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肌肉强度工作,会导致肌肉最大力量瞬息间减小,在运动单位水平上显示该变化与它的等长收缩力时间(f—t)曲线的变化有关。所以疲劳时力的产生速度与放松速度都降低了。人体在疲劳前的条件下,等长收缩力产生的曲线是受肌肉结构影响的。例如,受肌纤维分布的影响。这可能与肌质释放和摄取钙离子有关。另一方面快肌纤维和慢肌纤维运动单位或者相应的肌肉,它们的耐疲劳网力不同,富有FT纤维的肌肉在反复动力性收缩时最大力最下降比较快。为进一步调查肌肉组织结构方面的重要性或疲劳特征,将特意研究集中在综合考虑神经肌肉的机能变化上,并着重研究具有不同肌纤维组成成分的受试者,在间歇等长收缩疲劳工作时测定了肌肉收缩和放松的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2.
1 超负荷原则 :超负荷就是用最大负荷进行训练 ,采用超负荷能迫使肌肉进行最大收缩 ,因而刺激人体产生一系列的生理适应性变化 ,导致肌肉力量增长 ,较小的负荷只能使肌肉保持原有力量水平。2 渐增阻力原则 :在力量训练过程中 ,肌肉由于超负荷训练导致力量增长 ,原来的超负荷变成了低负荷。因此 ,力量训练必须循序渐进 ,经常不断地增加阻力和重复次数 ,使肌肉经常在超负荷的条件下训练 ,不断产生新的生理适应。3 力量练习安排原则 :力量训练中 ,要使大肌群先于小肌群受到训练 ,其原因是小肌群比大肌群易出现疲劳 ,为了保证大肌群的超负荷 ,…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加压力量训练对排球运动员下肢肌肉力量的影响,为进一步优化增强下肢肌力方案、探索新的有效的训练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实验法,筛选身体健康,无下肢运动损伤及其它限制上下肢运动的疾病的专项排球运动员1人,对其下肢进行加压力量训练。使用Biodex System3.0等速测试系统测量他训练前后的伸髋肌群,屈髋肌群,伸膝肌群和屈膝肌群的最大肌力,比较训练前后肌力的变化,从而确定加压训练对排球运动员的下肢肌力的影响。结果经4周加压力量训练后,受试者下肢肌肉力量均明显增强。结论 4周加压力量训练对排球运动员下肢肌力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其运动需要身体各部位肌肉的协调用力,这就要求其各部位肌肉力量协调发展。对福建省部分羽毛球、田径、自行车运动贝屈、伸髋、膝、踝关节肌肉力量测定结果进行分析。探讨这些运动员肌肉力量所表现出的特征,为有关项目运动的力量训练监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二级运动员膝伸屈肌力矩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运动员的膝关节力量在运动训练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近些年,国内外科研人员对膝关节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作了大量研究。本文采用国际较先进的等动测力系统对二级运动员的膝关节伸屈肌力矩进行测试研究,发现膝伸肌最大力矩值高于屈肌最大力矩值,两者之间呈密切正相关。随膝运动速度增加,伸、屈肌最大力矩值减小。还发现膝运动速度增大,膝伸与屈肌最大力矩值越来越接近。膝伸、屈肌表现最大力矩的膝弯曲角在同一运动速度上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6.
在田径运动中,运动员的力量素 质水平直接决定了技术动作的速度、幅度,甚至运动耐力,因此对运动成绩的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提供实际的力量训练参考和借鉴,我们在这里将国内外优秀田径运动员经常采用、行之有效的7种力量训练方法,呈献给广大读者。一、肌肉最大力量收缩训练法 此类方法主要是通过刺激神经-肌肉系统,最大限度地增加参与运动肌群的肌纤维募集数量,并改善其机能来发展肌肉最大力量。其特点是重复次数少,强度要求很高,而消耗的能源物质并不多,肌肉力量的增加不会引起肌肉肥大和体重的增加。因此,比较适合于专门准备期的力量训练。  相似文献   

7.
研究不同年龄者在身体训练后肌肉形态和力量的变化是为了了解影响老年肌肉形态和肌力的外界因素,为此,18名22—65岁的男性参加了实验。每周进行两次负荷小,重复多的力量训练,持续15周。在训练期前后均作肌活检并测定肌力。训练前,肌萎缩与年龄有关:训练后,老年组肌纤维增粗肌萎缩减少。训练前后肌力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说明老年肌力下降主要原因并不是肌纤维萎缩。肌力下降是老年人的一个共同特征。这在多大程度上归因于神经肌肉系统的内部变化式某些外部因素,如缺乏运动等的影响目前还不清楚。老年性肌萎缩的肌力下降之间存在相关  相似文献   

8.
“高原训练”的生理基础和应用刘汉杨(90 .1)纵跳无氧功率测试的可行性及间接评定法的研究刘林丰(90.1)能关节角对伸膝力矩的影响刘燕霓(90.1)针刺“常用穴”对恢复过程中脑电图等指标的影响杨缅南(90.2)非平衡态热力学在人体运动中的应用刘燕霓(90.2)家兔后肢被动运动至肌僵硬时肌肉内酶的活性变化李静先(90.3)健美操训练对人体肌纤维某些化学特征的影响傅力(90.3)不同项目的训练对血清氨基酸代谢的影响席翼(90.4)用气压疗法消除疲劳的研究李明(90.4)急性腰扭伤的综合治疗吕尤栽(90.4)高水平运动员心理衰竭现象初探赵国雄(90.4)体育科学冲…  相似文献   

9.
论力量训练与变阻力练习思路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志珍 《体育与科学》1998,19(1):45-46,49
力量训练是各专项运动训练必备的辅助性体能训练内容。对于阻力练习与肌肉力量之间关系的研究,已取得大量成果。区分增加肌肉粗壮的练习与增强肌力的练习的界限是重要的。每组练习的重复次数决定了各种训练程序的不同特性。为了发展最大力量,需要增加强度,而不是练习的数量。变阻力训练思路的形成基于固定阻力训练中两方面的局限性。作为力量训练中的最新进展,变阻力训练思路来自于对等动训练和等张训练的比较,证明等动训练程序显然优于等张训练程序,等动训练能恰当地给特定速度的运动提供调节阻力。本文还介绍了几种提高肌肉力量的常用重力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0.
游泳运动员在划水时,两臂肌肉是等动地收缩,因此,等动力量训练很适合游泳运动员。发展力量和游泳速度有什么关系呢? 三组游泳运动员参加了实验。前二组运动员在6个月的实验过程中都积极参加训练和比赛。第一组只是在游泳池内进行正规训练(平均游8000码);第二组运动员不仅游泳,而且采用等动力量训练(一周4次,每次4组,每组重复10次)。第三组只完成等动力量训练。  相似文献   

11.
一、引言 毫无疑问,超等长力量训练在现代优秀短跨和跳跃运动员的训练计划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国内外发表的大量科研成果已经论证了这种力量训练的生理效果。这些科研资料表明,超等长力量是“专门”沟通最大力量和速度力量(或称弹性力量、快速力量、爆发力)的桥梁。这种力量还与肌纤维的类型、收缩速度、肌肉的代谢特征、神经肌肉的动员以及动能的传递有密切关系。 二、超等长力量训练的原理 超等长力量训练是这样一种类型的训练,即在肌肉工作之前先预先拉长肌肉,以迫使肌肉在随后的蹬伸阶段中产生一种通常叫做牵张反射(或肌伸…  相似文献   

12.
吴震  唐宝盛 《冰雪运动》2012,(1):47-53,73
在客观评价肌肉功能的基础上,探讨不同针刺方法对股四头肌运动性疲劳的影响。利用表面肌电仪记录右侧股四头肌伸膝运动的动态表面肌电信号(sEMG),并提取积分肌电值(iEMG)、中位频率(MF)。股四头肌伸膝运动sEMG原始图像显示:静息状态时,肌电信号振幅波动小,频率缓慢;运动性疲劳时,肌电信号振幅波动增大,频率加快;治疗后,浮刺组与直刺组的肌电信号振幅波动减小,频率减慢;而对照组未有明显变化。发生运动性疲劳时,iEMG值升高,MF值降低。浮刺治疗后,浮刺组股四头肌伸膝运动iEMG值较疲劳时降低,MF值较疲劳时上升。研究表明,sEMG可以作为局部肌肉运动性疲劳以及恢复效果的评价手段;针刺具有抗运动性疲劳作用;在股四头肌运动性疲劳恢复效果上浮刺优于直刺,可能与改善肌肉电生理有关。  相似文献   

13.
篮球运动中常见损伤的防治方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篮球运动中常见的损伤类型有髌骨软骨病及“篮球膝”、踝关节损伤、腰肌劳损及下腰部痛、跟腱周围炎及疲劳性骨折。运动训练中的防伤措施有:重视全面身体训练、加强易受伤部位肌肉和关节力量的训练、加强站桩练习、学会自我保护和使用防护支持带等。  相似文献   

14.
一、问题的提出 在人体肌肉收缩时,肌肉的长度不变,张力增力,肌体无位移运动,肌肉所表现的力量叫静力性力量。 静力练习包括肌肉收缩,是用力对抗固定的阻力。德国科学家Pleeingex和Nvccex报告,每天以2/3的最大力量做一次持续6秒钟的静力练习,每周五次,每周平均增加5%的力量,故静力练习最大的优点是发展肌肉的力量块,但由于无肢体的位移运动,故主要缺点是增加肌肉的动力性力量不明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力量训练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瑞士国家青年男子排球队教练编制了这套力量训练方法,其目的是为了减少受伤,避免运动系统局部负荷过大。全面均衡地进行练习,对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的准备接受排球训练的青少年,有较好的作用。训练方法内容由下列三个部分组成: 1.肌肉的静力性力量练习。每次练习持续8秒。 2.肌肉的动力性力量练习。每项重复10次。 3.特殊和补充伸长练习,每次练习15-20秒。一、准备活动 1.绕场地慢跑,直至轻微流汗。也可以采用游戏的方法。 2.柔韧性练习。二、练习 1.肩关节旋外肌和前臂伸肌群  相似文献   

16.
嘉兴队青少年在开展柔道运动员训练时,会经常出现肌肉肌腱损伤、关节损伤等,这些损伤具有急性、中度损伤的特征,发生重度损伤的概率较低,膝关节、踝关节、肩关节、肘关节、大腿等部位是柔道运动员最易发生损伤的部位,关节损伤最为常见;技术动作错误、疲劳训练、未做好准备工作等都有可能导致运动员发生运动损伤。基于此,教练应加强运动员对运动训练的认知及相关动作的掌握,避免运动员在疲劳或紧张状态下进行比赛或训练,同时对易发生损伤的训练进行额外培训,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手段。运动员应加强膝、肩等易受伤部分的训练,提高其周围肌肉力量、弹性、柔韧性。希望通过本研究为柔道运动员开展运动训练提出科学合理的指导,降低发生运动损伤的概率,提高运动员健康素质。  相似文献   

17.
<正> 力量、速度、耐久力是田径运动员重要的身体素质,发展这些素质则是运动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它们的生理学基础,有助于提高教学、训练工作中的自觉性。力量表示肌肉紧张用以克服一定阻力的能力。其表现形式又可分为最大力量,爆发力量和力量耐力。肌肉力量的大小受到下述一些因素的制约,而运动训练又或多或少地能给这些因素以积极的影响。 1、肌肉纤维的类型和它们在肌肉中的比例。研究发现,骨骼肌由机能不同的两种类型的肌纤维组成,即白肌纤维和红肌纤  相似文献   

18.
3、中等力量的效果图3把陆地训练对等动性肌力持续能力的影响作为指标,测定中等力量。如图所示,A群和B群伸膝的初期值(最初5次的平均值)均显著下降,同最大力量的训练效果存在同样的结果。另外,终末值(最后5次的平均值)仅在B群中出现了改善的状态,但两者均未出现很大的改善。图4把运动员分为A、B两群,用自行车功率仪测定了陆地训练对力量耐力的影  相似文献   

19.
肌膜Na+,K+-ATP酶与骨胳肌运动能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庆山  盛蕾 《体育与科学》2004,25(2):63-65,68
利用文献资料法,分析了Na^ 、K^ 平衡能力与骨骼肌疲劳的关系,认为肌膜上的Na^ -K^ -ATP酶是维持肌纤维结构和功能的重要蛋白质,Na 、一些激素、递质通过复杂的信号转导机制对Na^ ,K^ -ATP酶活性进行调节。周期性训练刺激可以增加肌纤维细胞膜上酶的数量和活性,产生良性适应。研究表明疲劳时Na^ ,K^ -ATP活性下降,Na^ 、K^ 调节能力不足,胞内K^ 持续丢失,胞外Na^ 内流,静息电位绝对值随运动时间延长明显下降,肌肉做功能力下降。有资料表明,运动中自由基产生增加,以多种方式攻击Na^ ,K^ -ATP酶和脂质双分子层,是疲劳时酶活性下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振动刺激训练提高运动员下肢力量能力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和实验等研究方法,以专业运动员为实验对象,通过8周力量训练实验,发现振动刺激训练对提高肌肉力量具有显著的效果:蹬伸最大力量较实验前具有显著性变化,快速力量也得到了显著性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