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研究了蒸煮造成的蛋白质变性对微波膨化的影响,以及微波膨化过程中蛋白质发生变化的情况,并从物料的质构和膨化能量等方面对微波膨化蛋白质物料的机理做出分析。  相似文献   

2.
微波膨化糯米饼工艺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微波膨化糯米饼机理的研究,探讨了以糯米粉为主要原料,大豆分离蛋白、玉米粉、油脂、水分含量、辐射功率与时间对膨化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微波膨化糯米饼机理的研究,探讨了以糯米粉为主要原料,大豆分离蛋白、玉米粉、油脂、水分含量、辐射功率与时间对膨化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4.
物料特性对微波干燥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阐述了微波干燥原理、物料特性,通过实验及理论研究,分析了物料特性对微波干燥食品的影响;得出物料的初始含水率、物料形状、比热容与盐含量等对微波干燥影响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微波膨化爆裂玉米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沂  崔运启 《天中学刊》2005,20(5):30-31
含水量是影响玉米微波膨化率等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含水量为11.5%时微波膨化率最高.油、盐、糖、奶油等辅料以及加热温度对爆裂玉米花的品质都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微波对固体培养物料的灭菌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对食用茵栽培用固体培养物料的微波灭菌条件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其灭菌时间短,灭菌效率高.该工艺为微波在食用茵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依据,在替代传统高压蒸汽灭菌的工艺方面,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以山茱萸为主要原料,确定了微波辅助萃取山茱萸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采用响应曲面优化试验方法,以山茱萸多糖的提取率为响应值,物料比、微波时间、微波功率为因素.最终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物料比0.05(1:19),微波功率541.17 W,微波处理时间8.87 min.在该条件下,多糖提取率为12.34%±0.50.  相似文献   

8.
以咪唑类离子液体为研究对象,用氯代正丁烷与1-甲基咪唑为原料在微波反应仪中合成氯化1-丁基-3-甲基咪唑盐([BMIm]Cl),通过正交实验研究内外因素对合成过程的影响,得出合成[BMIm]Cl的最优化微波制备条件:物料比1∶1.2,时间40 min,微波功率700 W,温度80 ℃,搅拌,并通过红外光谱对[BMIm]Cl进行了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9.
利用Discover微波精确有机合成系统,以邻苯二甲酸酐、正己醇为原料,一水合硫酸氢钠为催化剂合成邻苯二甲酸二正己酯。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微波辐射的功率和时间、反应物料配比对苯酐的转化率的影响。当n(正己醇):n(邻苯二甲酸酐)=2.4:1,微波辐射功率120W,辐射时间8min时,转化率达98.6%。  相似文献   

10.
用微波炉提取茶叶中咖啡因实验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波技术在化学过程中的功效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并已用于化学中更多的领域。微波萃取的原理就是利用不同结构物质吸收微波能力的差异,使基体物中的目标组分被选择性加热,物料内部温度上升,增大目标组分的溶解度;加速目标组分向萃取溶剂界面扩散,缩短目标组分的分子由物料内部扩散到萃取溶剂界面的时间而使萃取速率提高。  相似文献   

11.
微波辅助苯偶姻合成反应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微波辅助加热下合成苯偶姻.通过设计正交实验,研究了微波功率、微波时间、反应体系温度和催化剂VB1用量对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功率对收率的影响依次降低,最佳反应条件是,催化剂用量为1.5g,反应体系温度为80℃,反应时间25min,微波功率为900W,平均收率为85.5%.产品熔点与标准样相符,其IR谱与标准谱图一致.  相似文献   

12.
沈阳  何冰晶 《台州学院学报》2007,29(6):52-54,58
在微波辐射条件下,以氨基胍重碳酸盐和甲酸为原料合成了3-氨基-1,2,4-三氮唑,反应速度比传统加热条件提高300倍,产率达到83.5%。优化后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微波输出功率为120 W,氨基胍重碳酸盐:甲酸摩尔比为1:1.25,溶剂无水乙醇为5mL,反应时间为60 s。  相似文献   

13.
两种不同方法提取枸杞多糖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枸杞多糖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种不同提取方法对枸杞多糖的提取效果.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枸杞多糖提取工艺(热水法和微波法)进行了初步探讨,比较了料液比、浸提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等因素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传统热水法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3.5 h,料液比1∶10(mL/g),提取次数3次;微波提取的最佳条件为微波功率480 W,微波时间20 min,料液比1∶30(mL/g),提取次数2次.通过两种方法的比较,微波法提取多糖提取率提高近40%,微波法提取枸杞多糖优于热水浸提法.  相似文献   

14.
以棕榈酸化油为原料微波法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在微波辐射下,棕榈酸化油在催化剂作用下和甲醇反应制备生物柴油的过程。实验结果表明:该反应最适宜的操作条件为微波输出功率160w,微波反应时间110min,醇油物质的量比7:1,催化剂用量2.50g(相对于100g的棕榈酸化油),在此条件下反应转化率达到98.78%。与传统的水浴加热相比,采用微波辐射加热制备生物柴油的反应速率快、耗能少、转化率高。  相似文献   

15.
分别以微波加热和传统加热两种方法测定某些标准硅酸盐样品和常规试样的烧失量,通过报道与讨论测定结果,说明微波加热法取代传统加热法定样品的烧失量,不仅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还可以大大缩短测定时间,提高测定效率,节能效果也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6.
微波对食用油脂的性质和组成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五种常见食用油脂为研究对象, 采用微波加热的处理方法, 探讨了不同微波辐射强度、辐射时间对食用油脂的酸值(AV) 和过氧化值(POV) 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 对微波处理前后油脂的组成进行红外光谱图的分析。结果表明, 油脂的酸值随微波辐射强度增大和加热时间的延长不断增大, 但变化缓慢, 而过氧化值随加热时间的延长先增大后减少再增大, 呈现曲折变化。但五种油脂的酸值和过氧化值经微波处理后均没有超过国家规定的指标, 红外光谱也表明微波加热一定时间后油脂组成未发生明显变化, 因此采用微波加热油脂是一种良好的加热方式, 为微波在油脂业中的应用提供了必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酯化反应在微波条件下的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微波辐射技术应用于甲酸恒温酯化反应中。对家用微波炉进行了改造,利用该微波反应装置在恒温下研究了甲酸与正丙醇及正丁醇的酯化反应,同时研究了在无微波的传统热浴下相应的酯化反应,测定酯化的反应速率常数。实验表明,采用微波加热的反应速率常数都大于传统加热所得的值。由此可见,采用微波辐射在甲酸酯化中能极大地加快反应速率,缩短反应时间,存在"非热效应"。  相似文献   

18.
利用微波技术,采用正交实验方法,用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微波辐射合成了对羟基苯甲酸甲酯。与常规加热法比较,微波合成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化合物有反应时间短,产物易纯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导了利用微波技术,采用正交实验方法,用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微波辐射合成对羟基苯甲酸甲酯。与常规加热法进行比较,微波合成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化合物具有反应时间短,产物易纯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