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优秀女子铁人三项运动员有氧能力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我国优秀女子铁人三项运动员有氧能力进行了系统的测试。首次对我国优秀女子铁人三项运动员最大摄氧量以及最大摄氧量平台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女子铁人三项运动员最大摄氧量平台期平均109s;乳酸阈强度为195w;最大摄氧量经过大周期训练后有大幅度的提高;最大摄氧量平台期与铁人三项比赛成绩相关性较最大摄氧量值更为显著,对于专项有氧运动能力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最大摄氧量和无氧阈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耐力性项目运动员有氧能力的水平,可以采用测定运动员最大摄氧量和无氧阈的方法加以评价。1 最大摄氧量及其应用最大摄氧量(VO2max)是指人体在进行有大量肌肉群参加的有力竭性运动中,当氧运输系统各个环  相似文献   

3.
跑步经济性     
最大摄氧量被视为有氧能力生理指标和耐力成绩指标.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与耐力成绩高度相关.然而,同项目运动员,如经过专业化训练的跑步运动员,其最大摄氧量与运动成绩的相关性则不是很高.为什么在最大摄氧量相近的个体中,耐力成绩却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4.
铁人3项运动是由3个有氧运动组合在一起的综合性项目,运动员最大摄氧量高于常人,与游泳选手相近似。运动成绩与最大摄氧量和最大有氧能力有关。运动中的能量来源主要从脂肪代谢获得。由于运动时间长、强度大,运动员易脱水,而且由于大量的出汗带走体内的钠,因此脱水、脱钠是铁人3项比赛中主要的急性运动性疾病,但在补糖补盐时应考虑使用低渗饮料。比赛中同时还要加强降温措施,预防热危害。  相似文献   

5.
通过测试游泳运动员在服用Rg34周后,有氧能力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来观察Rg3对游泳运动员有氧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Rg3能明显提高游泳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水平;提高最大摄氧量测试后1min呼吸商水平;提高最大摄氧量测试后最高乳酸水平及乳酸消除率。证实了Rg3具有提高游泳运动员有氧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了解我国优秀青少年冰球运动员运动能力状况。对24名优秀青少年冰球运动员身体训练期的运动能力进行监控,测定其Yo-Yo间歇恢复测试(YIRT)指标及血乳酸、心率、最大摄氧量等运动能力指标,并探讨运用YIRT监控冰球运动员身体训练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身体训练后青少年冰球运动员YIRT成绩和最大心率具有非常显著性提高(P〈0.01),YIRT后的血乳酸具有显著性提高(P〈0.05),最大摄氧量无差异(P〉0.05)。表明青少年运动员的速度和耐力能力有所提高,可以推断青少年冰球运动员身体训练供能是以糖酵解系统为主,有氧氧化系统为辅,磷酸原系统参与部分动作的模式。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YIRT与血乳酸具有一定相关性。建议应进行长期、阶段性的连续监控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测试评价高住低训和高原训练等方法对现代五项运动员运动能力和机能状态的影响,提高训练的科学性,保证运动员的体能和训练水平不断提高.方法:通过有氧能力、无氧能力等结合血液生化指标测试,对比分析4周高住低训低氧训练、高原训练对优秀现代五项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影响.结果:高原训练期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平均红细胞体积均值非常显著地高于高住低训期,高住低训后运动员最大摄氧量绝对值和相对值较前均有一定比例增长;高原训练对男运动员有氧能力有显著提升,女运动员在中低负荷有氧运动时肌肉缓冲能力有所改善.结论:高住低训和高原训练4周均能促进现代五项运动员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增加,增强其有氧代谢能力;对现代五项运动员中枢神经系统无明显影响,对技能性项目的影响仍需通过一系列专项指标评定.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通过对女子自行车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的测试,掌握了青少年自行车运动员的有氧能力水平,为教练员针对性制定训练计划提供了依据。对9名运动员进行递增负荷测试,测试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相对最大摄氧量,呼吸商,最高心率和氧脉搏等指标。结果表明:青少年女子自行车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为3066.7±182.67ml/min;相对最大摄氧量为50.5±3.03ml/min.kg;青少年运动员有必要定期进行有氧能力测试,可以掌握运动员的有氧能力变化情况,也将为训练计划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最大摄氧量是评价运动员身体机能的重要指标.运动实践表明,最大摄氧量高的自行车运动员未必都能取得优异成绩,但取得优异成绩的运动员都有较高的最大摄氧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分析上海地区不同项群优秀青少年有氧能力,寻找不同项群有氧能力特点。方法:选择上海市2003—2014年一线、二线运动员测试数据库,从中筛选88名16岁以上男性,年龄为(17.5±1.2)岁,103名15岁以上女性,年龄为(16.4±1.1)岁,均为国家二级以上运动员,对其最大摄氧量绝对值和相对值进行统计分析,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及Z分值等方法比较不同性别各项群间有氧运动能力特点。结果:耐力项群最大摄氧量绝对值显著高于隔网对抗(P<0.05)与格斗对抗(P<0.01)。男性各项群间最大摄氧量相对值无显著差异;女性耐力项群最大摄氧量相对值显著高于同场对抗(P<0.01)、隔网对抗(P<0.01)与格斗对抗(P<0.01);女性同场对抗项群最大摄氧量相对值显著高于格斗对抗(P<0.05)。结论:耐力项群最大摄氧量绝对值高于其他项群;体能主导类项群最大摄氧量相对值高于技能主导类项群;同场对抗项群最大摄氧量绝对值优于相对值,其余项群最大摄氧量相对值和绝对值同步。为科学训练提供有力数据支持,教练员可以结合项群有氧运动能力特点,判断运动员的有氧工作能力水平,从而针对性地制定训练计划,提高整体竞技水平。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以8名青少年中长距离游泳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分为2组,在以中低强度有氧为主的训练阶段A组4人穿插每周3次的力量训练,B组4人仅安排1次力量训练,在干预前后分别以5×200m递增负荷测试评价各区域运动能力的变化,探讨力量训练对运动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力量干预后,A组运动员最大摄氧量强度(BLa=8mM)对应的游速平均提高幅度为3.15%,高于B组运动员的0.65%;无氧阈强度(BLa=4mM)对应的游速A组提高幅度为1.87%,低于B组运动员的4.07%;低强度有氧(BLa=2mM)对应的游速提高幅度为0.51%,与B组运动员的0.18%相近。上述结果提示,为期2个月、每周3次的力量训练干预对运动员最大摄氧量强度运动能力表现出较好的改造效果,但对无氧阈及以下强度的运动能力未表现出额外效果。  相似文献   

12.
最大摄氧量平台是使用最普遍的用以确定最大摄氧量出现的标准之一。90年代以来,平台在有氧运动能力评定领域得到了应用。在递增负荷强度下,维持在最大摄氧量水平所持续的时间称为最大摄氧量平台期持续时间(VO2maxPD),是评定人体有氧耐力的生理指标。研究认为最大摄氧量平台期持续时间与有氧运动能力有极好的相关性。目前关于最大摄氧量平台期的生理机制的研究比较缺乏,文章旨在对影响最大摄氧量平台的生理学、方法学因素和测量方法以及应用价值做一评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观察世居高原中长跑运动员在高原—亚高原交替训练后各项指标及机能的变化情况,探讨不同海拔的交替训练对耐力性运动项目运动员有氧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甘孜州体校世居高原的中长跑运动队队员共28名,将运动员随机分为两个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4人.实验组采用高原—亚高原交替训练方法,在海拔高度变化的条件下进行训练.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高住高练模式进行训练.训练结束后进行12min跑测试,并记录在规定12min内跑出的距离,然后对运动后即刻的心率、最大摄氧量、血氧饱和度、血乳酸以及血液指标(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进行检测.结果:(1)高原—亚高原交替训练后,运动员RBC数目增加,HGB显著增加,高原训练4周后相比,RBC增加更加明显,但HGB数量低于亚高原训练后;(2)交替到亚高原训练2周后12min跑成绩提高了12.2%,连续高原训练4周后成绩降低了2.6%,P<0.05;(3)高原—亚高原交替训练后心率变化不明显,但高原训练4周后心率有所增加,运动后即刻血乳酸水平显著降低,且低于连续高原训练4周后血乳酸值,P<0.05.最大摄氧量和氧饱和度显著提高,P<0.01,与高原训练4周后相比,高原—亚高原训练后最大摄氧量和氧饱和度升高更加明显.结论:(1)高原—亚高原交替训练后,运动员专项有氧运动能力得到提高,而连续高原训练后运动员专项运动成绩反而降低,可能是长时间低氧环境下运动突破了机体对低氧的耐受极限所致.(2)高原—亚高原交替训练能够给予机体一定的缺氧刺激,又能避免高原训练中的不利因素,能够保证有一定的训练强度,从而提高中长跑运动员的专项有氧运动能力.建议:高原—亚高原交替训练能够有效提高中长跑运动员的有氧运动能力,平原地区的运动员到高原进行训练时很难在缺氧环境下保持一定的运动强度,可以让运动员先在高原居住一段时间,等到机体出现高原习服时,对低氧有一定的耐受后再进行小负荷训练,然后再到亚高原进行大负荷训练,从而提高高原训练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对辽宁省自行车队6名女子公路自行车运动员进行递增负荷测试,得到其最大摄氧量和无氧阈及其对应的心率,结果显示:经过一个训练周期,这6名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的绝对值有提高但不明显,而相对值均有非常显著的提高;无氧阈绝对值和相对值有显著性升高。表明最大摄氧量的相对值与无氧阈的综合运用在训练中更为有效,运动员的有氧能力得到了提高;该训练周期为有效训练。  相似文献   

15.
采用自我监控对青少年男子网球运动员动作技能影响进行实验研究。试图探讨自我监控能力的培养能够促进网球运动员动作技能的掌握与提高。结果:实验后,青少年男子网球运动员自我监控能力的八个维度都有显著提高,其底线正手击球、反手近网截击和发球准确率也随之有显著提高。这一结果证明了青少年男子网球运动员的动作技能受其自我监控能力影响,从而为运动员更加科学地训练、以提高网球的动作技能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严海  周琳 《湖北体育科技》2013,(12):1054-1055,1046
分析3名少年皮划艇运动员选材所做最大摄氧量测试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发现摄氧量曲线呈现的"V"型与运动选材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最大摄氧量速度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通过文献综述法,分析了最大摄氧量速度(vVO2max)及其相关指标最大运动时间(Tmax)和达到最大摄氧量后运动时间(tlim)的概念、意义和在有氧耐力训练中的应用情况,提示这些指标可有效地指导有氧耐力训练及评估运动员耐力水平。  相似文献   

18.
观察了我院田径队短跑组运动员服用甲壳素(C hitin)前后,机体在激烈运动后血乳酸浓度、血细胞形态、超氧化物歧化酶及最大摄氧量的变化。实验表明:通过服用甲壳素短跑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血乳酸浓度有显著的降低;成熟红细胞形态有更圆润、保满的趋势;最大摄氧量有提高;谷胱甘肽有所升高、乳酸脱氢酶、丙二醛有所下降,运动员的运动能力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9.
王向娜 《新体育》2011,(1):28-29
运动测试是一种最大运动能力的测试方法,主要使用跑步机或功率车等记功器让受试者进行一定负荷的运动,选用心率监控器或心电、血压、呼吸气体分析仪等设备直接或间接的评估受试者的最大摄氧量。通过个人摄氧量的数值来评价个人的运动能力,给予受试者一个适宜的运动强度及运动负荷。  相似文献   

20.
在网球运动中无论单打还是双打,其网球运动线路的多变性一直以来对运动员来说是最大挑战。运动员能否通过对对方球员的站位、握拍与挥拍的准确观察与预设判断,去把握球运动的线路,进而在其变化的过程中来把握其不变的落点,以实现成功击球转化攻守并得分,成为其较为关键的能力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