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审视当前我国学校的教师发展模式,胁迫式教师教育相对较为成熟,并形成了系统化的教育制度和实施策略。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方式居于以下的假设:教师具有专业自主发展的需要和能力,教师具有自主专业发展的潜力,教师是其自身专业发展的主体。据有关资料显示:80.28%的教师自我发展的目的是追求自我完善、个人价值的实现,同时认识到理想的教育是师生共同在生活世界中教学相长,学生在教师的发展中成长,教师在学生的发展中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论教师生命发展的策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教育是师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它不仅促进着学生生命的发展,也促进着教师自身生命的发展。实现教师生命的发展,树立生命关怀意识是前提,塑造人文化的管理文化是保证,促进自主的专业发展是核心,实现生命的内在价值是根本。  相似文献   

3.
姜兰波 《上海教育》2013,(4):139-139
教师发展转型的潜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文化自觉,如果没有文化自觉的深层次支撑,老师行为的变革将是浅层且低效的。文化自觉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主磨砺和自觉追求。教师专业发展的“深水区”就是文化自觉,成为专业发展转型的价值取向和深层动因,其意义在于对教师生命的内在唤醒,把教育活动作为提升精神境界、积淀专业素养、获得职业幸福感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教育创新对于教师和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唤醒师生的生命意识。激活师生的生命潜能;追寻师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提升师生生命的质量;彰显教师生命的本性,超越“习惯化”的生存状态;唤醒教师主体性,增强教师自主发展动力;彰显教师教育生活的意义,实现教师的职业幸福。实现教育创新的可能路径主要有:问题意识是教育创新的前提:自我反思是教育创新的途径;教育研究是教育创新的维度。  相似文献   

5.
《天津教育》2014,(8):F0004-F0004
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第一中学是天津市第二批特色高中建设项目实验学校,办学特色是“绿色生命教育”,即,以绿色为校园基色、文化基色和教育基色,在认识、尊重自然生命生长规律的同时,通过学校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在生命体验中实现生命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在文化旗帜的引领下,学校积极关注教师的生命成长,唤醒教师自我发展的内动力,打造优秀教师团队。  相似文献   

6.
罗移山 《中学教育》2009,(5):62-64,40
“文化自觉”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和自我创建,教师的文化自觉则在于教师是否能够自觉地参与、研究教育从而把教育活动看作自我实现和体现人生意义的过程。教师的这种“自觉”是其专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的动力机制,而且在文化多元的今天更是教师能够准确理解和把握文化内涵与作用、促进真正的人的成长的不可缺少的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7.
制约和适应: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差异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文化”和“课程文化”是两种不同的教育文化传统。这两种教育文化传统的差异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教师的专业发展既要考虑到两种文化的彼此制约性,又要考虑到两种文化的彼此适应性。只有建立在对传统“教学文化”自我认同和新“课程文化”适应的基础上的教师专业发展才是真正有效的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毕竹娟 《辽宁教育》2007,(10):20-20
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全面推开的过程中,教师发展成为教育研究的重头戏。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教师如何“育己”。是教育发展的根本问题之一。对教师而言。“育己”和“育人”同样重要,甚至在某种意义上讲“育己”应先于“育人”。一方面,教师的发展是教育成功和学生发展的前提;另一方面,自我发展不仅是教师的义务,而且是教师的权利,是丰富教师生命内涵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教师的自我更新:背景、机制与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我更新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是未来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趋向,因此,一方面教师成为自身专业发展的主人,是教师专业特征的体现,另一方面教师及其专业实践活动在专业发展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是在专业生活中不断经历“关键事件”和建构性反思的过程中获得专业发展的。为了实现自我更新,教师应把反思和自我专业发展作为一种专业生活方式,自主选择专业学习内容和方式,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学校也应创造时间等便利条件和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0.
教师文化是教师参与教育生活的现实样式,教师发展是教师文化的创生与转变。在文化学视野中,教育生活是教师教育的大学校,文化创进是教师发展的基本路径,文化自主是推动教师发展的现实力量,象征空间重构是教师发展的隐性路径,文化生态是教师发展的自育机制。从专业建构走向文化创生是解决教师教育根本问题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1.
教育创新对于教师和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唤醒师生的生命意识,激活师生的生命潜能;追寻师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提升师生生命的质量;彰显教师生命的本性,超越"习惯化"的生存状态;唤醒教师主体性,增强教师自主发展动力;彰显教师教育生活的意义,实现教师的职业幸福。实现教育创新的可能路径主要有:问题意识是教育创新的前提;自我反思是教育创新的途径;教育研究是教育创新的维度。  相似文献   

12.
数学新课程课堂教育文化是指师生在课堂教育过程中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总和。可以分为课堂信息文化和师生行为文化。信息文化是指课堂呈现的文本信息、教师的教授和师生的交流等;行为文化指师生教与学的行为方式。数学新课程课堂教育文化的重要标识:从“教授课堂”走向“文化生命课程”。这对培养学生学会学习、重构新的数学课堂有重要的生成意义,它将构成数学新课程课堂教育文化。  相似文献   

13.
当前教育学术界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的论述.由于所秉承的理论基础与论说立场各有不同.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过程与结果存在相当差异。但总结起来.可归结为三类取向:理智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实践——反思的教师专业发展和生态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生态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主要的注意力不是学习某些学科知识或教育知识。也不是个别教师的所谓“反思”.而是构建一种合作的教师文化.一种真正体现“教师为本”理念的教师文化。其最理想的方式.是一种合作的发展方式.即由小组的教师相互合作.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式。这种方式的形成与改进。更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文化”。正是教师文化。为教师的工作提供了意义、支持和身份认同。为教师提供了专业发展的生态环境。基于教师之间的开放、互信和支持的合作互动的教师文化对于教师专业发展.尤其是当与本地课程发展结合起来时。是最为理想的一种文化。只有建立合作互动、充满活力的教师文化.才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之道。[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课题研究促我专业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前,人们常把教师比作“蜡烛”,燃烧自己,照亮了别人。作为一名一线任课教师,几年的教育工作实践使我深深的认识到,现代的教师已不能仅仅是“蜡烛”,而更应是一颗“太阳”,在发光的过程中,不仅照亮了别人,同时也辉煌了自己。成长是我们生命中永恒的主题,感受到自我的成长无疑是一件惬意的事情。伴随着自身教育工作实践经验的积累,特别是参与我校重大课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实验研究逐步成熟的开展及其探索过程中的所感所悟,我越发体会到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教师不止是一个“专业人”,更是一个“文化人”;不是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堆砌,而是教师文化的建筑和作品。教师文化是教师独特的存在样式,是由文化图景与文化图式构成的有机体。教师文化存在的样态是多姿多彩的,其中自在文化、自为文化与象征文化就构成了它的基本样态。教师在文化创生中发展着自我,在自在文化与自为文化、技术文化与象征文化的相互构成中不断变革着参与教育生活的样式。走向自在自为式的文化生存,实现教育行为的自然性与自主性的统一,是教师发展的基本路向。  相似文献   

16.
教师发展包括专业的、学术的和人格的发展。教师发展的学校文化生态基础包括教师发展的核心——学校精神文化、教师发展的保障——学校制度文化、教师发展的条件——学校物质文化。教师发展的学校文化生态基础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凝练共同愿景的精神文化;凸显专业自主和发展的制度文化;构筑协作的物质文化。和谐的学校文化生态基础能促进教师发展,教师发展又对学校文化生态基础的重新塑造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7.
我国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观经历了理智取向、实践取向和精神取向的三次转变,由此带来了幼儿园教师职前教育课程从关注知能到关注实践再到关注精神的变革。随着幼儿园教师教育的深化发展,研究术语从“教师培训”改为“教师专业发展”,进而被“教师学习”所替代。这一转变凸显了幼儿园教师是自主的终身学习者,体现了幼儿园教师培训观从外铄论转向内发论,自主取向的幼儿园教师发展观得到了普遍认同。同时,这一转变还催生了个人和集体的教师文化之间的相互调适,营造合作共生、带有学习共同体特征的幼儿园教师文化生态成为共识。在方法论层面,哲学思辨范式、科学实证范式、人文诠释范式、社会批判范式等研究范式呈现出齐头并进、互取所长的横向格局,但在当前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时代背景下,同时也存在着过度推崇“基于证据”的实证研究的倾向。研究范式的多元化是幼儿园教师教育研究发展的内在要求,基于“复杂性思想”,从多元整合的视角开展研究应是未来幼儿园教师教育研究发展的重要趋势。  相似文献   

18.
教师精神文化是教师文化的内核和灵魂,是教师发展的精神动力,影响和决定教师的精神面貌。用生命哲学解读教师精神文化,对增强教育的生命意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文化品位具有现实意义。教师精神文化的生成与发展,师生生活是重要基础,生命体验是理想方式,生命教育是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19.
普通中学的教师自能发展就是指主体自主发展和能动发展。自主发展是指主体在先进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发挥自我的主动性,自己寻找发展的空间,自我探索发展的路子,自己选择发展的目标,建构具有个性化的自我。能动发展是指主体自觉努力、积极进取,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基础教育发展的要求,自觉提升自我和完善自我。教师自能发展是新时代教师发展和提高的必然取向,是新时代教师作为个体的人和职业的人建构良好素质的有力手段。那么,教师如何“自能”发展呢?我们就此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20.
教育改革的关键在教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当今教育理论界和教育实践者的热门话题。教师专业自我发展,是未来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趋向。所谓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是指教师具有较强的自我专业发展意识和动力.自觉承担专业发展的主要责任,激励自主发展,通过自我反思、自我专业结构剖析、自我专业发展设计与计划的拟订、自我专业发展计划实施和自我专业发展方向调控等实现自主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