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英 《宁夏教育》2007,(3):78-78
杨明全在《试论中小学校长的课程领导》中认为:课程领导是课程实践的一种方式,是指引、统领课程改革、课程开发、课程实验和课程评价等活动的行为的总称,它的目的是影响课程改革与开发的过程和结果,实现课程改革和课程开发的目标。这一定义强调,课程领导具有普遍性。郑先俐、靳玉乐在《论课程领导与学校角色转变》中认为:课程领导注重课程权力共享,集权与分权的均衡,它把国家、地方和学校,课程管理人员、课程专家、教师、家长、社区代表和学生等与课程相关的组织和人员都看作是课程领导的主体,使他们能广泛分享课程领导的权力与职责,扩大课程领导的参与面.实现课程领导主体多元化。  相似文献   

2.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技的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这两种课程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全新的课程形态,是为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而重建新课程结构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3.
论高校课程综合化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课程综合化是一种包含人类对整个世界的重新认识,对科学、技术、人、社会、环境及其相互作用的再思考。同时,包含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的整合,课程实施与课程学习、课程实施与课程学习的统一的一种课程理念和原则。综合课程是这种思想原则在教学实践中最主要的体现。综合课程有多种模式,高校在选择综合课程时须考虑本校的具体情况和社会的需要,并处理好与分科课程的关系。为了保障综合课程的实施,高校必须建立一支良好的教师队伍,同时搞好相关的配套改革。  相似文献   

4.
课程结构是课程模式及其相应课程观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一种课程模式区别于其它课程模式的重要标志。《集群式模块课程(宽基础、活模块)》(以下简称KH模式)的两段结构,呈现出与其它职教课程模式不同的结构特征,体现其特定的课程目标,反映其课程观念并控制其课程功能。一、课程结构体现课程目标课程是对育人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的规划和设计,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全部内容及其实施过程的总和。课程目标不同于国家制定的培养目标,而是某一课程模式的课程观念在育人方面的反映,并制约使用这一模式开发出来的专业课程…  相似文献   

5.
蔡定基 《教育导刊》2004,(21):25-26
构建适应21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课程理念、课程设汁、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政策等方面。如何借鉴国外课程改革的经验,结合我国尤其是开放地区基础教育的实际,构建出富有时代气息和地方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新体系,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课程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课程认为,课程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教学设计方案。广义课程认为,课程不仅包括显性课程,而且还包括隐性课程,即学生从学校的组织、制度、师生交往、环境等方面受到的潜移默化的陶冶和影响。如果将广义课程再延伸思考,还应包括“平行教育”的内容,即校外的非学校教育的相关内容。影响课程发展的因素有三个,即社会的要求、科学的发展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其中,社会的要求中起主要影响作用的是经济的发展;科学的发展将影响到课程观和课程的基本面貌(尤其是科学的新发展和新发现,对课程结构、内容、范围等变…  相似文献   

7.
回归与整合——课程观演进的一种关系解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知识和理性主义课程观、经验自然主义课程观、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观是课程发展史上三种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课程观。从人与知识、教育与生活、课程与教学这三对关系中解读课程观的演进,可以发现“人的回归、、“生活世界的回归”、“课程与教学的整合”是其基本精神,同时,回归与整合也是我们新时代的课程精神。  相似文献   

8.
基础教育课程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由多种要素、多种成分、多种部分组成的,学校课程内部各要素、成分、部分之间有规律的组织形式就是课程的结构。课程结构是课程的命脉和框架蓝图,决定着课程体系的功能,改革、优化课程结构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工作。为了适应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要努力构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相结合;基本型与拓展型结合,接受式学习与探究式学习结合,分科和综合结合,共同必修、部分必修和选修结合的课程体系;为多维度、多样化课程目标的实现建立可靠的课程结构保证。这就要求树立下列观念:  相似文献   

9.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轰轰烈烈地全国上下开展,校本课程是本次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点。如何认识校本课程,如何开发、建设校本课程,是许多学校和教师所关心的,特别是作为各级课程改革实验区的校长、教师和教育科研人员更是关心。为了更好地开发校本课程、建设课程资源,我们积极探索建设校本课程的各种渠道。  相似文献   

10.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这不只是一个单一的课程管理体制的变化,也是学校职责和功能的一次变迁:学校拥有一定的课程决策权和选择权,学校承担着开发课程的职责和任务。课程开发与决策,对绝大多数学校来说,还是一件十分新鲜的事情;学校明显存在着开发课程的意识淡薄、能力欠缺、资源不足等多种问题。正因为如此,  相似文献   

11.
学科中心课程思潮:20世纪的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课程发展的整个历史进程中,学科课程可以说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自20世纪以来,伴随着教育实践的日益发展,课程理论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而其中学科课程理论可以说发展得最为完善,其他课程理论都是在与学科课程理论的对抗中衍生、发展、壮大起来的,有的课程理论或思潮至今也只能说是初见雏形。在我们热烈拥抱新世纪的曙光之时回顾与展望学科课程理论的发展与流变过程及其存在的问题,无论是对新世纪课程理论的发展,还是对新世纪课程实践的变革,都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课程决策权集中在国家行政部门和专家学者身上,课程的实施主要是靠由上而下的行政命令来推行,教师只是课程的实施者,校长只是课程实施的管理者,区教师进修学院的教研员们只是课程如何实施的研究者。自1999年以来的二期课改提出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校本课程),实际上到目前为止,所谓的校本课程只是对国家课程统一管理的不足的弥补。现在提出的发展校本课程,将学校课程中的一小部分的决策权赋予学校的校长和教师,这个变革改变了以往学校、校长、教师被置于课程决策过程之外而造成的课程的制定、设计、决策与课程的实施割裂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中学教师课程素养现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师的课程素养主要由课程思想、课程知识、课程能力组成,是课程实施的决定性因素之一。通过对10所普通中学教师的问卷和访谈调查,发现较多中学教师课程意识淡薄,课程知识缺乏,课程能力不高,课程素养有待提高。注重端正和提高教师的课程思想、加强教师课程知识的学习、提高教师把课程思想和知识转化为实践的能力,是师资培训提高教师课程素养的几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学生的德、智、体美等各项素质的培养和发展,都要落实在课程上,课程建设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出来。可以说,课程改革成为当前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课程问题是学校教育的关键。课程理论是人们关于课程问题的基本观点、思想。历史上,课程论类型多样,各种认识纷繁复杂,且局限性非常明显。各类课程论都与社会、人和知识三个方面有密切联系。而且,有什么样的课程理论,就会有什么样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等。本文基于对各类课程论所进行地科学的梳理和反思,提出了课程论的纵横整合模式。  相似文献   

15.
我国新一轮初中科学课程的选择与实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在新一轮初中科学课程改革中,既设置了综合科学课程,又设置了物理、化学、生物等分科课程。那么,初中阶段的科学课程是选择综合课程,还是选择分科课程,以及选择后如何实施就成了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文章从综合科学课程和分科科学课程的各自特点及课程实施的条件出发,结合我国科学教育现状及浙江省近10年来的综合科学教改实践,较全面地论证了新一轮科学课程选择的主要依据及课程实施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综合课程面临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体化是综合课程最完美的设想。然而,一体化的成功很难见到,“拼盘”式综合却是普通的现实。这种现象本身源于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复杂关系,这种复杂关系决定了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在课程结构中都有自己的地位。根据学生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不同,综合课程在对象、跨度、开设阶段上都应当是多样的,综合课程的生命力在于多样化。  相似文献   

17.
目前科学课程实施面临着科学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严重不合理的局面,即面临应有课程资源的匮乏和现有课程资源低效、片面地开发和利用并存的局面。保障教育资金投入,促进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强化课程资源意识.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科学课程资源,切实提高科学课程资源的利用效率是扭转这一局面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8.
对我国高师教育科学课程改革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师教育科学课程存在着结构比例偏低,门类单一,内容陈旧、空泛,实践环节松散、低效等问题。因此,要提高教师教育专业化水平和师范生的职业专门化程度,应从四个方面对教育科学课程进行改革:一是深化传统理论课程;二是设置开放课程;三是拓展操作课程;四是整合实践课程,同时开发自助性课。  相似文献   

19.
更新课程观念 搞好课程改革(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课程观念是关于学校课程的基本认识、工作方针和原则,它指导人们的课程实践活动和课程改革,通常包括什么是课程,以及课程的目标、结构、内容、形式、媒体、实施、评价与管理等方面。回顾20世纪的课程改革历程,不难发现,关于课程的许多观念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傅敏 《早期教育》2006,(2):I0001-I0001
在近半个世纪的课程演变和发展的过程中,分别体现两种课程范式的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从彼此对立与分离,逐步走向借鉴与融合。依据范式的观点。学科课程范式和经验课程范式必将为一个崭新的课程范式所取代,这预示着当前的课程正处在旧的课程范式向新的课程范式转型的时期。这种新的课程范式应强调融合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于一体,强调知识的整体性、学生获得经验的完整性和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把它称为“整体课程范式”,它所代表的是当前课程领域追求的课程范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