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李开刚  洪平  尚文元  宗丕芳 《体育科学》2003,23(5):102-105,F003
采用实验法,利用跑台进行递增负荷运动时测定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最大有氧能力。结果显示:1)VO2max平台持续时间(VO2maxPD)是另一个可以反映游泳运动员的最大有氧能力的重要标识,只有把VO2max和VO2maxPD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更全面反映运动员有氧能力的内涵;2)心率无氧阈(HR—AT)应成为游泳训练中控制训练负荷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通过测试4周强化有氧训练(LT强度)前后广东省女子自行车运动员的VO2max、LT、VT、HR、VE等指标变化,以观察有氧耐力的变化.结果显示:1)VO2max、VT均无明显变化(P>0.05);2)训练前后VO2max、LT、VT与心率均显著相关(P<0.05).3)VT、LT时与心率显著相关(-0.592,P<0.05),回归方程为:Y(LT时心率)=218.120-0.343 X(VT心率).结论:1)为期4周的有氧耐力强化训练(LT强度)并不能够明显提高女子自行车运动员VO2max、VT的水平;2)采用心率控制训练强度是科学合理的;3)实验室测试VT心率在实际训练中需要校正后再用.  相似文献   

3.
利用IST—Ⅱ型等动游泳训练测试系统进行递增负荷运动时测定游泳运动员上肢最大有氧能力。结果表明:1)IST—Ⅱ等动游泳训练测试系统是一种较好的训练、测试用游泳专用测功仪,可通过递增负荷安全、有效地测定游泳运动员的上肢的有氧能力;2)VO2max平台持续时间(VO2maxPD)是另一个可以反映游泳运动员的最大有氧能力的重要标识,只有把VO2max和VO2maxPD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更全面反映运动员有氧能力的内涵;3)心率无氧阈(HR—AT)应成为游泳训练中控制训练负荷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证明,乳酸阈和通气阈双重拐点结合可作为判断VIATmax的简单可靠方法;较高VO2max相对值和较低心率可使受试者以更快VIAT-max运动而不伴随更多乳酸水平上升;RPE等级值与HLmax、VO2max速度、HRmax和VO2max相关提示RPE受上述生理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6名国家女子短道速滑队主力运动员1个月的高原备战前后与有氧运动能力相关指标的测量、分析以及变化规律的研究,为大赛前高原备战模式在短道速滑运动中应用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方法:6名国家女子短道速滑队主力运动员进行为期1个月的高原备战训练,训练计划由国家队主教练统一制定,高原备战训练前、后1周内采用功率自行车递增负荷的实验方式进行测试,.VO2max采用.VO22000 Breeze Lite气体分析仪直接测试,血乳酸采用H2 L4550491测试仪利用分光光度法取即时耳血测试;结果:高原备战后运动员体重变化没有显著意义,.VO2max、最高心率、最大功率等相关指标显著性提高(P<0.05),无氧乳酸阈、乳酸阈功率显著性提高(P<0.05),运动后血乳酸显著下降(P<0.05);结论:高原备战可以有效地提高优秀女子短道速滑运动员的.VO2max和无氧乳酸阈值,从而能够明显提高其有氧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6.
跑节省化(RE)和最大摄氧量评价耐力训练效果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观察与分析耐力训练对跑节省化(RE)和最大摄氧量(VO2max)的影响,探讨RE指标在表达耐力训练效果方面的应用价值.对42名士兵进行10周5 km长跑训练,测定训练前后的VO2max和RE,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耐力训练效果的指标进行相对重要程度的分析.结果显示:5 km长跑训练使普通人的R-VO2max增加了4.0%(P<0.01),RE各指标有非常显著的下降(3.0%~9.0%,P<0.05),提示RE在评价耐力训练效果方面较之VO2max有更明显的敏感性;在表达耐力训练效果方面,RE的贡献率和因子载荷均高于VO2max.研究结果表明,RE在评价普通人群耐力训练效果方面优于VO2max指标.  相似文献   

7.
短期高强度训练对优秀篮球运动员有氧耐力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马冀平 《体育学刊》2002,9(1):40-41
为了调查短期高强度训练对篮球运动员有氧耐力的影响 ,对 2 0名 (男、女各 10名 )优秀篮球运动员 ,进行跑台渐增负荷运动直到力竭为止。同时测定气体代谢最大吸氧量 (VO2max)、通气量 (VE)、血乳酸(BLa)、心率 (HR)、血睾酮 (T)、皮质醇 (Cor)及血红蛋白 (Hb)。结果为 :1)短期高强度训练期后男、女两组无氧阈 (AT)值与训练前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但VO2max却未有显著性差异 ;2 )短期高强度训练期后男、女两组Hb值与训练前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而T、Cor在训练期前后却未有显著性差异。其结果表明 ,短期高强度训练并不能提高VO2max,而AT却明显提高。提示可采用AT值作为反映篮球运动员有氧耐力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武术散打训练对人体有氧工作能力的影响 ,采用YMCA法对 10 0名体育专业大学生间接测定 VO2 max和PWC170 。结果表明 :散打组在 VO2 max和PWC170 上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采用 VO2 max的绝对值更能准确的计算PWC170 ;在采用间接测定法评价 VO2 max时 ,使用的测定方法和计算公式要考虑适应范围。提示 ,武术散打训练可以提高人体的有氧工作能力 ,在散打训练中应重视对人体有氧工作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此研究对象由24名11~12岁青春期前的儿童组成,其目的是为了探讨一个为期10W的有氧训练计划对青春期前儿童有氧能力的影响,尤其是对不同性别儿童的最大吸氧量(VO2max)的影响。训练组经过10W的有氧训练后,VO2max得到了明显的增加,这种增加在女童中更为明显。VO2max增加的比例和初始VO2max(ml.min-1.kg-1)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相关。研究结果显示,青春期前的儿童经过一段时间的有氧训练后,VO2max能得到增加,如果考虑到初始有氧能力水平,那么男女孩VO2max的增加将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20-MST监测普通大学生心肺功能变化的有效性及对运动训练的敏感性。方法:以32名男性大学生(实验组、对照组各16名)为研究对象,对实验组学生进行8周的有氧耐力训练干预,在实验前后分别测定VO2max、20-MST、库博12min跑、台阶试验四项指标,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20-MST在实验前后与VO2max、12min跑成绩高度相关,与台阶指数低度相关;实验后,各指标均有显著增长,20-MST的增量最明显。结论:20-MST是一种间接评价心肺功能、判断训练效果的有效方法,它对评价运动训练引起心肺功能适应性变化的敏感性高于VO2max。  相似文献   

11.
刘弢 《中国体育科技》2007,43(5):129-131
目的:考察11岁左右少年运动员开始进行大运动量训练的3个项目(自行车、划船、足球)的动脉血压反应,并分析最大运动时动脉血压、VO_2max对受试者心脏体积增加的影响。方法:对受试者进行病史和体格检查,用M型二堆超声心动图、12导心电图检查心脏参数,逐级运动试验直接测定VO_2max。在安静和最大运动状态下检测收缩压和舒张压。用Devereux公式计算左心室体积指数(LVMI)。结果:自行车运动员的LVMI值明显高于其他运动员;划船运动员在最大运动时的动脉血压最高,而自行车运动员具有较高的VO_2max。LVMI与VO_2max和最大运动时的收缩压有较好的相关。结论:VO_2max对运动员心脏肥大的发生和发展起重要作用。较大的动脉血压反应有利于发展较大的LVMI。  相似文献   

12.
最大吸氧量中枢限定因素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脏泵血能力是VO2max限定因素的观点早已提出,60~70年代此观点受到了肌肉适应性研究结果的挑战。肌肉血管床和线粒体数量随训练可有所增加,这些适应被认为是VO2max提高的前提条件。此后,由于令人信服的研究结果的展示,偏移的观点又回转到心肺机能是氧投递的限定因素上来。  相似文献   

13.
赛艇运动对最大吸氧量的影响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测试与分析,探讨了赛艇运动对最大吸氧量的影响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为制订20-MST评定学生有氧耐力的区分度,对309名大学生进行20-MST测验,并对其中的40位学生进行VO2max的直接测定。实验结果显示,用20-MST推测的VO2max值与实测值间无显著性差异;Kappa值检验显示利用离差法制定的男女大学生20-MST的各指标的区分度是客观科学的。研究制定的20-MST各指标的区分度可作为体育教学、运动训练、选材及大学生体质评价的参照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观察了16名女子赛艇运动员30周训练期间有氧和无氧代谢运动能力的变化。前13周以力量训练为主,后17周以专项训练为主。观察发现过多力量训练无助于有氧能力发展,在专项训练期,应保持足够强度才能在发展有氧能力的同时提高最大乳酸值。  相似文献   

16.
中老年人有氧及无氧工作能力的非实验室联合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得出一种适合中老年人非实验室联合测定最大摄氧量和无氧功率的简便方法,使这两个反映有氧、无氧工作能力的指标达到实际应用推广阶段。  相似文献   

17.
本实验通过对SV和A-VO_2的同时测定,进一步探讨了VO_2的限定因素。结果显示:用快增及慢增负荷运动形式达40%VO_(2max)时,快增负荷运动的A-VO_2较大而慢增负荷运动的SV较大。因此,随运动方式不同VO_2的限定因素则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18.
The single-stage treadmill walking test of Ebbeling et al. is commonly used to predict maximal oxygen consumption (.VO(2max)) from a submaximal effort between 50% and 70% of the participant's age-predicted maximum heart rat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if this submaximal test correctly predicts .VO(2max) at the low (50% of maximum heart rate) and high (70% of maximum heart rate) ends of the specified heart rate range for males and females aged 18 - 55 years. Each of the 34 participants completed one low-intensity and one high-intensity trial. The two trials resulted in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estimates of .VO(2max) (low-intensity trial: mean 40.5 ml . kg(-1) . min(-1), s = 9.3; high-intensity trial: 47.5 ml . kg(-1) . min(-1), s = 8.8; P < 0.01). A subset of 22 participants concluded their second trial with a .VO(2max) test (mean 47.9 ml . kg(-1) . min(-1), s = 8.9). The low-intensity trial underestimated (mean difference = -3.5 ml . kg(-1) . min(-1); 95% CI = -6.4 to -0.6 ml . kg(-1) . min(-1); P = 0.02) and the high-intensity trial overestimated (mean difference = 3.5 ml . kg(-1) . min(-1); 95% CI = 1.1 to 6.0 ml . kg(-1) . min(-1); P = 0.01) the measured .VO(2max). The predictive validity of Ebbeling and colleagues' single-stage submaximal treadmill walking test is diminished when performed at the extremes of the specified heart rate range.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高校运动员运动训练中最高心率差值追踪测试和Vo2max的A^0Strund列线图法实验分析,发现它们之间在一定范围内的负相关关系,对于今后高校运动训练,利用心率控制运动强度,提高训练效果,提供了运动生理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