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为解决我国高等教育经费不足问题提供了可行性。但是由于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当前在我国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制度中存在着政府投入不足、家庭分担比例过高等一系列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通过加强政府投资、有效利用社会资源、合理分配个人及其家庭的教育成本比例、引进市场机制等措施,优化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建立一种全社会共同合理补偿高等教育成本的制度。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准公共产品这个属性影响高等教育成本应该在政府、个人和社会各单位等各个利益主体之间分担。近年来,我国在逐步实施高等教育的成本分担。但由于高等教育的大规模发展,其经费短缺问题仍然突出,因此,要通过扩大政府投入、减少地方投入差异、制定合理的学费标准、完善助学贷款制度和拓宽高等教育的非财政性教育经费来源渠道等来完善我国高等教育的成本分担。  相似文献   

3.
高等教育投资是经济投资的一部分,属于人力投资。根据谁受益谁投资的原则,高等教育投资的成本应该由政府、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建立合理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必须考虑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主体、高等教育成本构成、高等教育成本的控制、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原则等几个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投资是经济投资的一部分,属于人力投资.根据谁受益谁投资的原则,高等教育投资的成本应该由政府、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建立合理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必须考虑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主体、高等教育成本构成、高等教育成本的控制、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原则等几个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制度设计有利于教育机会公平、教育活动公平和教育结果公平。由于我国高等教育所面临的社会经济基础条件、成本分担体系的构建、教育成本的管理与控制及成本分担的保障机制等方面的原因,高等教育在成本分担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不公平的问题,必须进一步改革和优化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促进和实现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6.
试论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与社会公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理论上分析了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政策对社会公平的促进作用,指出实行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政策可以促进社会在公共教育资源、收入分配和高等教育机会方面的公平。论述了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政策在现实中表现出来的局限性,并根据具体情况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教育成本是教育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它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它投资能够给个人及社会带来巨大的收益。论文从论述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的理论依据入手,具体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的主体主要是政府、用人单位、高校自身以及受教育者个人。  相似文献   

8.
高等教育成本指的是社会直接成本。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的理论依据是:1.利益与能力原则;2.人力资本理论。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的现实依据是:1.实行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2.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为受教育个人(家庭)补偿高等教育成本提供了经济保证;3.高等教育受益各方对高等教育成本进行分担与补偿是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  相似文献   

9.
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越来越倾向学生及其家庭的现状已经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社会问题.本文对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地剖析,结合我国高校教育成本分担政策,借鉴国际经验,认为建立合理的高校教育成本分担机制是当前高等教育界及政府应该共同思考的问题,也是高校资金筹措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及制度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应在遵循收益原则、能力原则、效率原则和公平原则的基础上,由政府、学生及家庭、企业和其他社会成员三方主体分担。同时,要结合我国国情,改变政府资助措施,完善助学贷款机制,推进公立高校“改制”、发展私立大学,给地方政府以激励,改革教育财政拨款制度,鼓励高校依靠自身创收,以完善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制度。  相似文献   

11.
高等教育成本回收对公平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本文简述了中国实行高等教育成本回收政策的发展历程 ,并讨论了这一政策对公平的影响。结果表明 :第一 ,招生并轨使社会经济地位低的学生获得了更公平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但成本回收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并轨所带来的公平效应 ;第二 ,在实行成本回收的条件下 ,由于不同收入家庭学生选择高校与专业的倾向性不同 ,使低收入家庭学生在高等教育公共资助的分配中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 ;第三 ,实行高等教育成本回收能够促进整个教育系统中公共资源配置的结构公平  相似文献   

12.
陈曦 《宜宾学院学报》2012,(9):99-102,113
中国现行的高等教育分担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但从分担主体的角度来看,政府投入比例偏低,社会力量投入微薄,导致个人和家庭负担过重。因此,政府需明晰各分担主体的需求、收益和承担能力,使高等教育的成本分担状况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13.
我国高等教育学费制度存在着缺乏必要的成本约束机制、无法体现不同学校或专业间的收益差异、实行"一刀切"的学费模式、政府投资不足、学生机会成本受到忽视等问题。鉴于此,我国高等教育学费制度应当确定合理的学费标准和定价周期,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拨款,完善奖学金及助学贷款制度,国家坚持对经济落后地区的投资倾斜政策,建立高等教育成本核算与控制评价制度。  相似文献   

14.
基于作业成本法的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高校发展的经费主要来自政府拨付,然而高校仅靠政府经费拨付无法保证自身的快速发展。同时,现行高校成本核算的滞后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的资源配置,因此高校有必要借鉴企业成本核算中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高校的教育成本核算以进行资源的有效配置。本文尝试采用作业成本法来核算高校教育成本,为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提供全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1999年之后,中国高等教育经历了跨越式的发展。高校规模的数量性扩张,给高等教育财政带来了怎样的冲击?同时,这种变化将给高等教育机构的运作行为,尤其是高等教育质量的维持与提高造成怎样的影响?本文将聚焦于高等教育资金的筹措机制,对扩招后我国高等教育的财政拨款模式、资源配置、学费定价、不同类型高校的资金筹措行为及其背后隐含的问题进行剖析与思考。  相似文献   

16.
入世后的我国高等教育将打破长期以来忽视学校经营效益的局面。通过对高等学校经营实践中教育成本、学校产权、投资主体、经营主体、利益主体等主要问题的分析,试图重新审视我国高等学校经营的改革模式;并尝试构建学校经营的新路径:学校产权的重新定位、投融资机制多元化、开拓教育市场以及建立和完善教育市场法律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7.
中国高等教育投资面临财政性投入不足、投资流向过于集中、成本分担机制缺乏弹性等众多问题.其形成原因在于国家经济环境的特殊性、投资和管理观念落后、管理的制度缺位和权力越位等.为此,需要转变高等教育投资观念,创新高等教育投资体制,依法加强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深化高等教育投资领域改革,促进多种形式的优质高等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18.
教育公平是现代社会公平的关键,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发展阶段,越来越多的人拥有了享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同时高等教育中的不公平也日益显露,直接影响和谐社会建设。引起高等教育不公平的原因错综复杂,如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基础教育不公平在高等教育中继续延伸、高额学费在高等教育产生分层作用等。要促进社会和谐就必须寻求高等教育效益与公平的平衡、协调,这样我国高等教育才能获得长远发展,在创造效益的同时,为广大人民提供越来越公平的高等教育机会。  相似文献   

19.
市场经济下政府的经济职能概括为三点:第一,资源配置职能,第二,收入分配职能;第三,稳定与发展经济职能,从“资源配置”角度考察,近几年的国债投资明显倾向于“公共产品”,但我们只注重对交能、通信、城市基础设施、农林水利这些硬件基础设施的投入,而对教育,基础科研,法制建设和社会保障等软件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不足;从“分配职能”角度考察,政策的设计虽然考虑到政府的分配职能,但效果并不理想;从“稳定和发展经济”的角度考察,我国们还应该下工夫寻找更好的“政策组合”。  相似文献   

20.
在越来越多关注的目光投向城乡差距拉大的问题时,农村教育的“赔本”现象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眼球。教育本来既是一种消费,更是一种投资,因为它可以形成一种能提高人的未来收益的资本。但是在社会发展更加依赖教育发展的今天,中国农村又如何会出现与之相悖的教育“赔本”现象呢?本文拟就这一现象的产生及其原因作一系列解读,认为农村教育“赔本”现象,与我国延续已久的城乡二元结构、农村教育投资系统以及农村教育模式有着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