同的放电性质.在研究气体放电性质时,通常把放电分成两大类.一类是非自特放电,它是指存在外致电离源的条件下放电才能维持的现象.另一类是自持放电,它是指去掉外致电离源的条件下,放电仍能维持的现象.气体放电从非自持转变到自持过程称为气体的击穿过程;这种放电现象与理论由科学家汤生在上世纪初首先研究建立,故称为汤生放电.  相似文献   

3.
基于简化的脉冲电压信号函数模型,并结合电场高斯定理,建立了脉冲电压作用下介质阻挡放电装置中电场分布模型.电场分布规律表明:在一个脉冲电压周期内很可能出现两次放电,包括电压上升过程中的一次正向放电和下降过程中的一次反向放电.通过测量脉冲放电时的电压电流波形进一步验证了该结果,实测电流波形中观察到两个明显的电流峰.对电场模型的分析得出:通过适当提高脉冲占空比、脉冲电压峰值、介质介电常数或减小介质厚度等措施可提高放电间隙内的电场强度,使放电更容易发生.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空气放电中电子崩过程的模拟,讨论空间电荷对电场的影响,分析空气间隙的大小以及放电电压对放电模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利用高压电源、多用电表、真空钟罩以及真空泵等仪器探究了气体放电过程与气压、电压和极间距3个因素的关系。作者通过仪器展现了各种气体放电现象,并着重研究了辉光放电的伏安特性。  相似文献   

6.
采用三维电场仿真软件对100 keV超快电子衍射装置的直流光阴极电子枪在接入真空电极后的整体电场进行仿真,观察真空电极的工作特性及其对电子枪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高压导线与真空电极连接的金属球表面电场约为4 kV/mm,处于易引发电晕放电的范围,放置PVC保护罩可阻挡其发展至空气击穿;真空电极大气压侧的陶瓷表面电场维持一较小值,不会发展出沿陶瓷表面的沿面放电;进入真空腔部分的电极导线表面电场最大值接近17 kV/mm,远超过电子枪阴极和阳极表面,极容易产生真空电子发射而导致真空击穿.在真空电极导线外套5 mm半径表面光滑金属长圆柱可有效降低表面电场,陶瓷材质效果更好,但由于陶瓷存在高电压下的间隙击穿和气孔击穿,陶瓷加工需严格.  相似文献   

7.
通过PIC-MCC离子模拟方法,使用有限差分法数值求解了氦气介质阻挡放电数学模型中的泊松方程,并计算了电场、离子密度、电子密度等内部参量随时间的变化。模拟表明,外加电压至着火电压时,空间就形成电场,发生电子雪崩效应,产生等离子体放电过程,离子数呈现出指数增长;放电结束后,稳定在固定值范围并在介质板上聚集。随着放电的进行,电子达到一个峰值后迅速减少逐步趋于零。并对介质阻挡放电的微观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作者设计了一种观察气体放电的简使实验方法,并结合实验.进行了有关气压与放电电压关系的分析及相关探究.  相似文献   

9.
作者设计了一种观察气体放电的简便实验方法;并结合实验,进行了有关气压与放电电压关系的分析及相关探究。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电容器储存的电场能的脉冲放电电流通过人体的效应,并列举了实例进行分析,希望能给电力电子工作者、医学和生物工作者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11.
七色镜     
《小学生导读》2009,(4):F0002-F0002
雷电是一种自然放电现象.一般产生于带电的积雨云中。高空云团交错运动、摩擦.产生大量电荷.形成电场。积云穿过空气放电并产生火花。空气的电阻不均匀.所以电前进的形状大多曲折像树枝。放电使空气振动发出声音.就是雷声。传统建筑的屋顶,龙舌连着铁丝.直通地下.当雷电击中房子.电流就从龙舌沿着铁丝传到地下;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中学生可能出现的气体放电认识盲区,笔者利用中学常见的实验器材,设计了一套实验仪器.该仪器能完整地展示气体放电的各种现象.本实验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可引领学生主动探索气体放电知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  相似文献   

13.
在一般情况下,气体中的自由电子和正负离子等自由电荷的数目极少,所以气体是良好的绝缘体.但是,当空气中的分子发生电离而使气体导电时,就会出现种类繁多的"气体放电"现象.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压强与气体辉光放电原理着手,设计了适合于中学物理教学的"压强与辉光放电关系演示仪",阐述了设计方案,演示仪的构造以及使用方法,并结合物理师范专业特点,总结了设计并制作演示教具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电晕放电烟气脱硫法作为一种最有前景的脱硫新技术,正在由实验室阶段走向工业性试验阶段。该文对电晕放电脱硫的发展过程进行了回顾,对其理论作了分析。就一套处理气量可达12000 m3/h的半湿式流光放电烟气脱硫系统,进行了脱硫的研究。考察了处理时间、氨硫比、初始SO2浓度等因素对脱硫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处理时间由2 s到4 s和氨硫比的升高,脱硫效率也随之提高,在氨硫比为1.87时,脱硫效率达到100%。随着初始SO2浓度在1420~2840 mg/m3范围内的升高,脱硫效率有下降的趋势。此流光放电装置对产物的收集具有较好的效果。在所作的实验中,NH3的最高排出浓度都低于3.8 mg/m3,这说明流光放电可以防止氨泄漏。  相似文献   

16.
物理学史表明,研究气体放电对发现电子、从而揭示原子还有更微小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人教版实验教材《物理》选修3-5正是基于这个理念,在描述电子发现的历史时增加了有关气体放电的内容,对气体放电的机理作了适当解析.此外,还安排了一个用光谱管进行辉光放电的演示实验.新教材完全摆脱了过去教材对这段历史一带而过的作法.应该说,这节内容的增加和气体放电演示实验的引入,无论从中学生认知角度,还是从该节教学氛围的营造和对学生的实验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电容器储存的电场能的脉冲放电电流通过人体的效应,并列举实例进行分析,希望能给电力电子工作者、医学和生物工作者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18.
设计了低气压气体放电等离子体综合实验平台,利用该平台可以开展气体直流击穿特性、气体放电伏安特性和等离子体基本参数静电探针诊断等系列实验项目的演示和教学。针对气体击穿特性实验平台的设计和实验方法,结合开展低气压气体直流击穿特性实验教学内容,介绍了平台的设计技巧、实验教学所需准备、课堂组织和实验技巧,分析了教学实施过程遇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教学实践表明,安全问题、气体击穿临界点的判定、首次测量气压点的选择、实验数据点的分布与拟合是课程顺利开展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空芯光纤中氩气的放电特性,利用有限元软件 COMSOL Mutiphysics 基于流体模型对长为50mm 空芯光纤中的气体放电过程进行仿真,得到氩气放电过程中等离子体的主要参数分布,如电子密度、离子密度、电势、空间电荷密度、电场强度等。同时分析了气压对放电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气压对气体放电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电子密度与阴极侧的电场强度上,随着气压的逐渐增大,阴极侧的电场强度也随之增加,阴极侧电子密度则保持不变,但在空芯光纤中央区域,电子密度的增大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离子风对除尘器内气流影响的。把放电极在电晕放电时产生的离子风用离子风集团代替,采用FLUENT流体力学数值模拟的方法,模拟了进口气流速度相同时当除尘器内存在不同电场分布时气流速度场和速度矢量的分布,使计算结果更为直观和真实,研究表明不同的放电极间距应与相应的放电电压相匹配,才可以使离子风对放电通道中的气流产生均匀的扰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