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白菜是我区人民最喜食的蔬菜之一。但目前我区蔬菜生产上主载的大白菜品种巳严重退化,品质差、产量低。优质品种缺乏,大白菜生产的经济效益不高,严重影响了菜农生产的积极性。为满足人们生活需要和市场供应,我们进行了大白菜的新品种引进与比较试验,旨在筛选出笼农贸区种植的大白菜优质品种。从参试的10个品种来看,泰白2号,泰白6号两种在生理性状上表现为早熟,泰白4号表现中早熟,这三个品种在在生长前期表现特别,如抗抽苔、无病株、产量高,适合我区春季种植。而豫园60、豫园50、豫春1号和豫春3号这四个品种极不抗抽苔,叶球松散,不抗软腐病及霜霉病;泰白3号直筒形,外叶青帮,商品性差,不宜在我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经1992-1993年引种试验研究,从众多的作物品种中筛选出了几个优良品种,玉米品种主要有“农大60”、“辽单19”、“矮112”、,大豆品种主要有“84018-13”、“铁丰24”、“铁丰25”。这些品种表现出了极大的丰产性状,丰富了滦平县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藏青311品种在不同肥力地块的产量表现与主要经济指标研究,提出了该品种主要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拉萨河下游河谷区三叶草引种品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拉萨河谷的自然气候条件, 选择了9种三叶草品种进行集中品比试验, 观察各种牧草的越冬率、生育期、高生长速率和产草量等生产形状。结果表明, 拉萨河谷下游河谷区适合引种栽培三叶草,三叶草能够顺利越冬,能够取得与其它地区相似气候条件下的相当产量。在参试品种中,Zgrk8802 红三叶、Beskyd红三叶和Vesna 红三叶是适宜于拉萨河谷下游的优良牧草品种,在越冬率、产草量、生长期和生长速率方面表现都是优良的品种,值得在拉萨河谷下游区推广。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4个苜蓿品种的产量表现、选择适宜种植的品种,提出苜蓿种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6.
不同类型小麦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的地域性表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选取西藏主要小麦品种和内地优质小麦品种,分别在西藏和杨凌进行冬播和春播,收获后测定并分析其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结果表明:相同环境下,西藏品种蛋白质含量和谷/醇比值均低于内地品种,但在两种种植环境下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变化表现不同;同一品种在不同地区种植,其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总趋势是西藏点蛋白质含量和谷/醇比值均低于杨凌点,且西藏品种和内地品种及冬小麦和春小麦籽粒蛋白质品质在两地间的变化都不同;不同类型品种在两地种植,其籽粒蛋白质品质的差异不同,其中冬型品种的籽粒蛋白质品质在两地的差异最小。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所开展了一系列的黄瓜新品种引进与品比试验,通过试验示范筛选出8个综合性状较好的品种,结果表明津研3号、津研4号、新泰密刺3个品种的平均亩产量均高于甘丰3号、甘丰3号、甘丰11号,但易感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及霜霉病,甘丰2号、甘丰3号及甘丰11号3个品种第一雌花节位较高,开花期迟于其它品种,适于春茬栽培。津研3号、津研4号、新泰密刺及对照品种(长春密刺)的果形优于甘丰8号,适合于大棚冬春茬栽培。拉萨冬春茬黄瓜的播种期一般在元月份,较春茬(2月中下旬至3月上旬播种)黄瓜的栽培有所不同,在早熟性、丰产性、抗病性等方面的表现出不同。本文根据试验结果,对拉萨目前主载黄瓜早熟品种和新选品种进行比较,可为当地冬春保护地栽培黄瓜品种的选择,提供主要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4月份的农产品走势品种差异较大,豆类、玉米和小麦表现偏强,而糖、棉表现的较弱,这和品种各异的特性及自身的基本面有关,总体来说宏观政策影响减弱,4月份农产品价格波动都不大。  相似文献   

9.
西藏油菜的生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田间试验,用Shannon-Winener,Greerberg多样性指数和Pielal均匀度指数分析了西藏油菜的品种,表型,生境,垂直分布,地理分布的多样性,结果表明,西藏油菜的品种多样性十分丰富,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都较高,但不同生境,不同垂直高度及不同的地理范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海拔3500-4200米的西藏中西部地区集中了西藏93.81%的油菜品种,在海拔3500米以下地区,随着海拔的升高,品种数量渐趋增多,在海拔4200米以上地区,随着海拔的升高,品种数量逐渐减少,表现出西藏油菜品种丰富的多样性和相对集中性,同时,提出西藏中西部地可能是我国白菜型和芥菜型油菜起源地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对从CIP(国际马铃薯中心)引进马铃薯资源160余个进行了种植、评价,从中筛选出生长性状表现较好的资源90个,于2003年在湟源县进一步进行种植试验,评价出17个适应性好的品种。从试验结果看出,这17个品种理论产量略高于当地主栽品种,淀粉含量、干物质含量等方面表现亦较好。若要培育炸薯条、片的专用型薯种,可在这些品种中引种或作为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11.
3月份的农产品各品种走势差异较大,玉米和棉花表现较强,而油脂油料类、小麦、早籼稻则表现较弱,这和品种的特性及自身的基本面有关,另外与前景难测的经济形势也有很大的关系,宏观经济对市场的影响依然较大。  相似文献   

12.
从引进和杂交选育的冬小麦品种中,选择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品种,以主栽品种肥麦作比较,进行了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演变分析,分析了从种植冬小麦以来品种更换过程中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表现和稳定性的变化。产量水平2001年与1975年比较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了116.4%,产量的提高是在保持一定亩穗数的基础上,改变了栽培条件,加强了田间管理,增加了穗粒数和千粒重。结合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化,提出了今后西藏冬小麦产量育种目标。  相似文献   

13.
孟霞 《西藏科技》2012,(3):6-8,17
由于西藏特殊的地理位置、复杂多样的生态类型等,使西藏当地青稞品种具备了耐旱、耐寒、耐碱、抗病等优良品种。为了以后西藏的种植资源和育种工作,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来自西藏各地的春青稞于2007年在农牧学院实习农场种植的区域试验中9个品种农艺性状、产量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康青3号品种(品系)关联度最大(r=4.6973)、综合表现最好;其次为970926关联度大(r=4.6137)、综合表现好;970655关联度为最小(r=3.9469)、综合表现最差;其次2003016关联度小(r=4.1307),综合表现差,农艺性状中有效小穗数关联度最大(r=4.4654)对产量影响最大,株高的关联度最小(r=3.2613)对产量影响最小。综合评价的结果与品种在生产实际中的表现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4.
陈念平 《资源科学》1996,18(6):24-31
本文根据郁金香的生物学特性,结合我国河北滦平县的气候、土壤等自然资源条件,自1991年起,中国科学院滦平试验站从国内引种50多个郁金香品种,经过几年的栽培、驯化试验,发现郁金香在当地的生长发育状况表现出:生根时间短、球根后期生长良好、经济效益高等特点。试验研究*郁金香、引种、驯化、栽培试验、河北省滦  相似文献   

15.
玉米品种展示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在13个玉米展示品种中,产量高、植株综合性状好的品种有:"禾田4号"、垦沃3号、龙育10号、禾田1号及东农257等五个品种,其中"禾田4号"表现最好,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6.
苹果是我区农牧民最喜爱的主栽果树品种之一,但目前从我区苹果生产状况来看,一是原有的品种因栽植年限长而树体衰老和品质退化严重;二是更新速度过慢,因气候的特殊原因选择适合当地的品种较困难,从而年产有下降趋势.为了改善目前这些状况,我们对从辽宁果树研究所引进的18个苹果新品种,在林芝地区的生长、结果习性以及果实经济性状等的表现进行了观察及研究,初步筛选出了适合林芝地区生长而表现相对比较优良的岳金、335-58、新世纪、北海道、皇家富士、澳洲青苹和首红7个品种,供今后在西藏(林芝)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17.
为丰富西藏日喀则市马铃薯品种多样化,通过对引进的四个马铃薯脱毒品种、自主选育的脱毒马铃薯新品系"200905"进行适应性、丰产性、商品性等综合农艺性状的比较试验,筛选适宜当地气候条件和生态条件的种植的新品种。结果表明,根据综合性状表现新品系200905、中薯18号较当地品种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商品率高。可以考虑新品系200905作为日喀则市较大面积示范种植进行进一步鉴定。中薯18号可以适当示范种植和保存资源利用。  相似文献   

18.
姚文秋  于海杰 《中国科技信息》2007,(16):169-170,172
目的:探讨研究除草剂对越冬之星苜蓿地苗期的杂草进行了防除试验,可筛选出除草剂品种。方法:通过小区试验苜蓿株高.产量及杂草量的综合调查分析记载。结果:结果表明高效盖草能、精禾草克、精稳杀得、拿捕净对禾本科杂草的防效为100%,5%苜草;争在杂草株龄较大的情况下综合表现较好。结论:苜蓿无药害的除草剂品种推荐5%苜草净在杂草株龄较大的情况下喷雾。  相似文献   

19.
从2010年开始,我们选用性能较好、种植面积较大的13个品种进行筛选,筛选出8个品种;2011-2013年连续三年对8个紫红薯品种进行抗黑斑病的抗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日本紫薯王品种的抗黑斑病表现突出,解决了紫红薯不耐贮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基因型和环境对转基因抗虫杂交棉种子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0个转基因抗虫杂交棉品种在7个不同地点的实验材料,分析了基因型和环境及其互作对棉籽种仁率、短绒率、蛋白质含量和油分含量等7个主要种子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因型和环境及其互作效应对于所分析的转基因抗虫杂交棉品种的种子品质性状均有极显著的影响.根据种子品质性状分析结果,每个品种都有适宜其种植的地区.不同地点种子品质性状的表现不尽相同,同一地点不同性状之间的表现也不一致.因此,基因型和环境效应分析中应注重品种的综合表现,育种改良时应考虑其品质性状在育种目标中的权重进行品质改良和综合提高.相关性分析表明,棉籽短绒率与棉仁中蛋白质含量有极显著负相关,但与种仁油分含量和棉酚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