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2 毫秒
1.
美国作为当今世界上教育体制最为完备与发达的国家,其高校的新闻传播教育也正积极而深刻地影响着世界的传媒动向和新闻教育模式。本文通过对中美两国高校新闻传播本科教育的比较,剖析中国高校新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中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的健康发展需要面对的问题,提出以现实社会环境与办学条件为基础,吸收美国教学思维中的先进理念,扩大国际间交流,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全方位地促进教育现代化的步伐。  相似文献   

2.
中国近代教育期刊是展现中国近代教育发展的重要窗口,是近代教育研究成果交流、传播的重要平台。对外国教育思想的引进和近代中国教育思潮的兴起,以及对中国近代学制的建立和发展都做出过重要贡献。文章通过考察中国教育期刊与近代教育理论传播的历史,总结出教育期刊传播的主要教育理论内容及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3.
新闻传播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进入媒体,总有各种不适应;媒体抱怨四年大学的专业学习"金玉其外",难接地气。针对中国新闻传播业界和教育界之间的矛盾,本文运用个案研究和民族志田野调查的方法,对中国新闻传播教育中高峰体验课程的实践过程、效果评估和教师总结等内容进行全面观照。研究发现,此类课程在中国新闻传播教育中的探索获得了初步成效,"教学预设"、"学生预期"和"学生学成与收获"基本吻合;此外,该课程在从美国高校移植到中国的过程中发生了变化,这使得其在中国新闻教育领域中更具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4.
传播技巧在对外传播中是取得最佳传播效果的关键。新疆电视台在吉尔吉斯斯坦播出的《走遍中国》节目,恰当运用"一面提示"、"明示结论"与"寓观点于材料"、"诉诸理性"与"诉诸感情"等传播技巧,并结合"议程设置"理论,在对外传播中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5.
信息时代,教育传播的语境发生了变化,其变化活跃了教育传播的生态,影响了教育传播过程的各要素,引发了教育传播过程及其模式的重构。该文运用教育传播学、系统论、技术哲学等理论,分析了信息时代教育传播语境的变化,总结了由此引起的教育传播过程要素的变化,即:教育者从"把关人"变成"引导者"、受教育者由被动变成主动、教育传播中意见领袖的角色多元化、教育信息实现数字化、教育媒体传播由单向变成双向或多向;据此,文章针对面对面教学、远程教育、Web2.0非线性双向互动的教育传播过程模式进行重构,分别提出了其传播过程模式。文章最后分析了信息时代下教育传播过程模式的新发展,并指出了传播技术的变迁促使教育传播过程的重构,其传播过程更重视个体的发展,体现了人与技术的双向互动。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在中国的传播是有规律可循的。在指导思想上,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在途径上,不断创新,走一切可行之路,尤其是坚持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自我教育相结合;在方法上,坚持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互融合,各施其力,各展其长,多管齐下,形成合力;在内容上,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传播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教育传播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7.
网络时代,教育传播模式如何反映教育信息传播过程中媒体技术与学习理论的新发展?把机械传播模式理论移植到人类传播模式,向来是行之有效的途径。第一代理论移植以香农-韦弗模式为基础,促进了当时传播理论的发展。在网络时代,我们借鉴网络技术的基本理论OSI七层参考模型,结合当代认知心理学理论,创新性地构建了人类分层传播模式,该模式较好地反映了教育信息传播过程中媒体技术与学习理论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8.
杜威,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实用主义教育的创始人,是一位具有世界性声誉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20世纪以来的美国教育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并逐渐波及到了世界上的其他国家,然而其最大影响在中国。本文通过对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主旨内容的再认识,结合历史发展的脉络,以史为基础,以论为关键,重点阐述了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传播的背景及原因,深入探讨了其主要代表人物对其思想传承和创造的动态过程,并在比较与分析的基础上,对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传播过程中所产生的教育影响进行了浅要的探究与总结。  相似文献   

9.
为了进一步推动京津冀终身教育的协同发展,可尝试构建有效可行的传播机制,理顺京津冀终身教育协同发展的管理机制。文章通过对京津冀终身教育协同发展的现状分析,归纳出"管理机制尚待理顺""社会影响力不够""重教育内容建设,轻受教育者需求研究""评价指标尚待完善"四个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引入"5W传播模式""议程设置理论""使用与满足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四个经典传播理论进行破解,进而从"构建传播主体的动态平衡""构建易传播的多媒体矩阵和易接受的传播内容""构建基于传播受众需求的培育体系"三个方面,对京津冀终身教育协同发展的传播机制进行了初步构建。  相似文献   

10.
成功的教育借鉴是美国快速成为世界教育强国的重要原因之一。作为文化传播的一种形式,美国的教育借鉴在各个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从移植模仿到创新超越,美国的教育博采众家之长,为我所用。美国教育借鉴的经验无疑将对我国今天的教育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也有助于提升我们对教育借鉴的理论认识。  相似文献   

11.
作为第一个以"文艺传播"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文艺理论家,把文学艺术问题作为一种传播现象加以研究和把握,是洛文塔尔文艺理论的基本特征和方法论基础.正是由于在文艺研究中采取了批判传播理论这一全新的传播学视角和方法,才使他超越了批判学派和经验学派双峰对峙的理论困局和传统的以作家作品为中心的研究范式.作为"法兰克福学派在美国传播研究界最著名的代表",洛文塔尔"从批判理论的立场出发对批判传播研究提出了一种真正的跨学科研究方法",使批判理论、传播理论与文学社会学融会贯通,从而建立了一种至今还在文化研究领域发挥着重大影响的学术传统.  相似文献   

12.
清末民初,伴随教育学说的引入,西方课程理论在中国得到引进与传播。当时传播最广泛者当属美国课程理论,主要分为杜威代表的哲学派与博比特、查特斯代表的科学派。民国时期传播的美国课程理论的内容主要包括课程本质理论、课程编制理论、课程实施理论三方面。其课程理论促进了课程论学科的发轫、推动了课程理论的演变、助推了课程实践的改进。  相似文献   

13.
以人类分层传播模式探讨视觉理论的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视觉传播专家保罗·M·莱斯特(Paul M.Lester)认为:目前代表性的视觉理论基本可分为两类——感觉理论和知觉理论。文章认为二者侧重人类视觉传播的不同层面,分别有"还原主义"和"特创主义"之嫌,都人为地割断了人类视觉传播层次结构中的因果链,割裂了人类视觉传播的系统整体性。这成为了长期困扰视觉传播领域的理论难题。作者借助"基于认知心理学的人类分层传播模式",讨论并试图整合视觉理论。  相似文献   

14.
新闻传播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方略,既各有侧重、各具功能,又相互关联、相互促进,为当代中国的新闻传播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界定出了一个"三维"性的坐标或框架.中国新闻传播学界的理论研究和业界的实践运作,在未来的新发展中必须完成它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深度内化与有机整合.  相似文献   

15.
战略传播是一个跨学科和以战略目标为导向的概念。首先,追溯战略传播的起源,从传播学、管理学、政治学等领域切入分析战略传播的知识图谱。其次,对战略传播与相关概念进行辨析,比较其与国际传播、全球传播、公共外交、公共关系、危机传播等概念在内涵和外延上的重叠和差异。再次,以美国、英国、北约、俄罗斯、日本的战略传播体系建设为例,探索世界代表性国家和组织如何推进政府与社会各部门协调联动,实现国家和组织的战略传播目标。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构建中国特色战略传播体系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展开,既要推进战略传播研究与国际学术界接轨,又要将战略传播与国家战略目标和发展需求相结合,明确战略传播理念,完善战略传播体制机制,协调战略传播执行机构,开展战略传播效果评估。构建中国特色战略传播体系,要在理论建设的基础上,对内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外实现国家战略目标和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70年代前后,健康传播学在美国源起。如今,健康传播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由医患传播、健康传播运动、大众媒介上的健康传播、危机传播、健康传播中的新技术以及健康传播研究方法这六个方面可以对美国健康传播目前的研究问题、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与解读。  相似文献   

17.
近代以来,西方职业教育理论或由传教士零散传入中国,或由有识之士主动引入中国,经历了以零星介绍为主、以日本为中介和以美国为蓝本的三个传播阶段。在对相关文献史料爬梳整理后,发现这三个阶段虽然在传播动机、传播途径和传播主体等方面呈现出差异性、单一性和自主性等特点,但都给中国职业教育学科的诞生、理念的交流以及实践的变革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启示当代西方职业教育理论传播要立足于中国职业教育实践,加强培养高素质的本土职业教育研究者,不断增强理论影响力。  相似文献   

18.
董玉华 《考试周刊》2014,(17):195-195
教育传播理论是教育专业的重要理论之一,为教育专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教育传播研究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领域。非语言传播是教育传播的一个分支,在教育传播中占有一定的分量和地位。在口语传播过程中,人们不断地进行非语言传播。非语言传播在口语中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国内对非语言教育传播的关注不够,在教学过程中,非言语无时无刻不存在,在幼儿教育领域中,非语言传播较为频繁。国内的研究领域给予的关注比较少,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教育传播理论是教育专业的重要理论之一,为教育专业提供了强有力支撑。教育传播研究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领域,非语言传播是教育传播的一个分支,在教育传播中占有一定的分量和地位。在口语传播过程中,人们不断进行着非语言传播,非语言传播在口语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国内对非语言教育传播的关注还不够,在教学过程中,非言语无时无刻不存在,在幼儿教育领域中非语言传播则较为频繁,但是在国内研究领域中给予的关注比较少,因此,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把关人"理论是传播学的重要理论之一,"把关人"的把关行为是信息传播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中国古代的小说传播中,也有很多"把关人"对小说的传播进行把关,其中,以评点者及其评点行为的把关特征最为突出。评点者通过对文本的删削、润饰和阐释,按他们心中的大众规范和价值标准来处理文本,把他们认可的意义传播给大众,从而实现对小说的"把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