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群体的“贫困文化”具有强大的辐射力和遗传力,已成为阻碍教师成长的文化瓶颈。表现为安守教学现状,消极应对变革;忠实执行课程,懒于学习思考;个人主义盛行,眼前利益至上。教师群体的“贫困文化”不改造,教师的“贫困行为”就难以改变,专业成长就很难实现。  相似文献   

2.
人创造文化并受制于文化,文化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渗透到人的内心世界,制约人的行为。而当前教师群体中,出现一种"贫困文化",它牵制教师精神,规限教师行为,消磨教师意志,已成为制约教师专业成长的瓶颈。  相似文献   

3.
在一所学校中,教师研究意识的培养和研究行为的形成,关键是要建构其校本研究文化,引领校本研究。近年来,我校从校本出发,以师为本,重塑了以促进教师成长为核心的校本研究文化——“教师成长文化”。通过“成长文化”的践行,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4.
陈斐 《教育探索》2009,(6):83-85
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的“高原状态”集中地表现为“鸵鸟主义”和功利化取向。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的“高原状态”缘于教师的职业倦怠、社会环境功利化和教研活动行政化。改变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的“高原状态”,一是应指引教师开展基于专业成长的对关键教育事件的研究,二是应建构基于教师专业成长的“校本教研共同体”。  相似文献   

5.
“校本教研”是教师改善自身行为的反思性实践和专业成长的过程,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保障,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高速路。它强调教师在实践中开展研究,把自己的实践行为看作是一个研究的过程,实质是教师反思性的实践;同时教师反思性的实践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我校是上海市首批初中小班化教育试点学校之一,我们以小班化教育的实践与探索为契机,以解决小班化教学中的现实问题为出发点开展行动研究,通过反思性的实践,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孙越 《教育》2007,(15)
教师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形成中的发展”过程。“教”是实现教育教学实践升华的基础,是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最有效途径;“研”是转变观念,更新理念,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保障;“训”是实现知识、能力的实践内化,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保鲜剂”。  相似文献   

7.
Club Maroon是在美国出现的一种新的合作型的“学习共同体”,成为越来越多新教师专业成长的“摇篮”。它启示我们,要真正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必须注意发挥教师专业成长的自主性;强调教师专业发展中的自我反思;关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精神发展;同时,重视专家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8.
毛新薇 《江苏教育》2023,(28):68-71
江苏省江阴市徐霞客实验小学基于“笃志力行”的校训,组建“乐耕道·行致远”好教师团队,从教师学习文化、教师发展体系、教师成长平台、教师成长评价四个维度,以“乐行学习文化”“‘1—3—8—N—X’乐行教师发展体系”“乐行写作成长营”“乐行教师特别奖”为抓手,打造“乐行教师”的成长之路,促进好教师团队专业水平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9.
(接上期)和乐教师团体:以共同体建设为特点【曹瑞敏】那么让我这个平台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的就是一支“和乐教师群体”了。我们以“学习文化”、“课程文化”、“合作文化”的文化力量推动教师专业成长,形成了“常规教研”、“实验研究”、“课程开发”、“读书成长”4个教师共同体。  相似文献   

10.
教师专业成长力是在教师专业实践中驱动教师专业发展的人、行为和环境等各类有效因素和有利条件的总和,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诸多能量在教师自我专业期待基础上凝聚而成的正向潜能;具有主体性、综合性、内隐性、实践性、动态发展性的特征。针对成长动力缺失、衰退、暂停等问题,应从信念、知觉与悟觉角度,加强教师专业成长力的自我效能管理,不断厘清各层次、各要素的内在联系和因果层次,抓住成长系统中的关键节点,缩短教师成长力要素“链条”的节距,培育成长意识和强化内驱力,促进教师专业自我的持续性成长。  相似文献   

11.
独立与融合——教师“马赛克”文化的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教师发展和革新孕育其中。探讨教师之间沟通交流的现状,了解教师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态度倾向及行为方式,有助于进一步认识教师群体的存在状态及教师文化对教师成长的影响。笔者从分析教师群体中存在的“马赛克”文化入手,以求寻找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教师文化既是教师观念和行为的一种反映,也是决定教师观念和行为的重要力量。当前教师专业发展所倡导的合作文化与个人主义的教师文化在“专业为本”与“以人为本”、集体行动和个体专业自主、团体利益与个体利益、教学的“公开”性与“隐密”性之间存在某种程度的冲突,这种冲突既可能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也可能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阻力。正确理解两者关系,在两种文化之间保持一种合理的张力是建构真正的合作文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试论良好的学校文化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专业化已经成为时代的课题,探索学校文化对教师专业化的促进功能,将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的“校本”作用的发挥。本文试图从学校文化所涵盖的内容,即制度文化、课程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环境文化五个方面,阐述学校文化对教师专业成长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教师专业发展的"危机阶段"关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许多教师会经历一个专业成长的“危机阶段”。“被动发展式”的专业成长模式、教师专业角色的孤立、教师专业自主权的缺失、教师职业压力问题的凸现等是造成“危机”的原因。让教师成为专业发展的主导者,体现“教师即研究者”的精神;教师促进者协助创建开放、合作的教师文化,帮助教师走出孤立无援的境地;倡导学校教师主体化,体现教师本位,促进教师专业自主;学校和教师为缓解教师压力而共同努力等是对克服“危机”的策略构想。  相似文献   

15.
三、上公开课: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我们就是在听公开课的过程中成长的,也是在上公开课的过程中成长的。”“哪位教师有机会上公开课,他的成长就快一些;哪所学校的教师有机会上公开课,哪所学校教师的成长就快一些。”“如果没有公开课,教师的专业成长是缓慢的。”对于公开课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作用,许多教师深有体会。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2009年《小学语文教学》专刊的“人物”分析,可以看出:影响优秀教师专业成长的因素既有外部因素又有内部动因,其中“重要他人”、“关键事件”、“制度文化”、“自我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动力;在教师专业成长的不同时期,由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作用的力度不同,越是专业成长早期外部条件越重要,越到后期个人自我实现理想的作用越大。  相似文献   

17.
阐释教师身份认同内涵,分析教师专业成长中的社会外在规约与个体内在诉求的矛盾,并以教师专业成长基点的“实然性”认识为指导,提出从目标分层、主体性凸显、行动教育、环境保障等方面积极搭建教师专业成长“如何可能”的平台  相似文献   

18.
教师专业成长做为教师个体的专业化过程是教师教育研究的核心问题。目前,关于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都还停留在对教师专业发展一些基本的表层问题的研究,没有把教师和教师专业作为单独的研究主体剥离抽取出来进行深入精细的研究,特别是对环境、文化等外部因素对教师专业成长影响的研究还比较薄弱。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学取向,在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方式的问题上不仅是对理智取向和实践反思取向的一种存疑和发展,同时也是一种完善化的补充。即在强调教师成长和环境之间关联与关系的生态学内涵和意蕴下,超越非此即彼的思维习惯和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影响,在反思取向倡导的同伴互助交流,群体协商,以及重视反思过程、体验和发展反思技术、方法等的基础上,强调教师“群体”、学校“文化”的营建,重视通过“环境”、“氛围”对教师个人的影响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19.
“成长”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永恒主题。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本取向是实践,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基本氯围是学校文化,只有引导广大教师附立扣住基于实践、为了学生这一主线,创造浓郁的学校文化氯围,激励教师胸怀大格局,充满正能量。在实践和反思中找准自身发展的“支撑点、着力点、生成点”,不断完善自身的专业素养,才是教师专业修行的“正道”,...  相似文献   

20.
校园文化的力量是深层次推动教育进步、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巨大动力。在校园文化中教研组文化对教师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具有浸润性和引导性,是教师成长的“小环境”和“小气候”,是教师成长的土壤,影响着组中每一位教师的行为,或制约、或促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