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蓬博 《精武》2002,(3):18-19
后手直拳与前手刺拳相比,优点在于,当后手直拳发力时.加速的距离较长,所以威力远远大于前手刺拳;缺点是由于后手直拳出拳距离远,容易被对手察觉,从而躲开或发起反击。右直拳是右撇子拳手的有力武器,其威力轻则可使对手因遭到打击而丧失部分战斗力,重则可决定一场比赛的胜负,所以历来被右撇子拳手视为法宝而勤修苦练。  相似文献   

2.
蓬博 《精武》2003,(2):18-19
且拳 后手直拳与前手朝拳相比,优点在于,当后手直拳发力时,加速的距离较长,所以威力远远大于前手刺拳;缺点是由于后手直拳出拳距离远,容易被对手察觉,从而躲开或发起反击。右直拳是右撇子拳手的有力武器,其威力轻则可使对手因遭到打击而丧失部分战斗力,重则可决定一场比赛的胜负,所以历来被右撇子拳手视为法宝而勤修苦练。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研究、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方法,从得点拳入手,对第29届奥运会拳击比赛半决赛和决赛阶段的33场比赛中运动员得点拳的技、战术应用情况、得点情况进行分析,对运动员在比赛中得点的拳法进行技术统计.结果显示,前3个回合比赛得分分值呈递增趋势;比赛中后手直拳得分率最高,其次是前手摆拳,后手摆拳,后手勾拳,前手直拳和前手勾拳;在组合拳使用上两拳组合拳的得分率最高;在战术应用方面主动进攻得分率最高.  相似文献   

4.
在实战时由于前拳距离对方最近,拳的运行路线短,易于击中对方。尤其是前手直拳的连续击打拳法,能破坏对方的平衡,干扰对方和混乱对方视线,从而给其它拳法创造有利条件。高质量的前手直拳在战术上的作用是:可以直接得分;为后手重拳创造条件;可以控制对手的进攻;关键时刻可在心理上取得较好的效果。1.前手直拳的动作要领(以右势为例)击拳时首先以两脚发力,右  相似文献   

5.
自由搏击是同场对抗型,将拳、腿、肘、膝、摔等各种技术相组合应用的项目.在技战术的应用中,拳法占整个过程中的较大部分,而后手直拳技术是很重要的攻击手段,较多优秀的选手都以后手直拳作为制胜的法宝.本文从后手直拳的实际应用情况出发,通过对后手直拳的动作原理及攻击特点,结合当前后手直拳在自由搏击比赛中的实际情况,进行后手直拳技战术应用的教学研究,以期为教练员与运动员在后手直拳的技战术训练中提供一定的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组合拳     
大震 《当代体育》2011,(13):59-61
组合拳是拳击中最常见的进攻方式:刺拳,也可以称为直拳,有前手刺拳,后手刺拳(也叫后手拳),迎面刺拳之分;摆拳,是以肩部关节为轴,由身体外侧直臂摆向内侧,路径是一个扇子面型,攻击对手的侧翼;勾拳,是由身体外侧曲臂勾向内侧,腰部用力,肩部也用力,成一个弧线击向对手,可以多个角度击打,力量极大……  相似文献   

7.
通过爱捷运动录像测试分析系统,对参加2004年全国拳击冠军赛决赛部分冠军的前手直拳作以运动学特征的研究、分析,将前手直拳技术加以量化,找出运动员运用前手直拳时的运动学特征与规律,为运动员和教练员在前手直拳技术训练和比赛中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舒拥军 《精武》2010,(5):48-49
在现代格斗技中,无论是拳击、散打,还是MMA,前手直拳都是最为基本、重要和攻击技巧之一,其具有攻击路线短,出击速度快、隐蔽性强等特点,实战中,多用于攻击对手头面部以及身体腰腹部等要害处。下面,为大家介绍几组在截拳道自卫术中常用到的前手直拳破解战例。  相似文献   

9.
下面我继续分别举一例,供大家了解、欣赏和参考:风摆荷莲:这是一个面对标准后手直拳的摔打技术,动作极其优美而简洁(老师又把它叫做箭桩丢打)。方法是:双手交叉,状如荷叶,左手在下,掌面向上,右手在上,掌面向前,这种手法叫"荷叶手",是专门抓拿对手的手的,面对来拳,身子微吞,双  相似文献   

10.
运用录像观察、数理统计、对比分析等方法对2016年巴西里约奥运会十名男子拳击冠军运动员技战术的运用情况进行研究与分析,总结出冠军运动员技战术的运用特征。1、冠军运动员不断使用前手直拳真假虚实进攻,借助假动作引诱对手反击或进攻后进行后摆拳、后直拳迎击或直接重击对手头部;2、前手单拳佯攻后组合拳重击;迎击时以后直拳、后摆拳精准击打对手头部;严密防守后或快速撤防后组合拳重击,并以格挡与后仰防守;3、快速后仰后单拳或组合拳结合反击、格挡防守反击精准、躲闪防守以迎击为主;4、重拳组合迎击以假动作、虚晃、步法、欲攻动作为前提,精准性高;5、犯规技术以头前冲为主且使用次数和种类较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拳击运动员后手直拳动作内部神经肌肉系统协同变化,提高我国女子拳击运动员的训练水平.方法:使用表面肌电技术对沈阳体育学院8名健将级女子拳击运动员后手直拳动作进行分析.结果:在后手直拳击打过程中上肢肌肉中三角肌前束做功百分比最高,平均为35%;后手直拳击打过程中主动肌的激活顺序为三角肌前束、肱三头肌和尺侧腕屈肌,肌肉由近端到远端依次激活.结论:后手直拳击打动作中上肢拮抗肌发挥着重要作用;从肌肉激活顺序来说后手直拳击打动作符合鞭打技术动作原理,在平时训练中加强上肢拮抗肌的训练.  相似文献   

12.
一、技术训练的要点男子一级除了传统的6项外,还新设置了蹦床,在团体赛和个人全能比赛中均为10分,在单项决赛中则不设蹦床名次。(一)自由体操主要动作有原地团身后空翻,后手翻团身后空翻,后手翻直体后空翻,前手翻团身前空翻和一个包括前手翻、后手翻的技巧串。...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我国对拳击运动的认识水平,增强我国拳击运动员技战术的应用能力,把握当今世界拳击技战术的发展趋势,本文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据统计法对2016年里约奥运会男子拳击决赛运动员技术应用特点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男子拳击运动员组合拳运用次数随着重量级别呈递增趋势,但在60kg公斤级之后又呈递减趋势;单拳进攻技术:前手直拳使用次数最多,其次为后手直拳、后手摆拳、后手勾拳;组合拳进攻技术:2拳组合拳使用次数最多;防守技术:躲闪防守方式使用次数最多,其次为抱头技术、格挡技术;战术应用:以主动进攻战术为主。  相似文献   

14.
对2012年第30届伦敦奥运会男子拳击比赛邹市明的竞技实力及其半决赛、决赛的技术与战术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邹市明近十年内竞技实力保持较好,但在得分能力上趋于下降,伦敦奥运会得分能力有一定反弹,但与对手的优势显著减小,体能状态、伤病、技、战术、对手实力增强等是重要致因;邹市明的技术特征表现为:攻防架势以右架为主,灵活辅以左架;侧重于使用直拳、摆拳拳法;进攻方式注重节奏控制和时机把握,以单拳进攻、突攻为主,主动进攻意识强,并能利用时机打反击和迎击;进攻以中远距离为主;后手摆拳、后手直拳得点效率较高;防守时善于使用摇避、侧移、后撤、贴靠防守;攻击效果较好,得分能力虽然不如以往,但控制能力强.战术使用上以主动进攻战术为主,其次是迎击、假动作、打吊摆脱和贴靠战术,紧逼战术和防守反击战术使用相对较少;战术风格全面,进攻和防守较为均衡;战术策略主要是打好开局、提前占据主动,不与对手纠缠、消耗,立足发挥自己灵活、快速的优势等.  相似文献   

15.
组合拳在拳击比赛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合拳就拳法的技术而言,它可分为单个拳法的技术动作和组合拳技术动作两大类。单个拳法技术分为直拳、摆拳、勾拳等拳法,组合拳技术分为左直拳接右直拳、三次扰视拳接右直拳、左直拳接右摆拳接左钩拳等。在拳击比赛中组合拳是一种常用的拳法。阐述了在拳击比赛中运用组合拳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和比较不同水平的拳击运动员后手直拳动作技术效果的各项指标的差异,为一般运动员的科学化训练安排、缩短差距提供可针对性参考意见。方法:采用Vicon红外动作捕捉系统、2块kistler测力台和1块测力靶以及同步设备,对优秀组和一般组共16名拳击运动员后手直拳技术动作进行比较分析。选取峰值拳速、接触拳速、拳速衰减率速度指标3个、冲量、峰值力量、相对力量、发力时间、发力率、发力指数力量指标6个、后脚峰值力量、峰值力量时间、快速发力指数指标双脚发力指标3个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优秀组和一般组在接触拳速和速度衰减率指标差异极显著。测力靶数据6个指标差异显著,下肢测力台指标中,后腿峰值力量/体重以及后脚发力指数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后手直拳技术动作效果要实现专项技术的"经济性和实效性"特征,重点在后腿积极启动力量,以增加出拳速度和有效击打的"刚性连接结构"为目的的抗阻专项力量训练设计是教练员提升一般运动员后手直拳技术动作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解析、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国家男子足球队与比赛对手相同位置运动员的跑动距离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1)与比赛对手相同位置运动员相比,国家男子足球运动员在跑动总距离上均少于比赛对手。2)在各级跑速的跑动距离上,守门员中速跑的跑动能力显著优于比赛对手;边后卫高速跑的跑动能力显著优于比赛对手;中前卫慢跑以下的跑动能力明显多于比赛对手,而低速跑的跑动能力明显少于比赛对手。3)高强度的跑动能力,尤其是冲刺跑的跑动能力较差,是国家男子足球运动员与比赛对手体能水平的差距所在。  相似文献   

18.
赵连保 《武当》2013,(11):49-50
直拳动作简单易学,强调直线进攻,路线短,速度快,实用性强,是优秀散打运动员使用频率较多的拳法。左直拳可以给对手造成突然袭击连续性的发起进攻,使对方措手不及,打乱阵脚,也可以进行佯攻,引出对方的其它拳脚,为我的反击创造条件。右直拳属于重拳,距离较远,力量较大,一般与散打其他技术配合运用,构成了散打组合动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一般是左直拳引路或佯攻,右直拳重创对方或为其他腿法和摔法创造进攻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9.
武兵 《武当》2005,(5):34-35
一、直拳1、双方交手,我快速抢攻,出左直拳攻打对手面部,对手后仰头闪避,接着,我连环出直拳补打其心窝,造成重伤,目视拳方(如图1)。要点:左拳连环打击,快速准确,转腰送肩,力达拳面,右拳回护体前。2、双方交手,对手突发右弹腿攻踢我裆部,我快变用左拳向下拍挡来腿,接着,对手变招发左边腿踢击我上体时,我进步连出左直拳  相似文献   

20.
陈平秋 《精武》2009,(4):47-49
下面我继续分别举一例,供大家了解、欣赏和参考:风摆荷莲:这是一个面对标准后手直拳的摔打技术,动作极其优美而简洁(老师又把它叫做箭桩丢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