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理控制源在大学生炫耀性消费与主观幸福感间的关系,了解心理控制源三维度(内控性、机遇、有势力他人)在炫耀性消费与主观幸福感间的多重中介作用。方法:采用炫耀性消费倾向量表、心理控制源量表以及主观幸福感量表对8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通过AMOS建模及Boot strap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大学生的炫耀性消费与主观幸福感显著负相关;(2)心理控制源在炫耀性消费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中发挥着中介作用,其中内控性和机遇的中介效应显著,有势力他人的中介效应不显著。结论:炫耀性消费对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产生消极影响作用,心理控制源的内控性和机遇维度在炫耀性消费与主观幸福感间起着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
秦诗乐  朱红根  张利民 《资源科学》2022,44(11):2290-2302
为有效提升农村居民实施环保行为的自觉性与积极性,有必要识别各种可能影响其行为决策的潜在因素。本文基于太湖流域547户农村居民的数据,通过随机对照试验法、DID模型与KHB模型分析了垃圾分类的信息干预对农村居民环保行为的溢出效应,并分析了环境关注度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①健康、环境和技术3种信息干预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村居民环保行为的参与水平;②相比于环境信息、技术信息,农村居民对健康信息更为敏感,他们对环境关注的实质,在于环境的好坏对其自身健康的潜在影响,所以健康信息能够调动他们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主动性与自觉性;③环境关注度是影响健康信息正向溢出的一种重要心理机制。在健康信息干预对农村居民环保行为参与水平的溢出效应中,居民的环境关注度具有中介作用,但并未发现环境关注度在环境和技术信息干预中的影响。因此,建议建立起中国在垃圾分类治理与其他环保领域(如节能减排等)的联动治理机制,在农村人居环境的治理中,要更为聚焦农村居民的价值诉求,开展针对性的、及时性的信息干预,切实增强农村居民对环境保护的认同感与自觉性,深入推进农村居民环保理念的树立、环保意识的强化。  相似文献   

3.
申云  朱玉芳 《软科学》2017,(7):121-125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检验了社会经济地位和基尼系数对个人健康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社会经济地位的提高,有利于提升个人的健康水平,而收入差距的扩大则会造成个人自评健康水平的下降.基尼系数每扩大1个标准差,其对个人自评健康水平负面影响的概率将提高16.8%.社会地位的提升有利于减缓收入差距扩大对个人健康状况的不利影响.采用国际社会经济地位指数进行稳健性检验也表明,社会经济地位指数对个人健康状况的影响在2010~2012年间呈逐年依次显著下降的趋势.从城乡对比来看,农村地区农民社会经济地位的上升能够更好地提升个人的自评健康水平,而且对收入差距扩大造成的负面影响所起到的缓冲作用也更大.  相似文献   

4.
本文旨在:探讨高校辅导员工作不安全感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选取福建省普通高校的255名辅导员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层级回归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为:高校辅导员工作不安全感对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的影响,工作—家庭冲突在工作不安全感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待出:降低工作—家庭冲突,有利于减少工作不安全感,提升主观幸福感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柯江林  邓秀婷  吴丹 《科研管理》2018,39(7):159-167
很多爱心人士在加入慈善公益组织后发现现实与预期的工作或组织状态不一致,导致其产生较高的离职倾向和较低的幸福感与组织公民行为,造成这类组织的管理低效。为了剖析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本研究着眼于心理契约违背,并从职场精神力角度分析了其作用机理。通过结构方程模型(SEM)方法的实证检验,本研究发现在慈善公益组织中:(1)心理契约违背对员工的主观幸福感与组织公民行为有负向影响,对员工的离职倾向有正向影响;(2)心理契约违背对员工的职场精神力有负向影响;(3)职场精神力部分中介了员工心理契约违背与主观幸福感的负向关系,完全中介了心理契约违背与组织公民行为的负向关系,以及心理契约违背与离职倾向的正向关系。  相似文献   

6.
张征  古银华 《软科学》2017,(7):84-88
基于情感事件理论,探讨了包容型领导对下属工作幸福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尤其是互动公平的中介作用与传统性的调节作用.通过两个时点对210名员工进行配对问卷调查,结果发现:①包容型领导和工作幸福感显著正相关;②互动公平在包容型领导和工作幸福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③传统性对互动公平对工作幸福感的正向影响具有负向调节作用,即传统性越高,互动公平对工作幸福感的正向影响越弱.  相似文献   

7.
选取广东省4所大学共134名辅导员为被试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数据,对高校辅导员主观幸福感、心理资本和职业压力进行描述,再使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高校辅导员心理资本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以及职业压力在二者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高校辅导员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在主观幸福感、心理资本和职业压力中无显著差异;高校辅导员的心理资本各维度与主观幸福感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高校辅导员职业压力各维度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心理资本各维度与职业压力存在显著正相关;职业压力在心理资本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方阳春  袁庆  臧睿  任艳红 《科研管理》2022,43(2):184-192
   随着国家提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幸福感的关注度不断上升,如何提升新时代员工幸福感成为当前企业亟待思考的关键问题。包容型领导风格作为一种融合包容理念的新型领导方式,会影响上下级之间的关系以及新时代员工的幸福感。本文基于能力-动机-机会理论,通过对355名企业员工进行线上问卷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Bootstrap等统计方法,探讨包容型领导风格对新时代员工工作幸福感的影响以及上级发展性反馈和工作旺盛感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包容型领导风格正向影响新时代员工工作幸福感;(2)上级发展性反馈和工作旺盛感均中介了包容型领导风格对工作幸福感的影响;(3)上级发展性反馈和工作旺盛感在包容型领导风格和工作幸福感之间具有链式中介作用。本研究既丰富了中国情境下的包容型领导风格研究,又揭示了新时代员工工作幸福感的影响机制,对于培育新时代包容型领导风格、提升员工幸福感以及践行“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司文涛  戚伟  孟霖 《资源科学》2022,44(4):820-832
农民工日益成为城市流动人口的主体,关注新时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有证据表明,心理资本能够影响农民工的城市融入进程,但现有研究尚未充分探讨二者之间的影响机理。本文将心理资本分为乐观、自信、希望、韧性4个维度,将城市融入细分为经济融入、社会融入、心理融入3个维度,分维度研究心理资本与城市融入的关系,同时辨析农民工城市融入过程中的能力即地方适应性在两者关系中的作用,探究心理资本对城市融入的影响路径。研究表明:①乐观、自信、希望和韧性对经济融入、社会融入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乐观、韧性对心理融入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自信和希望对心理融入影响不显著;②地方适应性的中介效应表现为:首先,在乐观、自信、韧性对经济融入的影响中,为部分中介作用;在希望对经济融入的影响中,为完全中介作用;其次,在乐观、韧性对社会融入影响中,为部分中介作用;在自信、希望对社会融入影响中,为完全中介作用;最后,在乐观、韧性对心理融入影响中,为部分中介作用;在自信、希望对心理融入影响中,为完全中介作用。本文揭示了地方适应性在心理资本对农民工城市融入影响的中介效应,为农民工城市融入研究拓宽了视野,亦可为推进农民工城市融入、促进城市健康和谐稳定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采用幸福感指数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186名海员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是否已婚、受教育程度及年龄等因素对海员幸福感有显著影响;未婚、本科学历及25岁以下的海员幸福感最高;是否已婚、受教育程度,海龄、年龄等因素对海员的抑郁水平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利用来自中国2107位创业者的问卷调研数据,考察了创业动机对创业者心理幸福感的影响。结果显示:相对于生存型创业者,机会型创业者心理幸福感更高;创业者自尊感中介了机会型创业动机对心理幸福感的正向影响;创业环境即市场化指数作为调节变量,强化了机会型创业动机对创业者自尊感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呼吸系统慢性病患者的主观幸福感与抑郁情绪,并探讨两者的关系。方法:采用幸福感指数量表和自评抑郁量表(SDS),对北京市某三甲综合医院呼吸内科住院的95例呼吸系统慢性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患者幸福感指数得分为(7.64±3.58)分;一般资料中影响该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有住院次数、生活自理能力(P0.05),疾病严重程度(P0.01);抑郁自评得分为(50.23±11.93)分,严重度指数为0.63,为中至重度水平,33.7%的患者为重度,74.7%的患者存在抑郁;患者主观幸福感与抑郁呈负相关(r=-0.37,P0.01)。结论:呼吸系统慢性病患者存在较低的主观幸福感和较重的负性情绪。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加强心理干预,改善其消极的情绪状态,增加主观幸福感,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家庭结构变化、土地制度改革及劳动力乡城流动,农村传统养老保障功能严重弱化。为了有效满足农村养老需求、推进新农保试点扩面、实现新农保制度长期可持续发展,本文以需求为导向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筹资规模进行测算与优化研究,运用社会保障精算建模方法构建农村养老需求测算模型和新农保筹资规模测算模型,以陕西省为例对模型进行应用。研究结果表明:由于人口和政策因素,制度初期新农保筹资规模能够较好满足农村居民基本养老需求,而随着农村养老需求增长与老年抚养比加大,现行制度框架下新农保筹资规模难以满足农村居民基本养老需求。根据单一参数和组合参数调整的新农保筹资规模测算分析结果,本文基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对筹资方案进行优化设计,并提出增强财政支持力度、加快制度推进,加强缴费补贴激励效果、稳步提升个人缴费率,引入基础养老金变动机制、增强养老金基本保障功能,根据区域经济差异、合理调整筹资模式等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软科学》2019,(5)
根据幸福人假设,从社会幸福感与职业幸福感两个视角构建了一个多重中介模型;运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拔靴法等对350名知识型员工的有效问卷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社会交互关系对知识型员工隐性知识贡献意愿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社会幸福感与职业幸福感均在社会交互关系对隐性知识贡献意愿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且两者的中介效应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340组上下级配对的数据,探讨人力资源实践对员工帮助行为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人力资源实践显著影响员工的主观幸福感,且上下级关系具有调节作用;人力资源实践显著影响帮助行为,主观幸福感不仅中介了人力资源实践对帮助行为的作用,还中介了人力资源实践与上下级关系的交互作用对帮助行为的影响;管理实践中组织管理者需要进行积极的人力资源实践并建立良好的上下级关系.  相似文献   

16.
引入自我决定理论,构建了拟人化品牌角色(伙伴vs.仆人)对消费者幸福感的影响路径.结果表明:相比仆人型品牌,伙伴型品牌对消费者幸福感有更积极的影响,其中自我决定感起中介作用;对于低消费者社会阶层,伙伴型品牌对消费者幸福感的影响显著高于仆人型品牌;对于高消费者社会阶层,两者对消费者幸福感的影响不存在显著差异.研究有助于理解拟人化品牌角色的影响机制、为品牌拟人角色设计和幸福感营销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7.
"看病难、看病贵"是近年来困扰我国农村居民医疗决策行为的突出问题,本文基于Grossman健康资本需求理论,运用CHNS数据,使用多层Logistic回归模型对我国农村居民医疗决策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发现患病严重程度、家庭规模和农村人均纯收入对农村居民患病后就医行为有正向的影响作用;受教育程度和农村医疗价格水平对农村居民患病后就医行为有负向的影响作用;年龄、性别、婚姻状态、工作状态、医疗保险、家庭人均收入和农村每千人医生卫生员数对农村居民患病后就医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刘超  付金梅 《软科学》2012,26(9):106-109,119
研究直接主管赋权使能对下属员工幸福感的影响,并探讨互动公正与员工"主人翁"角色认知对上述影响过程的中介作用与调节效应。以广东省16家组织内对偶的127名主管与346名下属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主管赋权使能可以显著提升下属互动公正知觉,进而提升下属幸福感水平;下属的"主人翁"角色认知越强,则主管赋权使能对下属员工幸福感的正向影响关系越强;反之,较低的"主人翁"角色认知会削弱上述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19.
流动人口的产生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作为一个游离在城市市民边缘的特殊群体,一直备受社会关注,如何使流动人口更好的融入城市,将成为城市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议题。研究对流动人口的归属感、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性影响;另外,验证了流动人口的归属感在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为提升流动人口主观幸福感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公共服务满意度是农村居民生活幸福的重要标志,该研究利用当前最新的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15年)数据来探讨农村居民的公共服务满意度,并在OLS经济模型基础上挖掘影响农村居民公共服务满意度的潜在因素。研究发现:第一,当前我国农村居民对公共服务的评价处于满意的水准;第二,农村居民的社会公平感、阶级认同、年龄、社会信任、主观幸福感、社会经济地位、性别、政治参与等均能显著的影响农村居民的公共服务满意度;最后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