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核心是教育的民主化、公平化,也就是尊重每一个学生接受优质教育的权利:主要内涵就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全面提升教师群体素质.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终极目标是通过教育促进全社会每个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教育均衡发展"是党和政府对我国基础教育的一项新要求,是素质教育发展到现阶段的新内涵,也是中小学校为促进社会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时代使命."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内涵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全面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享有国家义务教育法律规定的教育权利,享受公平、合理的教育资源,促进全社会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其核心是教育的民主化、公平化,是尊重每一个学生接受优质教育的权利.当前,我们要真正办好学校.就必须把教育均衡发展问题作为学校的工作重点,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过程中,认真落实.  相似文献   

3.
义务教育内涵式均衡发展的思考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最终目标,就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均衡发展正从外延式发展逐步走向内涵发展。本文将以辽宁省推进义务教育内涵式均衡发展的实践探索为基础,对义务教育内涵式均衡发展的必然走向及其保障策略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优质教育是均衡发展的教育,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价值观是以人为本的思想。这一发展观的实质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其核心是教育的民主化、公平化,也就是尊重每一个学生接受优质教育的权利;它最主要内涵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全  相似文献   

5.
教育均衡发展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得到相对均衡的发展。小学六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不少学生对应用题一知半解、甚至是一窍不通,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均衡发展。本文依据教育均衡发展的原理从让每一个学生都认真读清题目,使每一个学生获得的教育效果相对均衡;利用多媒体教学突破学习难点,使每一个学生享受的教育资源相对均衡;通过课堂"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让每一个学生接受的教育条件相对均衡三个方面,探讨在六年级数学应用题的教学中让学生均衡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内涵就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为此,在促进全市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方面,秦皇岛将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7.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最终目标,就是要通过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为每一位学生提供相对平等的教育条件,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近年来,我县始终抓住均衡发展这一主题,强力实施“小县大教育”战略,抓改革、夯硬件、强管理,促进了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8.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到今天,在消除区域间、学校间硬件环境不均衡的基础上,怎样实现各学校之间软环境的优质均衡是一个重要课题。西城区是北京的中心城区,有着众多的优质教育资源,但也不是每一所学校都是“四中”、“八中”、“北师大实验中学”,因此,怎样让那些普通的学校也成为优质的学校?西城区给出的答案是:通过推进学校文化建设,挖掘学校内在的活力和特色,提升教育内涵,打造优质教育品牌。  相似文献   

9.
关于均衡教育的几个基本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均衡教育的含义有两个方面:一是指接受基础教育的每一名学生都得到“一定”质量以上的学校教育,其理想状态是使每名学生的身心智各自部得到充分的发展,或称“教好每一个学生”;二是指为了完成第一方面的任务,政府要科学合理地配置教育资源,即政府提供教好每一个学生的公平环境和良好条件,其理想状态是每个学校都能提供优质教育,或称“办好每一所学校”。  相似文献   

10.
肖秋云 《江西教育》2005,(13):76-77
一、正确理解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涵义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核心是教育的民主化、公平化,也就是尊重每一个学生接受优质教育的权利;主要内涵就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全面提升教师群体素质,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终极目标是通过教育促进全社会每个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如上海市教委巡视员尹后庆所强调的。在城镇化背景下,教育均衡发展包含政府公共政策和教育资源的适用性两个层面,最终要达到“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成就每一位教师”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本质在于追求教育平等,实现教育公平。它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为此,当前需要从教育投入、办学条件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来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要避免可能出现的误区。  相似文献   

13.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具体到一个区域而言,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既有外延式,也有内涵式发展。外延式主要依靠追加外部教育资源投入的方式来促进教育均衡,而内涵式主要依靠挖掘内部发展潜力,通过健全体制机制、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师队伍等,统筹用好内外部教育资源达到教育均衡。西充县是农业大县,面临教育投入长期不足,农村学校办学基础薄弱,农村师资整体  相似文献   

14.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一种理想,一种新的境界,一种新的教育发展观,一种科学合理的政策导向,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最终目标,是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目前,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问题,已成为教育改革的热点和难点,引起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和关注。  相似文献   

15.
黄强 《上海教育》2010,(10):38-39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这是《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核心理念。这一理念的重要内涵之一,就是教育薯公平惠及所有学生,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更为平等、优质、多样的学习机会。崇明位于上海远郊农村,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滞后,历年来,崇明学生享受的各种优质教育资源相对欠缺,教育现代化水平层次不高。  相似文献   

16.
实现“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道路充满艰辛和挑战,没有现成的路线图便于追求者按图索骥。云梦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程,坚持从实际出发、从基础出发,没有直接从硬件上破题.而是抓住“习惯”和“课堂”,从教育内涵发展着手,继而推进教育资源配置,由此走出了一条由内涵发展推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特色之路。  相似文献   

17.
信息之窗     
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内涵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内涵就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全面提升教师群体素质,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教育均衡发展,不是搞平均主义,而是应该根据经济、社会和教育的发展实际,分阶段、分步骤尽可能地缩小区域之间、学校之间的发展差  相似文献   

18.
事实一再启示我们:教育资源稀缺的边远贫困山区教育,决不能寄望于资源高耗型的外延式扩张。让每一个山区孩子都能享受良好教育,办好每一所学校,必须依靠精神和智慧的力量,走资源节约型教育内涵发展之路,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均衡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9.
为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和湖北省教育厅实施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行动计划”,我中心校积极推进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管理体制改革,从切实办好每一所学校、关爱每一位学生的宗旨出发,以优化高效、均衡发展为原则,积极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教育配置,统筹城乡教育科学发展。逐步探索出“联校走教”、“资源整合”、“挂职交流”、“以强扶弱”等管理模式,扎实地推进了我学区义务教育的科学、均衡发展,有效地提高了教育质量,保障了每个学龄少年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我国义务教育的公益性和基础性,决定了义务教育必须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求均衡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让所有适龄儿童和少年平等地接受优质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