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职业技术教育以社会经济发展为导向 ,面向企业生产第一线 ,与现代生产息息相关。市场经济需求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 ,它所要求的教育内容和形式完全区别于传统教育。抛弃传统教育旧模式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已势在必行。一、传统教育模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现代市场经济迫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 ,要求企业必须具备现代的经营管理理念和现代的生产技术。自 60年代以来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世界各发达国家均大量培养专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这种应用型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不同于一般的本科层次人才 ,他们在理论…  相似文献   

2.
孙克芝 《文教资料》2009,(8):104-105
我国生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历程,是不断解放思想、大胆探索的过程,是坚持发展、勇于创新的过程.生命教育是立足现实对传统的批判和继承,引进、吸收先进的教育理念,进行生命教育创新的文化变革.立足生命教育的现实,反思生命教育的传统,关注生命教育过程中的生命历程,进行生命教育创新,才能获得发展的动力,取得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区已不完全是一个地理概念,它是架在不同经济收入、不同政治地位、不同教育水平的全体成员之间的桥梁,从而使受过良好教育具有各种文化素质的群体和个人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交流和理解成为一种可能。作为社区功能要素之一的社区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提高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一)社区教育是社会文明和传统教育文明不断发展而派生出来的现代教育范畴。它是在社会结构、区域经济不断分化重新组合之后形成的新型教育集合。社区教育是把教育置于一定地区经济、社会文化背景下,由当地政府统筹监管并根据本地区社…  相似文献   

4.
学校教育方法主要分为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传统的教学通常以显性教育为主导,即公开的组织活动、座谈等,教育目标是显而易见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国的教育模式重心逐步转移到隐性教育手段上,通过环境熏陶、团体感染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本文通过叙述当下隐性教育的手段来探索隐性教育如何推动学校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的新形势下,我国各大高校的办学规模日益扩大,学校内部的教学管理事务也随之不断增多,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学信息量激增的情况,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和方法无法满足新形势发展的要求,进行教育改革已经势在必行。随着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将这些现代化信息技术引入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中,可以进一步确保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基于此点,本文对教育信息化与高校教育教学的跨越式发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开放教育试点工作正在健康有序地展开。县区电大需要开放教育 ,开放教育在县区电大有发展的条件、生源和空间。其发展方向正不断地改变着传统教育的理念和模式 ,但需注入新的管理思想、教学手段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教育自觉是指对自身教育传统、教育特色的理性认识,是对教育发展规律和趋势的准确把握,也是对当今世界教育特征的深刻理解,并在此基础上经过自主适应、综合创新,进而取得对未来发展选择的自主地位。教育自觉可引领我们不断审视教育的规定性.不断审视教育传统和教育环境,以此提升教育的本体价值,为未来教育发展确定新的动力、新的起点和新的定位。  相似文献   

8.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与创新,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与水平,改善传统研、训、导各自工作的形态。通过建立教育信息化“研训导一体化”的研修方式,促使教师得到全面发展,从而让教育能够更有目标性、计划性,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9.
21引世纪世界将进入信息化的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化社会最为突出的特征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广泛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正是立足于以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寓时代先进科学技术于教育之中,不断改革传统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模式以达到教育最优化之目标.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运用必将对未来教育产生深刻影响,促进21世纪的高等教育改革和高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农村基础教育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中国基础教育的重任,直接关系到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命运。教育的发展主要依靠教师,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从传统的“教书匠”变为新型的“教育研究者”,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改善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创新型的现代人才。  相似文献   

11.
发展教育学作为一个重要教育研究领域的出现有其产生的特定原因,发展教育学是从教育的视角研究社会发展引发的社会问题,并对教育发展的基本问题做出审视,进而通过教育自身的变革促进教育和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发展教育学作为教育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在理论和实践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教育发展观的批判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教育理论目前所流行的五种教育发展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对其他学科概念、观点的简单移植及教育发展单向论、欧州中心主义的倾向。对此,必须从教育历史发展的角度不仅去研究各个民族和国家的教育发展道路,还应从各个民族和国家教育发展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去把握作为整体的世界教育发展的历程,才能得出正确的教育发展观。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教育均衡发展的测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均衡发展是指在一定的资源条件下,教育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在各级教育之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人群之间相对均等地配置教育资源,为每一位受教育者尽可能提供相对均等的教育机会和教育条件,使其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得到充分的保障。通过建立教育均衡发展指标体系,可以定量地测度新中国教育均衡发展的历程,这对于理论研究和政策制定均具有重要意义。教育均衡发展指数的计算结果表明,中国的教育均衡发展状况在1949年以后已经获得了显著的改善,而进一步缩小差距则仍是当前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内容与核心任务。  相似文献   

14.
论教育知识发展的实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育知识是人类对教育进行认识的结果,它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其最高形式就是体系化的教育学。教育知识发展,概括地讲,就是教育知识类型的不断丰富、教育知识体系的不断成熟和教育知识反思的不断自觉过程。这既是教育知识历史的实际进程,也是教育知识发展的实质性内容。  相似文献   

15.
教育产业是知识经济的基础产业,对高技术产业、信息产业以及制造业等都将产生极大的辐射作用。发展教育产业必须重视均衡问题、利益问题、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16.
经济开发显现了教育的经济功能和化功能,进而转化为促进教育发展的动力,使经济发展与教育发展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得以强化。教育要发展,其体制要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弹性,即满足多样化的社会需求,发掘多种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17.
转变教育发展方式: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发展方式事关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转变教育发展方式,涉及对教育的根本属性和教育发展主客体的重新认识、教育发展目标任务的重新设定、教育发展过程要素的重新组合和教育发展评价方式的改变。在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改变过去那种行政本位型、投入驱动型、外部依赖型、规模扩张型、硬件导向型的发展方式。当前,教育发展方式转变有五大任务: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实现内涵发展;不断优化教育结构,实现协调发展;落实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强教育基本制度建设;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切实保障公平效率。为确保教育发展方式转变顺利推进,要解放思想,树立科学的教育观;转变政府职能,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落实教育优先发展,加强条件保障;建立利益协调机制,减小改革阻力;完善监督考评机制,确保责任落实。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大学教育目的理论缺乏明确的教育性内容,无法进行具体的教育制度及文化建构。大学教育目的应该立足于大学教育的本质和宗旨,其价值取向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应然的教育目的的实现,有赖于教育目的与教育活动逻辑的和谐,亦即以合理的教育机制来保证教育目的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科学教育发展观引领下的教师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时期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日益受到关注 ,本文以科学教育发展观为指导 ,从以人为本来建构教师教育新理念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提高教师教育质量 ;对如何实现教师教育创新三个方面对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作了系统阐述 ;最后提出了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中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实证分析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从区域、城乡、学校和受教育群体四个方面对于基础教育均衡度进行分析发现,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发展从整体上看正在趋向均衡。各地区基础教育的差距总体出现缩小态势,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入学率,各地区中小学教师合格率差距不断缩小。同时,地区间财政性教育经费以及初等教育生均教育经费和中等教育生均教育经费的绝对差异仍然在拉大;小学和初中生均预算内经费城乡差异正在随着时序变化在减小,各地区城乡中小学教师合格率差异正在逐步减小。但是,我国中小学校之间的教育投入差距还相当大;不同群体之间接受基础教育还很不均衡。造成我国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