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自行车运动员和普通健康者的血液流变的测试及分析得出:(1)自行车运动员的最大吸氧量与运动后血细胞压积呈负相关;(2)自行车运动员和普通受试者运动后血乳酸同运动前后的某些血液流变性指标呈正相关。表明:血液流变性与最大有氧能力、运动后乳酸之间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
一次性递增负荷至力竭运动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受试者在功率自行车上进行一次性递增负荷至力竭性运动前后宏观血液流变性和红细胞流变性有关指标的变化比较发现,力竭运动引起了血液流变性质的异常改变,出现血浆黏度和全血高、中、低切黏度及HCT显著升高(P<0.05),红细胞聚集指数A1、A2、红细胞变形指数TK、红细胞刚性指数VR显著升高(P<0.05)等血液流变性的异常变化。这可能是引起运动能力下降和运动性疲劳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本文测检了18例少年女子游泳运动员负荷运动前后的心电图.比较分析发现,负荷运动后以Ⅱ导联为准,心率明显虽快;PQ间期缩短;ST段抬高;R波振幅降低;QRS时限缩短;QT间期缩短;T波电压升高;运动以后少数有心律不齐出现。提示负荷运动对心电图有一定的影响,可作选材参考。  相似文献   

4.
健美操运动对女护士生循环机能和身体工作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12名中等卫校护士专业女生六个月的健美操运动训练前后心血管机能指标的测定,并与偶尔参加一般体育活动的女护士生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训练组女护士生的安静心率缓慢,每搏输出量增加;完成相同负荷运动时增加每搏输出量以适应运动对血液供应量的需要;运动时收缩压升高,舒张压下降,心血管调节功能改善;PWC170升高。反映了健美操运动对提高卫校女生心脏泵血能力,心血管调节能力和人体工作能力具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5.
观察了短跑运动员服用甲壳素(Chitin)前后机体在激烈运动后血液的变化。实验表明:通过服用甲壳素短跑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血乳酸浓度有显著的降低;成熟红细胞形态有更圆润、饱满的趋势;谷胱甘肽有所升高、乳酸脱氢酶、丙二醛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6.
目前,关于旋转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的论述,研究报导的还较少,只是有报导身体绕纵轴旋转时引起一系列植物性机能反应,如心搏加速或减速,血压升高或降低等,但并没有作进一步的报导。由于在体育运动和体育教学中,旋转运动是不可缺少的,但究竟旋转运动对人体心脏能...  相似文献   

7.
不同强度的运动训练及剧烈运动对血液载氧各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二种不同的运动强度对受试者进行为期六周的身体训练,并在训练的不同阶段进行4×400m间歇性剧烈运动,测定剧烈运动前后血液载氧能力各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运动训练在增加血容量的同时,降低了Hb浓度及Her,但机体VO_2max仍然明显提高。剧烈运动后Hb及Hct均明显升高,PV减少,显示运动对血液系统产生浓缩作用。由于酸性代谢产物的积累及机械损伤作用,血液中老化红细胞增多。  相似文献   

8.
探讨适宜运动方式对中老年妇女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对已被确诊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绝经后妇女患者36名先与同年龄段健康妇女进行比较血液等指标,对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慢跑组和舞蹈组进行为期6个月的慢跑和舞蹈运动干预,使用心率控制运动强度,再对血液指标检测,评价运动处方的效果。结果:经6个月运动锻炼后两组实验前后相比较,慢跑组试验后体重、BMI、PLT、TCH、TG、GLURBC及HCG均明显下降(P〈0.01),WBC、MCHC无明显变化(P&gt;0.05),MCV、MCH明显升高(P〈0.01),HCT升高(P〈0.05);舞蹈组试验后体重、BMI、PLT、TCH、TG、GLU、WBC、RBC及HCG均明显下降(P〈0.01),HCT、MCH无明显变化(P&gt;0.05),MCV下降(P〈0.05),MCHC有所升高(P〈0.05)。经6个月试验后,慢跑组HGB明显高于舞蹈组(P〈0.01),慢跑组MCH高于舞蹈组(P〈0.05),慢跑组TCH低于舞蹈组(P〈0.01)。结论:有氧运动具有减肥、降糖、降脂和防治脂肪肝的良好作用,长期健身运动时慢跑的血红蛋白值明显高于舞蹈的血红蛋白值,长期慢跑降低血液总胆固醇效果要优于舞蹈健身。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苏州市城市社区41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6周有氧运动干预前后身体形态及血液相关指标的检测及其变化的研究,探讨有氧运动对2型糖尿病的代谢调节作用。运用运动处方干预法,将41名受试者随机分为运动组(21人)和对照组(20人)。运动组予以16周运动处方干预,对照组不组织运动。得出结果与运动前比较,经16周有氧运动干预,受试者BMI、WHR明显下降;血清LDL—c水平明显降低、HD【/LDL值明显升高;血清FPG、FINS、及HOMA—IR显著性降低。得到结论,16周的有氧运动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体型具有修饰作用;对血脂、血糖代谢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可使胰岛素抵抗水平得到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10.
对肥胖青少年进行中小强度、长时间的有氧运动减肥,比较运动减肥前后其身体形态指标、血液生化指标和心率的变化.结果显示:4周运动减肥后,肥胖青少年体重、体脂率、腰围、臀围等身体形态指标,空腹血糖、血脂、血胰岛素等血液生化指标及安静心率、定量负荷运动心率、运动后恢复心率均有所改善.提示:4周的有氧运动减肥可有效降低肥胖青少年肥胖程度,改善其身体形态、血液生化指标、安静和定量负荷后心率,对增进肥胖青少年的健康具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1.
10 000m赛跑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0000m赛跑后男性受试者的血液流变性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运动后血液流变性显著下降,血细胞压积、血浆粘度和红细胞聚集的增高等原因是运动员全血粘度升高的主要原因。建议以增强适应性训练和合理补充饮料的方法,阻止该项目运动员全血粘度的升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低温环境下不同强度运动对糖脂代谢相关激素变化的影响,旨在为冰上项目运动者的训练监控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10名北京体育大学田径专项男生为研究对象,在室内温度为12℃的条件下静息、65%VO_2max和80%VO_2max强度跑台各运动20min,每次运动前后均采集血液进行相关指标的测试,每两次测试时间间隔不少于1周。结果:与静息前相比,静息20 min后血清胰岛素(Ins)水平、胰高血糖素(PG)水平、Ins/PG均有显著降低,脂联素(ADPN)水平显著升高;与65%VO_2max强度运动前相比,运动后PG水平显著降低;与80%VO2max强度运动前相比,运动后Ins水平、Ins/PG比值显著降低,PG水平显著升高。与静息后相比,65%VO_2max强度运动后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PG、瘦素(LP)水平显著降低,Ins/PG、多巴胺(DA)水平显著升高,80%VO_2max强度运动后血清NE、LP水平显著降低,DA水平显著升高;与65%VO_2max强度运动后相比,80%VO2max强度运动后血清肾上腺素(Ad)、NE水平显著上升,DA、Ins、LP水平显著降低。结论:低温环境可使Ins和Ins/PG下降,ADPN升高,且以中等强度运动后血清FFA显著升高,建议在低温环境下以中等强度运动更有利于脂肪的分解。  相似文献   

13.
运动对动脉血压的影响及其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运动对动脉血压的影响及其机制。发现运动时动脉血压升高,而且与运动的方式,强度和持续时间密切相关;运动后可以出现低血压反应;运动对高血压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指出这些影响是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包括中央命令机制、肾一交感神经活动、血液动力学、血液流度学、肌肉代谢反射和机械反射的作用,但有不一致的认识;有关运动后低血压反应和静力性运动的血压反应的研究还很有限,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测定了男性大学生短时间力竭运动前后不同时刻血清GH、BG和LA的浓度。结果显示:短时间力竭运动后即刻BG浓度显著高于运动前安静值(P<0 01);运动后30min、运动后60min时BG浓度与安静值无显著性差异,运动后BG浓度呈恢复趋势;运动后即刻、运动后30min时血液LA水平显著高于运动前安静值(P<0 01),运动后60min时LA水平高于运动前安静值(P<0 05),呈恢复趋势;短时间力竭运动后血液LA浓度的变化与GH浓度的变化呈显著正相关(r=0 83,P<0 01)。研究认为,剧烈运动后血液LA水平与GH水平所表现出的相关性有可能是两者与运动强度的相关,安静时低BG所引起的GH分泌增多取决于中枢对BG代谢的利用性,而非血液BG水平。  相似文献   

15.
力竭运动恢复期大鼠血液中自由基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力竭运动后24小时大鼠血液中LPO、SOD、GSH-px的恢复结果表明,力竭运动后即刻半小时,血浆LPO含量和SOD活性不断增高,3小时左右达到最高值,随后不断降低,运动后24小时基本恢复到静息状态。力竭运动后即刻血液中GSH-px有显著升高,随后一直都呈现下降趋势,表明LPO、SOD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而GSH-px则与它们的变化不一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多模式运动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老年人认知功能、神经营养因子(neurotrophic factors,NFs)、β-淀粉样蛋白(β-amploid,Aβ)、Tau蛋白及海马亚区体积的影响。方法:将25名健康老年人和25名MCI老年人分别随机分为运动组与对照组,对运动组进行20周多模式运动干预,评估干预前后认知功能、血液生化指标及海马亚区体积萎缩率,配对比较干预前后各类指标变化,并对各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干预后MCI运动组整体认知功能、注意力、语言流畅性及逻辑记忆水平显著提高(P<0.01);2)MCI运动组Aβ1-42含量显著升高(P<0.01),对照组Tau蛋白含量显著升高(P<0.05),运动组NFs水平显著提高(P<0.01);3)运动组左侧海马安蒙氏角1区(LCA1)(P<0.01)、左侧海马齿状回(LDG)(P<0.05)萎缩率显著低于对照组;4)认知功能变化与LCA1、左侧海马安蒙氏角4区(LCA4)萎缩率及Aβ1-42、Tau蛋白变化呈显著负相关,与NFs变化...  相似文献   

17.
对50名(男女各25名)50岁以上的科研人员制定了推荐运动处方,供其选择适宜的方式进行体育锻炼。实施4个月后,对其体重、心率、血压、血胆固醇、血甘油三酯、心电图等各项指标与运动前对比,显示其体重适度下降,心率减缓,血压降低,心血管系统功能增强。合理的运动处方能够改善高年知识分子心血管系统的功能状态,血液动力学指标均有良好的适应表现;有氧活动运动处方可作为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手段。  相似文献   

18.
运动性贫血的发病原因有很多,红细胞的变形性下降、机械脆性和渗透防性增加是其中的原因之一。我们以大鼠力竭性运动的模型,研究长时间运动引起体内脂质过氧化水平和血液ATP含量对Na~ -K~ -ATP酶的活力的影响及与红细胞变形的关系。结果显示:长时间运动后血液ATP含量下降:Na~ -K~ -ATP酶活力下降,与红细胞的变形性呈正相关:红细胞膜上脂质过氧化水平升高;与红细胞变形性呈负相关。提示:长时间运动引起的脂质过氧化水平的升高和膜Na~ -K~ -ATP酶活性下降是造成红细胞变形性下降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依据人体生物节律,探讨择时有氧运动对人体神经体液调节激素的影响。方法:20名健康青年男性以最大心率80%进行有氧运动,运动形式为蹬功率自行车,两次择时运动时间为上午6:00-7:00和下午16:00-17:00,随后的1小时为恢复期,以同一时间安静时为对照,从开始运动至恢复期结束,每30min取血一次,测定血液中皮质醇、NE、ANP和ALD的含量。结果:安静时血液中皮质醇、ANP和ALD水平上午高于下午,NE水平上午低于下午。运动时,血液皮质醇、NE、ANP和ALD水平均显著升高。上午运动与下午运动比较,皮质醇、ANP和ALD水平上午高于下午,NE水平下午高于上午。结论:机体皮质醇、NE、ANP和ALD水平均呈近日节律变化的特征。有氧运动时,皮质醇、NE、ANP和ALD水平均升高,并在运动后恢复期下降。上午有氧运动与下午有氧运动时,皮质醇、NE、ANP和ALD水平依然存在节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20.
马拉松运动,是一项运动量较大的项目,由于进行比赛的时间长,对机体的机能要求又较高,因此在比赛中就容易发生一系列的医学问题,尽管多年来,国内外学者陆续作了一些观察和报告,但仍为一项十分有意义的研究工作。1980年全国马拉松比赛在安徽合肥举行,我们曾有机会对80名运动员作了心电图的观察分析,同时对有运动前后对照的23名跑完全程的运动员心电图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