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公共选修课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然后以公共选修课《趣味英语》网络课程为例,阐述了网络课程如何为公共选修课搭建了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并具体说明了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在公共选修课《趣味英语》网络课程中的应用,以期对高职院校公共选修课的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
为了更好地实现《课程要求》规定的多层次要求,开设选修课是一种理想的选择.建构主义哲学观强调通过促进学习动机,选修课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其它知识时构建语言知识,并实现个性化的自主学习.本文通过对《课程要求》中课程设置的理解,探讨了开设大学英语选修课程的选课指导、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估,以及选修课开设的一些问题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英美戏剧》历来是英语专业设置的主干课程,该文提出了为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设置《英美戏剧》通识教育选修课的可行性和方法,指出该门课程具有提高研究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加强人文素质的多元价值.  相似文献   

4.
新课改实施后,高中课程分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除了高考必须的课程作为必修课外,学生可以按照各自的兴趣自由选择选修课程,选修课的内容十分丰富。本文以英语选修课《美文欣赏》浅析学生对英语美感的认知过程。  相似文献   

5.
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拓展课程,开设《跨文化交际》选修课既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又可以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教育,帮助学生了解中外不同的世界观、价值观、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社会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本文以提高大学英语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出发点,立足于实践教学的探索,探讨开设大学英语选修课《跨文化交际》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在学生培养的过程中,高校愈加重视其选修课课程的建设情况.但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之后,高校学生却很少能够从选修课中获得有利于其发展的相关知识.因此,为了提高高校选修课的教学效率,本文以上海地区高校选修课中《化学·生活·趣味实验》课程为主要研究对象,从课程的内容、目标与实验方法的设定方面对高校《化学·生活·趣味实验》选修课课程的建设方法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7.
《英语散文选读》课程是本科英语专业高年级阶段的一门专业知识选修课,但往往得不到教师和学生的重视。本文指出英语散文学习在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审美能力和思维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并就现阶段英语散文课程教学中内容和教法存在问题提出调整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郭鑫 《海外英语》2015,(2):30-31
《英语散文选读》课程是本科英语专业高年级阶段的一门专业知识选修课,但往往得不到教师和学生的重视。本文指出英语散文学习在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审美能力和思维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并就现阶段英语散文课程教学中内容和教法存在问题提出调整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该文从开设非英语专业《英语报刊选读》选修课的现实要求和必要性出发,明确课程自身特点决定的拟定教学目标,分析现行非英语专业《英语报刊选读》选修课教学有效性不足的原因,最后,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具体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10.
周曦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8):110-110,112
本文从当前大学英语选修课建设亟待规范和创新的实际要求出发,以有关批判性思维的理论研究作为依据,结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有关指导思想,针对性地对大学英语选修课中语言文化类课程中自主学习能力、教学模式设计和课程评估方法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性探讨。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情景体验教室的构建特点、作用和意义,并以国际学术交流英语课程为个案,结合情景体验教室的特点,对该课程的教学场景、教学内容和课程评价方式进行改革。旨在探索发现有效的国际视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和拓宽学生国际视野,提高其国际学术交流能力。  相似文献   

12.
教学学术概念的提出,使大学教育理念发生了深刻变革。本章在详细分析工程训练课程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工程训练教学学术的概念,具体分析了工程训练课程教学学术的内涵,初步探讨了工程训练课程教学学术水平表征方法,以期为进一步提高工程训练课程教学质量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方法论。  相似文献   

13.
14.
ABSTRACT

The article explores research integrity training for PhD-students as a site of production of academic cultures and researcher development. Based on ethnographies of four courses in research integrity, conducted in four faculties of a large comprehensive Danish university, the article explores the vital role of academic developers, teachers, and course participants in the active translation of institutional,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policies into research practices. We argue that doctoral training in research integrity does not entail the direct implementation of policy and codes from above; rather, it is a site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negotiation of the meaning of research integrity in disciplinary cultures and standards, and, critically, for the responsibilisation of individual researchers in policy enactment. We show how doctoral training has become a key site for the emergence of research integrity as a field. It is also a privileged site for researching contested and multidirectional processes of policy form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相似文献   

15.
教育实践课程是高学历小学教师专业化培养模式中的重要环节,具有形成个人化教师专业知识的功能.立足于教育专业素养的培养,教育实践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必须明确定位于教育专业教育课程,在专业训练中应是学术有效性与职业有效性的融合,以教育科学理论为支撑,突出教育实践的理性成分,在目标、内容、组织形式等方面进行课程开发.  相似文献   

16.
剑桥评价从国际视野的人才观念出发,提出了教育、教学的目的和人才培养目标。在中学教育中引入公民、信息交流技术和关键技能等课程,并与学科内容结合进行培训和考查。将中等教育的评价分为三种类型:质量评价、选拔评价和精英评价,实现特色选拔和个性化评价。同时,进行了计算机化考试的探索,科学、合理地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考试评价。  相似文献   

17.
研究生是我国高水平人才的重要来源,因此,研究生的素养与我国科技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良好的学术交流能够更好地提升研究生的科研水平,在研究生培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首先探讨研究生学术交流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一种依托国际合作的研究生学术交流模式,并分析了依托国际合作的研究生学术交流模式的意义,最后提出一种依托国际合作的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的搭建方法。  相似文献   

18.
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文学”是高师小学教育专业中文方向的必修课程之一。该学科的课程建设,既要考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对教师人文素质,尤其是儿童文学素质的要求,又要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考虑职前教育与职后深造的衔接与联系。就学科目的而言,既要给学生奠定扎实的儿童文学理论基础,又要培养学生实践应用的能力;就学科内容而言,它应以主干课、选修课、实践活动、课题研究与学术活动等为因素构成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以便于学生的整体发展;就教学方式方法而言,它应从师范生自身的儿童文学修养和小学生对儿童文学的需求以及现实的实际阅读状况出发,构建一个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就教学评价而言,它应为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职业素养及其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9.
国际中文教育已经开启了一个普及化的新时代,构建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推动国际中文教育长期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为了提升教师质量和数量,亟需构建更为完善的国际中文师资培训体系。美国TESOL(Teaching English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教师培训模式较为成熟,已经得到全球英语教师和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通过对TESOL项目的培训理念、教学对象、课程培训目标、课程设置和资格认证等方面的深入分析,可以帮助国内学界了解美国TESOL项目的特点,为国际中文师资培训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构建一套专业化、规范化、国际化、统一的国际中文师资培训模式。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教育学科研究处于不断的跨越发展之中。教育学科的研究领域不断分化、细化,教育学科越来越成为高校的重要专业课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重镇、社会科学体系中的显学、国际学术交往中的重要平台,同时,越来越有力地影响着社会实践。但教育学科的学科特性还比较模糊,研究方法仍然单一,发展相对滞后。进一步创新教育学科体系,需要在独特的问题研究中丰富教育学科的科学内涵,在拓展全局性研究中发挥教育学科的影响力,在加强国际性研究中增强中国教育学科的竞争力,在加强前瞻性研究中增大教育学科的贡献度,在加强实证性研究中增强教育学科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