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一、图书的前期评价与后期评价图书评价活动早在图书出版之前就已开始。其最早的形式大概是“某人正在从事某作品的创作”这样的前出版消息。随后,有关的出版计划、出版消息等开始见诸各种报刊及其他宣传媒介。更有那些意在将来上柜的图书“完完全全地带入日常生活”(罗贝尔·  相似文献   

2.
图书是科学和思想传播的工具。人们通过图书传递信息,介绍新的科学技术的发明、发现和创造,交流思想,从而提高社会的科学文化水平。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是世界上文字发明最早的国家之一。有了文字,就逐渐有了图书。图书是科学、思想的凝结,因有了图书,中华民族的知识得以提高和推广,并且使千万年的文化传统得以流传。如果没有文字记载,人们对历史的认识,是不可想像的。  相似文献   

3.
<正>藏书票是一种被粘贴在图书环衬或扉页上,起到标明图书所属权作用的艺术作品,最早诞生于15世纪的德国。这种具有鲜明个性和特殊作用的微型版画,寄托了读书人对所拥有图书的喜爱与珍视。小小的一枚藏书票画面包罗万象,设计构思新奇,制作手法多样,方寸之间可容大千世界。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最早把分类理论应用于图书分类的国家,图书分类方法对图书性质和特征归纳具有重要的作用,对治学过程中了解我国学术渊源和演变状况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5.
特价图书是图书市场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分支。从最早的"收旧书"开始,伴随着民营书业的发展,特价图书也形成庞大的势力,如今已不可小觑。  相似文献   

6.
特价图书是图书市场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分支。从最早的“收旧书”开始,伴随着民营书业的发展,特价图书也形成庞大的势力,如今已不可小觑。  相似文献   

7.
简述刘向、刘歆父子的两部题解目录、分类目录(我国最早的图书分类法)的概况。  相似文献   

8.
“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于2006年被纳入《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重大文化工程,是我国最早实施的推动中国图书走向世界的推广计划.“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以“向世界说明中国,让世界各国人民更完整、更真实地了解中国”为宗旨,以资助出版中国的图书和向国外图书馆赠送图书为手段,力图打造图书版权贸易出口和实物出口两个平台,实现连通中国与世界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中华五千年的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孕育于华夏文明之中的中国档案事业也起步很早,关于档案管理工作及档案库房等方面的记载也远早于西方各国.其中有关档案库房最早的记录出现在西周时期,当时的“天府”负责保存王室最机密的档案,堪称最早的国家档案馆.图书档案古来一体,无论中外皆是如此.迄至近代时,有一些西方国家仍将图书档案混为一谈,没有实现图书档案的“分家”.  相似文献   

10.
最早知道《图书情报工作》,是在大学就读时,至今我仍可清楚回忆起对她最初的敬仰之情;不期几年之后,竟然与它比邻而居,去年更有幸受邀参加编委扩大会议,聆听了各位专家学者改名之争,定位之议,变革之论。学者们见识广博,体验深刻,对《图书情报工作》和图书情报事业的关爱之心,溢于言表;尤为令人感慨的是,盛誉之下的《图书情报工作》,并未高枕无忧,裹足不前,相反,“立足于更高的层次,……,正在进行二次创业”(编辑部工作汇报语)。  相似文献   

11.
吴平 《图书情报知识》2012,(2):67-73,107
中国编辑思想史演进的过程与中国社会发展相统一。各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现状与发展是编辑思想产生与发展的宏观背景与时空条件,现实编辑出版活动是编辑思想产生与发展的微观环境与动力因素。本文总结并阐述了凿破鸿蒙的先秦两汉、清露晨流的魏晋南北朝、盛世安澜的隋唐五代、旷达旨远的宋元时代、崇实致用的明清时代、泮林革音的近代等各时期的编辑思想特征。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家推动文化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出台,图书馆的文创产品从无到有,再到日渐丰富,文化创意产业进入蓬勃发展阶段。本文选取公共图书馆文创产品为研究对象,采取理论研究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调研公共图书馆文创产品的现状,发现图书馆跨行业的深度融合是解决当前文创产品创新力不足、竞争力不强等问题的有效途径,图书馆可从人才培养、产品研发、营销推广等方面加强与各行业的深入交流与合作,共同促进图书馆的文创产品创新升级,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相似文献   

13.
第八届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与创新应用高级研修班在知网在线教学服务平台召开,研修班分“图书馆之未来”“图书馆业务构架与资源/平台/数据”“图书馆服务”“图书馆研究成果与实践案例分享”四个主题单元展开详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文章综合研修班嘉宾发言、主题内容的报告以及国内外相关的文献资料与前沿研究,拟从图书馆目标定位的理论指导、发展转型的实践规划、应急体系的完善建设三个核心板块,集中呈现本次研修班的课程内容,探讨高校图书馆发展变革的趋势与转型之路,把握新信息时代下图书馆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清代学者象传》是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书画特色藏品,记录了清代主要学者肖像及传记,是了解清代学者形象的重要文献.关于这套画册的缘起与生成、选录与编纂的标准、画成之后的刊印和发行、传播与影响等,在学术界未能引起足够的关注.本文即在梳理时人与后人文献的基础上,尽可能厘清叶衍兰、叶恭绰等人编著《清代学者象传》的来龙去脉.《清代...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公民民主权利意识和利用需求的提高,档案开放利用的宏观环境已然发生了重大变化。自国家档案局启动档案法修订工作以来,档案开放利用成为学界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国档案法律法规在开放利用政策规定方面尚有需要完善之处。本文基于比较研究法选取六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档案法律法规中涉及开放利用政策的规定,从主体界定、开放利用内容、开放利用程序和法律救济途径四个方面进行调查分析,并与我国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作出对比,进而提出完善我国档案开放利用政策的建议,为学术界深化档案开放利用政策研究和立法者修订档案开放利用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了全面提升服务教育强国、文化强国的能力和水平,以高质量教材体系助力教育改革发展,文章对我国高等教育教材出版面临的形势和问题进行了分析,结合出版单位在新形态教材和教材体系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提出新时期高等教育出版要加强教学研究,培养专业化教材建设队伍;强化整体规划和过程管理,完善教材出版服务工作;依托在线开放课程探索教材建设新机制,构建完备科学的教材体系。  相似文献   

17.
文章提出,重庆抗战历史文献中心以罗斯福图书馆的保护利用和重庆图书馆及全市收藏的抗战文献的保护开发为基础,搭建共同体系,展现抗战历史文化的立体形态,传递和表达抗战遗址与抗战文献所蕴含的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社会文化信息,将它们融入现代社会发展进程和社会民众的日常生活中。以此加强社会民众对抗战遗址和抗战文献的认识和了解,从而达到抗战历史文化的普及,抗战革命历史的传承,民族抗战精神的永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通过对大陆与台湾地区中小学图书馆建设标准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其各自的优劣,吸取台湾地区的经验和优良做法,以期推动大陆中小学图书馆的标准化建设与发展。[方法/过程]对大陆和台湾地区中小学图书馆建设标准化进程进行梳理和比较,并从适应范围、规范形式、内容特征、量化标准4个方面对大陆和台湾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专门性标准的内容及特点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结论]结合实际,对大陆地区中小学图书馆建设标准化提出4方面的建议,包括:切合地区需求,探索符合国情的标准体系;详述细化标准内容,突出可操作性;强化软性建设,注重专业人员建设和阅读推广;加强研究与实践,充分发挥图书馆人的作用; 顺应事业发展,适时修订和调整标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 探寻新时代情报学与情报工作的内涵,重新认识情报学与情报工作当前和未来的新定位。[方法/过程] 总结"情报学与情报工作发展论坛(2017)",解读《情报学与情报工作发展南京共识》,提出情报学与情报工作未来发展的主要特点与总体趋向。[结果/结论] 在变化的时代面前,情报学与情报工作需要转型与变革,突破以文献为基础的学科固有范式,拓展以情报交流为特征的学科边界,从而以智能情报分析为核心,以技术开发应用为手段,以大数据为核心能力,以数据科学为新的增长点,构建情报学与情报工作新的核心能力与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开放科学环境下国家科技文献发展战略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 科技文献是科学研究不可或缺的手段,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支撑和保障,通过研究国内外科技文献建设情况,为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的制订做好前期战略研究。[方法/过程] 针对我国科技文献建设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国外科技文献建设的经验,总结开放科学环境下科技文献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新需求,提出我国科技文献建设的未来布局和发展规划。[结果/结论] 提出未来我国国家科技文献建设的重点方向:建成国际一流的新一代国家科技文献基础设施和科技文献长期保存体系,确保我国科技文献可持续供给和战略安全;建设国家科技创新开放知识服务系统,突破新一代科技文献智能知识服务的关键技术与产品的自主供给瓶颈;建成覆盖各类创新主体的国家科技文献协同保障服务体系,形成开放智能知识服务新业态;积极引领科技文献发展政策和发展方向,提升我国在国际学术舞台的影响力。并且,从5个方面提出我国国家科技文献建设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