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吴成军 《宣武教育》2006,(12):18-21
“假说——演绎法”是一种重要的科学发现模式和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是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方法。本文以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发现过程为例,具体分析了“假说——演绎法”的体现过程,同时针对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和学习“假说——演绎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假说——演绎法"是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科学方法之一,对于落实"提高每个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的课程理念是至关重要的。以下是本人对"假说—演绎法"学习、教学的点滴体会。一、"假说——演绎法"概述1."假说—演绎法"的基本内涵"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节教学过程中,通过挖掘、整合遗传物质的发现史为科学探究创设真实情境;以假说—演绎法为主线,引导学生分析现象、提出问题,思考推理、作出假说,设计方案、演绎推理,分析证据、得出结论,充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4.
"假说—演绎法"是一种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它能够帮助学生有效理解生物学概念的内涵。为了更好地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假说—演绎法,首先简要介绍了假说—演绎法的内涵和步骤,接着从实验教学、遗传题分析两个方面具体阐述了假说—演绎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假说—演绎法"是高中生物学中的重要教学内容,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有必要开展"假说—演绎法"的专题教学。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从三个方面引导学生系统学习"假说—演绎法":理解"假说—演绎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以经典实验模仿科学家的思维过程、实践应用"假说—演绎法"。  相似文献   

6.
潘岳 《考试周刊》2014,(30):155-156
<正>19世纪之前,科学家对生物科学的研究,往往习惯于从生物现象和实验结果中提出某一结论或某种学说,这就是传统的归纳法。因此,在传统的生物教学中,对"假说—演绎法"没作过明确要求。随着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要求,其明确指出,"假说—演绎法"是高中学生必须掌握的科学方法之一,对于提高高中学生的生物  相似文献   

7.
高中生物教学中领悟和运用"假说—演绎法",对于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至关重要,同时也是解决遗传问题的重要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8.
面对新课程的新要求,教师自身对"假说—演绎法"的认识程度,将关系到学生领悟"假说—演绎法"的深刻与浅薄。教师对"假说—演绎法"的认识提高了,才能做到教学中有意识引导学生领悟"假说—演绎法",才会使有效引领的教学方法多起来。  相似文献   

9.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是一种解释归纳推理,是形成和构造科学理论的一种重要思维方法.教师正确运用"假说——演绎法"的思维模式去分析教材,处理遇到的实际问题,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本文从"假说——演绎法"的含义、特点、形式及应用举例等方面谈些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假说-演绎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方法,也是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掌握的一种科学思维方法。借助实例,从假说-演绎法的内涵、在教学中的运用以及在高考中的体现几个角度,对假说-演绎法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其科学探究能力和生物学素养等方面的作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在遗传学学习中,通过科学的实验方法"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法"建构物理模型",科学家提出了各种定律、模型等。通过学习这些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提高其科学探究能力。本文通过举例列举了三种科学研究方法的步骤以及整个过程的观察分析、实验探究、验证推理等。  相似文献   

12.
<正> "假说—演绎法"是在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证明假说是错误的。可见,演绎推理是一种必然性推理。当前最流行的"假说—演绎法"模型是:某项研究从解决一个问题开始,通过逻辑推理或想象,导出一个假说,由此推演出必然的、可观察的待检验陈述,如果这些陈述被证明是正确的,就得出被确证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轮复习课为例,采用任务驱动和小组合作的方式,对教材经典实验案例进行自主探究设计,引导学生理解科学探究的本质、思路和方法。通过假说—演绎法、归纳与概括、迁移与拓展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4.
假说演绎法是一种重要的科学发现模式和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有效应用假说演绎法,让学生以观察为基础,建立假说;以演绎为核心,进行推理;以实验为载体,实施验证,可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生物。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了"假说—演绎法"的含义,对高中生物中适用"假说—演绎法"教学的素材、典型案例、解题运用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16.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是一种解释归纳推理,是形成和构造科学理论的一种重要思维方法。教师正确运用"假说——演绎法"的思维模式去分析教材,处理遇到的实际问题,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本文从"假说——演绎法"的  相似文献   

17.
运用假说—演绎法,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探究,体会摩尔根果蝇实验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说—演绎推理—得出结论。让学生更加深刻体会到生物学实验的科学性和严谨性,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8.
教学中渗透假说—演绎法,有助于学生亲历思考与科学探究的过程,领悟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本文基于对假说、演绎的实质解读,构建出假说—演绎法教学一般模式,并通过案例将其应用于生物学教学过程中,从而引导学生运用假说、演绎推理的方式主动建构生物学概念,发展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9.
假说-演绎法不仅仅是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也是学生认识客观事物、理解客观规律的重要的科学探究方法。假说-演绎法应用于高中生物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习理解相关知识,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还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一、假说—演绎法的提出作为历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假说—演绎法的方法论家,笛卡尔曾多次在自己的著作中声称,他提出的各种理论,包括自然科学的论断和哲学原理,都只是假说,它们的真理性问题还有待于实验经验的裁决。在《气象学》的前部,笛卡尔写道:“我必须在开始的时候使用一些假设,就象我在《屈光学》中所做的一样。然而,我将尽力使它们简易到你们在接受它们时不会感到困难的程度,即使我还没有证明它们。在《哲学原理》的第二章中,笛卡尔的假说—演绎法更是呼之欲出,达到了几乎不能再明确的地步。他说:“鉴于这里所研究的事物具有相当重大的意义,而如果我断言我发现了别人所未发现的真理,那么我就可能被别人看成是卤莽的,——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