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管井飞 《家教世界》2012,(18):27-28
同事跟我说起这么一件事:她家四岁的儿子嘴很甜,一出门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地叫个不停。可就是不肯叫楼上的王妈妈,弄得这位同事很尴尬,为此事没少惩罚他。某日,这件事情又重新上演,同事忍无可忍,回家把孩子狠揍了一顿,逼他承认错误。结果儿子委屈极了:"妈妈,你才是我的妈妈,我为什么要喊  相似文献   

2.
听妈妈的话     
王笃行 《小读者》2011,(5):35-35
我很喜欢唱周杰伦的一首歌:“听妈妈的话.别让她受伤,想快快长大.才能保护她……”这是因为.我很后悔自己没有好好听妈妈的话。小时候.我特别爱玩.常常是早晨出去,快晚上了还不见人影。害得妈妈总是火急火燎地四处寻找.好不容易找到了拉我回家.  相似文献   

3.
金丽芳 《班主任》2002,(6):20-20
前不久听一位同事讲了一件事。她班上有位男生叫小成,胆子很小,总是不声不响。老师也不太注意他的一切。有一天,他妈妈却特意来向老师致谢,说小成昨天在班上第一次受到了教师表扬,高兴得不得了。回家后,他的话也特别多了。她作为家长特别感谢老师对她孩子的鼓励。同事说,听他妈妈这么说都不好意思了。  相似文献   

4.
为爱播种     
上学期的一天晚上,我意外地接到学生敏的妈妈打来的电话。敏的妈妈是我班上最负责任的家长。电话中,她向我哭诉:由于过度操劳,她累坏了身体,可那天傍晚接孩子回家后,她疲倦地倚在沙发上休息。敏非但不关心她,反而厌烦地说:"妈妈,我饿  相似文献   

5.
胡秀芳 《教育文汇》2012,(10):26-26
一天课间休息时,我向同事们推荐2012年第六期《教育文汇》刊登的《我教过的两个特殊孩子》一文。一位同事读后感叹说:“这样的学生,我班多得多了——潜能生,都潜到水底,上不来了。”同事说的话,我能理解,她其实是一位责任心很强的老师。我也了解她那个班级,  相似文献   

6.
让孩子爱你     
同事的孩子7岁,是个娇气的女孩子。但是,自从进了学校后,她发生了一些令人意料不到的变化。原来她每天早上总是赖床,不肯起来。现在,她会很早地起床,站在卧室外面喊“妈妈”。同事问孩子为什么这么早起来,她说:“我怕妈妈睡过了上班时间。”同事以为孩子是偶尔为之,但她坚持这样做。过了几天,孩子竟然在早上为她冲好了牛奶,她得意地对她说:“妈,请你喝牛奶。”同事觉得这事有些蹊跷,便问她这些天为什么天天叫妈妈起床,还冲牛奶给妈妈喝。孩子天真地说:“老师说了,7岁的孩子已是个大人,应该懂得爱自己的爸爸妈妈了。”同事在单位里说起这件事…  相似文献   

7.
金茶娟 《小学生》2006,(7):86-87
“金老师,我是孙雨清的妈妈,我们孙雨清这几天在家里老是发脾气,一定要叫我们买电脑,说是好多同学家里都买了电脑,上了网,这几天,回家都很迟,每次都说在同学家写作业,其实是在玩电脑游戏,我真是被她气死了!不是我不想给她买,实在是怕买了电脑后,更没有心思学习了。她很听你的话,你帮我跟她讲讲,好吗?这天晚上,孙雨清的妈妈打电话向金老师求救。  相似文献   

8.
和同事闲聊的时候,我问了一句:"下班回家后,你们都在忙什么呢?"我很惊讶地发现,除了做饭、做家事,很多妈妈都告诉我,她们还要忙着盯孩子写功课,或是忙着检查孩子的功课。我一直认为,写功课是孩子自己的事情,父母要做的,顶多是帮忙看一下而已,怎么会变成是妈妈们下班回家后,还要排进工作的事项之一呢?  相似文献   

9.
故事发生在奥地利。一天,小男孩在家里玩的时候,失手打碎了窗台旁祖传的古董花瓶。男孩怕妈妈责备,笨拙地试图用胶水把碎片粘回原样,。晚上妈妈回家后,一眼就看出了花瓶的异样,她问孩子:“花瓶怎么了?”男孩红着脸说:“一只猫从窗外跳进来,撞倒了花瓶……”妈妈很清楚地记得她出门前关好了窗,孩子是在撒谎她不动声色地说:“是我大意了,忘了关好窗子。”  相似文献   

10.
丹妮是我同事柯明的女儿,每天放学跑过一条街来我的办公室里找她妈妈取钥匙。我很奇怪,这么费事,为啥不配一把钥匙给她?柯明用不容置疑的目光看了我三秒钟说:必须这样做啊!她有钥匙,你怎么掌握她?丹妮15岁,难道绕路来取一次钥匙,再拿着钥匙坐公车回家,她妈妈就可以掌握她了?  相似文献   

11.
莉莉现在已经研究生毕业.她一直和妈妈关系很好,青春期时也没表现得逆反,按中国家长的话就是“一直非常听妈妈的话”.妈妈让她做什么,她都会很努力、很认真.有人问莉莉原因是什么,莉莉轻松地说:“没什么原因,因为我让妈妈做的事她只要答应了,她每次都很认真、很细致地做,甚至比我让她做得还好.”莉莉讲了这样的故事: 我五岁那年的冬天,妈妈给我讲故事,故事中的小朋友在吹泡泡,我说我也想吹.妈妈说,天这么冷,做泡泡的叔叔阿姨们都没出来,等天暖和一些,五月份左右,妈妈给你买个泡泡吹.小孩子就那么一说,很多家长为了打发孩子也就那么一答,这事就过去了.可到了五月份,当我从幼儿园门口出来时,真的看见妈妈手里拿着吹泡泡的瓶子,正向我摆手.这件事虽小,但它深深地印在了我心里.  相似文献   

12.
一天下午,我从幼儿园接5岁的女儿回家,就听到女儿说:“妈妈,我们班上好多小朋友的爸爸妈妈都给老师送月饼了。”我反问女儿:“他们为什么要送月饼给老师呢?”女儿不假思索地说:“马上要过中秋节了,中秋节都要吃月饼。”我试探着问女儿对这个问题怎么想。她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妈妈,我也想给老师送月饼。”听了女儿的话,我心里很不平静。孩子对老师有感情,想给老师送月饼的想法是无可非议的,何况模仿是孩子的天性,有那么多家长都给老师送了月饼。那么,是答应孩子的要求去送月饼呢,还是就这件事让她多明白一些道理?我思考再三,从真正关心和爱护孩子的角度  相似文献   

13.
和同事闲聊的时候,我问了一句“下班回家后,你们都在忙什么呢?”我很惊讶地发现,除了做饭、做家事,很多妈妈都告诉我,她们还要忙着盯孩子写功课,或是忙着检查孩子的功课。  相似文献   

14.
在爱中成长     
王朵朵是我班的一位小姑娘,长的胖嘟嘟的,圆圆的脸上有一对会说话的大眼睛。朵朵在班里是一位能力很强的孩子,每天她都高高兴兴地来园,快快乐乐地回家,小朋友和老师都喜欢她。近一段时间,朵朵没来,她妈妈打电话说,孩子得病了,是心肌损伤,需要住院。我们三个老师听了都很着急,为这么小的孩子得这么严重的病而心痛。我们决定到医院去看她。第二天,我正在指导孩子们做粘贴画,涛涛忽然冒出了一句:“朵朵怎么还没来?我都想她了。”听了他的话,我心里顿生了一种感动:孩子们来到这个班里还不到三个月,却已经建立起了纯真的友情。也难怪,在这几个月…  相似文献   

15.
有一次,我听到一位同事讲自己的家事:她工作忙,孩子一直由老人来带,她每天一回家,孩子就会马上兴奋起来,围着她转,什么都不顾了。这让老人心生“嫉妒”,有一次戏谑着说:“我整天带着他,发现他有时候一整天总是闷闷不乐的,怎么逗也不开心,可妈妈一回来马上像是变了个人似的,看来还是妈妈亲啊。”  相似文献   

16.
学期初的一天,思锦的妈妈来接她,向我了解孩子在班上的表现。我说思锦很乖、听话,就是胆子小些。她妈妈同意了我的看法,但最后说了一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孙老师,您猜前几天思锦跟我说什么?”孩子能说什么呢,我好奇地等待着下一句。“她说,你跟孙老师说说,让我...  相似文献   

17.
两本挂历     
元旦前的一天上午,我正在给小朋友上课,甜甜推门进来了,怀里抱着一本挂历。她高兴地对我说:“单老师,送你一本挂历。”我顺手接过挂历,说:“谢谢你。”并送给甜甜一颗五角星。第二天一大早,苗苗也带来了一本挂历。苗苗妈妈对我说:“苗苗昨天回家说,送给老师挂历,就能得到五角星。”苗苗妈妈的话让我很  相似文献   

18.
黄淑文 《生活教育》2014,(13):32-33
正有一天女儿放学回家,居然跟我说,她的同学很羡慕,希望可以当我们家的小孩,又自由又开心。我反问女儿:"你呢?如果有来生,你还要不要再当妈妈的孩子?"女儿调皮地扑向我,哈哈大笑说:"下辈子当然还要当妈妈的女儿啊!因为妈妈总是听我说而不是要我听妈妈的话。"你给出的爱,孩子了解吗?我想,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为什么有些父母给出的爱却让孩子拒于千里之外呢?有些父母是不是急于给出自己想给的,而忘记聆听孩子真正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有天早上,我刚踏进幼儿园大门,正巧碰上了送孩子入园的云云妈妈。一照面,云云妈妈便悄悄地对我说:“云云这孩子真不懂事,要大便也不跟老师讲。昨天回家后,我又发现她裤  相似文献   

20.
[这一天我决定延迟一天去学校,陪她一起回家,我要带她将这条从村口到家的路完完整整地走一遍,因为我怕她有一天会记不住回家的路。]从小到大,我就是村里人的焦点。不是因为我多优秀,而是因为我有一个神志不清的妈妈。我的童年是在小伙伴们的冷嘲热讽中度过的,他们说,我长大后会和我妈妈一样,所以不和我在一起玩。记忆中,妈妈无论何时总是傻傻地笑。听爷爷说,妈妈原是个很美丽的女人,因为20年前受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