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才欣 《上海教育》2010,(10):18-19
我有个朋友,女儿在美国读书,他去美国探亲,回来以后跟我说:“我到美国课堂里面听课,听了以后,感觉跟我们中国内地的课堂有很大差异,差异在于我们中国的老师在课堂上是千方百计把有问题的学生教到没有问题就算完成任务,而美国课堂呢,正恰恰相反,他们要把没有问题的学生教到有问题才算好。”  相似文献   

2.
精神的天堂     
前年六月,江苏江都实验小学邀请我作为专家组成员之一,参加他们课题结题会。会上他们的教师给我们上了一堂汇报课,课题是《鸟的天堂》。上完课,我在评课时讲了一句话:“如果说大榕树是鸟的天堂的话,那么,我们应该让课堂成为师生精神的天堂!”让课堂成为学生的天堂,那么学生在课堂上应该是自由的、快乐的、充实的、美好的。自由的,是说学生在课堂上身心自由。他们能说自己想说的话,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见解。在这里,没有思想的桎梏,没有传统的约束,没有条条框框,没有绳绳索索。有的是自由,有的是直率,有的是坦诚,有的是争论,有的是碰撞,有…  相似文献   

3.
当学生茫无头绪时,我能否给他们以启迪?当学生没有信心时,我能否唤起他们的力量? 我能否读出学生眼中的愿望?我能否听出学生回答中的创造?我能否让学生感谢到我的精神和脉搏与他们一起欢笑?我能否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和谐的欢乐、发现的惊喜?  相似文献   

4.
正岁末年终,在与毕业了的学生的邮件往来中,我问其中一位学生:"在我的课堂上,哪些东西让你受益了,值得继续发扬?哪些是徒劳无益的,需要努力改进?"出乎我意料的是,这位学生并没有谈及我觉得实用并拼命塞给他们的解题技巧之类的东西,而是说:"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老师在课堂上引领我们发现那些我们自己难以发现但又意义深远的东西。"学生的这句话,让我立刻想到他们高二时,我教他们Trapped by the Flood一课(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Book 6 Unit 5)的情形。我之所以  相似文献   

5.
音乐课堂是缓解压力,释放压抑的重要场所。为什么这样说呢?由音乐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可见一斑。每节音乐课。他们都在释放着某种压抑。每节音乐课他们都会发出生命的欢呼。这里没有题海练习,没有考试的压力和烦恼,有的是动听悦耳的歌声、自由自在的评论。学生不自觉地用言行告诉了我,音乐是他们所需要的,音乐能给他们带来欢乐、开心,  相似文献   

6.
红叶 《四川教育》2010,(1):36-37
熊老师:现在这个班是我在五年级接手的,作文方面长进比较大,但学生的思维能力并没有提高多少,现在我利用教材在课堂上重点让学生多读、多思考.好的问题有时让每个学生在课堂本上先做做。再讨论,然后抽生回答。这样让每个学生的思维动起来,只有这样举手圊答问题的学生才会多些。有时给他们念文章,出示两三个问题让他们做做。  相似文献   

7.
孙凯 《辽宁教育》2009,(9):28-29
初为人师时,常常听各方的观摩课,欣赏的同时也常常羡慕做课的老师上课如何成功,学生表现如何出色.每堂课上学生没有学不会的知识,也没有学不会的学生,课堂上尽足收获的声音,总是那么完美无缺.可当我去效仿、去学习他们的做法时,却发现学生的表现总是那么不尽人意.课堂上看似解决的问题,却在课后一一暴露出来,这使得我一时对自己丧失信心,对学生抱怨不断.我发现要让他们说出"听不懂"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相似文献   

8.
我在香港任教已经一段时间了,为了提高学生的口头作文能力,我给学生们出了一个题目——“生命中难忘的一个人或一件事”。每个人登台讲述五分钟。我没有想到,? 每一个短短的五分钟,每一个学生的讲述,都令我动容。这些学生大多白天工作,下班后进入课堂充电。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场合,他们敞开心扉,真情告白……在这个视“隐私”为生命的时代,我没想到这一群香港学生在我的课堂上竟然袒露了心声,演绎了他们的真情故事。  相似文献   

9.
正每次走进教室,都能看到一些学生在"抄作业",也经常听到一些老师说学生的作业是"抄"来的。在调研中,很多学生反映"不会做呗""作业太多呗"等。对于学生的这种行为,我更多的是理解。写作业的目的是对课堂知识的巩固和加深,如果学生根本就没有听懂老师课堂上所讲的内容,没有把课堂上所要学习的知识弄懂、弄明白,那他们  相似文献   

10.
在一次课堂上,老师让学生在纸上写出自己的优缺点,很多学生只写了自己的缺点而没有写优点。"老师,我想不出来自己有什么优点。""每个人都会有优点的,大家好好想想,也可以跟同桌讨论讨论自己有哪些优缺点。""以前我也觉得我有很多的优点,可我总是被父母批评,在他们眼中我是没有优点的。"  相似文献   

11.
昨天学校举行了一次语文教研课《螳螂捕蝉》,我甚感那是一堂异彩纷呈的课。特别是课堂上教师对学生处处表现出关爱,看,不是用亲切的语言表扬、鼓励,就是温柔地拍拍肩膀,灿烂的笑容一直挂在脸上。在这节课上,教师对学生那浓浓的爱意无不让听课老师大加赞赏。然而这一节课中,我发现了一个与班级氛围极不和谐的音符——离老师最近的两个学生,他们分坐在讲台两侧,他们的表情与这节课的气氛格格不入,脸上没有喜怒哀乐的变化,好像课堂与他们无关似的。所以整节课他们没有举过一次手。  相似文献   

12.
一位网友在网上发帖子说:我是小学语文老师,对学生我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对他们“紧”了,平时上课根本没有几个人回答问题,对他们“松”了,他们就骑到我头上来了。郁闷啊……这位网友所说的情况比较普遍,这样的“问题”时常困绕着一些教师,特别是刚踏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其实,问题不在于学生,而在于教师。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让他们积极活跃,成为展示自我的主角是必须的,再说多数孩子本身就有这个天性。但是孩子毕竟是孩子,何况一个班级的人数又不在少数,如果没有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恰如其分的“控制”,课堂表面上看似热闹,实质难免出现…  相似文献   

13.
正笔者在下校视导听课中发现一个现象:几乎所有的课堂教学过程非常顺利,学生回答问题顺畅,上黑板做题非常正确,课堂似乎很完美。但这完美的课堂引起了我的质疑。是学生没有错误吗?不是。深入到学生中间看一看,犯错误的学生还真不少。原来是教师害怕学生犯错误,特别是在公开课上。他们认为有错误的课堂不是好课堂,认为课堂上学生出错是教师的失败,有失面子;也害怕听课的教师因为课堂上学生的错误而否定这堂课。于是只让  相似文献   

14.
记录者之歌     
再过些日子,学生就要毕业了。很多学生都想趁着毕业前写好留言,并希望老师能给他们留下一些话语。他们的心情我理解,但班会课上我还是宣布了一条纪律:高考前,任何人都不得在课堂上写留言,当然也包括老师。其实我知道他们已经紧张得分不出课堂内外了,我也知道表面上他们不再会堂而皇之地拿出留言本,  相似文献   

15.
音乐课堂是缓解压力,释放压抑的重要场所.为什么这样说呢?由音乐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可见一斑.每节音乐课,他们都在释放着某种压抑,每节音乐课他们都会发出生命的欢呼.这里没有题海练习,没有考试的压力和烦恼,有的是动听悦耳的歌声、自由自在的评论.学生不自觉地用言行告诉了我,音乐是他们所需要的,音乐能给他们带来欢乐、开心,能让他们激动不已.  相似文献   

16.
<正>学生对课堂会有什么样的期待,以及他们会如何观察教师的教学,离开课堂后他们可能会有什么样的记忆;怎样预测学生对问题的反应,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思路,如何照顾少部分学生的情绪……一名有经验的教师,他对课堂的思考和准备,往往是教科书上所没有的。我走进教室时,他们已经坐在  相似文献   

17.
我曾经在课堂上问了初一学生一个问题:你觉得自己幸福吗?令我意外的是回答“不幸福”的声音绝对压倒了寥寥的“幸福”声。我知道初一的学生还是孩子,他们的回答是遵从内心的。他们活在条件优越的当下。为什么会没有幸福感呢?  相似文献   

18.
一、成效显著的课堂教学 听说美国的课堂上,学生想怎么坐着就怎么坐,教师也可以坐在桌子上。在美国,我见到的课堂形式的确是这样的。可是,让我惊讶的是,学生们都在认真听讲,全班二十多人没有一名走神。我所走过的二、三、四、五年级共4个班都是这样,这一点让我非常震惊。这种情形和我们的课堂教学正好相反,我们的学生都能手背后坐好,可是偶尔提问,却总会有几名同学不能复述其他同学刚刚表述的观点,说明他们的思想没有和课堂的节奏一致。  相似文献   

19.
在上《梦想的力量》这篇课文前,我让学生先在课堂上交流一下自己的梦想是什么,没想到竟然有几名学生说自己没有梦想。这让我很是震惊,在我看来,他们正值充满梦想的年龄,怎么会没有梦想?记得小时候学过一篇课文叫《丁丁和小飞机》,当时做梦都想开着飞机上天。现在的孩子是怎么了?  相似文献   

20.
李薇 《考试周刊》2011,(42):121-122
从教九年来,我接触并使用过很多的教学方法。可谓教无定法。可以说没有一种教学方式方法能够适合所有的学生和所有的课堂。职高学校的学生有着自己的特点:他们没有升学压力,入学的时候成绩也不是很好,自身的学习习惯也不好,职高学生的学习特点决定了在对他们的教学中应采用一些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下面我就结合多年来在英语教学上的实践,谈一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