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教例简述]设计一(于漪)1.理解课文层次:盼春——绘春——颂春2.读析“盼春”部分中作者的心情.3.读析“春草图”四个句子的描写内容。  相似文献   

2.
《春》是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写景抒情散文,多年来,它一直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重点篇目之一。按照编者的思路,通常我们都是采用盼春绘春赞春这一顺序来教,重点带领学生分析欣赏作者描绘的五个画面: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根据素质教育对语文课...  相似文献   

3.
说明:本文内容适用于学写描写景物的作文。一在本刊上一期《〈春〉给我们的构思启迪:画面连缀巧绘景》一文中,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朱自清先生的《春》在文章构思方面给我们的启迪:角度一:总叙—分写—合议角度二:盼春—绘春(春之新、春之美、春之力)—赞春角度三:写时—写景—写人—写意角度四:抒情—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议论抒情上述角度都能表现作者对文章内部层次的精心安排。  相似文献   

4.
    
角度之一赏图探美全文共描绘了五幅图画: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通过五幅图画,描绘了大地春回,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赞美了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表达了美好的感受。教学过程与方法:一、通读全文,了解大意。二、全文充满诗情画意,思考下列问题:1.全文描绘了哪几幅图画?2.每幅图画各抓住了被描写景物的什么特征?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由所描绘的几幅图画进行归纳,本文的中心意思是什么?4.各幅图国描绘的角度有何变化或特点?三、由所描绘的几幅图画联系全文,说说作者的思路。四、仿写。仿照本文写法,选取一景,描绘几幅图画。例如写日出,可以“日出前——日将出——日正出——日出后”为顺序,描绘四幅图:山睡图、朝霞图、日升图、晨曦图。  相似文献   

5.
一、回顾知识,入新课 师:寒来暑往,四季更替,历来文人墨客对春尽情地抒写称颂。朱自清的散文——《春》独具特色。可以说它是一首抒情诗,也是一曲春的赞歌。上节课我们有感情地朗读了课文,理清了写作思路,回顾知识后回答:围绕春写了哪三个部分?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7,(17):114-115
《春》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精美散文,也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作者以诗的笔调,描绘了花卉争荣、生机勃勃的春天的图画,赞美、抒唱春的创造力和带给人们以无限希望,从而激励人们在大好春光里辛勤劳作、奋然向前。朱自清先生匠心独运,妙借"东风",将盼春——绘春——颂春,尤其是绘春部分的春草、春花、春雨和迎春有机的融合起来,使之成为一篇经典美文。  相似文献   

7.
《春》是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多年来一直为语文教材编者所看重。说起《春》,我相信绝大多数语文教师都能熟练地说出概括课文重点内容的那几幅图(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因为《教学参考书》就是这么“图”的。实际教学时,绝大多数教师也是沿用这种概括方法来引领学生学习的。记得曾有机会在一所学校里听三位教师教这篇课文,都是按着盼春、绘春、赞春的顺序理清了文章思路,都是按照顺序用五幅图概括绘春部分的具体内容。虽然教师不同,学生不同,教法几乎完全相同,很难看出哪位教师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听完课后,我曾有过一个…  相似文献   

8.
颂春     
活动目的 :1 通过画春、颂春 ,培养学生听、说、画的能力 ;2 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训练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活动准备 :1 老师准备《春之声》钢琴曲 ;2 学生准备水彩笔和画纸 ;3 课前让学生观察春天景色 ,查阅春联。活动过程 :一、激趣入境欣赏歌曲《春天在哪里》。师 :春天的景象 ,同学们都很熟悉 ,谁能告诉老师春天在哪里?生 :池塘边……小河里……草地上……师 :同学们想不想用自己的画笔描绘春天的美景呢?(板书 :颂春)二、听音乐、绘春景1 伴随着《春之声》圆舞曲 ,学生绘春天美景 ;2 学生自由离座赏画 ,评出佳作 ,贴在黑板…  相似文献   

9.
说明:本文内容适用于学习描写景物的作文。朱自清先生精致的散文《春》在写作构思上能给我们怎样的启迪呢?我们可以多角度地进行分析与理解。一般的分析是这样的:《春》的写作角度可以理解为"盼春"、"绘春"、"赞春"。这样的分析简洁而明晰地点出了《春》的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10.
朱自清名作《春》,既抒写了对春的赞颂之情,又完整地写下了春的六个节气,可谓艺术性与科学性高度统一。但是,不少评《春》文章,一般只剖析“春”的横断面,忽略了从纵线上去细观详察,把《春》划为“盼”“绘”“赞”三块;又把“绘春”切为“总”“分”两截,从而支离了颂春的思想脉络,割断了扣时序的变换的节令线。  相似文献   

11.
石爱梅 《初中生》2009,(6):27-28
鉴赏古诗词名句的关键是明确思路。首先,从表达方式的角度,可将名句分为三大类:写景、抒情、言理。其次,按“交代出处——阐明旬意——感受句美”的鉴赏思路来组织语句。  相似文献   

12.
<正>布鲁纳在《教学理论的建议》中指出:"所谓求知,是过程不是结果。""所谓科学的教学不是灌输作为结果的知识,而是指导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引导——发现式教学"正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进行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的程序设计是:课题兴趣→素材——疑问→点拨——假设验证→评价——结论→运用结论知识反馈。【课题兴趣】多媒体演示"水通电分解的微观模拟图"。【引言】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原子→新分子→新物质。  相似文献   

13.
<正>《春》这篇散文意境优美,构思精巧,语言精美。作者以诗歌的笔调和清丽的色彩,用火热的情感和精美的语言,抓住春天景物的特点,通过各种表现手法,生动而有层次地描绘出一幅幅生机盎然的春景图。课文第二部分,具体描绘春天的景物。作者从"草报春、花争春、风唱春、雨润春、人迎春"五个方面描写春天的景象,五个段落五幅画。其中的诗情画意之美,值得读者去解读。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春草图这一段第一句从点上描绘。(1)用"偷偷地""钻"写  相似文献   

14.
春魂     
《小读者》2008,(4)
春色春是什么颜色?桃花说:"春是红色的,我就是春风吹红的。"牵牛花说:"春是紫色的,我就是叫春染紫的。"梨花说:"春是白色的,不然,我哪里会有这银装素裹呢!"松柏却说:"春和我一样,是青翠的。"小草钻出地面,伸了个懒腰说:"春是绿色的,我就是明证……"  相似文献   

15.
我国古代的一些诗词重复用“春”字咏春,使人感到春风扑面,春色满眼,春意盎然,春情荡漾,趣味无穷。南朝梁元帝《春曰》诗: “春还春节美,春日春风过。春心日日异,春情处处多。处处春芳动,日日春禽变。春意春已繁,春人春不见。不见怀春人,徒望春光新。春愁春自结,春结谁能申。欲道春园趣,复忆春时人。春人竟何在,空爽上春期。独念春花落,还似昔春时。”全诗18句竟用了23个“春”,再加上“日日”“处处”等重叠、重用,字词稠叠,可谓奇特。  相似文献   

16.
正高考试题多以"提供材料→问题情境→提取图文有效信息→主干知识迁移→探究地理事象发展过程→解决现实生产生活中的问题"的模式出现,以知识为载体,以能力立意为主导。因而在解答高考地理综合题时可采用"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问题"的答题思路。"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问题",既是地理学科的三大核心能力,又是分析、解决问题的重要思路。所以该思路既符合解决问题的一般思维流程,又充分体现能力和知识双向考查过程。  相似文献   

17.
有人说:绘本=文+图+奇思妙想。绘本鲜明的画面,图文互补的形式,简洁明快的语言给儿童提供了多元想象的空间。绘本中不管是"图""文",还是"图+文"的各种关系组合,都潜移默化地为儿童提供丰富的写话资源,给儿童创造性的阅读带来无限的惊喜。那么,怎样把绘本写话引入课堂教学,让小学低年级学生乐在其中,爱上写作呢?一、仿写画中"话"——临摹语言规律绘本语言简洁生动,富有童趣,表述的方式又极具特色,它常常通过重复性的情节与句式来连接画面,在回环反复中传递出故事的主题。我们仔细阅读不难发  相似文献   

18.
有春     
<正>从前在过年的时候,大人会把很多写着"春"字的红纸贴在米瓮、水缸上,还有糖罐、灶间,甚至也贴在衣橱上。有一次,我疑惑地问父亲:"为什么到处都贴着‘春’字呢?"他说:"希望年年有春。"在闽南语里,春天的"春"和剩下的"春"是同音字,到处贴着春字,是祈望年年有剩余的意思。父亲也常说:  相似文献   

19.
复习课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基本课型之一,很多小学数学教师认为复习课是最难上的,因为在复习课中通常采用高强度"炒冷饭"式的复习模式,结果教师累、学生累、复习效率低下。教师要想提高复习教学的有效性,就要在课前理顺复习思路:找准有效复习的切入点→把握有效复习的关键点→选好有效复习的着力点→重视有效复习的延伸点。依照复习思路组织学生进行有效复习,从而提高复习课的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20.
曹丽 《山东教育》2011,(18):22-24
"教育创新=教育元素的重新组合+教育思路的重新调整"。我们的"班级绘本吧"把绘本引进了每一个幼儿家庭,绘本教学也成为日常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通过创新让绘本教学更精彩,这成了我们反复思考的问题。结合我园的音乐童话剧特色活动,我们萌生了把绘本引进童话剧表演的想法,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