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国外高等教育产业化的理论、主要措施和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阐述了高等教育产业化的意义,从国外高等教育产业化的理论及现状入手,综述有关高等教育产业化的相关措施,指出对我国高等教育产业化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汪茧  王宪中 《继续教育》2009,(12):58-60
美国是高等教育产业化的典范,在高等教育产业化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经验。该文对美国教育产业化的理论基础进行了简要回顾,总结了美国高等教育产业化的主要运营模式,得出了对我国高等教育产业化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3.
“高等教育产业”这一提法已为社会各界大多数人所认可。但是 ,人们对我国高等教育包括成人高等教育 ,为什么要走产业化之路、如何实现产业化、如何避免产业化进程中的负面影响等问题一直未能达成一致意见。在对我国高等教育的产业特征、产业化现实依据分析的基础上 ,论证走产业化之路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必然选择 ,并探讨如何实现产业化的途径 ,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产业化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热点,本文主要分析了高等教育产业化肯定论和怀疑论,并倡导应科学地审视高等教育产业化。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产业化是发展高等教育的一种运行机制,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并发挥高等教育对社会的作用。文章阐述了我国高等教育的特征、产业化的必要性及其可行性,并指出了我国高等教育产业化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中国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是否应该走产业化的道路,社会对此存在争论。本文从高等教育的属性出发,并结合我国国情,指出了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实施产业化是非常必要的,能够解决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当然,我国高等教育产业化的探索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如何完善我国的高等教育产业化,本文提出了几条政策建议,即完善高等教育的成本分担、积极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和转变政府高等教育中管理的职能。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产业化是近年来教育经济领域内富有争议的热点研究问题,争议的焦点是高等教育能否产业化。通过对相关研究文献作一述评得知,由于高等教育资源不能完全交由市场配置,高等教育不应以盈利为目的,高等教育也不能作为扩大内需的主要手段,因而高等教育不能产业化。  相似文献   

8.
从转变观念、确立高等教育产业化和产业创新的意识、建立高等教育产业化市场运行机制,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以及形成高等教育产业化发展的新环境等几个方面,提出了以产业创新促进高等教育水平全面提升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对高等教育产业化的支持与否,社会各界人士众说纷纭,本文从高等产业化的内涵出发,结合各阶层人士的观点对我国的高等教育产业化的价值做出分析,列举出高等教育产业化在我国推行会产生的弊端,并在结尾给出相关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0.
论高等教育产业化运行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界定产业、产业化和高等教育产业化概念的基础上 ,对高等教育产业化的理论基础从教育学和经济学两个层面进行了分析 ,继而提出构建高等教育产业化运行机制的对策 :建立高等教育内在的投资与收益运行机制 ,形成以教养教的良性循环 ;建立劳动力市场机制 ,理顺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建立高等教育办学主体和经营主体多元化运行机制 ,开放高等教育市场 ;建立高等教育产学研一体化经营机制 ,加速知识资本市场化 ;建立民办教育发展激励机制 ,扩大教育规模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计划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系统的运行机制和政府行为出发,说明我国的高等教育系统在体制转型时期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所经历的一系列改革,展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系统的运行机制,讨论了劳动力市场和高等教育市场的形成,并探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和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市场经济的发展与高等教育财政体制改革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 ,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高度集中的高等教育财政体制已不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需求。 2 0世纪 80年代初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财政体制在高等教育拔款体制、高等学校经费使用制度、经费分配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这些改革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要求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应符合透明性、公平性和效率性的三项基本原则。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高等教育财政体制的改革将会不断深化 ,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3.
从20世纪90年代起,蒙古开始进入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期,蒙古的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亦随之进入一个改革频繁而深入的发展阶段,民主化与自由化是历次改革都延承的两个趋势。经过改革,蒙古高等教育行政管理所发生的变化是不容忽视的。文章力求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对这些变化作以总结、梳理,以为高等教育行政管理方面的学术研究与改革增添经验与资料。  相似文献   

14.
现代中国高等教育制度实践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中国高等教育历经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政府、社会、大学在高等教育制度层面各自应以什么方式、角色应对。大众教育的冲击波席卷大学校园,大学在面对精英教育制度与大众教育制度的两难境地时又该做何选择?随着高等教育职能的拓宽,高等教育职能制度呈现出复杂化、多样化发展的趋势,使人在选择大学时产生困惑。文章通过对高等教育制度实践问题进行理性分析,从而形成了中国高等教育制度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5.
For a number of reasons,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Russian Federation has been able to benefit from a more stable financial situation than have most of the other “socio‐cultural areas” in Russia. It has nevertheless been severely affected by the problems besetting the other sectors of the Russian economy, most of them linked to the rigours of transition to a market economy. The situation will improve as the Russian economy as a whole improves and as higher education in Russia not only becomes more market‐oriented and quality conscious but adopts specific administrative measures designed to ensure efficiency.  相似文献   

16.
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路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也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意愿的必由之路。但是,在高等教育从精英型向大众化过渡的过程中,必然要面对诸如教育质量可能下降、教育资源紧缺一类的问题。这就需要通过实施多元化办学和通识教育,平衡大学、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融通教育市场等措施,尽快引领高等教育实现大众化过程中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化,从外延扩张到内涵发展的转变,最终走向健康和谐的良性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趋加剧,高等教育市场与资源的垄断逐渐被打破,网络数字化迅速崛起,给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如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在人才培养方式、学生教育管理、科技创新等方面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或转型,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高校面临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8.
走上四重过渡立交的中国高等教育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连续6年的扩招引发了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公平三大热点问题,激化了中国高等教育众多深层次矛盾。引发这些深层次矛盾的源头在于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四重过渡,即性质上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过渡,服务对象从不发达的封闭的农业和产品经济向面向全球的外向型经济过渡,高等学校的地位从社会边缘逐步向社会中心过渡,其赖以生存的体制从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向适应开放多元的市场经济体制过渡。高等学校是过渡的主体,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改革的严重滞后,是高等学校缺乏动力、活力、能力和潜力,在过渡中处于被动地位的根本原因。更新理念,深化体制改革,是走出和克服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众多深层次矛盾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论现代高等教育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是教育外部关系中最为基本的关系。现代高等教育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新的课题。高等教育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现代高等教育以市场经济为基础,在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上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同时也为市场经济提供人才动力和智力支持。国家干预是现代高等教育和市场经济的重要特点,建立国家干预下的现代高等教育体系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20.
The participants in the workshop are welcomed and the rationale for the workshop and its objectives are stated. As the diversific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structures is necessary and is taking place spontaneously throughout eastern and central Europe, the need has arisen to give it some direction, above all to ensure that higher education evolves in ways compatible with the transition to democracy and a market econom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