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锌与运动     
微量元素锌与运动能力关系密切。从锌对机体的作用及运动能力的影响,运动对机体锌水平的影响,以及运动员补锌等几十方面探讨了锌和运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长时间剧烈运动后,人体内会产生大量自由基,从而对生物膜结构的完整性产生伤害,微量元素锌是人体内重要的抗氧化剂,对生物膜有保护作用,保持酶的正常活性,以维持人体正常的运动能力.文章论述了微量元素锌的抗氧化消除自由基以维持细胞结构完整性的作用机制,分析了微量元素锌与运动能力的关系,以及补锌对运动能力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运动训练对大鼠锌铜代谢及血清ALP,LDH活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大鼠1次力竭性游泳和4周耐力性游泳训练后锌、铜代谢及血清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变化的研究,结果发现:1)1次力竭性游泳运动导致大鼠锌、铜在体内重新分配,即通过血液运输,从骨骼肌向肝脏、心脏转移。2)4周耐力性游泳训练使大鼠机体增加对锌的储存,大鼠不表现锌缺乏,但大鼠体内铜储量下降,有导致缺乏可能。3)1次力竭性游泳运动后大鼠血清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活性升高,但这些酶活性的升高与血清锌浓度上升没有明显相关关系。4)4周耐力性游泳训练使大鼠安静时血清乳酸脱氢酶活性升高,说明长期耐力运动有选择性导致某些血清酶活性升高的可能。  相似文献   

4.
通过预先用锌诱导后大鼠做力竭性运动,来观察锌诱导金属硫蛋白(MT)合成对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体重220~250 g,随机A、B、C分为3组,即:A组为对照组;B组为一次性力竭运动组;C组为锌 一次性力竭运动组,每组10只.满8周后,测定其心肌组织中的MT含量、组织中钙的含量、巯基(-SH)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心肌中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CSH-px)和Na -K -ATP酶的活性.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力竭运动组大鼠心肌组织中MT的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O.05);心肌组织中MDA含量和总钙量显著增高(P<0.05);-SH含量以及GSH-px活性和Na -K -ATP酶的活性显著降低(P<O.05).2)与力竭运动组相比;锌 力竭运动组大鼠心肌组织中MT含量较力竭运动组显著增高(P<O.05);心肌组织中MDA含量和总Ca2 量显著降低(P<0.05);-SH含量及GSH-px活性和Na -K -ATP酶的活性显著增高(P<0.05).结论:预先用锌诱导可减少力竭运动后心肌组织中MT含量的显著下降,降低心肌组织脂质过氧化水平,提高抗氧化酶的活性,防止钙超载,对力竭运动后心肌细胞的损伤具有保护作用.MT和金属锌密切相关,二者的相互作用可能共同参与保护力竭运动后机体组织的损伤,并促进损伤组织的快速修复.  相似文献   

5.
以SD大鼠为研究对象,将动物随机分为一次性运动服药及不服药组、耐力训练服药及不服药组、间歇训练服药及不服药组共六组。一次性运动组、耐力运动组和间歇运动组大鼠在最后一次运动完成后分别于运动后即刻、运动后24h和运动后48h处死取样,随后对心肌线粒体Ca^2 浓度进行测定.研究不同运动方式和抗氧化剂对大鼠心肌无机离子代谢的影响,以期为运动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耐力运动对高脂膳食诱导的C57BL/6J脂肪肝小鼠肝脏UCP2及Mn-SOD表达与脂肪肝的关系.方法:以高脂膳食诱导的脂肪肝小鼠为模型,分析耐力运动20周后肝脏UCP2及Mn-SOD表达变化与肝脏脂肪变的关系.结果:肝脏UCP2与Mn-SOD在高脂膳食组(HS组)均显著升高;恢复正常膳食结合耐力运动20周组(RE组),Mn-SOD表达进一步升高,而UCP2表达显著降低.HS组形成明显的脂肪肝,恢复正常膳食加20周不运动组与恢复正常膳食结合20周耐力运动组脂肪肝得到明显改善,但RE组改善更为明显.结论:耐力运动可能以上调Mn-SOD表达而下调UCP2表达,达到既清除活性氧又减少肝脏线粒体ATP合成降低目的,从而保护肝脏免受过多活性氧和ATP耗尽的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长期耐力性训练和急性力竭训练对大鼠心肌肌浆网钙调控蛋白SERCA2、PLN和RyR2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心脏运动适应的分子机理。方法:4月龄雄性SD大鼠,分为安静对照组、急性运动组和长期运动组。运动组适应练习2周后,长期组进行16周耐力训练(20 m/min,跑60 min,坡度0,每周5次),急性组以20 m/min速度跑至力竭,训练后检测SERCA2、RyR2和PLN的mRNA表达水平。结论:16周耐力运动使心脏重量/体重比增加(P<0.05),提示长期耐力运动可能导致心肌肥大;16周耐力运动使心肌SR的SERCA2 mRNA表达水平增加,提示长期耐力训练提高了心肌肌浆网摄取钙离子的能力;16周耐力运动导致心肌SR的PLN mRNA表达水平增加,这可能是发生运动性心律徐缓的机制之一;16周耐力运动不能改变心肌SR的RyR2 mRNA表达水平,提示运动性心肌肥大与RyR2没有关联;急性力竭运动不能改变心肌SR的SERCA2、PLN和RyR2 mRNA的表达水平(P>0.05)。  相似文献   

8.
通过实验法,以田径运动训练方法和手段为主,制定出不同内容的健身运动处方,通过实验检验所设计的运动处方对大学生身体机能是否有提高,得出有效地的健身运动处方。实验结果表明肺活量除男女生柔韧组比实验前结果有所降低外,其余各组均有升高;收缩压女子除全面组略有升高,其他组均有下降,而男子组收缩压下降不显著,男子的耐力组、全面组和女子的耐力组实验后舒张压升高;安静心率各组均有降低;心指数男女各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耐力运动与高脂饮食干预对肥胖大鼠骨骼肌线粒体融合与分裂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48只Wistar大鼠分N组(16只)与H组(32只)普食/高脂饲喂造模8周,随后分为NNC组、NNE组、HHC组、HHE组、HNC组与HNE组,NNC组、NNE组、HNC组与HNE组使用普食饲喂9周,HHC组与HHE组继续使用高脂饲喂9周,NNE组、HHE组与HNE组进行9周耐力运动干预。结果:高脂饲喂后大鼠骨骼肌线粒体融合蛋白MFN1、MFN2表达减少,分裂蛋白FIS1表达增加,耐力运动干预增加了高脂饲喂后大鼠骨骼肌线粒体MFN1、MFN2的表达,降低了DRP1、FIS1的表达。结论:高脂饲喂显著降低了骨骼肌线粒体融合蛋白的表达,增加了分裂蛋白的表达,耐力运动干预显著增加了骨骼肌线粒体融合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了HFD干预后骨骼肌线粒体分裂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1)观察3 d低氧暴露、耐力运动对大鼠肺组织TF、TFPI-1 mRNA表达的影响。2)通过TF/TFPI-1的比值变化来观察机体凝血状态的变化趋势。方法:6周龄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常氧安静组、常氧耐力运动组、低氧安静组、低氧耐力运动组。采用常压低氧舱以13.6%的氧浓度(相当于海拔3 500 m的氧浓度)进行低氧训练,低氧训练强度为30 m/min,常氧耐力运动强度为35 m/min,持续运动1 h/d,训练3 d。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试大鼠肺组织TF、TFPI-1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1)低氧安静组的TF、TFPI-1 mRNA表达较常氧安静组相比均有非常显著性升高(P<0.01),TF/TFPI-1有显著性升高(P<0.05);2)低氧耐力运动组的TF、TFPI-1 mRNA表达较常氧安静组有显著性升高(P<0.05),但TF/TFPI-1无明显差异;3)低氧耐力运动组的TF、TFPI-1 mRNA表达及TF/TFPI-1 3者较均低氧安静组有显著性下降(P<0.05)。结论:1)大鼠在13.6%的低氧环境下暴露3 d后,可促进血液凝血;2)3 d低氧耐力运动可降低低氧暴露对血液凝血状态的影响程度,提示高原耐力运动可降低或避免血液凝血状态的紊乱。  相似文献   

11.
探讨使用外源性生长激素对运动大鼠代谢酶活性及心肌细胞结构的影响.通过对雄性SD大鼠注射重组人生长激素并进行耐力训练,发现心肌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增加,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增高,心肌线粒体超微结构有一定程度的损伤.提示有氧耐力运动能提高心肌细胞有氧代谢的能力,生长激素能进一步增强这种能力.8周有氧运动可能导致心肌细胞的损伤,生长激素能进一步促进过度运动所造成的心肌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及数理统计法,以国家体育总局2006年注册的体能主导类耐力性项群运动薅1122人,与2005年国民体质监测的各省份成年组(20~59岁)共151,656人的肺活量和台阶试验指标冀研究对象,统计分析了体能主导类耐力性项群运动员的区域分布与国民体质耐力素质的区域分布的特誊£:并对二者进行了相关分析,确定了体能主导类耐力性项群运动员选材的区域,为该项群运动员选材提瘫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揭示长期运动训练对大鼠血清微量元素代谢的影响,通过动物实验法,观察大鼠血清Fe、Zn、Cu、Mg的动态变化.方法:对Wistar大鼠采用递增负荷训练五周,分别于实验开始、第一周、第二周、第四周以及实验结束第五周取血测定大鼠血清Fe、Zn、Cu、Mg含量.结果:长期递增负荷训练大鼠血清Fe、Zn、Cu 、Mg变化趋势各具特点;在结束后大鼠血清Fe、Zn、Cu、Mg总体趋势是呈现下降,与实验前相比血清Fe、Zn、Mg明显减少(P<0.05). 建议长期运动训练期间机体应及时补充Fe、Zn、Mg,尤其在递增负荷训练后两周后就应该加强Mg元素的补充.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白藜芦醇干预对耐力训练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血清IL-2、sIL-2R和IgG浓度的影响.根据体重将72只昆明雄性小鼠随机分为三组:A组为安静对照组;B组为耐力训练组;C组为耐力训练 白藜芦醇组.C组小鼠每日给予白藜芦醇10mg/kg灌胃,与B组共同进行6周递增负荷游泳训练,最后一天进行力竭游泳实验并记录运动时间.力竭后24 h处死小鼠取材,测定各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和吞噬指数,血清IL-2、sIL-2R和IgG浓度.结果发现:白藜芦醇显著提高耐力训练小鼠力竭游泳时间(P<0.05);6周耐力训练使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和吞噬指数显著低于安静对照组(P<0.05),白藜芦醇显著提高耐力训练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和吞噬指数(P<0.05);6周耐力训练对小鼠血清IL-2、sIL-2R和IgG浓度均无显著影响(P>0.05),而白藜芦醇显著提高耐力训练小鼠血清IL-2和IgG浓度(P<0.05).得出结论:6周大强度耐力训练使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显著降低,但对小鼠血清IL-2、sIL-2R和IgG浓度等免疫指标无显著影响.白藜芦醇干预提高了耐力训练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血清IL-2和IgG的浓度.提示白藜芦醇可能是通过提高耐力训练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而提高其运动能力的.  相似文献   

15.
以富Zn小麦品种"中优"为研究对象,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不同浓度梯度的Zn处理下幼苗根系细胞凋亡情况,以及地上部Zn的累积对叶片中抗氧化酶(SOD,POD,APX)活性的影响。通过RACE技术克隆到小麦HMA1(重金属ATPase1)基因的部分序列,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HMA1、HMA2、PCs(植物络合素)和MT(金属硫蛋白)基因对Zn胁迫的响应。结果如下:1)富Zn品种"中优"具有快速的向地上部转运和累积Zn的能力;2)Zn毒害导致根毛区细胞的凋亡,抑制叶片中SOD酶的活性,增加POD和APX的活性;3)HMA1,HMA2和PCs基因都受到Zn诱导表达,可能参与了Zn的吸收及向地上部的累积。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力竭运动对不同运动训练人血浆内皮素(endothelin ET)和血清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代谢的影响,用Bruce跑台分别对少年对照组和2组(力量型和耐力型)少年运动员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耐力训练和力量训练均可略提高血浆ET和极显著提高血清NO的基础值,降低ET/NO值,而且与受试者的机能状况有关.这种改变对增加心肌收缩性,加强心肌泵功能,调节冠状血管张力,改善心肌供血有着重要意义;而力竭运动引起血浆ET极显著升高和血清NO极显著降低,导致ET/NO值极显著升高,这可能是引起运动时血压的升高的生理或病理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递增负荷跑台实验建立运动性贫血大鼠的模型,同时观测和评定运动性贫血大鼠血清Fe、Zn和Ca的变化。探索运动性贫血的早期发生时上述微量元素的变化规律,为竞技体育运动员大强度训练后微量元素的补充提供科学参考依据,同时为运动性贫血的早期诊断提供一定参考。结果:运动性贫血造模过程中,对照组和造模组大鼠血液中Fe浓度随周龄增长均明显上升,对照组较造模组明显。造模前后大鼠血液中Zn和Ca浓度造模前后没有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18.
国内肥胖和超重现象日趋严重,运动减肥中常用的两种方法:有氧健身操和力量练习方法,这两种训练方式如何改变年轻超重和肥胖男性的身体形态和机能?文章试图来给予正在利用这两类运动方式健身和减肥的年轻超重或者肥胖者一些科学建议,从而能够根据自身身体状态和需求来科学健身。研究方法:9周训练时间,分3组平行进行,分别为有氧健身操组、力量训练组和对照组,训练一般选在下午5点进行,每次训练90min,5次/周。实验前后分别测试受试者的BMI,体脂率,最大摄氧量,耐力,握力和弹跳力,以及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6(IL-6),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并统计分析实验数据,t检验实验前后和组间的差异。实验结果:有氧健身操和力量训练都能减少年轻超重和肥胖男性的BMI和体脂率,并增加肌肉量、握力和弹跳力,但有氧健身操改善受训者的心肺功能(最大摄氧量和耐力)的能力要强于力量训练。对于血清中的致炎因子影响来说,两种不同的训练方式起着完全相反的作用:有氧健身操能够降低致炎因子水平(IL-1β,IL-6,TNF-α),但是力量训练却使致炎因子的水平增加。结论:建议想增加肌肉量的年轻超重和肥胖男性在使用力量训练的同时,结合有氧健身操的锻炼方法,使身体逐渐恢复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19.
耐力训练对Ⅱ型糖尿病患者NO和NOS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月龄纯种雄性Wister大鼠,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后,随机分为糖尿病对照组和糖尿病耐力训练组;正常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耐力训练组。训练组大鼠晚上在水池中进行游泳训练,每次60min,每周6次,共6周。最后一次训练结束后次日取组织测试,结果发现:耐力训练能使正常大鼠的血清NOS、腓肠肌NO活性显著提高;糖尿病使大鼠的血清NOS和NO、腓肠肌NOS和NO代偿性释放非常显著增多;耐力训练使糖尿病大鼠血清NO浓度增加,降低腓肠肌NOS和NO的水平,改善了糖尿病的代谢紊乱状态。  相似文献   

20.
通过建立大强度耐力训练模型,测试大鼠心肌和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含量,探讨姜黄素对运动训练大鼠心肌和肝脏自由基代谢的影响.结果显示,姜黄素组训练大鼠骨骼肌T-SOD、CAT 、GSH-PX活性高于安静对照组,而MDA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姜黄素可显著提高运动大鼠抗自由基氧化的功能,使大鼠运动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