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观史学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产生于意大利的一股新的史学潮流.微观史学的兴起源于对社会科学历史学的前提的质疑,其学术思想与法国年鉴学派、文化人类学、日常生活批判理论、马克思历史观具有深厚的渊源.微观史学的研究理论和方法对教育史扩大研究对象、转移研究重心、拓展史料运用等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微观史学的方法,认为它是以缩小的世界为观察的对象,是一种深入细致分析历史问题的策略。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文化人类学理论和马克思历史学理论是微观史学的三大理论基础。微观史学的三大特点在于注重史料的精确性,关注一般民众的行与为,综合运用多学科尤其是人类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在微观史学的视角下,教育史研究应拓宽传统教育史的研究范围、开辟新的研究领域和主题、拓展史料的采纳范围、深挖日常生活的教育信息并且综合考察教育史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微观史学的方法,认为它是以缩小的世界为观察的对象,是一种深入细致分析历史问题的策略。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文化人类学理论和马克思历史学理论是微观史学的三大理论基础。微观史学的三大特点在于注重史料的精确性,关注一般民众的行与为,综合运用多学科尤其是人类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在微观史学的视角下,教育史研究应拓宽传统教育史的研究范围、开辟新的研究领域和主题、拓展史料的采纳范围、深挖日常生活的教育信息并且综合考察教育史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4.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福柯《疯狂史》的面世及其引发的争议,精神医学史成为西方跨学科研究、历史学研究中的重要领域。在对《疯狂史》的回应、批判、反思与重建过程中,诸多历史学家阐发了自己的理论观点、立场和取向,反映了近半个世纪西方史学思想的演进历程,其中很多理论观点具有前瞻性与引领性,对于国际历史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作为历史学的分支学科,教育史学需要大胆借鉴当代西方新史学理论,充实和加强自身理论体系.作为新史学的一支,微观史学"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的研究视角与教育活动史研究有着内在的本质联系.它对中国教育活动史的研究启示可归纳为四个方面:微观化的研究取向;以问题为研究本位;总体史的研究宗旨;多元结合的大史料观.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外国史学史是一门较新的学科,国内研究专著多以西方史学为主,对民族历史学和广大东方地区历史学涉及较少。王建娥同志的《外国史学史》是在充分吸收国内外史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完成的一部包容东西方的外国史学史专著。综观全书,有以下四个特点:1.视野开阔、包容东西;2.逻辑严密、独具匠心;3.观念新颖、不囿陈说;4.结构紧凑、资料丰富、文风质朴  相似文献   

7.
将关学引入历史学。将对历史学特别是史学理论、史学史、史学批评史的发展有所裨益。本文系读康德《判断力批判》的读书笔记整理而成。  相似文献   

8.
微观史学兴起于20世纪七十年代末,是当代西方史学新潮之一。微观史学把研究的视线投向历史中特定时间和空间内的个人和小的社会群体,将它们聚焦在历史学的显微镜下,放大、重现和传递普通人生动真实的生活经历和精神体验,从而完成见微而知著、由特殊到一般的历史认识过程。  相似文献   

9.
本文为纪念恩格斯逝世100周年而作。恩格斯对史学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他在批判和继承西方传统史学理论的基础上,与马克思一道创立了唯物史观,并且对本世纪西方新史学理论派别的创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恩格斯在史学理论发展史上,占有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的历史地位。本文回顾了西方史学理论的发展过程,论述了恩格斯对西方传统史学理论的批判继承和对新史学理论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在对中国传统史学批判的基础上,吸收了西方近代的科学方法,提出史学研究要运用整体的方法、实证的方法和联系实际的方法,为史学研究注入了新的内容,也给后世治史者提供了必要的史学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1.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历史学的创始人。在对传统史学的激烈批判和对西方史学的热情介绍基础上,他提出“史学革命”主张,倡导“新史学”;他将进化论引入史学并重新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对中国史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标志着传统史学结束和中国资产阶级史学在理论上的初步确立。但由于历史与阶级的局限,梁启超史学思想不可避免地具有多元性和唯心主义的色彩。  相似文献   

12.
近代历史学家、教育家陈黻宸对史学的本体化、客观性和科学性的深入思考,体现了其史学思想在对传统史学的批判基础上,又吸收了一些西方史学元素;陈氏对史学理论及方法论有独特见解,并形成了自己写作新史的方法,因而,其在中国近代“新史学”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3.
李大钊的《史学要论》从历史学的对象、目的、方法论以及价值诸方面对史学理论作了深入探讨,既批判了当时流行的实证主义史学理论的某些不足,又指出了相对主义史学观点的若干纰漏,代表着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建构史学理论的最初尝试。  相似文献   

14.
五、历史学     
五、历史学01.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专题研究※02.二十世纪中国史学思潮及学术成果研究03.二十世纪西方史学理论流变研究04.历代国家行政制度、施政方式、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消长及处理经验05.夏商周断代研究06.敦煌吐鲁番文书研究07.中国古代西北地区生...  相似文献   

15.
理解观是年鉴派第一代史家马克·布洛赫史学观念的一个重要方面,其理解观不仅包括对宏观社会生活的"理解",也包含有对微观的历史学研究实践的"理解"。将其与同时代的法国批判历史哲学家的理解观比较之后可以发现,布洛赫理解观的出发点是基于他对历史学功用的思考,其落脚点则是为了用以指导具体的历史学研究实践。更为重要的是,在当代史学发生新变动的背景下,这一理解观并未中断并得以延续和加强。  相似文献   

16.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历史学的创始人。在对传统史学的激烈批判和对西方史学的热情介绍基础上,他提出“史学革命”主张,倡导“新史学”;他将进化论引入史学并重新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对中国史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标志着传统史学结束和中国资产阶级史学在理论上的初步确立。但由于历史与阶级的局限,梁启超史学思想不可避免地具有多元性和唯心主义的色彩。  相似文献   

17.
史学史是对历史学进行反思的学科,相对于历史学对人类社会活动的反思,史学史的反思更为深层。新时代史学呼唤中国当代史学史研究,通过在检讨与自省中完善自身学科体系,在与其他史学学科的交流对话中共同发展,在史学评论、尤其是当代史学评论中引导史学的自我反省与批判,21世纪的中国史学史将在世界史学发展的视野中开创未来。  相似文献   

18.
后现代主义是对过去几个世纪支配西方思想和社会生活的诸原理和前提有怀疑、批判态度的思潮。它动摇了真实理性、认同、客观性、单一理论框架等启蒙主义价值观,后现代主义虽然为历史学拓展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天地,但由于其观点的激进,所以很难被绝大多数历史学家所接受。目前,后现代主义史学的高潮期已经过去,但其对传统史学产生的影响仍在继续,并值得史学家们思考并探索。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中叶以后,随着西方历史学的转向和教育理念的更新,英国教育史学研究模式也发生了嬗变,从传统教育史学向新教育史学迈进。从最初的传统教育史学内部反思到专业历史学家的批判,对英国教育史进行批判性研究的大门被打开。而后,伴随社会科学的发展,英国社会教育史学和后现代教育史学对传统教育史学诸多问题进行了反思和讨论,取得突出成就。同时,英国教育史学在创建过去和现在的教育史观念连续性体系等方面面临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初,西方社会的剧烈震荡,对史学研究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在冲击之下,传统史学衰落下去,法国年鉴学派应运而生。年鉴派第一代代表马克·布洛赫和吕西安·弗费尔通过一系列优秀的历史学著作,建立了年鉴学派的史观和方法论,在历史研究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上全面超越了传统史学,丰富了历史学的理论和方法,对20世纪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