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在《韩山师专学报》1987年第二期发表了《矛盾“一分为三”观点初析》的文章(以下简称《初析》),对近一段时间来报刊上出现的矛盾“一分为三”的新观点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坚毅同志在《韩山师专学报》1988年第二期发表了《矛盾“一分为三”可以成立》一文对我《初析》作了答辩(以下简称《答辩》)。这很好,我欢迎。但对他的观点我仍持不同意见。现就他在《答辩》中提出的主要问题谈谈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文学故事报》1998年第5期第4版《尴尬二题》一文中有一句子:“阿莲曾经是个清纯的女孩子,所以我为之心动过心痛过。”句中作者将“心痛”与“心疼”混同了。“痛”与“疼”本义相同。“痛”,病也(《说文》)。“疼”,痛也(《广雅释训》)《说文》里无“疼”字,“疼”是唐时才出现的俗话词。“痛”与“疼”都有“疾病创伤等引起的难受的感觉”之意。如:头痛、肚子疼、心口疼痛等。在表示“惋惜、舍不得”的意思时,“心疼”与“心痛”通用,如巴金《关于〈激流〉》:“毁掉它们,我看着心疼。”《子夜》:“曾沧海捧起另一枝…  相似文献   

3.
2001年人教版初语五册教师用书第23课《满井游记》的课文说明中,有一段话:“他(袁宏道)生性酷爱自然山水,甚至不惜冒险登临。他曾说:‘恋躯惜命,何用游山?’‘与其死于床第,何若死于一片冷石也。’”(《开先寺至黄岩寺观瀑记》)这一段话中的“床第”让人迷惑,为什么有的地方写作“床笫”(读为zǐ)呢?到底是“床第”还是“床笫”呢?先来看看“第”到底是什么意思吧。在《说文解字》里查不到“第”,但能查到“弟”:“韦束之次弟也。从古字之象。凡弟之属皆从弟。”《说文解字译述》(中原农民出版社2000年10月版,第475页)中的“弟”字条还有一…  相似文献   

4.
编者按本刊发表的一些文章中,曾用过“学位教育”一词,对此,有的读者提出了异议。究竟如何是好,请大家讨论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在此,我们转引了《教育改革与管理(研究生教育研究)》1998年第二期上叶绍梁同志“研究生教育必须走理性发展之路”一文的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5.
今天,“卡诺热机”、“卡诺循环”和“卡诺定理”,已是大家所熟悉的科学名词了。法国物理学家萨迪·卡诺(N.L.Sadi Camot,1796-1832)创立的理想热机理论,现在不仅在热机工程界受到普遍重视,而且被列为物理学领域的一项重大发现。然而,卡诺的理论在创立后长期都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他在1824年发表的《关于火的动力和适合产生这种力的机器的考虑》(以下简称为《关于火的动力》)一书的原版直到1835年才销售完;关于他的理论的评论也只有过两次,一次是1824年的书评,另一次则出现在他弟弟为他所写的悼词中。只是到了1848年开耳芬(Lord Kelvin,1824-1907)根据卡诺定理提出绝对温标概念后,卡诺的理论才稍微引起了科学界的注意。  相似文献   

6.
2011年下半年,电视巨制新《水浒传》热播银屏,引起广泛关注,且好评如潮。本文结合《水浒传》原典的文化:叹向和艺术精神,从底本、消解暴力、女性形象、先验结构等四个方面提出看法,目的是对古典名著翻拍作必要的反思,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7.
高文波 《丹东师专学报》2009,11(1):73-79,110
在胡风的著述中很难发现他对中国古代文学富于学理性的宏观批评。“中国古代文学”作为文学现象就整体而言没有进入胡风的批评视野。当然这不能否认他对少数作品的批评,尤其他对《红楼梦》《水浒传》的批评值得关注。这些批评意见有的确乎发人深省。有的则未必妥当。这些意见和看法隐含着胡风对世界文学经验的重视,既是其理论个性使然。又是“五四”时代精神对他的深刻影响所致。  相似文献   

8.
本刊第三期 发表了《她有没有责任?》一 文后,很多读者来信表达他 们的看法。自本期起,我们陆续刊登读者们的意见。  相似文献   

9.
龙舟 《中文自修》2010,(1):11-11
读过著名画家范曾的一篇文章。他说:“宠物’云者,本应爱其生命.听其自然。然而人类的贪欲,必以动物痛苦的代价愉己,那么无论如何的宠爱都无异于戕害。”它们“虽为宠物,实为囚徒”。他并反思自己曾饲养两只小猴的过程,虽“饲以果品甜点,洒以香水,然而不到三年,它们先后死去”。范曾先生重视的是动物的“自由生存”问题。  相似文献   

10.
《语文知识》1992年第7期上载有刘勇同志的一篇文章,题为《“应验”与“灵验”辨》。该文从词义和搭配关系以及词性和句法功能这两个方面对“应验”、“灵验”这两个词语的异同进行了分析比较,从而断定吴伯箫先生的散文《难老泉》中的“应验”一词当是“灵验”的  相似文献   

11.
柳宗元曾写过一篇题为《守道论》的文章,批评那些“守道不如守官”的人。当前,这种“守道不如守官”的思想,在我们干部队伍中表现有三; 凡是上面来的东西一律照抄照办,凡是  相似文献   

12.
《李白与杜甫》是郭沫若同志一九七一年发表的学术新著。《文史哲》一九七九第五期、《天津师院学报》一九七九年第一期分别发表了刘世南题为《对<李白与杜甫>的几点意见》和缪志明题为《<李白与杜甫>异议》的文章,在肯定其中许多精辟独到的见解的同时,集中对《杜甫的阶级意识》一章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概述如下: 一、明显的扬李抑杜的倾向缪志明同志认为:“由于郭老偏爱李白,明显地表现出扬李抑杜的倾向,并且又是选择了‘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诸篇开刀”,由于他“于杜诗精华中觅糟粕”,“就不免对杜诗  相似文献   

13.
枪乎?靶乎?     
题记:有关“射出”与“被射出”的班会主题词,已是第几次重复了?班主任报过第三次月考的名次后大张旗鼓地表扬了某某冲进奥赛班名次,几乎点名批评了某某被自费班同学“射”下去后,就重复他那万古不变的射击之喻了。唉,谁叫我们是公费班学生!我们是一群奥赛班和自费班夹击的……夹击的什么?  相似文献   

14.
《水浒传》第77回“单道梁山的好处”这篇总赞,有人说它是《水浒传》的点晴之笔,是梁山事业的概括和总结,但也有人不同意这一评价,认为它只是一张分工表,对其意义,不宜拔高。两派意见虽然分歧很大,但都承认它是研究《水浒》的一篇带关键性的文字。拙文试对有关观点及这篇文字本身,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5.
鲁迅——一九一八年四月《新青年》杂志发表了短篇小说《狂人日记》,作者署名“鲁迅”,这是周树人第一次使用这个笔名。一九二0年底,他曾向青年时代的同窗好友许寿裳解释过笔名的来历:(一)母亲姓鲁;(二)周鲁是同姓之国;(三)取愚鲁而迅速之意。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乳名文豹。郭沫若是四川省乐山县沙湾镇人,他曾对日本留学时的同学范允藏说过:“我的名字‘沫若’是由我故乡的两条河沫水和若水合拢来的。”  相似文献   

16.
人教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配发了由山东一教师执教的《斑羚飞渡》教学光盘,究其用意,显然在于想以成功的课例来展示新课标指导下的新课文应当怎样上才好。然而,事与愿违。我们认为,这个“范例”不但体现不了新课标精神,还会形成误导,产生广泛的负面影响。作为福建省的新教材实验基地之一,我们提出如下商榷意见。一、对课文主题的理解与把握错位。《斑羚飞渡》是篇典型的动物小说。动物小说往往通过描述人类与动物的和谐相处,增进读者对自然、对动物界的了解和认识,从而表达出一种深切的人文关…  相似文献   

17.
这两年中,连续两次执教《项链》一文,原先已产生的问题又在头脑中萦回,那就是:《项链》一文中玛蒂尔德的形象究竟是悲剧呢,喜剧呢,抑或正剧呢? 现行的《教学参考书》和有关材料,都是归入了头一种,说是全篇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前面写女主人对奢华的追求,后面写她由此造成的悲剧,其中有对玛蒂尔德的同情。 虽然最后提出了“同情”二字,但对于最终仍是悲剧的论断,我很感疑惑,是以班门弄斧。将浅见说来,以就教于方家。 从短篇小说的创作来说,莫泊桑可谓是饮誉于全球的艺术大师。他的两篇杰作《我的叔叔于勒》和本文在我国都入选为中学教材。这两篇精品刻画的都  相似文献   

18.
《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和九十六回的前半部分,写了三个连续性的故事:《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简称“失”、“空”、“斩”。关于“失”、“空”、“斩”,很多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发表了颇有见地的意见,但对其中的几个问题,意见颇有分歧,还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  相似文献   

19.
<正>2022年12月,有网民在“浙江省民呼我为统一平台”留言,建议把《水浒传》相关内容从中小学课本和课外读物中清除。该网民列出的主要“罪证”包括:污蔑、丑化女性,情节极其不合逻辑,无原则歌颂滥杀无辜的行为,等等。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对此做了认真回复(回复摘录见文后链接),从《水浒传》“文学价值巨大”“是批判性阅读的好载体”“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1965年7月21日,毛泽东在《致陈毅》的信中说:“我对五言律,从来没有学习过,也没有发表过一首五言律。”他在这里说的“学习”,指的是“深入钻研”。从他所说的“没有发表过一首五言律”一语中,我们得知,毛泽东是写过五言律的,只是“没有发表过”而已。毛泽东究竟写过多少首五言律诗呢?至今还不得而知。现在我们能够从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9月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集》里,读到毛泽东写的五言律诗,有四首。最早一首写于抗日战争时期,有两首写于解放战争时期,还有一首写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写于抗日战争时期的一首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