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三年来,中国国家形象传播逐渐从"被表达"转向"主动表达",自纽约时代广场播放国家形象宣传片,到第一夫人外交,再到国家领导人以动画形象出现,体现出越来越符合现代品牌的传播理念,越来越符合新闻传播规律的趋势。今后,需要从品牌建构与传播的全过程进行统筹规划,抓住定位、全民、软性诉求等基本点,进一步纠正刻板印象,持续改善中国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2.
在"和谐世界"理念下,良好的国家形象塑造,需要转换经济与文化在国家形象构建中的优先序列,用文化优先替代经济优先,构建"文化中国"的国家形象;在国际社会中,中国要有所作为,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而亲善睦邻,营造"周边和谐",是提升"和谐世界"理念感召力和影响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中国国家旅游形象研究亟待持续探索、深化和提升,中国国家旅游形象测量与评价将在境内外调研中强化其跨文化的实证检验.在梳理和整合国家旅游形象的理论体系和中国国家旅游形象的理论关联基础上,提出中国国家旅游形象的测量维度与测量模型,初步构建"中国国家旅游形象识别系统4+1维度模型",并倡导中国国家旅游形象的跨文化测量.中国国家旅游形象必须进行系统性理论研究和实证性调研,中国国家旅游形象在全球传播实践中应克服"自我东方化"、规避跨文化误读与障碍,以实现良好的国家形象传播与国际旅游营销.  相似文献   

4.
粮食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粮食安全既关乎个人生存又关乎国家发展,既关乎经济发展又关乎政治安定,始终是推动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实现国家自立的基础。我国根据基本依靠国内保障粮食安全的基本国策,把农田水利作为粮食安全之"脉",把农业科技作为粮食安全之"力",把土地流转作为粮食安全之"途",把新型农民作为粮食安全之"本",把地方政府作为粮食安全之"责"。目前,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基本稳定,粮食安全的政策支持体系初步建立,粮食实现"八连增",保障了粮食安全。当然,面对新的国际国内形势,粮食生产不能有丝毫懈怠,必须警钟长鸣、爱粮节粮。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强调自立自强,树立社会主义大国形象,奠定了中国国家形象理论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提出面向世界,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面向新世纪,江泽民提出中国形象新的目标设计.新一届领导人又提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课题,要求"树立中国和平、民主、文明、进步的形象",他们高度重视国家形象的国际传播,及时高效地处理公共危机,改善并提升了中国形象.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报告指出:回首近代以来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展望中华民族充满希望的未来,我们得出一个坚定的结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十八大对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特别是十六大以来,在探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路径上的历史经验总结。众所周知,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十八大之所以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笔者以为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考量:  相似文献   

7.
<正>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会遇到一些中职贫困生不愿、不敢、不屑去申请或接受社会各种"援助",认为这太丢面子,是一种施舍,一种变相歧视,故拒绝之。这背后所隐藏的、也极易被忽视的却是"里子"问题——"心理贫困""心灵的贫瘠"。要解决上述"里子"问题,需要整合各方教育资源,学校、家庭、社会和贫困生"四位一体",坚持"助人自助"原则,  相似文献   

8.
真实的中国     
如何让世界认识真实的中国?那就是主动递上一张中国的"名片",让世界看到其感兴趣的内容。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就是这样一张"名片",充分展示了当代的中国。当代的中国,自信而真实,此次国家形象宣传片的制作变过去被议论、被展现为主动展示。  相似文献   

9.
戏剧作为一种"国家仪式",在塑造国家形象和树立国家意识形态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甘肃当代戏剧通过戏剧创作、组织和参与各种戏剧展演活动以及对传统剧目进行意识形态化的改编,较好地完成了国家形象的塑造和意识形态的强化。  相似文献   

10.
李磊《中国古代的国家概念与国家的自我赋权》指出:需划分出研究者主体性赋予的"国家"意义、古代国家的自我言说、事实上的国家构造这三个相互关联的层面。西方政治语境中的"国家"概念至少无法表达中国古代国家的自我叙述,而这种自我叙述又深刻地影响其国家建构及其动态变化。中国古代"国家"之"政",是需要"天下"这个范畴赋予其正当性的。  相似文献   

11.
早在20世纪60年代,西方已经开展对国家形象的研究。西方中国国家形象研究的"始作俑者"是西方在华传教士,此后,不断有西方学者开展中国国家形象研究,产生了大批中国学著作,其中,西方媒体也是西方文化形象的重要建构者。中国应该积极构建自身形象,输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2.
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实施中国国家形象战略,是让世界了解中国读懂中国的重要途径。中国国家形象战略作为伟大系统工程需要由中国道理来总结好中国经验并提升至中国理论,这是中国国家形象战略理论生成的必然逻辑。国家形象战略概念、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等是阐述中国国家形象战略理论的基础和前提。国家形象战略是主权国家为了实现国家利益而综合运用政治、经济、文化、传播等手段调动、挖掘、协调、整合各种战略资源来追求和塑造国家理想形象的科学与艺术,具有价值主导性、合作共赢性、文明互鉴性、传播适应性等特征,要受到国家意识、国家利益、国家身份、国家实力、国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国家形象战略理论来源于中国国家形象战略实践,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的理论,其核心要义和主要内容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和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国国家形象战略理论与实践创新,对树立良好中国形象、传播中国声音、赢得国际社会尊重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传媒全球化时代的强势来袭,国家形象和国家旅游形象问题日益成为国际传播和国际旅游领域里的研究热点,成为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和普通民众普遍关注的一个极富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重大课题。为制定与完善中国国家旅游形象跨文化传播的国家战略,必须立足于全球传播语境的国家形象战略高度,实施中国国家旅游形象跨文化传播的"全球本土化"战略,并贯彻落实中国国家旅游形象的跨文化全球整合营销传播战略,以解决中国国家形象与国家旅游形象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中国形象"和"自我东方化"等跨文化问题。  相似文献   

14.
国家形象作为国家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非常重视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国家形象建设。习近平对中国国家总体形象的设计主要包括塑造文明大国形象、东方大国形象、负责任大国形象、社会主义大国形象四个方面,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北京奥运背景下,《泰晤士报》对中国的关注显著上升。《泰晤士报》对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的基本态度是客观的,但偏见依然存在,倾向性比早期更为突出。《泰晤士报》中中国国家形象的变迁表现为"去政治化",政治议题的比例大大减少,经济议题报道量居首位。在报道方式上更加注重策略,针对性加强,对华政治报道的倾向性表达更加隐蔽。  相似文献   

16.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提高国际话语权,更有效进行全球治理的有效途径。习近平强调,"要注重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针对这一时代课题,文章分析了中国共产党不同时期构建国家形象的不同需求特征及制约因素,探讨了国家形象的构建及影响,提出了构建国家形象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使用亚洲民主动态调查(ABS)数据,从跨国比较的视角分析泰国及其他东南亚国家的民众对中国、美国和日本的国家形象的认同。比较基于如下两个维度:一是中国形象在泰国与在其他东南亚国家的比较;三是中、美、日三大国在泰国的国家形象比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泰国民众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可度普遍高于其他东南亚国家的民众;在泰国民众心目中,中国的国家形象与日本旗鼓相当,中、日两国的形象略好于美国的形象,甚至在认可度的最高点上对中国形象的认可度比日本还高,从而有力地证明了"中泰一家亲"的双边关系。  相似文献   

18.
正处于深刻社会变革和政治转型时期的中国,建构文化软实力的努力显得格外迫切和需要.如何在变革中促使国家逐步走向"政治成熟",并在由"民族国家"过渡到"文明国家"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水平,为"中国模式"的成功构建和发展提供内在支撑,既关乎当下中国现代化建设能否成功,更攸关中华民族可否复兴.  相似文献   

19.
从历史的范畴来看,创立国家的时代所需要的是政冶家,建设国家的时代所需要的是技术专家,而管理国家的时代所需要的却是法冶精英。但中国的法学教育走到今天,其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如何回应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挑战,不仅关乎法学教育本身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关乎中国法冶建设的质量和效益,关乎法冶建设的未来发展与方向。  相似文献   

20.
《面纱》是毛姆以中国为背景创作的一部小说,因其异域形象在中国备受关注。小说中的"中国形象"徘徊于意识形态和乌托邦之间,一方面是丑陋的、低劣的;另一方面,又是神秘的、理想化的。这一"中国形象",远非真实的中国,而是想象的"他者"。它是毛姆对中国的文学想象和文化利用,传达出毛姆作为英国人的文化心理和深层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