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自然"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主要范畴之一。魏晋时期,玄学美学本体论由自然宇宙观转向了人文本体观,玄学的"自然"主义思想是对先秦时期道家思想的继承与超越。继承方面:"自然"即"道性"本体。超越方面:"自然"即"精神生命"的自由性;"自然"即返归本真存在的生命自觉。魏晋玄学作为人生本体之学,其命意在于精神生命的自由与解放,其目的在于借本体的追问,给生命的自由找一个终极的依据,借对"自然"本体的确认,为无限的、自由的、自然本真的生命作注释,从而使生命返归本真的存在状态,成就个体生命的诗意自然、自由的人生。  相似文献   

2.
曹魏赋论在经学式微与玄学兴起的哲学背景下,突显出其尚"丽"、重"本"、崇"理"的理论要义和创新调、守复调、开别调的理论批评视阀。在赋论史上,曹魏赋论以创新大于继承的特质开启了中古赋论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3.
文章旨在借《乐论》对"乐"这一艺术本体的审美阐释以及《通易论》对变动不居的卦象、爻辞的生动描绘,来说明阮籍思想"把玄学引向了美学,在美学上完成了玄学"的历史性转化,论证其正始时期哲学自然观的美学转向,确立以自然观为核心的和谐美学理想。  相似文献   

4.
正始玄学是魏晋玄学的第一个时期,主要发生在曹魏正始年间(240-249),何晏、王弼都有对于《老子》的解读,并分别于这一时期提出了"以无为本"的哲学思想,但是这一时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思想,以及这两者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总体来说,何晏的"以无为本"思想更为精密,但是王弼则将"无"与具体联系起来运用到现实当中。  相似文献   

5.
笔者参考学界关于阮籍元气自然观的说法,试图寻找阮籍对"自然"之义的哲学阐释,并以此为切入点对其不同时期理论文本和创作文本进行审美解读,论述阮籍思想"把玄学引向了美学,在美学上完成了玄学"的历史性转化及其美学特征,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和谐的美学理想,以超越为内质的审美境界和以象为主的审美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6.
宗白华美学的人格理想是"空灵"与"充实",即在美的关照下达到和谐、富有节奏的理想人格。"空灵"的美学内蕴是自由玄远的心灵以"静照"的态度去接受宇宙和人生的全景,以审美的精神来看待自然、艺术、人生和整个宇宙,从而创造出具有超然绝俗的玄学的美。"充实"的美学内蕴是"真"之美和"动"之美。"空灵"与"充实"的二元冲突在美的介入下达到和谐,展现出具有张力的节奏之美。  相似文献   

7.
《世说新语》是中国古代“志人小说”的代表。相比于其他“志人小说”,《世说新语》具有独特的玄学文化特征。自东晋中期开始,世族阶层纯粹的思辨性的谈玄活动逐渐被其他形式的玄学活动取代,这个短暂的文化变迁时期和后来的文化追怀时期合称为“后玄学时代”。在“后玄学时代”,谢灵运的山水诗成为新的内容,而比谢灵运稍早,一种在世族中风靡的具有语料传播功能的作品应需而生,《语林》《郭子》正是这类作品的代表。这些“语料”迅速成为世族子弟领会玄学精神、学习名士风范的指南。《世说新语》正是对这种文化风尚的总结。结合现代文学意义的“小说”定义,《世说新语》可称为“语料体小说”。  相似文献   

8.
陶渊明生活于玄学盛行时期,玄学中尊重个体人格,肯定自然人性的思想深深地影响到他,"自然"成为指导陶渊明生活和创作的最高准则。他从容地实践着崇尚自然的主张,使得他的生活和诗歌皆接近于自然化的境地。  相似文献   

9.
阮籍是竹林玄学时期的代表人物,同时也是一位文学大家,玄学思想不仅影响了他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方式,也渗透进了他的诗歌创作.他的《咏怀》诗旨意幽远,蕴含着深刻的哲思与理性,具有浓厚的玄学色彩.本文旨在从竹林玄学的人生态度和认识方法两个方面论析竹林玄学观念在其《咏怀》诗中的体现,指出了“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人生态度使阮籍苦苦挣扎在淑世与超世之间,最后只能用“齐物论”来做最后的安慰;《咏怀》中大量意象的存在且复杂结合是玄学“得意忘言”认识方法的表征,而注重“人”的竹林玄学思想又使"意"表现为对人生困境的理性思索和对自由人格的追求.从而论证了玄学观念对阮籍诗歌创作的影响,揭示了《咏怀》诗所具有的丰富的时代和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0.
王戎是琅邪王氏家族信奉玄学思想的关键人物,关于王戎的玄学思想的变化,根据不同的政治、社会环境对其玄学思想的影响,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信奉“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玄学思想的时期,信奉积极的“自然与名教相同”的玄学思想的时期,信奉消极的“自然与名教相同”的玄学思想的时期。  相似文献   

11.
程刚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24(4):123-124,130
王戎是琅邪王氏家族信奉玄学思想的关键人物,关于王戎的玄学思想的变化,根据不同的政治、社会环境对其玄学思想的影响,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信奉“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玄学思想的时期,信奉积极的“自然与名教相同”的玄学思想的时期,信奉消极的“自然与名教相同”的玄学思想的时期。  相似文献   

12.
宗炳的《画山水序》是中国最早关于山水画的理论论述,关于山水画种种范式和话语模式的确立也不得不参照《画山水序》。徐复观在《中国艺术精神》中将宗炳的《画山水序》的哲学观归为庄学,将魏晋时期人对自然的追寻归为超越世务的隐逸性格,但只有在生活中追寻隐逸才会造就画山水的兴起吗?然老庄实为中国艺术的哲学底子,却未曾将魏晋时期玄学大兴的背景囊括在内。《画山水序》的哲学观并非只有一元隐逸的庄学,玄学与佛学对它的影响亦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13.
"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进入"十二五"时期,中国面临的发展环境,既是战略机遇期,又是风险挑战期,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又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要适应发展环境变化的要求,力争经过"十二五"时期的努力奋斗,既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又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  相似文献   

14.
"兴"作为中国古代一个重要的审美范畴,在钟嵘《诗品序》中的意义内涵实现了实质性的突破:建立在物感说上的"兴"范畴在吟咏题材方面由自然扩大到社会人事;主客体之间的距离被进一步拉近,强调不能因为用事或声律而伤诗之真美;同时,玄学领域中的"言意之辨"对钟嵘启发很大,他明确提出"言有尽而意无穷,兴也",并提出"滋味"概念,对中国后世文论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康文静 《考试周刊》2011,(76):40-41
清商乐是魏晋时期的代表性乐舞,它的形成和发展深受玄学思想的影响。玄学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占主导地位的一种哲学思潮,玄学思想家嵇康以超越哀乐、追求个体无限自由的思想成为那一时期玄学的美学标准,影响着魏晋时期乐舞文化的审美风格。本文通过对魏晋玄学思想和清商乐的阐释,分析玄学思想在清商乐中的表现,从而进一步了解魏晋玄学思想对魏晋时期的乐舞文化产生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东晋以来玄学成为士族的一个重要标志,谢灵运的思想、人格即深受玄学的浸染,这对谢灵运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诗歌主题的发展变化、山水诗的艺术手法及玄言尾巴的存在、"自然"的诗学观的形成等,皆与玄学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从曹魏后期到晋宋之际,玄学经历了三个形态的变化。一是曹魏后期的"政治的玄学",二是西晋前期的"哲学的玄学",三是晋宋之际的"艺术的玄学"。以正始为代表的曹魏后期文学创作"有玄无文",以太康为代表的西晋前期文学创作"有文无玄",以陶、谢为代表的晋宋之际文学创作"有文有玄"。谢灵运就生活在"艺术的玄学"的时代,他不仅重"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而且重"义",体现在诗歌创作中,就是其山水诗的"玄学尾巴"。  相似文献   

18.
魏晋时期是玄学兴盛的时期,以嵇康、阮籍为代表的竹林玄学思想在这个时候达到鼎盛,它影响了整个时代以及后世的精神、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是研究魏晋时期玄学笼罩之下士族人生实践和审美取向的重要纪实著作。这一时期士人追求的形貌美是蕴涵着象外风神的"风姿神貌",追求的神韵美以"简约玄远"、超然物外、忘怀世务为特征。深入进去看,《世说新语》所反映的魏晋士人的人生追求和审美取向是相互矛盾、对立的:一方面,以《雅量》篇为代表,人们崇尚"太上忘情",赞美不动神色的"雅量";另一方面,以《任诞》篇为代表,人们追求穷情尽欲,任性而为,鄙薄用什么名缰利锁、世俗名教束缚自然情欲。这实际上都符合玄学"适性"的主张,只是对"性"(人性)的内涵理解不同所致。前者保留了庄子"适性"的本义,后者标志着玄学"适性"追求的新变.  相似文献   

20.
唐君毅解读《肇论.物不迁论》,认为其般若学的主旨与立言方式皆与玄学相契合。首先对唐君毅这一哲学诠释的特色进行了探讨,指出这一诠释路向实际上含有对《物不迁论》的误读、误解;分析了《物不迁论》中是如何言说般若义理的,指出其言说特点在于"转俗见为真见",这一番转折或是唐君毅出现误读、误解的原因;并探讨了佛教所界定的自身义理与玄学理论的差别之所在,认为唐君毅所谓"般若与玄学相通"、"《物不迁论》兼通般若与玄学"的说法,其实是很难成立的。在某种意义上,对唐君毅之《物不迁论》哲学诠释的考察,可以视为民国时期熊十力《新唯识论》所引发激烈争论的余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