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符号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符号是数学的语言,是人们进行表示、计算、推理、交流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学习代数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使学生懂得符号的意义、会运用符号解决问题。《标准》强调发展学生的符号感,就是要使学生能够从具体 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符号来表示;理解符号所代表 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会进行符号间的转换;能选择适当的程序和方法解决用符号所表示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对发展学生的符号感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应用题的教学目标应定位于引导学生去观察、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条件、数据,使他们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他们在掌握数量关系的同时,发展探究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了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模型思想。《标准》在课程内容中指出:“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建立和求解模型的过程包括: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用数学符号建立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表示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
数学课程的一个任务就是使学生感受和拥有使用符号的能力,<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根据数学的学科和课程特点,把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符号感"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一个重要的数学学习内容.并指出:"符号感的主要表现在: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符号来表示;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会进行符号间的转换;能选择适当的程序和方法解决用符号所表示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06~107页。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中的事例探索"植树问题"的三种不同情况,理解间隔数和棵数之间的关系与变化规律。2.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经历观察、比较、发现、概括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和探究能力,感悟模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  相似文献   

6.
赵建宏 《广西教育》2013,(44):38-40
数学实验教学是指恰当地运用数学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独立操作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从中发现问题、提出猜想、验证猜想、概括猜想,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活动。目前,网络环境下的数学实验教学已经成为探究性学习的有效切入点,也是未来数学教学模式发展的方向之一。几何画板是一个小巧、功能强大且使用简单的数学实验工具,具有简明朴素、短小精悍的特点。用几何画板做数学实验花时少、收效好,在对各种图形或数量进行变换的操作中,可以动态地保持数量与数量、图形与图形、数量与图形之间的关系,并能展示其中某些恒定不变的规律。通过动态演示数学变化规律,有助于引导学生厘清数和形的辩证关系,形成动态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中提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通过丰富的实例引入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经历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让学生意识到:数学与实际生活有关,数学与我有关,数学是有用的,我要用数学,我能用数学.要使这一理念真正落实到教学实践中,教师  相似文献   

8.
张玉萍 《山东教育》2020,(10):49-50
数学是关于模式的科学,这里的模式包括数量关系、空间形式、结构、模型等。数学教学在探究知识和结果的同时,还要让学生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解决问题的过程,并进而引导学生持续关注知识背后的数学模式,逐步增强学生的数学建模意识,不能止于显性数学知识的习得。在教学“除数是两位数的计算”(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时,许多教师都遇到这样棘手的问题:教师讲明白了,学生也听明白了,但一接触到具体计算就出错。  相似文献   

9.
模型思想是《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新增的核心概念之一。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建立和求解模型应先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再用数学符号表示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最后求出结果并讨论结果的意义。数学教学中,可通过"基于经验,生成模型;把准目标,关注模型;突出本质,聚焦模型;优化材料,支撑模型;借助直观,提炼模型"的步骤,提高学生运用模型思想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一次函数是反映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它是初中学习中最基本的一种函数,课本是按照概念(一次函数表达式)一图象一性质一应用来展开的,学习本章要学会运用待定系数法、数形结合的思想研究问题.(由数到形,将条件直观化;由形到数,寻求等量关系;数形结合最终获得问题的解决方法),另一方面,应初步体会数学学习中的“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应用——回顾拓展”的学习方法,从而增强数学建模意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李起争 《山东教育》2013,(Z1):79-80
模型思想是2011版新课标中增加的核心概念之一,它作为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课程标准(2011版)》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实际情况出发,将建模的过程简化成三个环节:首先是"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这是数学建模的起点。然后"用数学符号建立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表示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在这一步中,学生要通过观察、分析、抽象、概括、选择、判断等数学活动,完成抽象过程,得到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2.
新课改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从传统的“复习引入——讲授新知——巩固提高”转变为“创设问题情境——探究问题解决——建构反思提高”,使学生初步体验到数学是一个充满着观察、实验、归纳和猜想的探索过程.反映在教材上,新教材更注重学生自主探究的问题设计.无论是北师大版、华师大版,还是浙教版的教材。基本上都采用了先给出一幅或几幅图画创设情景,接着提出问题,示例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等探究活动,使学生在从事数学问题解决的实践过程中,建构数学知识。体验数学思想方法,掌握数学技能技巧.然而,如何将教材的设计意图有效地转化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教师要透过“形式”,不要为情景而设计情景;在支持学生探究方面,切忌照本宣科、不讲策略.笔者认为耍把“情景”变为“情境”。营造出问题情境,诱发学生思考,引导、定向、驱动支持学生探究,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下面是笔者在教学实践尝试中的一些想法与感受.  相似文献   

13.
数学课程的一个任务就是使学生感受和拥有使用符号的能力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根据数学的学科和课程特点 ,把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符号感”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一个重要的数学学习内容 .并指出 :“符号感的主要表现在 :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 ,并用符号来表示 ;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 ;会进行符号间的转换 ;能选择适当的程序和方法解决用符号所表示的问题 .”下面我将联系《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的要求和我个人在数学符号教学中的体会作一些分析和介绍 .1 …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苏科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3)”一课的教学实践为例,通过画“线段图”让学生来体验建立数学方程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借助数形结合,分析数量关系;通过总结分析,提升核心素养;设置开放习题,提升思维品质;引导对比分析,学会灵活应用的教学策略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5.
一、教学背景 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中最富有实践性、创造性的内容。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精神:应用题的教学目标应定位于“引导学生去观察,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数据,使它们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数学符号是数学的语言,是人们进行计算、推理、交流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它具有准确、清晰,具有简约思维、提高效率、便于交流的功能。《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能从具体情况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符号表示;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会进行符号间的转换;  相似文献   

17.
曹秋涛 《江苏教育》2006,(3B):31-32
[背景]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第七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例1的教学与传统意义上的应用题教学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把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作为具体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列表整理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在教学该例题之前,学生已经能解决本课涉及的两类实际问题——类似于传统意义上的归一问题和归总问题。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如果教师仍纠缠于教给学生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无疑是偏离教学目标的。在集体备课中,我们认为这堂课的知识技能目标应该定位于3个方面:一、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列表(体会列表整理信息的价值);二、掌握列表整理信息的方法;三、会分析表格中数量之间的关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发现“表格如何呈现”是个非常难处理的环节.处理不当将会直接影响到整堂课的教学效果。下面。笔选取了3个不同的呈现表格的教学案例。来谈谈对这一环节的处理。  相似文献   

18.
两份预案,有几个共同特点:第一,联系生活,培养数学应用意识。要求学生从生活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分析、理解问题。并运用所学乘法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世界的意识。第二。自主探究。发展数学思维能力。改变了过去分类教学的模式。要求学生从实际数量关系的分析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尊重学生的探究,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创新性。第三,学会合作,提高数学交流能力。在独立思考基础上小组合作学习。增加了学生数学交流的机会,同时要求学生学会倾听、比较、反思,有利于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提高。 两份预案。有不同的优势:案一根据借班上课的实际,以小记介绍自己所在学校为主线。用故事情境贯穿全课,让学生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习得数学知识。在探究中体验数学。享受快乐;案二在平实的课堂、平实的教学中(所选例题和练习均是在深钻教材、深挖教材智力因素基础上设计而成的)落实数学“双基”,发展和优化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编按]  相似文献   

19.
黄远生 《湖北教育》2003,(11):55-55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初中数学“教学应结合具体的数学内容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作为数学教师,如何通过教学达到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这四个方面的课程目标,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深入探究。对此,我做了大胆的尝试,下面以《勾股定理》的教学为例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20.
梁立佐 《新疆教育》2012,(16):125-125
数学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寓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即人们常说的在活动中学习数学。《标准》还指出:为了使学生经历应用数学的过程,教学应采取“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过程。在生活和游戏的情境中,容易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起学生更多的联想,容易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创设良好有效的教学情境有多种方式,一般分为情境故事化、情境活动化、情境生活化和情境问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