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情感应该是人看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所产生的一种态度和体验,也是人心理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英语教师重视情感与情感教育对学生成长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在现代教育教学中,情感教育已成为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特征。文章探讨了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2.
王赫莉 《考试周刊》2012,(52):101-101
情感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而产生的体验。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培养态度,渗透情感交流,以情感人,不断激发渴求知识的愿望,使其主动地投入学习中,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英语教学情感策略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心理体验,它伴随认知而产生,与认知过程共始终。情感的功能主要是动力作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是现代外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具体表现为课堂教学师生思想交流的情感性;课堂教学活动的情感性;课堂语言运用的情感性以及教学评价的情感性。  相似文献   

4.
<正>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在语文教学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情感品质,发展学生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对学生的成长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积极丰富的情感能促进认识过程、意志过程,使个  相似文献   

6.
杨春华 《成才之路》2009,(13):78-78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需要而产生的态度和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人对人的一种态度。对学生来说,情感总是伴随学习的全过程。影响着学习动机的强弱、学习积极性的高低、学习成绩的好坏。情感既是英语教学的手段,也是英语教学的目的,起着激发、定向、推动、引导和调节学生学习活动的动力作用,直接影响学生的智力发展和认识水平。  相似文献   

7.
王岳玮 《现代语文》2009,(12):78-79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是人的一种特有的、高级的需要。在语文学习中情感是进行理解和表达的心理基础,对学生学好语文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如何进行情感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是人的一种特有的,高级的需要,对于学生的学习,尤其是语文学习,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学生只有有了一定情感体验,才能准确理解课文思想感情和写法,才能细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写出情文并茂的文章来。因此,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情感因素,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开发利用情感因素。  相似文献   

9.
信青霞 《现代语文》2005,(10):51-51
新课标提倡让学生在学习中感知、感悟.如何将其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呢?这其实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怎样激发学生情感的一种具体体现.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对于学生的学习,尤其是语文学习,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列宁曾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刘勰也曾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情感因素,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开发利用情感因素.  相似文献   

10.
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和学生所组成的双边活动过程,其本质不仅是传授知识、发展智力,而且也是使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过程。要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必须重视情感教学,在教学活动中把认识活动和情感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另一种反映形式,即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映。它是一种态度的体验,或者说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对世界的认识,人主观的树立等,是通过自身的情感体验而实现的。故情感是人的成长过程中重要的非智力因素。但情感的触发不是主观需要,而是客观事…  相似文献   

11.
情感是一种审美心理形式,它不仅是人对客观事物本身的反映,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心理现象,是客观与主体之间关系的一种心理倾向.在文学创作过程中,情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安琴 《陕西教育》2011,(9):52-52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能满足或符合人的需要的事物,就会引起人的积极的态度。使人产生一种肯定的情感。如愉快、满意、喜爱等。反之.不能满足人的需要或与人的需要相抵触的事物.就会引起人的消极态度。使人产生一种否定的情感,如:愤怒、憎恨等。情感总是一定客观事物引起的.离开了客观事物,无缘无故的情感是没有的。  相似文献   

13.
胡熙 《教师》2009,(18)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体验,对人的行为有着消极和积极的影响.在英语教学中,要扬长避短,发扬其正功能,消除其负功能,就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平等的情感氛围,把微笑送给学生,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加强情感教育,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  相似文献   

14.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是人的一种特有的,高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即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内心感受。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爱憎、褒贬、哀乐、喜怒,无不是道德情感、理智情感、美的情感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6.
情感是心理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指人对客观事物所持态度的体验。英语教学要有科学性和艺术性,但更需要情感。人的情感是行为的动力,积极情感,如:轻松愉快等,是正动力;消极情感,如:沉闷厌烦等,则是负动力。对学生来说,情  相似文献   

17.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它具有信号功能也具有动力功能.积极的情感是人认识活动的内驱力,消极的情感却是认识活动的阻力.传统的英语教学只顾及到学生的智力因素,忽视了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情感因素.英语教学的成功不仅取决于学生的智力因素,还取决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因此,在教学中应重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是人的一种特有的、高级的需要。语教学是给学生真善美的熏陶与教育,培养学生的学素养,让学生掌握恰到好处的语知识。所以对于学生的学习,尤其是语学习,情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那么在语教学中如何重视情感因素?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9.
作为人类所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情感是人在活动中对客观事物所持有的态度体验,是以客观事物能否满足人的需要为中介的反映。新课程改革重视学生的综合发展,情感、认知、技能三维目标相辅相成,成"三足鼎立"之态。《英语课程标准》更是把情感目标放在了首  相似文献   

20.
徐玲 《成才之路》2010,(22):68-69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是人的一种特有的、高级的需要。学美术的人就应该是一个注重情感、感情丰富的人,而作为一位美术老师还应该把这种情感传递给学生、感染学生。以激情启迪智慧、陶冶情操,使课堂教学焕发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