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阐述了冠心病不同人群、冠心病照顾者、护士的健康教育现状及目前冠心病健康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应对策略,以不断完善冠心病防治健康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2.
Fn、HSP70在冠心病猝死心肌中表达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冠心病猝死心肌组织Fn、HSP70染色改变,为法医学鉴定冠心病猝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择35例冠心病猝死案例、30例冠心病死亡案例以及32例非冠心病死亡案例.用免疫组化方法对比检测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 Fn)和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70 HSP70)的表达。结果:纤维连接蛋白在35例冠心病猝死案例、冠心病死亡案例以及非冠心病死亡案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阳性表达.且冠心病组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冠心病猝死组和非冠心病死亡组(P〈0.05);冠心病猝死组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非冠心病死亡组(P〈0.05);HSP70在冠心病猝死案例、冠心病死亡案例组呈阳性表达.冠心病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冠心病猝死组(P〈0.05).非冠心病死亡组均呈阴性表达;Fn在冠心病猝死组中的表达与HSP70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纤维连接蛋白和HSP70的阳性表达是心肌缺血和损伤的灵敏指标,对推断冠心病猝死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说到急性冠脉综合征,很多人可能不曾听过,但要说到冠心病,那就家喻户晓了。事实上,前者正是冠心病中最严重的一种类型,堪称“终极”冠心病。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C1562T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创新要点:通过综合分析,明确了MMP-9 C1562T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发生存在种族差异性,解决了以往单个研究由于样本量偏少而得出不同结论的弊端。研究方法:利用meta分析可以扩大样本量的优势,分析了MMP-9 C1562T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间的关系,且研究结论更为可靠。重要结论:MMP-9 C1562T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发生存在显著的种族差异性:在东亚人群中,MMP-9C1562T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在西方人群及西亚人群中,MMP-9 C1562T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发生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DE)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方法选择年龄在55~85岁之间的138例初诊为冠心病的病人,进行CDE检查及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并进行对照,以CAG诊断结果为标准来评价CDE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结果138例临床初诊为冠心病的患者,经CAG检查明确了105例冠心病的诊断,其中74例经CDE检出室壁运动异常,且主要出现在室间隔和左室前壁,而左室下壁及后壁出现较少;CDE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4.76%、81.82%。结论CDE对诊断冠心病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尤其是当病变累及左前降支及其分支时,但对左旋支及右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研究了103例冠心病患者和100例正常人载脂蛋白B(apoB)基因上四个位点的遗传多态性及其与冠心病的关联。结果显示:(1)apoB基因上xbaI和EcoRI酶切位点的少见x~ 和E~-等位基因,VNTR的3'VNTR-B等位基因不同程度地与冠心病有关联。(2)xbaI酶切位点的多态性与Ins/Del多态性及VNTR多态性呈联锁不平衡关系,多个突变点共位于同一染色体上时冠心病的危险性明显增加。(3)基因单体型对冠心病的危险性具有独立判别意义。综上结果提示,apoB基因可能是冠心病多基因中的一个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出血对Q-T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测定了43例脑出血病人的QT离散度并与对照组比较.同时将脑出血死亡组与存活组以及脑出血合并冠心病组与无合并冠心病组进行比较.结果:脑出血组Q-Td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脑出血死亡组Q-Td显著大于存活组(P<0.01);脑出血合并冠心病组与无合并冠心病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Q-Td可作为评估脑出血者病危程度的重要参考指标,而无论其有无基础冠心病存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冠心病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冠心病的辨证分型具有多样性,其中医临床治疗也表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临床如何选择用药,如何辨证及合理应用,使其在提高疗效的同时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为此,笔者对其冠心病的几种中药治疗进行了综述,以便为临床医生研究冠心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冠心病为当今心脏病之首,通过检索近年相关文献,对中老年冠心病患者的非药物康复要则、康复方法和康复关键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0.
患冠心病注意哪些问题天津医院大学总医院李淑英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它是由于供应心脏营养物质的血管——冠状动脉发生了粥样硬化所致。临床上产生一系列心肌缺血表现,如胸闷、憋气、心绞痛、心肌梗塞,甚至猝死。半个世纪以来,冠心病已成为威胁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脂蛋白在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本次研究中选取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50例(合并组)单纯冠心病患者50例(冠心病组),另外选取体检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3组患者的脂蛋白水平,同时对3组患者的冠脉进行造影.结果:合并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冠心病组和对照组(P0.05);对照组载脂蛋白A1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低于合并组与冠心病(CHD)组(P0.05),而合并组显著低于冠心病(CHD)组(P0.05);合并组和冠心病组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合并组又明显高于冠心病组(P0.05);合并组和冠心病组的载脂蛋白B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合并组和冠心病组之间比较无差异性(P0.05).结论:载脂蛋白A1水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等检测指标可以为判断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提供参考,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冠心病的发病呈明显上升趋势,年龄趋于年轻化,病死率明显上升,所以冠心病的防治任务迫在眉睫。冠心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我科开展了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具有出血少和血管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3.
一旦出现胸痛、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很多人就会怀疑自己得了冠心病。其实,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错戴了冠心病的“帽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测定冠心病患者与健康对照者血浆中MBL含量,分析其变化情况,从固有免疫的角度探讨冠心病的可能致病机制。方法:采集100例冠心病(CHD)患者空腹静脉血,健康对照者60例,采用ELISA法对血浆中MBL含量进行检测。结果:100例冠心病人血浆MBL含量的平均值为3900μg/L,标准差为3209;60例健康对照组血浆MBL含量的平均值为2056μg/L,标准差为1824。冠心病组血浆MBL含量高于健康对照组,经t检验,t=4.071,P〈0.0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心病组血浆MBL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二者均值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血浆MBL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5.
一种冠心病心电信号的识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径向基函数网络(RBFN)用于冠心病心电信号的识别.首先给出了RBF网络的结构,然后讨论了网络的训练方法.并构造了RBFN对冠心病心电信号和正常信号进行了识别.临床和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谢翔 《中国教师》2013,(Z1):42-42
一、冠心病的治病原因冠心病是中老年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一般在四十岁左右发病,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我国老龄化阶段的到来,冠心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一般认为脂质代谢紊乱和动脉功能障碍是发病的重要影响因素,此外精神过于紧张、过度吸烟、缺乏锻炼、膳食总热量过高、高血压、肥胖等因素都是导致冠心病的诱因。二、冠心病的疾病症状冠心病在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症状是患者患有严重的  相似文献   

17.
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探讨冠心病的发病机制.方法:冠心病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冠心病组表现为血液流变性异常,全血黏度、血浆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血液流变性异常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医生或康复体育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是控制冠心病的关键。本文就大多数冠心病病人进行体育锻炼,针对运动处方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们统计了内科1982~1987年住院冠心病患者494例,除8例因病历未找到剔除外,其中并发心律失常的117例(Ⅰ度房室传导阻滞和窦性心动过缓及窦性心动过速均未统计在内),心律失常占冠心病的四分之一左右。说明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是常见的多发的,是临床值得重视研究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55例冠心病患者和5O例正常人作了甘油三酯、胆固醇、载脂蛋白AI,载脂蛋白B、高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亚组分含量的测定,同时还作了全血比粘度、聚集指数、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压积等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测定。冠心病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并用灵敏性和特异性两个指数将血清脂质血流变学进行比较。在血清脂质中HDL_2—Ch在病人组改变最为明显,其灵敏性为71%,特异性为92%在血液粘度中以低切粘度改变最为明显,其灵敏性为67%,特异性为88%。HDL_2—Ch可作为冠心病发病首选危险因子。血液粘度对冠心病的辅助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并可作为冠心病的治疗和预后判断指标,HDL_2—Ch和血液低切粘度结合起来应用,对冠心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