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一节语文课,我捧着一堆讲义,走进教室。这节课的内容是高考诗歌鉴赏复习,我预备讲三张讲义,大概有十多个诗歌鉴赏的题目。可是,在讲到第二个题目时,我遭遇上了唐代诗人杜苟鹤的《山中寡妇》一诗。尽管在备课时已经接触了这首诗,并已经把题目、答案和解题的要点都思考了一下,但在课堂上再一次向学生讲述这首诗时,我还是感到灵魂被深深地撞击而不能自已。这首诗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2.
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缺失与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镜头回放:下课前十分钟,我布置完课堂作业,全班学生都全神贯注地开始做了。此刻,我像往常一样,巡视着学生的作业情况,忽然,一名男生指着一道题,低声地问我:“老师,这题怎么理解?”题目如下:把一个长15厘米、宽8厘米、高5厘米的包装盒平放在桌面上,包装盒与桌面接触的最大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待我看了题目之后,这名男生又问:“这个盒子是不是展开的?”说到这里。我马上知道了这名男生的问题关键所在:他不能确定题目中的包装盒是展开?还是不展开?  相似文献   

3.
像参加考试,总会碰见一些颇费思考的题目,在写下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以前,总有一小段时间让人冷静地去寻找正确的答案。在这篇短文中,我不急于写出自以为正确的答案,而只想记下叫我思考的题目。  相似文献   

4.
这是小峰出给我的一个题目。这题目并不出得过分。半农去世,我是应该哀悼的,因为他也是我的老朋友。但是,这是十来年前的话了,现在呢,可难说得很。  相似文献   

5.
我这篇文章题目在说椰子,实质在谈平等问题,挂羊头卖狗肉,正是我的用意。  相似文献   

6.
王博 《天津教育》2013,(15):22-26
我今天想跟各位一起谈一谈中国式心灵,一个很大的题目。这个题目可以讲一干零一夜,不过我们今天大概只有一百分钟以内的时间,所以我挑了题目中间的一部分内容,这部分内容我用“爱与宽容”四个字来做一个提炼。  相似文献   

7.
在写下这个题目时,我曾犹豫过:这个题目是不是太大了?作为一名普通的基层教育工作者,我有没有足够多令人信服的数据?我有没有强大的理论优势可以高屋建瓴?不过转念一想,我其实可以跳出这样的思维,从另外的角度来观察和感受这一切。因为在10多年担任继续教育班主任的过程中,我有太多的酸甜苦辣,也深切感受到所在学校乃至整个国家继续教育事业的发展壮大,我的亲身经历完全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社会这10多年来经济文化氛围的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8.
审题是对题目的理解过程,这种理解,既包括抽象思维,也包括形象思维。在教学中我将议论的题目分成两大类,给学生提供审题的思路,进行这方面的训练。  相似文献   

9.
本文要阐述的是在中专摄影专业美育课程中开展美术史教育的问题。笔者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一个题目呢?我到学校工作已经有五年多的时间了,在这期间,我认识到摄影专业需要开展一些加强学生修养的课程,并且需要教授系统的美术基础知识。讲解艺术史正是可以增加学生这方面知识的可行路线。艺术史不仅仅是理论知识,实际上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也有很好的引导作用,所以我选择这个论题作为我这次论文的题目。  相似文献   

10.
奇怪的题目     
今天,我遇到了一个奇怪的题目。题目是这样的:某厂5天用煤600千克,现购进煤3650千克,够用一个月吗9我想:这还不容易,只要先求出平均每天用多少千克,再乘一个月的天数就知道了。可当我写算式时,却发现了一个问题,一个月到底是多少天呢?  相似文献   

11.
写下这个题目时,我分明感到自己内心的沉重与痛苦。我知道,这个题目有危言耸听之嫌,但我的耳闻目睹,还是使我写下了它。如果这篇短文能起到些许的关注与提醒作用的话,它的价值也就实现了。  相似文献   

12.
李本华 《教育艺术》2006,(12):55-55,54
写下这个题目时,我分明感到自己内心的沉重与痛苦。我知道,这个题目有危言耸听之嫌.但我的耳闻目睹,还是使我下决心写下了它。如果这篇短文能起到些许的提醒作用,它的价值也就实现了。  相似文献   

13.
写下这个题目时,我分明感到自己内心的沉重与痛苦。我知道,这个题目有危害耸听之嫌,但我的耳闻目睹,还是使我写下了它。如果这篇短文能起到些许的关注与提醒作用的话,它的价值也就实现了。  相似文献   

14.
一、分析课文的题目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它往往起着统领全文的作用。对题目理解得透彻,就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文章的内容,又可以帮助我们写作时恰当选材、组材。为什么学生作文时,总有脱离题目的现象呢?究其原因,就是学生审题能力不高。为此,我在讲读每篇课文时,都非常注重引导学生审题,来弄清作者的选材范围、重点及所要说明的主题。如我在教学《金色的鱼钩》这篇课文时,首先让学生弄清它是以什么命题的;分析这个题目的意义,然后为学生留下思考题:这篇课文为什么用它来做题目呢?在分析讲读之后,回过头来再看这个题目的作用,学生就会感到这个题目能突出反映人物的高尚品质。最后在出示几个文题:《老班长照顾三个病号过草地》、《老班长用鱼钩挽救三个病号》、《老班长不喝鱼汤》等让学生对比,这样学生就不难发现《金色的鱼钩》这一个文题最能突出课文的中心思想,了解了文题要为中心服务的道理,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相似文献   

15.
在选择这个课程题目时,我颇费了一番心思:纸趣、纸艺、纸立体,哪个更好一些呢?最后,我选定了“纸造型”。纸造型,顾名思义就是用纸来进行造型,如果在百度搜一搜,会出现很多工艺美术范畴的立体构成的作品,作品多呈现创意、精美、抽象的当代艺术风格。“当代艺术”创新、大胆、追求个性,在小学美术课程里很少涉及到这类教学内容,这也是我选择这个课程和题目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李本华 《中学教育》2005,(10):23-24
写下这个题目时,我分明感到自已内心的沉重与痛苦。我知道.这个题目有危言耸听之嫌,但我的耳闻目睹,还是使我写了它。如果这篇短能起到些许的关注与提醒作用的话,它的价值也就实现了。[编按]  相似文献   

17.
10月25日 晴 这是前一段时间白岩松在清华做演讲的题目(Justin去听了,回来跟偶说的,偶没那个运气,没见到老白,唉……),今天我就借用一下这个题目,说说自己心中的想法。  相似文献   

18.
主要内容:解剖题目,用脑子写师:先讲一下上次考试的作文题目:《北大作文———36位学子的成长历程》中有这样一句话:“无论我参加了多少次考试,做了多少道题,我都将在最真实而复杂的题目前疑惑不解,那就是———生活。”根据这句话的意思,以《最真实而复杂的题目》为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作文。碰到这样的题目,我们该怎样做呢?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分析。我是这样想的:(板书)考试、习题生活1.纸上谈兵真刀真枪2.检测知识检测人生3.有范围无界限的4.可以补考难以弥补如果分析出这四点,那么这四点就是文章的小论点…  相似文献   

19.
最近,我发现了一道既陈旧、又新鲜的物理习题.题目大意是:“一人家有前后二门,现要求装一门铃,前后门都要有开关,请你帮助设计一个电路图.为了区别是前门来人还是后门来客,电路图该如何改进?” 我说它陈旧,是因为它源于老的初中物理课本.说它新鲜,是因为连续二年我校初二学生在练习这道题目. 他们的答案如图1、图2所示.图1表示前后门都有开关,图2表示改进后的电路图. 上述习题难度确实很大.从“一人家要装门铃”可看出这是一道与生活实际联系的题目,判断答案是否正确的标准应该是能否按图施工,使之满足题目所提出的…  相似文献   

20.
答案     
期中考,有一题目为:“什么是勇气?”一同学交了白卷,还写上:“这就是勇气!”期末考时,老师出题为:“这就是题目,请做答案。”这个同学在卷上写道:“这就是答案,请给分。”老师恼羞成怒:“你给我过来,我有两道题问你,你答出第一题就可不答第二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