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毕节方言地名词具有丰富的历史层次。探寻毕节方言地名词的历史层次,可以从历史语言学的角度进行比较和分析。毕节方言地名词的来源是多元化的,其文化内涵是丰富的,涵盖秦汉、明清至现代的漫长历史,有其独特的历史、地理和民族特色,是毕节试验区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的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2.
从毕节彝族体育文化的起源入手,以文化生态学视角审视彝族体育文化与生态环境密不可分的耦合关系。这种关系表现在一方面生态环境决定了毕节彝族体育文化事象的内容与形式,另一方面毕节彝族体育文化适应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等具有主观能动性。阐释彝族体育文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毕节彝族体育文化资源,从而促进毕节彝族体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毕节是全国彝族聚居区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毕节彝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翻身做了主人,为推动毕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彝族文化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弘扬,在中华文化大家庭中彰显了独特的个性。对该时期毕节彝族历史文化进行简单的梳理,对于打造地方民族旅游文化品牌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毕节彝族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根据毕节彝族历史发展的特点,可以大体分为先秦、秦至西汉、东汉至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至民国、新中国成立以后等几个时期。关于毕节彝族历史文化的研究,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整体和系统的格局,因此,应进一步拓宽视野,采用多种研究方法,继续深入探究其中的重要问题,以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5.
章凯 《毕节学院学报》2011,29(9):125-128
毕节试验区山川秀美,人杰地灵,有着丰富的自然、历史和民族文化资源,尤其是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分析毕节试验区的绘画创作资源,一方面可以创作出更多的优秀绘画作品,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推广,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弘扬试验区精神。  相似文献   

6.
毕节试验区是1988年在胡锦涛同志的倡导下成立的.当前,毕节试验区职业教育正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发展毕节试验区职业教育,应当结合实际,充分利用其特有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人口等资源,抓住经济快速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历史机遇,整合现有的职业教育资源,挖掘潜力,走一条具有区域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7.
从文化的角度看,和谐文化建设是毕节试验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了精辟概括和提炼,成为毕节试验区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和灵魂。当前,在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和思想观念都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毕节试验区和谐文化建设,应在加强宣传、着力处理好相关关系、注重制度建设以及构筑引领平台等几方面下工夫。  相似文献   

8.
从文化的角度看,和谐文化建设是毕节试验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了精辟概括和提炼,成为毕节试验区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和灵魂。当前,在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和思想观念都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毕节试验区和谐文化建设,应在加强宣传、着力处理好相关关系、注重制度建设以及构筑引领平台等几方面下工夫。  相似文献   

9.
毕节方言特色地名词具有词源多样性特色、风俗语义特色,既有方言研究的意义,也有文化研究的价值,对打造毕节旅游特色,形成特色旅游,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毕节生态人文旅游的发展战略,需要高于旅游业的视野。毕节方言地名特色词反映独特的自然地理风貌和历史人文内容,是特色旅游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彝族酒文化以酒为物质载体,以酒歌、酒舞为表现形式,反映出彝族人民生产生活的文化形态。毕节彝族家酿的酒的种类各异,酒具造型古朴典雅。彝族的宗教信仰、人生礼仪、历史心性通过酒在社会生活的仪式中得以体现,酒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及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