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愈发严重,高校职业规划教育的缺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美国职业规划教育起步较早,政府保障到位,社会参与度高,高校设有专门服务机构,服务内容全面,教师专业化程度高。我国可以借鉴其成功经验,从社会、高校和学生三个方面提高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2.
正职业规划指导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积极开展职业规划指导工作,能显著增强大学生的职业认知,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竞争力。进入新时代,社会企业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不仅有对大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高要求,而且有对大学生职业认知、职业素养等的高要求。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只有尽早接受职业规划指导并认真做好职业规划,才能把握正确的人生方向,高速、高质地达成人生目标。众多知名人物的成功经历证明,他们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离不开清晰、科学的职业规划。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为了培养出符合我国经  相似文献   

3.
林咏君 《科教文汇》2009,(16):75-75
职业指导是大学生就业的基础。对大学生进行职业指导的关键是要对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文章借鉴了国外高校职业指导的先进经验,对我国高校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全球化、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日益显示其重要性。而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滞后已成为制约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分析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探讨加强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对策、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就业难"的现实压力,需要高校重视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我国的职业规划处于起步阶段,很多的课题需要探索和研究。文章从高职医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分阶段实施、活动平台建设、建立高校职业规划服务机构、建设多层次的职业规划师资队伍四个方面阐述了高职医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全程化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现状以及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结合自身工作实践,探讨了自我教育对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积极作用,并就如何实现这种积极作用提出自己的建议,对推进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促进大学生就业进行了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大学生就业极其困难。在这种大背景下,结合了调查问卷所反馈出来的信息,发现大一大二学生对于大学时光利用的不科学性以及他们对大学生职业规划的高需求性。通过分析大学时光的利用和职业规划的联系,针对大学生自身、各高校、用人单位各方面给大学生全面的职业规划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搞好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既有利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也有助于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很早就引起了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重视,而我国的起步则较晚,要完善我国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可以结合我国现状并借鉴这些国家的经验。将职业规划教育作为必修课纳入大学生教育体系,完善制度环境,加强对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内容、师资、评估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如何给予大学生职业规划指导,是各高校面临的教育新课题。大学生职业生涯课程能够引导学生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知识,规划流程,更好地定位自己的职业道路。职业规划课程在高校中的课程定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不同于传统的专业课程,需要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实际意义出发开展课程设计。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项复杂而艰辛的系统工程,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都对大学生的职业规划产生深远影响。目前,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主要建立在课程体系上,缺乏家庭与社会方面的体系建设。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模式,让家庭、学校、社会以一种互动的方式帮助大学生开展职业规划,更有利于发挥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1.
郭旭娟  吴梅 《科教文汇》2014,(4):182-182,189
近年来,大学生生涯规划逐渐被广大大学生所认知和接受,但大学生对如何有效合理地制定生涯规划还存在盲点。因此本文就大学生生涯规划中的自我管理做出分析,着重强调在这个过程中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和怎样让大学生在生涯规划中养成自我管理的良好行为,旨在通过此文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生涯规划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刘吉杰 《科教文汇》2014,(10):205-206
我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待就业群体增大,然而就业机会的有限,毕业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问题,追根溯源,其产生主要是由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等综合因素造成的。社会工作是一种帮助人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工作,同时它还是一门服务于人的科学。“助人自助”是社会工作的基本宗旨,也是社会工作区别于其他各类助人活动的一个本质特征。社会工作对大学生就业压力调试的介入,将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祁怀远 《科教文汇》2014,(10):214-215
各高校建立大学生职业指导体系为推进学生的职业指导和生涯成长产生了重要作用,指导体系的构成包括了辅导员、职业生涯课程教师以及专业指导老师,这些人员职业素养水平影响着高校职业指导体系作用的发挥,为了更好地发挥体系作用,有必要从重要性、内容以及提升措施等方面探讨高校职业指导人员的职业素养问题。  相似文献   

14.
詹峰 《科教文汇》2014,(20):17-17
本文通过介绍目前高校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状,分析诚信缺失的主要因素是由于不良社会风气、家庭教育缺失、高校评价人才培养和评价体系不完善等。进一步得出提高大学生诚信品德应该通过建立诚信档案系统,学校与家长交流沟通,培育高校德育教育文化等措施,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本文为大学生诚信教育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重大改革措施。本文介绍了我校在借鉴国内外高等工程教育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化学纤维行业发展对专业设置的要求,结合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现状,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工程素质,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通过整合课程模块,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多层次训练学生的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以期为地方高校化纤人才培养提供有益的指导。  相似文献   

16.
卢刚  范金凤 《科教文汇》2014,(10):179-180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基础。高校基层党组织是由优秀的青年学子组成,加强大学生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增强青年党员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对于发展党的事业,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简要阐述了高校基层党组织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7.
黄琦 《科教文汇》2014,(24):89-91
习惯养成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设校园先进文化的主要途径。现代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和财经类大学生的自身特性,使部分大学生形成了纪律松弛、沉迷游戏、公德沦陷以及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等不良习惯,成为制约学生全面发展的瓶颈。本文以广东财经大学为例,从财经类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大学生行为习惯存在的主要问题、加强习惯养成教育的新举措等方面,对财经类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进行了经验总结和反思,旨在为财经类大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高校入学仪式教育集文化教育、思想教育、管理教育于一体,是学生面对大学生活这一新情境的继续社会化过程。入学仪式具有重要的文化人类学意义,应以宣传校园文化,传承大学精神为主题;以全员育人,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为理念;以营造氛围,实现系列化教育为要求;以贴近学生实际,体现时代性为目标。高校应充分挖掘入学仪式的育人资源,有效提高入学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19.
王毅超  董元 《科教文汇》2014,(4):203-204
就业是民生之本,当下严峻的就业形势对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90后”大学生已成为大学毕业生求职大军的主要群体,了解其就业时的情感和倾向是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前提。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对“90后”大学生在就业规划、就业目的、工作条件、就业地点、单位性质选择和薪酬方面的偏好进行了分析,结论可为高校有效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钱丹 《科教文汇》2014,(36):191-192
基于新时期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围绕学生工作的目标、功能和作用发挥三个方面理念的转变,探索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下学生工作的具体实践。提出以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着力点,将学生工作渗透到应用型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