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丛书收书3461种,共计79309卷,分装6752函,计36000余册。当时共誊抄《四库全书》7部,还有副本1部,另抄《四库全书荟要》2部,合计312万册。同时,又将其中“罕见之书,有益于世道人心者”,采用木活...  相似文献   

2.
苏嘉靖 《中国出版》2023,(17):42-47
《四库全书》在其纂修过程中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校对制度,对校对的人员、校级、标准、进程等作出了详细的规定,在“分校—覆校—总校”的总体架构上,实行包括专项专校、区分校缮与校勘、要求科甲出身等在内的一系列制度措施,并通过对誊校人员定期甄叙优议,形成了一套特殊的校对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3.
谈谈校对     
谈谈校对张鹏涛1校对的源起《辞海》对“校对”一词解释为:“①报刊、图书出版工作中的一个环节。根据原稿或定本核对校样,订正差错,以保证出版物的质量。②指从事校对工作的人员。”《世界大百科辞典》对于“校对”的解释为:“在字义上为比较订正之意。普通校对系主...  相似文献   

4.
校对工作呼唤校对管理理论王新华人类规范校对工作的办法,古已有之。早在我国宋代出现的《南宋馆阁录》,就是校对的管理规则、条例。但真正意义上的校对工作管理,是在近代文化出版事业的产生、发展中随着校对工作的专业化,逐步产生了各种规章制度、组织原则等。其中的...  相似文献   

5.
文津阁《四库全书》现藏于国家图书馆善本特藏部的专藏书库,共128架,6144函,36304册,另附提要20函,128册,排架图4册。文津阁《四库全书》是目前存世的三部半《四库全书》中,原架、原函、原书一体存放保管的惟一一部。笔者从所见到的有关文津阁《四库全书》的记载中发现,函数是一致的,册数大体一致,架数均为103架,而从未见到过128架的记载,此记载与实际架数之间的差异是如何产生的呢?  相似文献   

6.
鲁迅和校对     
校对,古称校雠。“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谬误,为校。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怨家相对,故曰雠也。”(应劭:《风俗通义》)狭义的校对,就是根据原稿或定本校对印样,订正错误。广义的校对,又叫校勘,兼指书籍版本、目录、收藏和流传的研究。鲁迅当过校对,也校勘过许多书。早在留学日本期间,他就给人校过一部译著,得到一些微薄的收入,以贴补学费的不足。在北京教育部工作期间,他经常伏案校勘古籍到深夜。一部《嵇康集》,他校了许多遍。他以吴宽丛书堂影宋钞本作底本,比照《全三国文》及其他五家刻本进行校读,补正脱落,去其衍误,使他校的《嵇康集》成为最完善的本子。他还以唐宋类书所引文字,校武英殿聚珍本唐刘恂作的《岭表录异》三卷,并补遗。1915年以后,他搜集碑刻,从拓本抄写本文,与《金石萃编》相校,看出了此书的许多错误。正是这种深厚的校勘功夫,使鲁迅一旦从事新文学书刊的校对工作,就成为一名杰出的校对者。  相似文献   

7.
论校对工作的规范化□陈红燕校对工作规范化的内容,是按照校对工作客观规律,规定必要校对次数、必要校对时间和选定有效校对方法。一、校对的校次规范校次规范,首先是指校对必要的次数。《出版社工作暂行条例》第21条明确指出:“规定的校次,不要任意减少。”中国版...  相似文献   

8.
1988年秋,由于教学需要,我开始对校对学理论进行探索。与此同时,我又以业余校对的方式.从事书刊校对的操作实践,并且开始撰写校对概论的教学讲义和校对论,尽可能做到教学、生产与科研三结合。1992年,在《中国出版》上发表了题为《我国汉字校对传统的初探》的论。从那时到今天,在九年的时间里,我陆续写了一些有关校对理论研究的章,大都发表在《中国出版》、《出版发行研究》、《编辑学刊》、《编辑之友》和《出版科学》等刊物上。在这一过程中,我从我国历代校雠学家和当代专职校对人员的有关论中,学到了很多东西,终于看到现代校对学体系的轮廓,并对其中的若干板块有比较具体的认识。这些板块虽然大小不同、层次不同,并且有所交叉,但都是现代校对学体系所应包括进去的。  相似文献   

9.
变自发状态为自觉行为———广西版协的校对理论研究活动●欧阳广在全国校对理论研讨会的推动下,校对理论研究在广西蓬勃开展。广西版协因势利导,做了大量的组织和指导工作,取得初步成果,出版了中国第一部校对论文集《校对论谭》。一、选准位子广西版协历来把提高出版...  相似文献   

10.
国家出版局制定的《出版社工作条例》二十一条规定:“校对工作应对原稿负责,消灭一切排字上的错误。发现原稿的错漏,提交编辑部门解决。规定的校次,不能任意减少。”这三句话,既有基本任务的规定,又有进一步的要求,还有措施保证。这是校对工作经验准确的、概括的总结。校对工作是直接关系出版物质量高低的重要环节。一部内容、  相似文献   

11.
为校对立学     
《图书校对学》出版了,中国版协校对研究委员会主任周奇先生在《出版发行研究》上撰文说,《图书校对学》的出版,“实现了现代校对学‘零’的突破”。作为本书的主编,感到欣慰。回顾过去,在为校对立学方面我们作了些什么,学到了什么?瞻望未来,在校对学的研究上还要做些什么? 一、做了什么?  相似文献   

12.
甘肃省图书馆藏有乾隆四十七年抄成的文溯阁《四库全书》正本一部。多年来,甘肃省图书馆不但对文溯阁《四库全书》进行了妥善保管,而且十分重视相关研究资源的搜集工作,对《四库全书》的研究,也有所涉猎。为促进四库学研究的深入开展,甘肃省图书馆在2005年引进清华同方光盘有限公司推出的TPI软件系统,2006年《四库全书研究资源数据库》建设被纳入了日程。文章从数据库建设的基本情况、数据库的分类导航、使用及维护情况等方面对《四库全书研究资源数据库》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3.
论校对定位     
校对定位的误区 校对如何定位?按传统的说法,“校对是出版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编辑工作的继续”(《校对知识问答》),校对“起着编辑工作的继续和补充的作用”(《编辑、出版、印刷、发行知识大全》)。这些论述,虽然承认校对为出版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却又否认校对的独立地位,把校  相似文献   

14.
怅憾难遣说校对路景云余性爱书,尤喜珍藏印制精美之名著。每进书店,辄着意搜寻,故常囊空如洗。归来后手抚案头之新购,一种充实感油然而生;然偶有污损,则怅然若失,悒悒不快者数日。5月中,出差太原,喜购《阅微草堂笔记注译》一册,精装护封,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5.
谈谈校对     
张鹏涛 《编辑学报》1994,6(3):141-144
1 校对的源起 《辞海》对“校对”一词解释为:“报刊、图书出版工作中的一个环节。根据原稿或定本核对校样,订正差错,以保证出版物的质量。指从事校对工作的人员。” 《世界大百科辞典》对于“校对”的解释为:“在字义上为比较订正之意。普通校对系主指活版工程中,为使组版适正,将打出的校正样张与原稿对照,订正上面的倒空、误字、漏字、误排、格式上的错误,以及原稿上的错误。原稿在原则上做为根本,依原稿订正乃为  相似文献   

16.
4月20日,省文化厅厅长杨建新在副厅长金庚初、厅社文处处长尤炳秋等陪同下,视察浙江图书馆文澜阁《四库全书》拍摄现场。杨建新厅长在听取了关于文澜阁《四库全书》历史上补抄情况的介绍后,仔细翻阅了三次补抄的抄本。针对个别补抄中遗留的缺憾,提出了解决办法和建议。同时,杨厅长就文澜阁《四库全书》出版后产生的新的版权问题、拍摄环境及和文澜阁修缮相配套等事宜作了指示。  相似文献   

17.
正故宫博物院图书馆研究馆员李士娟所著《〈四库全书〉研究:撤出本探源》一书,近期已由故宫出版社出版发行。《四库全书》撤出本是《四库全书》已经完成编纂、缮抄数部并已分贮各阁之后,在阅看中检查出有"违碍字句",而再行撤出或销毁的书籍。撤出本书籍共11种,故宫博物院图书馆收藏有10种。该书概述《四库全书》的编纂与贮藏情况,及乾隆时期的禁书情况与文字狱案,翔实地叙述  相似文献   

18.
2000年底,我们校对科承接了九五国家重点图书——《中国茶叶大辞典》的校对任务。这是一部大型专业辞书,全书共330万字。它的作者有200多人,来自科研、教学、生产、经贸等各条战线,遍布全国近20个省市,涉及到了茶学、辞书学、语言文字学、考古学、医学、史学、农学、化学、物理学、生物学等各个学科。为了保证《中国茶叶大辞典》的质量,一共做了8次校对,25项文字专项检查(包括外文、科技名词、地名、人名、数字等),12项图片专项检查,还做了两轮查重工作,合并重条412项。辞书不同于一般书籍,只有掌握了编纂辞书的规律,才能把握辞书校对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关于加强校对工作的思考马镇兴【南京】一、关于校对作用的认识国家出版局1980年1月10日制订的《出版社工作暂行条例》指出:"校对工作应对原稿负责、消灭一切排字上的错误。发现原稿有错漏和不妥之处,应及时提交编辑部门解决."这里规定了校对工作的职责,从中...  相似文献   

20.
本文系《一个校对员看以字为单位阅读》一文的续篇。前文一点突破,着重阐明以字为单位阅读是校对必需具备的一项基本功。本文则将全面研讨校对的基本功问题。 基本功一词,《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为:“从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