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八一"男子排球队高原训练体能指标测试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八一"男子排球队一线运动员高原训练过程中的3项体能测试项目(助跑摸高、连续 摸高和800 m跑)进行了跟踪测试研究,初步探讨了高原训练对优秀男子排球运动员的影响。结 果表明,1)运动员高原反应症状比较明显;2)在不同的高原适应期,可采用平原训练方法进行高 原训练,训练负荷的结构应有所不同;3)在高原环境下进行6周训练,对运动员助跑摸高和连续 摸高成绩的影响有显著性意义,对800 m跑成绩的影响没有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海拔交替训练对运动员生长激素和胰岛素样因子-I的影响。方法:长期生活在平原的男子运动员19人,分为两组:高原-平原交替训练组和高原-亚高原交替训练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试血清生长激素和胰岛素样因子-I的变化情况。结论:(1)通过两个阶段的交替训练,两个组运动员的GH和IGF-I变化幅度减小,运动员对于低氧刺激的调节能力增强了,有利于运动员更好的适应训练。(2)高原-亚高原组第二阶段GH、IGF-I整体水平要高于高原-平原组,表明在亚高原训练后可以更好的过渡到高原进行训练,减少运动员的适应期,有利于运动员在高原期间的训练。  相似文献   

3.
国家女子马拉松队在柏林田径世锦赛上取得了单项和团体冠军的优异成绩,通过对备战过程中的高原训练跟踪与监控,分析与研究我国女子马拉松项目重大比赛前高原训练的特点与规律,针对高原训练开始的时间、高度的选择、高原训练的时间、高原训练负荷的安排、高原训练过程阶段的划分、高原适应期的时间及下高原的时机,结合实践从科研的角度对高原训练的模式再认识。  相似文献   

4.
优秀中长跑、马拉松运动员高原训练探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高原训练高原高度的选择、训练的最佳次数、训练的持续时间、下高原的时机、训练过程阶段划分及训练课的安排、高原训练期间运动员身体机能生理和生化指标的评定进行研究。研究认为,高原训练有一个降低训练负荷的环境适应期;与海平面地区的训练相比,高原训练中的训练强度略有下降;在野外的训练多于在田径场的训练;为了确定与某一地区的地理环境相适应,应力争前往某一固定地点进行经常性的高原训练;应根据运动员在高原训练期间生理机能的变化特点和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制定相应的评定方法监控身体机能状况,保障高原训练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游泳高原训练的一些监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原训练现在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成绩名列前茅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进行过高原训练,并由传统的耐力项目向其他项目扩展。训练基地遍布世界20多个国家(共62个),其中我国占13个。90年代后,世界每年都举办高原训练研讨会,这反映出高原训练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高原训练在训练方法上也有所创新,美国在1991年就提出了高住低练法。高原训练可分为三种,一是赛前高原训练,3-3周制或4-3制,是为比赛准备的。二是为了提高训练水平的高原训练,3-6周制或4-6制。三是赛后高原训练。一…  相似文献   

6.
我国游泳高原训练始于1974年5月,时至今日已30多年。在这30多年中,高原训练对我国游泳项目成绩的提高已经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从游泳项目训练的实践过程来看,依据上高原的时间的不同,我国游泳项目高原训练的种类又主要分为:冬训期高原训练;赛前高原训练;赛后或恢复期高原训练。然而,针对不同时期的高原训练,其训练学特征是什么?运动负荷量与负荷强度安排的特征有哪些不同?常采用哪些训练方法、手段?如何建立适合不同类型高原训练效果的评价体系?等等。  相似文献   

7.
我国优秀女子长跑运动员高原训练模式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原训练是我国长跑、马拉松项目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有效途径。如何更加充分地利用高原自然环境,进一步发挥高原训练效果,提高高原训练的成功率,还需要不断探索。一个完整的高原训练过程包括平原大运动量训练阶段、高原大强度训练阶段和赛前平原大强度训练阶段3个部分,应妥善处理三者之间的负荷关系。  相似文献   

8.
我国游泳高原训练始于1974年5月,时至今日已30多年。在这30多年中,高原训练对我国游泳项目成绩的提高已经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从游泳项目训练的实践过程来看,依据上高原的时间的不同,我国游泳项目高原训练的种类又主要分为:冬训期高原训练;赛前高原训练;赛后或恢复期高原训练。然而,针对不同时期的高原训练,其训练学特征是什么?运动负荷量与负荷强度安排的特征有哪些不同?常采用哪些训练方法、手段?如何建立适合不同类型高原训练效果的评价体系?等等。  相似文献   

9.
排球比赛临场数据统计与处理的发展历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排球运动的不断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达,科学训练已成为提高竞技水平、取得优异成绩的保证.而比赛统计的数据是科学训练最直接的信息,排球比赛数据的统计工作对于教练员、运动员、科研人员和决策者等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排球比赛统计工作在不同的方面存在着差异性.这些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统计方式的差异性、统计指标的差异性和统计结果处理方式的差异性.综合这三个方面可以将统计工作发展分为手工统计阶段和计算机统计阶段.  相似文献   

10.
以揭示当代6人制排球主客场制竞赛的特征为逻辑起点,对我国6人制排球运动训练中的年度训练周期划分,三个训练阶段的基本模式,主客场胜负效应下设置比赛目标、角色定位、动机调控、心理定向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对优秀女子马拉松运动员任秀娟高原训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丰 《体育科学》2002,22(1):81-82
研究认为,高原训练有一个降低训练负荷的环境适应期;与海平面地区的训练相比,高原训练中的训练强度略有下降;在野外的训练要多于在田径场的训练;为了确定与某一地区的地理环境相适应,应当力争前往某一固定地点进行经常性的高原训练。  相似文献   

12.
现代竞技运动不仅是身体、意志的拼搏,而且还包括科技的竞争.高原训练作为一种有效提高运动能力的训练方法,已经受到了普遍的重视.我国是国际体坛较早开展高原训练的国家之一,但我国目前的高原训练主要集中在中长跑、竞走、游泳、自行车、划船、足球、曲棍球及柔道、摔跤等格斗性项目,但国外已经开展的项目如排球、投掷、短跑、跨栏等,我国仍处于较落后的境地.针对其中的短跑项目作一些可行性的分析,并制定几个训练的方案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对竞技能力结构的"双子模型"理论在排球训练中的运用进行阐述,指出在排球训练过程中建立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结构模型,教练员要根据排球运动员的自身发展特点,在不同的训练阶段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内容;还要根据排球运动员自身的一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排球比赛成绩的薄弱环节及时给予"补短",从而提高排球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和运动成绩,以期为从事排球训练工作的教练员提供训练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以健将级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训练负荷状态下的生理、生化指标测试法。研究结果认为,赛前高原训练的时间大致为4~7周;分为三个阶段:适应阶段、强化阶段、赛前阶段。  相似文献   

15.
《湖北体育科技》2019,(12):1099-1101
提高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水平,是保证我国排球水平经久不衰的重要因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总结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培养提高的训练经验。得出结论:根据排球技术特征,选用"分解训练、辅助训练、强化训练和组合训练"的方法手段,在各种不同时期进行"以难带易"的训练,对排球的容易技术,采用"以易促精"的训练要求;运用超量恢复的训练原理,科学掌控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训练负荷,以及强化仿技术动作的身体体能训练,最大限度地提高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6.
保证全年训练的系统性--全国排球联赛实行新赛制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国排球联赛实行新赛制已是第2年了,新赛制叩开了我国排球运动职业化的大门,使排球改革展现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新赛制有以下几个特点:把过去集中在十几天打完的联赛转变为持续4个月的“南征北战”式的赛季;比赛场次增加了2倍;球市刺激、高额奖金使比赛更加激烈,更具竞争性。这无疑对促进我国排球运动水平的提高极为有利。但是,新赛制的实行,打乱了各队每年冬季实施的大周期训练过程,使全年系统训练受到影响。在1997~1998年赛季这一问题已经暴露出来,我国排球运动整体水平有所下降。因此,如何在新赛制条件下实施系统训练,寻求科学化训练模式,达到排球改革的最终目的,这是全国排球工作者亟待解决的新课题。本文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收集了国内外有关训练大周期的不同提法和不同安排,从理论上阐述了在  相似文献   

17.
以中国国家女子马拉松队7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运动员在备战柏林世界锦标赛期间平原准备阶段、高原训练阶段和赛前平原准备阶段的血液指标(白细胞、血红蛋白、血清睾酮、肌酸激酶、血尿素)和机能指标(血压、晨脉)进行监控。总结在备战柏林世锦赛期间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特点,探索适合我国女子马拉松运动员的训练模式。研究发现,高原训练期间要有节奏地安排训练负荷,不同训练负荷性质的内容要穿插进行,尤其是在高原训练的强化期,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较为明显,应当增加训练监控的密度,避免过度训练的发生;同时赛前高原训练阶段、赛前平原训练阶段大负荷强度的训练,必须建立在雄厚的有氧代谢能力基础上,否则运动员很难完成持续性的高强度的训练负荷。  相似文献   

18.
在上高原前,首先要打好专项训练基础,要安排2~4周的训练量较大、强度中等的训练,强化力量训练,打好有氧、力量和专项训练的基础;高原训练的第一阶段(第1周)为适应期,训练量比较小,让运动员尽快适应高原的环境、气候,避免运动性伤病和传染疾病,第3周的训练将是整个高原训练的重中之重,在这一周的训练里要完成2~3次高质量的强度训练,力量训练在整个高原训练期间也要占据很大的比重,同时特别注意训练后的身体恢复。提出高原训练期间应注意女性的生理特点,尤其要注意经期对女运动员的影响和高原特殊环境对女运动员体脂变化的影响;高原训练中营养的补充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高原训练的负面效应,应注重运动员的营养补充,提供合理均匀的营养;把握好高原训练结束后参赛的时间,距比赛时间3~12天下高原为宜,使运动员在高原训练的高原机能未消失前参加比赛。  相似文献   

19.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任何体育运动项目都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才能完成。排球,是一项在全世界开展十分广泛,深受人们喜爱的运动,排球基本技术的教学与训练也是体育学院教学与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对排球基本技术的教学与训练规律的研究,不断提高教学和训练的质量,是排球教师和教练员的重要责任。 我们知道,运动技能的形成有三个主要因素.就是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这三个因素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尤其是时间知觉和空间知觉,更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排球练习可分为两大类:基本练习和辅助练习。很多文章指出,在多年训练过程中它们的比例安排应当作这样变化:逐步减少辅助手段的比重,增加基本手段的比重。但是,由于缺乏实验根据和数据,所以妨碍了它在实践中的运用。因而我们研究的目的也就是在于在提高阶段确定少年排球运动员基本训练手段和辅助训练手段的比例。研究对象是24名16—17岁的少年,他们的运动等级是2级,训练年限3—4年。他们被分成人数相等的三个小组。在六个月的实验过程中,各实验组的训练和学习制度都一样。但每组训练安排的比例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