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开放教育正成为一股潮流。相比传统业务将对校园信息化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构建支持开放教育的校园信息化体系将成为各高校信息化技术服务部门普遍面临的问题。文章将对开放教育模式下的信息化需求特征进行分析,然后提出一种普适的校园信息化开放系统架构,并以浙江大学信息化学科服务开放系统的实践为例进行案例说明。校园信息化与开放教育业务的融合开放教育表现为课程的自由选择,本质上却是教学资源的重新分配,由于教学  相似文献   

2.
教育信息化开放生态系统模型建设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育信息化在经历封闭性的系统建设阶段后,开放生态系统成为其满足教育变革和学习者需求的必然追求.本文阐述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开放生态系统观与开放系统技术架构,分析开放式信息教育化生态系统的特征及其功能模型,提出基于开放生态系统的信息教育化系统模型及其实践路线图.  相似文献   

3.
作为全国开放大学建设"5+1"试点单位之一,江苏开放大学在试点工作实践的基础上,结合省情校情,就省级开放大学的组织架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即:弘扬远程开放教育自身特色,完善开放大学建设的"大学+体系+平台"的组织架构;创新远程开放教育办学模式,建立以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自主办学的新型大学管理体制;强化远程开放教育服务意识,构建统一管理、系统运作、合作共建、协调发展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4.
教育开放是现代教育研究中的一个热点。本文借助耗散结构论的观点对教育开放机制进行了分析探讨,指出中国教育要实现新的变革、新的“飞跃”,必备的前提条件是:教育系统必须为“开放系统”,系统的状态应是“远离平衡”,系统走向有序必须引入“负熵”,系统的结构应是“耗散结构”。  相似文献   

5.
雷彩珠 《成人教育》2019,39(10):24-30
中日韩三国开放大学发展历史各异,但均已成为各国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基石。三国开放大学在办学理念、组织架构、人才培养、教育信息化等方面各具特色,符合各自的办学定位。整体看,中国开放大学比较注重服务基层和推进教育公平,日韩开放大学比较注重办学质量、学术水平等的提升。对于中国开放大学发展而言,还要正确认知合法地位、办学质量、学习服务支持体系以及国际交流、资源共享等方面的挑战,明确其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电大开放教育教学管理有着不同于传统高校的教学管理模式。基于对电大开放教育教学管理系统性、开放性两个突出特征的认识,电大开放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应从共同的愿景、信息化能力、交互能力、柔性能力等几方面架构自身的能力结构,在开放与竞争的环境中高效工作,推动电大事情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7.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开启了智能时代教育的新征程。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在线开放课程应用模式需要有新的变革。本文在分析了教育信息化2.0的内涵特征及在线开放课程应用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后,构建了适应教育信息化2.0要求的在线开放课程应用2.0模式,并从应用目的、参与主体和运行机制三个方面论述了该模式的内涵,提出了升级课程资源、创新教学模式、建立综合性评价体系和发挥示范效应等实施策略。最后,对在线开放课程应用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发展趋势与演进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以开放教育理念来引领,以法律法规和办学政策为支撑、依靠政府的组织领导、经费投入和电大的系统优势构建起现代开放大学的组织管理制度和组织架构;整合社会各类教育资源建立优质资源库,搭建起终身学习的公共服务平台,是创建山西开放大学可选择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9.
我国政府提出"办好开放大学"的发展规划,为广播电视大学的转型和改革提出了明确的方向。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开放大学成为远程教育界共同关注的焦点。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远程开放教育作为实现终身教育的主要教育模式之一。亚洲典型的7所开放大学,在创立背景、办学理念、办学规模及层次、经费来源、教职员工组成、教学传递模式、系统组织架构等方面各有特色,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为构建中国特色开放大学提供办学自主权、发展多元化、系统架构等方面的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0.
开放教育的发展正在变革传统教育形态,形成数字化时代教育新形态。基于开放教育视角审视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问题主要聚焦在平台架构重复建设且开放性不强、教学组织模式单一且应用性较弱和评价体系偏重静态而发展性匮乏等三个方面。实现精品课程转型升级需要系统的实施策略:平台架构,基于云平台的模块化开放架构体系;教学组织,基于现实需求的多层次整合化教学体系;评价体系,面向应用的进阶式发展性评价体系。研究得出了精品课程建设需要顺应发展趋势实现转型升级、需要采用系统策略形成合力整合推进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英国开放大学"开放学习"项目评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英国开放大学一直是国际远程教育界的开拓者和典范,目前又在全球开放教育资源运动中后来居上,成功开展了“开放学习“(OpenLearn)项目.本文首先介绍了“开放学习“项目的背景和目标、项目实施现状,然后概括了该项目在学习资源与学习活动设计、学习工具与学习支持服务,以及开放理念与举措等三方面的特点,最后,还对“开放学习“项目进行了总体分析和评价,并提出了对我国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开放和共享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A significant movement in education concerns the use of 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 By ‘open’ it is generally meant that the resource is available at no cost to others for adaptation and reuse in different contexts. However, ‘open’ is not a simple dichotomy; rather, there is a continuum of openness. We discuss four separate aspects of reuse and demonstrate how these describe different levels of openness. We discuss how the licensing and technical aspects of 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 affect the relative openness of an 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 Implications for those creating 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3.
开放大学是在推进终身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背景下诞生的一种全新的教育组织形态。建设开放大学,需要充分认识到开放大学建设的必要性,把握好开放大学的特征和职能,协调好开放大学与其他群体的关系。而加快开放大学的建设和发展,政府则必须加强对其进行引导,对我国的开放大学主体广播电视大学进行深化改革,加强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14.
Enthusiasts and evangelists of 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 (OER) see these resources as a panacea for all of the problems of education. However, despite its promises, their adoption i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is slow. There are many barriers to the adoption of OER, and many are from within the community of OER advocates. This commentary calls for a wider discussion to remove these barriers to mainstreaming OER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 and argues for a rethinking of the idea of ‘open’ to make it more inclusive by redefining the concept. It reminds us of the original thinking behind OER – which was to create universally available educational resources that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is commentary posits arguments against conflating OER and open education, questions the narrow definitions of OER, and raises issues around how to be more flexible and open to mainstreaming OER and removing barriers from within the OER movement.  相似文献   

15.
2011年10月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召开的"第24届国际开放与远程教育理事会世界大会"以"拓展视野——开放与远程学习的创新方法"为主题,是国际远程教育界探索新时期开放与远程教育挑战与发展的又一次盛会。大会期望提供一个国际论坛,邀请世界各国,尤其发展中国家的远程教育专家学者、管理者与实践者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共同讨论如何规划、开发和有效管理各类开放与远程学习项目,使其为人类追求优质生活与发展提供能够兼顾环境、社会与经济发展的新途径。本文是对此次大会的综述,涉及以下方面的内容:开放与远程学习在推进全球能力建设方面的贡献、全球开放教育资源建设进展及挑战、开放与远程学习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与创新,以及质量保证工作的未来方向。作者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全面了解会议的内容与精神,以及开放与远程学习的最新热点及其相应成果,为我国开放与远程教育的实践和研究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6.
国际开放教育资源典型案例:一个研究计划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开放教育资源运动不仅体现了大学的使命与教育体系的开放,而且使得知识开始成为公共财富。文章在简要介绍开放教育资源的内涵、分类以及开放教育资源运动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报道了"国际开放教育资源运动典型案例研究"的背景、目的、典型案例遴选方式以及该研究专栏的研究方法。作为"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系列论文的首篇,文章还就整个研究专栏的设计与安排作了简要介绍。最后,深入分析了此项研究对我国开放教育资源建设乃至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意义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7.
Open educational practices for curriculum enhancement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 (OER) and open educational practices (OEP) are relatively new areas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How OER and OEP can help practitioners enhance curricula is one of a number of under-researched topics. This article aims to enable practitioners to identify and implement appropriate open practices to enhance higher education curricula. To that aim, we put forward a framework of four open educational practices based on patterns of OER reuse (‘as is’ or adapted), mapped against the processes of curriculum design and delivery. The framework was developed from the in-depth analysis of 20 cases of higher education practitioners, which revealed patterns of OER reuse across disciplines, institutions and needs. For each open practice we offer evidence, examples and ideas for application by practitioners. We also put forward recommendations for institutional policies on OER and OEP.  相似文献   

18.
远程开放教育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跨越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但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 ,因此 ,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应正确协调素质教育与电大远程开放教育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9.
电大引领社区教育,具有机制、技术、资源和体系等战略优势。在社会转型形势下,电大引领社区教育需要确立服务大众教育、终身教育、素质教育、人本教育、开放教育的战略方向,并着眼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从增进校地共建常态化沟通、加快教育模式社区化改造、探索教育实施实体化运作、推动教育服务的最大化覆盖、强化教育保障的立体化支持等方面入手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20.
开放式学习环境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放式学习环境是当今一种别具吸引力和有着广阔发展前景的学习环境。“开放”是其最基本的和最主要的特征,具体表现为:理念开放、技术与媒介开放、教育目标开放。在践行开放式学习环境理念的过程中,方法问题是必须予以把握的一项根本性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