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网球击球步法移动中相关肌肉群做离心收缩减慢特定肢体动作速度,为击球准备合理的解剖姿态、保持身体平衡和预防肢体损伤的能力成为网球专项减速能力。肌肉离心收缩产生的减速效应是网球击球和移动技术中的核心要素,良好的减速能力有利于保持身体平衡、改善击球效果以及有效预防运动损伤。网球体能训练过多地将注意力放在运动员的直线加速能力上,大大忽略了减速能力的培养。本文通过查阅最新国内外网球体能训练方面的研究成果,探讨减速能力在网球运动员竞技能力中的重要性及其功能,并介绍了减速训练的若干训练手段,以丰富网球的专项化体能训练体系,使训练更加贴近网球比赛的本质。  相似文献   

2.
王英 《新体育》2024,(2):16-18
正手击球技术是网球击球技术的基本击球方法之一,据统计运动员正手击球技术在比赛中所占比重超过70%,因其具有速度快、控制力强、力量大等特点,成为多数运动员用以得分取胜的主要手段,而力量和身体平衡性是正手击球技术当中两大基础素质。本次研究共选取某高校体育学院网球专项班20名男子,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网球正手击球深度、力度及精准度经过核心力量训练6周后与训练前相比有较为显着的提高,对照组接受传统力量训练6周后网球正手击球深度、力度及精准度改善情况低于实验组,表明核心力量训练比传统力量训练更能促进网球正手击球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3.
网球是运动量极高的体育项目。运动员不仅需要较强的爆发力,还应拥有较强的体能水平。在训练阶段,为保证网球运动员在移动和击球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身体平衡,应注重核心力量训练。本文简要概述核心力量训练的意义,分析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的现状,重点讨论核心力量的训练方法,切实增强网球运动员的协调能力。  相似文献   

4.
网球的正手击球动作是运动员练习网球运动的第一节课,也是最重要的一门课。为了帮助初学者掌握娴熟的动作要领,打下坚实的网球学习基础,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对功能性训练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分析了普通网球正手击球动作和功能性训练对网球正手击球动作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功能性训练对网球正手击球技术动作具有积极地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更好地提高网球运动员的击球速度,采用体育测量法和数量统计等方法,对28名优秀青少年网球运动员专项速度素质进行测试和分析。研究发现.网球运动员的发球动作速度、正反手击球动作速度与专项速度素质之间有着密切的相关性,专项速度素质之间也有显著的相关性。所筛选的多项测试指标能够较好地反映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的专项速度素质水平,部分测试方法可以作为网球运动员专项速度素质训练手段进行应用。腿部爆发力的优劣直接影响着网球运动员发球,正、反手击球动作的速度,腰腹的速度力量素质也是影响网球运动员专项动作速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振动训练以其独特的功效,在训练学领域由于能帮助运动员提高训练水平而备受教练员的关注。以网球运动员上肢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振动训练对网球运动员正手击球和双手反手击球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①振动组运动员正手击球时的爆发力,在小阻力和大阻力下有明显提高,出手速度在小阻力下有明显提高;非振动组运动员中阻力下击球速度有明显提高。②振动训练能使小阻力和大阻力双手反手击球时的爆发力得到明显提高,同时在大阻力下的反手出手速度明显提高;非振动组运动员在大阻力下的爆发力得到提高。③振动训练在该实验中是有效的干预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是传统力量训练的补充。  相似文献   

7.
当今职业网坛力量化趋势日益显著,男子力量化、女子男性化的格局已基本形成,由此可见,击球的力量与速度已经成为进军职业网坛的基本要求。网球运动中,所有的力量起始于地面,也就是由腿部开始,然后由动力链条延伸至上肢末端,最后作用于来球。在整个的力量传递过程中,机体中心区域是关键,作为人体的核心力量,不仅决定着机体力量的大小,同时也是人体的中心轴,起着稳固重心的作用,保证运动员在大范围、快速的移动中迎击来球,提高击球的质量与稳定性。所以从现在来看核心区域的肌肉力量的练习在网球运动员身体素质当中越来越重要。当然,在这方面我国还处于一个初步探索的阶段,还有诸多的地方需要学习、借鉴并创新。笔者先从分析网球运动员进行力量练习有哪些必要因素,而后从研究网球运动员影响力量练习的主要因素方面,最后针对训练途径进行整合,旨在探求出有效的训练途径,帮助运动员提高自身力量素质。  相似文献   

8.
运用“打击-轮换”声控训练法,对上海市杨浦区少体校网球运动员进行为期1年的训练后发现,运动员的心率、最大摄氧量、公斤体质量最大摄氧量、呼吸商、代谢当量、能量代谢方式均发生明显变化,测试冲关数、测试底线击球数、底线击球成功率都有了较大的提高.研究表明“打击-轮换”声控训练法,能有效提高专业网球运动员的心肺功能和底线有氧击球运动能力,并且运动员的有氧运动能力与运动水平成正比,有氧运动能力强时底线跑动击球能力就强,底线击球成功率也高.  相似文献   

9.
白波 《新体育》2024,(8):16-18
经过实证研究发现,核心力量训练对普通高校大学生网球专项体能的影响极其明显。在本文中,我们首先介绍了核心力量训练的意义和重要性,强调其对网球运动的关键作用。然后,通过对周期训练后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我们发现核心力量训练对大学生网球选手的整体表现和竞争力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种训练方法能够增强核心肌群的力量、稳定性和灵活性,提高击球技巧和爆发力。在实际训练中,通过核心力量训练,大学生网球选手能够在比赛中展现更高水平的体能和技术优势,提高击球质量和运动效果。因此,我们建议在大学生网球训练中充分注重核心力量的培养,并将其纳入训练计划中,并结合科学的训练方法和周期安排,以获得更好的训练成果。这将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网球选手的竞技水平和综合能力,为他们在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提供有效支持。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世界男女职业网球运动员反手击球类型,对网球运动反手技术的目前发展情况与趋势进行研究。就网球单反抽击球技术打法濒临消失的原因对专家进行了访谈,并进行了分析研究,单反抽击球技术濒临消失与意识、训练、政策、选材、器材、技战术打法等方面原因有关,单手反手抽击球技术可能会在职业网坛上消失。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18名北京体育大学中国游泳运动学院的一级游泳运动员进行陆上瑞士球核心训练和水中瑞士球核心训练,探讨水中瑞士球训练对优秀游泳运动员核心稳定性和运动表现的影响。结果表明,8周陆上和水中瑞士球训练均能显著提高优秀游泳运动员躯干力量、背肌耐力和身体平衡性,改善运动员陆上身体控制和平衡能力,进而改善游泳运动员力量传导的效率,促进躯干和上下肢之间力量的有效转移,提升打腿和划手的效果,提高50 m自由泳运动表现;两种训练对运动员柔韧性和功能性表现无显著影响;水中瑞士球训练对各测试的提升幅度和RPE强度上均高于陆上瑞士球训练,且水中瑞士球训练手段可以更有效提高游泳运动员的50 m自由泳运动表现。  相似文献   

12.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验研究法和数理统计法对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太极拳在技法指导下练习对人体核心区域的肌肉力量的增强,从而提高人体核心区域的稳定性进行研究.文章以遵义师范学院体育学院2008、2009级体育教育专业武术主项提高班的30位同学为研究对象.30名同学通过两年的太极拳练习,在练习前期、中期和后期进行核心稳定性的四项测试(双腿压球两手支撑平衡式、软垫平衡式、单腿半蹲支撑平衡式、8级腹桥测试),并对所测试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太极拳技法指导下练习太极拳,人体核心区域的肌肉在处于静态收缩或拉伸,持之以往,对其肌肉力量增强的同时确实提高了人体核心区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通过采用8点星形偏移平衡测试来评价核心训练对优秀蹼泳运动员动态平衡能力的作用。以国家蹼泳队24名优秀蹼泳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核心训练组和传统训练组。对两组进行为期8周,每周4次,每次50min的运动训练,核心训练组进行以S-E-T悬吊训练为主,瑞士球和其他垫上训练为辅的核心训练,传统训练组进行"V"字起等传统的蹼泳腰腹训练。在8周的实验前后进行SEBT测试,检验受试者动态平衡稳定能力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蹼泳腰腹训练,8周的核心训练更能显著提高优秀蹼泳运动员的前庭觉、躯体感觉、视觉、中枢神经系统的调控、肌肉力量、抗外部干扰、行动的敏捷等之间的协调能力,从而提高了机体的平衡稳定能力,具有传统力量训练不可比拟的优势。动态的星形偏移平衡测试能较全面地反映机体对神经肌肉的控制能力、下肢力量、身体活动范围。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调查研究等方法,对在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中开展核心稳定性训练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论证。结果表明,核心稳定性训练是一种突出人体躯干部位的肌群,重点对腰腹部周围深肌群进行有效强化的科学化训练。它能够有效提高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员的身体运动机能、发展专项运动技能和增强身体姿态稳定控制能力,还能有效的减少运动损伤。根据核心稳定训练的特点和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的特征,提出个人不借助器材、双腿置于稳定球上支撑、躺式双手头上向前拉皮筋等六类训练方法,以提高我国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员的运动机能和科学化训练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动态平衡训练对膝关节位置觉的干预效果及其预防损伤机制,比较平衡板、平衡气囊、瑞士球训练方法改善下肢本体感觉功能的效果,为预防运动损伤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方法:41名受试者分成平衡板平衡气囊训练组(n=13),瑞士球训练组(n=14),对照组(n=14),训练时间共8周,每周3次,每次练习50分钟,8周训练前后测试膝关节主动和被动位置觉.结果:①8周平衡板气囊训练和瑞士球训练后,男女受试者右膝关节位置觉(主动和被动)比训练前减小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平衡板气囊组与瑞士球组在改善膝关节位置觉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8周动态平衡训练时间较短不足以使膝关节位置觉显著改变,但训练后位置觉平均误差减小,表明平衡板气囊训练和瑞士球训练对改善膝关节位置觉感知能力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基于运动人体科学与运动训练学的相关理论,采用文献分析法、参与观察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竞技太极拳中32系列难度动作落地单脚支撑技术特征进行理论分析和规律探讨。旨在从整体上系统地理解竞技太极拳中32系列难度动作各阶段间的关系,进而准确把握此类动作训练方法设计的理论基础,从而设计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以提高运动员32系列难度动作落地单脚支撑的稳定性。研究得出,可通过SWISS球上俯卧转体等训练提高核心肌群的协调控制能力,BOSU球上单双腿直立或半蹲等练习增强髋关节肌群的离心收缩能力和协调控制能力,仰卧屈膝足跟夹SWISS球、手法松解等方式增强膝关节不同肌群的等长收缩、向心收缩、神经协调控制能力;通过踝关节PNF拉伸、跖趾关节PNF拉伸等增强足底非固有肌离心收缩能力和柔韧性,提高足底固有肌的神经协调能力。  相似文献   

17.
以中国戏曲学院篮球男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对核心稳定性训练对篮球运动员核心区域肌电身体素质影响进行实验研究,探讨核心稳定性训练对篮球运动员的影响。对身体素质指标以及核心区域肌电进行实验前和实验后测试。训练每周2次,每次60min,在8周的核心稳定性训练后对核心区域肌电、身体素质的各项指标进行了测试。结果:实验后经测试发现实验组中反映核心区域肌电、身体素质的各项指标都有了及其显著性的提高(P<0.01)。结论:核心稳定性训练能够有效的提高核心区域肌电、身体素质,有助于运动技能的发挥和身体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探讨身体功能训练在我国优秀男子散打运动员的应用实践效果,采用随机对照实验设计对我国24名优秀男子散打运动员进行为期16周、每周3次、每次60 min的身体功能训练。结果显示:(1)在基本运动能力方面,实验组在平板支撑、仰卧脚撑瑞士球平板支撑、悬吊侧卧平板支撑(左和右两侧)、单腿站平衡垫、瑞士球静蹲、坐位体前屈7项指标上较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改善(P<0.01);(2)在一般运动能力方面,实验组在400 m跑、单足4级跳、立卧撑3项指标上较对照组有显著性提高(P<0.05),在Illinois跑、高翻、卧推、深蹲等4项指标上较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提升(P<0.01);(3)在专项运动能力方面,实验组在10 s冲拳、10 s侧踹2项指标上较对照组有显著性提高(P<0.05),在30 s变向击打靶、30 s夹背摔假人、单次鞭腿击打力量、10 s腿法击打力量、10 s拳腿组合击打力量5项指标上较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提升(P<0.01)。结果表明:优秀男子散打运动员实验组的身体功能训练方案相对于对照组传统力量训练方案,强化了运动员的核心稳定性,优化了动作模式,加强了核心力量及其传输效率,对发展散打运动员的身体功能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沈阳市体校20名少年女子羽毛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研究后群肌训练对其移动速度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本实验采用的7个后群肌训练的训练动作,对3种移动速度的测试均有正面干预作用,其中实验组10球四角跑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提高,5球杀上网有极显著提高。从研究结果看,建议将后群肌训练纳入常规的少年女子羽毛球体能训练中,能够有效地提高少年女子羽毛球运动员的移动速度。  相似文献   

20.
对2007-2012年间广东省集体小球类项目(手球、曲棍球、垒球)运动损伤后等速肌力康复效果进行归纳总结。应用等速肌力测试系统为广东集体小球项目运动员提供了419人次5 872关节次等速康复训练,康复前后进行角速度为60°/s的膝、肩关节等速肌力测试,以及角速度为30°/s的踝关节等速肌力测试,结果发现:(1)膝关节损伤发生率最高,达到60.88%,踝、肩也是损伤多发部位,整体看来,下肢损伤发生率高于上肢。(2)各项目运动员经过一段时间的等速康复训练后,关节等速肌力得到显著提高。结论:(1)在集体小球项目中,运动损伤发生部位与运动专项特点密切相关,损伤发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膝、踝、肩、腰背、髋。(2)等速肌力康复作为一种康复手段,在集体小球项目运动员运动损伤过程中效果明显,提供了客观可靠的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