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茵 《教师》2011,(8):79-80
声乐学习是一项需要长期不懈努力才能完成的任务。"吐故纳新"是一切事物健康发展的良性规律,这如同人维持生命需要不停地呼出二氧化碳,吸进新鲜氧气一样,放松喉部不应参与发声的肌肉力量与不断增强呼吸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共鸣腔的作用,是一矛盾的统一体。处理好这一矛盾,便能够进入科学歌唱的技术境界。  相似文献   

2.
矛盾冲突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这是最基本的哲学原理,没有推进器——空气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矛盾冲突,火箭就无法升空;没有矛盾冲突,一出好戏剧情就无法展开.精心构思与展开的矛盾冲突可产生扣人心弦、动人心魄、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戏剧效果,一节好的数学课就是一出精彩的戏.数学课也需要矛盾冲突,这是对人脑的一种良性刺激,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是从适应中国与世界现实需要出发的,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当代中国与世界的主要矛盾。在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过程中,邓小平十分重视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着眼于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因此,邓小平主张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对抗性的矛盾。这一构想体现了邓小平巧妙地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独创之处,充分表现出原则性和灵活性、目的和手段的高度结合。  相似文献   

4.
学生之间的矛盾,需要学生自己用心灵去感悟和化解。当学生之间的矛盾出现后,学生的内心都渴望老师真诚地帮助他们化解矛盾, 需要老师心平气和地为他们搭建相互沟通的桥梁,需要老师热情的关怀和公正的援助,需要老师出面来调解,构建一种新的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5.
沈丹 《班主任之友》2022,(12):49-50
<正>班干部该不该轮岗?这是毋庸置疑的。事件中老师秉承着学生发展为先的原则,坚持轮岗,然而面对轮岗带来的班级管理不佳又陷入了困境。这其实是所有班主任都会遇到的矛盾。直白地说,班主任实施各项班级管理措施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整个班级的积极向上,为了班级事务的管理有条不紊。然而,轮岗制度的推行必定会给已有的稳定管理带来冲击。要破解集体与个体这两者的矛盾,需要打好管理“组合拳”。  相似文献   

6.
一、影响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发展的两大矛盾高等职业学校在专业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两对十分突出的矛盾:一是高等职业学校投入不足与专业发展的矛盾。即办学投人只能满足开设部分专业,而地方建设需要多种专业人才,急需学校开设相应专业来培养,形成了投入不足与专业发展的矛盾。二是专业成熟周期长与地方相同专业人才需求周期短的矛盾。即开设一个专业,其成熟是需要一个较长时期的,而地方需要相同专业的人才,则是一个较短的时间,形成了专业成熟周期长与专业人才需求周期短的矛盾。这是当前制约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发展的两大矛…  相似文献   

7.
西方经济学认为,自然界中的物质,对人类无限的需求来说是有限的,这种有限与无限的矛盾需要优化,这就是资源。而“资源型”教师一般指那些凭着仅存的知识储备和经验累积,不注重更新知识架构和教学理念.传统地服务于教学的群体。  相似文献   

8.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正确认识和估价“十五”期间基础教育的基本形势 ,明确这一时期的重点任务 ,这是各级教育部门面临的紧迫任务。在“十五”期间 ,我国基础教育将处在重要的发展期 ,关键的变革期 ,使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面临新的机遇 ,也潜在着新的挑战 ,孕育着新的风险。这就需要我们客观地估价形势 ,认真地分析矛盾 ,科学地制定对策 ,使基础教育更加稳定、健康地发展。一、“十五”期间我国基础教育的三大矛盾总结新中国 5 0多年来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经验和古今中外基础教育发展的历史 ,决定基础教育发展进程和基本面貌的有三…  相似文献   

9.
毛主席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篇光辉著作中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对于“在客观上将会长期存在的社会生产和社会需要之间的矛盾,就需要人们时常经过国家计划去调节。”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时期,解决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又相适应又相矛盾,以及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又相适应又相矛盾这两种情况的根本方法。可是,在  相似文献   

10.
教学理论研究中的“现实”与“历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理论不是各种教学思想或观念的简单的、随意的组合,而应是一种具有逻辑内在联系、表达和反映时代精神的意识形态.唯有如此,教学理论才能主导该时代教学实践的基本价值取向.自觉地把现实教学矛盾作为教学理论研究的着眼点和立足点,是一个原则,也是一个时刻需要注意的基本问题.强调把教学理论研究的着眼点和立足点放在现实教学矛盾上,并不否认或贬低历史的作用,相反,更需要对历史的系统研究。在教学理论研究中,应该以对历史的研究促进对现实的敏感,深化对现实的认识,又要以现实的研究为历史的研究提供方向和目标,使之获得更大的推动力。清楚地认识这一点,对于我国教学理论研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张祥云 《学语文》2009,(1):44-44
因为备考的需要,接触到了“无时无刻”这一词语,然而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因为我所接触到的几本辞典其解说不尽相同,甚至完全相反,而且很有意思的是,对于“无时无刻”这一义项的解释与义项后面所列的一些例句又往往是矛盾的,于是笔者觉得很有澄清的必要。首先将几种辞典关于“无时无刻”的分析列举如下: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张载“性”说的辨析,揭示了“性”范畴的基本含义,“性”说的内在矛盾:即宇宙“气”。本论的“性即天道”的“性”和人类学“性”本论的“性”的矛盾,这一矛盾外在地表现为宇宙“气”本论和人类学“性”本论的矛盾,这一矛盾在二程的“理”本论中得以克服,所以,关学“洛学化”并非偶然,实属必然。  相似文献   

13.
人类历史上充满了感性与理性的矛盾。在内封闭的中国,这一矛盾的解决一直是靠着“以理抑情”这一伦理平衡杠杆来维系整个宗法社会的秩序的。直到明中叶以后,伴随着萌芽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出现,才极大地刺激了人们价值观念的“翻转”,几千年相对稳定的封建伦理平衡产生了倾斜,中国封建社会步入了王夫之所谓的“天崩地解”的时代。现实关系的松动使人们在情与理的矛盾的夹缝中获得了一定的自由感,新  相似文献   

14.
高职教育"走出去"是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扩大和深化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我国高职院校大胆探索"走出去"模式,但也遇到不少困难,具体表现为国家政策大力推进与区域政策供给不足的矛盾、国家整体投入大与职业教育领域保障不充分之间的矛盾、顶层定位明确与基层实践路径不明的矛盾、外界需求强烈与自身有效供给能力不足的矛盾。缓解这些矛盾,需要提升政策保障水平、加大投入比重、加强研究能力建设、研制推广标准体系,使高职教育更高水平地"走出去"。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特别是近年出现的“无直接利益冲突”现象。化解“无直接利益冲突”矛盾,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通过多维度、多视角的思考,更需要探索多种多样的解决方法与手段。由于“无直接利益冲突”矛盾更多地反映在社会公众的心理和情绪上,因此,除采取政治的和法律的手段外,更需要从提高人们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方面下功夫。所以,通过舆论引导,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培育共生理念,倡导宽容社会心态,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6.
政治家叔向为了批评韩宣子忧贫不忧德,委婉地采取了特殊的方式——贺.《叔向贺贫》记载了他这一言行.这篇文章“贺”字居要,抓住“贺”字就抓住了理解这篇文章的纲领,握住了这篇文章的枢纽。首先,“贺”字造成了全文的悬念,抓住“贺”字,就能引学生入胜.“宣子忧贫,叔向贺之。”摆出了尖锐的矛盾.一是事实本身的矛盾  相似文献   

17.
现代教学理念强调以生为本,强调教学方式是以学定教.这实际上是以人为本的社会理念在教育领域得到了落实.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这一理念很容易得到教师的认同,因为这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地接纳新理念的时代,但同时需要警惕的是,理念的接受并不意味着教学会有相应的行为,相反我们看到得更多的是教师的实际教学行为与先进的教学理念之间经常出现矛盾与冲突的现象.要改变这一现状,首先在于转变教学研究的视角,从侧重于研究自身的教转向研究学生的学.笔者对初  相似文献   

18.
“矛盾”这一概念,是高二哲学常识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由于学生对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这一辩证逻辑思维方法的内函比较陌生,所以,在对“矛盾”概念的理解上,往往产生误解。下面针对学生在理解这一概念时经常出现的几个问题,试加以分析说明。一、有的学生认为;矛盾双方既然存在着对立,因此,所有的对立都是矛盾的对立。这种理解是不正确的。对立现象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  相似文献   

19.
经济数学是高职经管类专业必修公共基础课,为了能让学生顺利地完成这门功课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在教学中,努力做到变与不变矛盾、形式与内容的矛盾、局部与整体的矛盾.  相似文献   

20.
和谐社会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而作为教育前沿阵地的校园却不时上演着一幕幕不和谐的画面,师生冲突时有发生。其实师生之间的矛盾与误会是正常的,但处理方法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就要求教师增强教育智慧,转变教育的态度与方法,艺术地处理师生之间的矛盾。笔者认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教师,科学地化解矛盾乃至避免矛盾的关键也在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