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加快西部地区教育发展步伐,中央政府启动了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和“两免一补”政策。然而,免费政策实施后,随着入学人数增加以及班级规模的扩大,学校在管理学生方面面临着学生管理难和学习积极性降低等问题。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在西部地区农村学校进行随机抽样,对学校学生管理问题进行调查,发现农村学校长期以来存在学生难以管理、课堂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困难、家庭教育缺位、师生关系紧张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建立家与校的联系机制;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以及增加图书馆等硬件设施。  相似文献   

2.
<正>目前我国的中职学生文化基础差,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中职学校日常教学中,学生的厌学现象非常严重,这种现象在某种程度上已严重阻碍了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所以,如何改变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厌学的现象,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社会培养合格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已是中等职业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改变学生厌学现状  相似文献   

3.
王红娟 《成才之路》2022,(15):141-144
受学校教育因素、家庭教育因素和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部分农村学生产生厌学心理,严重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及农村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解决农村学生的厌学问题,需要学校、教师、家长多方努力,共同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培养学生学习习惯,使学生由"厌学"向"乐学"转变.文章论述学习习惯对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重要性,列举农...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以衢州聋校为例,对该校138名聋生进行问卷调查,以深入了解欠发达地区农村聋校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的原因。结果发现:聋生厌学情绪的原因有自身、学校,社会和家庭等多方面的因素。由此,该研究认为激发聋生学习兴趣,形成内部动力机制;发挥学校教育作用,形成良好学习氛围;建立家长学校,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加强职业教育,拓展就业渠道等教育对策是缓解聋生厌学情绪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5.
厌学是指学生不愿到学校去或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对学习产生了厌倦或反感情绪[1]。学生的行为或活动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相背离,与父母形成陌生人现象,因而经常逃学或旷课,甚至出现了违法的现象[2]。在部分偏远的农村,不良的家庭教育、功利性强的学校教育、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和其他特殊原因会使学生厌学现象出现,对教育增加了难度。摸清学生厌学的真实原因,找出恰当的教育策略,对提高人们对教育的满意度有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6.
梁群伟 《广西教育》2014,(18):102-104
针对农村高中学校学生文化基础差,产生厌学情绪,存在比较明显的学习心理障碍现象,提出通过提高学生学习自信心,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来克服学习上的心理障碍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学习方面比较普遍的存在着一种现象,那就是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缺乏学习热情,有的学生则表现为时冷时热,也就是说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难以长时间维持。反应在学习中表现为厌学。尤其是理论课的学习,上课纪律差,注意力也不集中,更不愿做作业,不重  相似文献   

8.
厌学一直是教育的一大难题,这一现象在农村学校更为严重。造成学生厌学的因素很多,更有人对此总结出几大方面:学生自身内在因素,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影响等等。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认为还是应该在教育教学这一方面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9.
如今农村的孩子面临着:父母在外打工,留守儿童较多,无人管;独生子女居多,过分溺爱,学习主动性差;家长文化不高,无法辅导,家庭教育方式落后等影响,大部分学生学习很被动,以至厌学。面对这一系列现实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事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如今农村面临着父母在外打工,留守儿童较多,无人管;独生子女居多,长辈过分溺爱,学习主动性差;家长文化程度不高,无法辅导孩子,家庭教育方式落后等问题,大部分学生学习很被动,以至厌学。面对这一系列现实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1.
当今学生厌学是学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严重问题之一,其形成原因有四:一是受社会上读书无用论的影响,社会上的一些体脑倒挂现象及少数家长的“短视”,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导致学生由不学到厌学;二是现阶段教材中部分内容严重脱离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的需求,使学生由难学变为厌学;三是有些教师思想不端正、素质不高,只知对学生满堂硬灌,把学生推入题海,使得学生学习负担沉重,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厌学;四是厌学学生自身心理素质差,或没有正确的学习动机,遇到一点挫折,就丧失了学习兴趣,最终导致厌学。如何帮助学生排除厌学…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中职美术学生生源来于不同地区,因地区条件的差异,学生质量越来越差,美术基础浅,底子薄.从而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受挫,学习效果差,由此产生厌学、逃学等现象.为改善这种不良现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改进育人方法已成为中职学校美术教育的首要目标.  相似文献   

13.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普遍存在着学生厌学现象。学生厌学主要与学生个人自信心不足、缺少理想抱负、学校课程设置和教育及评价方法有关;也与社会风气不良、家庭教育不当有关。学校教育中采取以人为本、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服务为宗旨的教育策略是解决学生厌学的有效措施。家庭教育的配合和社会环境的净化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4.
农村学校小学生学生独立性缺失的主要表现为他动学习、信心缺乏、动力不足。其原因主要在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存在缺限。改革课堂教学是发帮农村小学生学习独立性,克服依赖性的主要内容;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主体教育网络对发挥农村小学生学习独立性,克服依赖性具有重要的补充作用;以活动为载体,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西部农村地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严重脱节。家校教育合作面临一些困境:家校教育合作意识淡薄;合作方式单一;合作内容单调,过多关注学习;农村家校组织机构松散;合作计划性差。摆脱西部农村农校教育合作的困境,必须加强农村家校教育合作观念:转变家长教育意识,提高教师素质;拓宽家校教育合作渠道;建立合理的家校教育合作制度;丰富家校教育合作内容。  相似文献   

16.
周福英 《教育探索》2006,(5):102-103
厌学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校生活,对书本学习失去兴趣甚至厌倦、抵触的心理状态及其在行为方式和生理现象上的不良表现。除因部分农村小学生学习能力差而导致厌学外,我国农村小学生厌学现象产生的原因, 主要体现在厌学学生的疲倦和学习动机存在缺陷上。  相似文献   

17.
“厌学”是现在每所学校都存在的普遍现象,和一般高中相比,五年制师范生厌学现象更为严重.本文通过分析五年制师范生厌学心理形成的原因,而提出解决厌学问题的对策:情感引导,用爱心激发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动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习动机;积极改进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8.
当前.农村初中学生普遍存在厌学心理.这是农村中学造成学生流失的主要原因。我所在学校是一所相对薄弱的农村学校。学校的生源比较差.学生的知识基础比较薄弱.学校的学习氛围不好,学生厌学情绪比较浓。笔者从下面二个办面来分析:  相似文献   

19.
厌学是指学生从内心厌弃学业和学习生活的一种现象。目前,农村存在着大量的学生厌学现象。为了遏止辍学现象,有的地区和学校采取了各种措施,但都不能有效的挽留住学生,大多数学生家氏也都积极支持和劝说孩子返校上学。但学生们就是不回头,且众口一词:“不爱念”、“没意思”。  相似文献   

20.
<正>当前,学生厌学已成为普遍的现象,特别是在农村中小学。造成农村高中单亲家庭学生厌学的因素很多,究其原因,主要是单亲父母无暇顾及孩子,家庭教育缺失,家庭因素使学生缺失父爱或母爱,从而产生消极心理;农村单亲家庭的学生心理素质较差,往往感觉不到集体的温暖,会在压力影响下产生厌学心理。基于此,笔者就农村高中单亲家庭学生厌学的心理作了深入探究,并提出应对措施。一、农村高中单亲家庭学生厌学心理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