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美育在当代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审美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情感教育,具有愉悦性、超越性等特点.在当代高校学生的主体焦虑越来越强烈的情况下,美育有三方面重要意义:一是缓解主体焦虑;二是对个体有限的超越;三是"完人"教育.美育以它独特的方式对人类的身心健康与社会和谐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现象描述的方式,从四个方面呈现了当代大学校园文化生活的一般状态。文章认为,由于大众化及市场化等因素影响,大学校园文化的很多体验发生了变化。市场化所引起的身份焦虑导致大学理念逐渐衰落;考试和考证文化超过了探究的兴趣;师生之间的影响更多地让位于同伴;物质条件改善并没有带来闲暇的心境。大学校园文化的教育和社会引领价值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3.
莱辛在非洲的流散经历深刻影响了其创作。她在《三、四、五区间的联姻》中塑造了流散的三区女王爱丽;讲述了她婚后移居四区遭遇的文化冲突与融合,描述了她面临的文化疏离与身份认同。爱丽的文化疏离是双重的,既因地域上远离三区而与母体文化生疏,又因难以融入四区而与异域文化疏远。双重文化疏离造成爱丽身份认同困境与孤独焦虑。这也是莱辛自身流散的写照,折射了当代全球化社会中流散者在多元文化中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焦虑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影响着社会稳定,也改变着国家政治文化。这种焦虑、不安、浮躁的现象,对我国构建和谐政治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导致碎片政治文化。因此,在呼唤和谐政治文化大背景下,需要构建缓解社会焦虑的制度保障,促进和谐政治文化的构建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笔者近三十多的学术研究经历了革命文化视野、地缘文化视野和全球化视野三个阶段.地缘文化体现的是民族文化,革命文化体现的是现代社会进程,全球化体现的是西方文化,三者有着密切的联系:地域文化与革命文化的关系表现为革命文化对地域文化负面因素的批判,对优秀地域文化传统的激活,以及两者负面因素的共谋等;地缘文化与全球化的关系,一方面表现为西方强势文化的扩张而形成的一体化,一方面表现为地域文化的顽强抗拒而形成的多极性,尤为重要的是在全球化语境下重建自己的地域和民族文化;革命文化与全球化的关系,一是革命文化产生于全球化与地域文化的结合,二是应当从新世纪全球化视角反思革命文化,使其健康发展.三种文化是一个充满对话的焦虑、而且必须不断整合的历史话题.  相似文献   

6.
文化全球化是在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全球化的同时,不同民族文化以各种方式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加深,当代中国文化受到文化全球化的进一步挑战,这种挑战主要表现在器物、制度、精神三个层面。面对这一事实,当代中国文化应以理性的态度积极应对,为自身构建更好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7.
语言焦虑是学习者个体与二语语境尤其是二语行为有着特殊关系的紧张和畏惧感。语言焦虑有两种不同性质语言焦虑 ,即促进 (积极 )型焦虑与阻碍 (消极 )型焦虑。语言焦虑对外语学习的影响及促成它们的相关因素 ,包括两大部分 :一是学习者个体的内部因素如自尊心、对语言模糊性的容忍、冒险精神、竞争意识和个性特征及认知方式 ;二是学习过程的外部因素如由于广义的文化休克而造成的师生间教学文化的差异。对语言阻碍型的焦虑应采取不同的方法 ,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  相似文献   

8.
全球化已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科技的高速发展、交流的日益密切使之成为历史的必然。文章结合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分析了全球化引发的文化焦虑,剖析了文化交流失衡与文化焦虑的密切联系,并以孔子学院为例,论述了重塑与弘扬中华文化对实现多元文化交流、构建和谐世界精神家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考试焦虑量表对377名高中生施以测试,以探究高中生的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和考试焦虑特点。结果显示:(1)女生在积极应对方式上显著高于男生;(2)社会支持无显著人口统计学方面的差异;(3)女生的考试焦虑水平显著高于男生;(4)高一学生考试焦虑水平显著高于高二学生;(5)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影响老年人抑郁与焦虑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社会支持状况对抑郁与焦虑发展轨迹的预测作用,本研究基于2011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发布的北京市老年人焦虑测量原始数据,运用典型抽样方式与系统抽样方式,对符合条件的1 350名调查对象采用简版老年抑郁量表(GDS-15)与老年焦虑量表(GAI)进行了抑郁与焦虑水平的调查,并分析老年人抑郁与焦虑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发现:从生理状况角度分析,性别、教育程度、婚姻状况与是否患慢性病在抑郁与焦虑水平上均有显著性差异,自理能力与抑郁与焦虑水平有显著负相关;从主观感受角度分析,幸福主观感受与对生活满意状况在抑郁与焦虑水平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从社会支持角度分析,社交支持、情感支持与工具性支持均与抑郁与焦虑水平有显著负相关,其中情感支持对抑郁水平与焦虑水平有负向预测作用。良好的社会支持可以有效降低老年人的抑郁与焦虑情绪,尤其要注重回应老年人的情感需要,要给予老年人足够的情感支持。老年人的生理状况、主观感受与社会支持状况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其抑郁与焦虑状况,可以从老年人的身、心、灵三个维度出发,舒缓老年人的抑郁与焦虑状况。提高老年人的社会支持水平需要发动政府、社会和家庭三方的力量合力完成。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引发的社会不和谐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代大学生在就业时存在着焦虑、依赖、功利、宿命等四种典型心理问题,这些就业心理问题将会给社会安定、公平正义、区域协调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带来不利因素,阻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社会、学校、毕业生三个方面是优化大学生就业心理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文化身份问题是在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现代性话语。文化身份是其既有稳定性又有变动性的构成因素(阶级、性别、国别、年龄、性、种族、道德、政治立场等)在异质文化冲突中的嬗变及其组合。文化身份在异质文化的冲突中发生嬗变,广告、消费文化在文化身份问题中的影响力已经越来越大。《超级女声》通过“超级”确立身份,通过交往构建身份,通过自我身份认同达到社会身份认同。文化身份危机的根源在于自我认同的建构与社会认同的背离。个体文化身份要超越符号认同的屏障,重建文化身份的深度模式,摈除焦虑;社会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为个体身份的重建开辟绿色通道,最终达到个体文化身份和社会文化认同的双重建构。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以390名英语专业本科生为被试,研究了英语自我概念和目标倾向对英语说话焦虑的预测力。研究结果表明:六种自我概念(语音、口语、听力、阅读、写作、词汇自我概念)都与英语说话焦虑成显著负相关,PGO和TGO与英语说话焦虑成显著正相关,MGO与英语说话焦虑成显著负相关;口语、写作、听力三种自我概念和PGO、MGO进入了英语说话焦虑的回归模式,这五个变量可以解释英语说话焦虑变化的41.8%。  相似文献   

14.
随着传统语境的消解,文化范式的调整,思想观念的转型以及价值体系的更新,以消费性与娱乐性为主的流行时尚文化在当代审美文化中凸现出来。文化现象是与社会心理密不可分,社会心理是养育一定文化的母体与土壤,是一个时代的精神聚焦点。本文通过对浮躁与焦虑的审美心态以及原始图腾崇拜集体无意识的社会心理分析,对流行时尚文化从根源上作了确切地把握和透辟地解析。  相似文献   

15.
焦虑叙事是现代派小说家施蛰存的一种独特而深刻的书写方式,其一表现为向内心进发,投到对自身的内心的精细考察中;其二表现为淹没、冲击或消灭他人的主体性,以此维持自己的生存。这种焦虑叙事是作者站在急剧变迁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都市文化与乡村文化的交错点上所体验到的内心动荡不安的冲突的真实体现。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法,研究竞赛焦虑的概念与分类,分析引起不同焦虑程度的相关因素,以及竞赛焦虑研究中存在的不足。结果表明:竞赛焦虑的概念有待完善;分类有待补充;性别、运动类型、文化程度、运动水平、训练年限对运动员的竞赛焦虑都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54名孤独症儿童的父亲或母亲进行测量,探讨孤独症儿童父母社会支持与焦虑的关系。结果表明:孤独症儿童父母的社会支持与常模无显著差异,不同性别、文化程度在社会支持各维度上的得分也无显著差异;孤独症儿童父母的焦虑水平显著高于国内常模,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阶段父母焦虑水平无显著差异;孤独症儿童父母社会支持与焦虑水平呈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8.
当代女性话语权力的欲求与焦虑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从呼唤女性话语权力、重建女性话语系统、西方女性主义话语影响的焦虑三方面描述和阐释了中国当代女性书写中女性话语权力的欲求 ,指出能否利用西方话语资源 ,建构全球文化语境下的本土女性话语体系 ,实现女性写作的话语自立 ,是女性文学走出尴尬与焦虑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大学生的焦虑状况、应付方式、防御方式的特点,并探讨焦虑与应付方式、防御方式的关系。方法用焦虑自评量表、应付方式问卷、防御方式量表作为测量工具对161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第一,大学生焦虑症状检出率为32.7%,其中轻度焦虑的大学生占30.3%,中度焦虑的占2.2%,重度焦虑的占0.2%;第二,大学生在问题解决应对因子上的平均分得分最高,其次是求助方式;第三,大学生在成熟因子上得分最高,其次是中间型,再次是不成熟型;第四,大学生焦虑与应付方式、防御方式存在着显著的相关。结论对大学生进行应付方式、防御方式的教育有利于减轻大学生的焦虑。  相似文献   

20.
通过某大学生QQ群对大学生身份焦虑问题进行了讨论和访谈,并将讨论和访谈内容进行归纳和整理,编制了问卷,对包括00群在内的182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78份,有效回收率为97.8名。通过数据分析,将大学生身份焦虑的成因归纳为四大类:一、“好孩子”身份的焦虑;二、未来成功期盼者的“焦虑”;三、爱与被爱者的焦虑;四、社会资本积累者的焦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