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对惯用语的重新认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界对惯用语的认识一直存在诸多分歧。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看来,惯用语范畴是由原型向边缘成员逐渐过渡的连续统一,它与相邻范畴之间的边界是交叉的、模糊的。笔者根据8部较权威的惯用语工具书,找到206个被普遍认可的惯用语原型,分析得到其特征是:口语体、语义双层、三音节、动宾形式、结构固定。以这些原型为出发点,随着在语体色彩、语义特征和逻辑形式等维度上的渐变,惯用语与词、非固定短语以及语汇系统内部的成语、格言、歇后语、谚语、习用语的区别性特征逐渐缩小。  相似文献   

2.
利用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理论"对汉语双宾结构的基本形式和句式语义进行理论考察,重点揭示殷商甲骨时代双宾结构范畴的句式分布和语义特征,认为汉语双宾结构的"原型"就是具有"家族相似性"的"献祭"事件范畴的典型成员,这类典型"献祭"事件的语言表达结构就是双宾结构的原型范畴,从而揭示汉语双宾句式的源头及其句式语义发展的线索。  相似文献   

3.
原型理论视域下的习语界定核心特征是概念原型和表层词项特征。英汉习语概念原型和表层词项特征的对应关系形成了对等习语、概念对等习语、形式对等习语和不对等习语四种原型对应关系。对等习语有两个次生范畴:完全双对等习语和相对双等习语。不对等习语也有两个次生范畴:语义透明的不对等习语和语义隐晦的不对等习语。每一种习语类型在英汉互译都有其特定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4.
原型语义学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型语义学源于维特根斯坦对“游戏”语义范畴的家族相似性的描述。语义以原型范畴的形式存在,由原型和边缘构成。原型为家族中的典型成员,边缘为非典型成员。原型理论可以从多角度多层面地分解和表达语义,避免了传统语义理论如指称论、充分必要条件说等的种种弊端。  相似文献   

5.
姜培培 《海外英语》2013,(7X):269-270
该文以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理论为基础,将被动语态视为一个句法范畴对其具体实例作出分析,界定be-passive为典型成员以及其他非典型成员。该文从原型范畴的视角出发,对被动语态范畴的不同形式和语义特征做出解释,以求对理解和使用被动语态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在研究中日"手"语义的基础上,调查了中日"手"惯用语的结构特点及语义范畴,并结合实例对比了中日近似的"手"惯用语。分析结果表明,汉语"手"惯用语多由三个字组成,结构上动宾式较多;日语"手(て)"惯用语绝大部分为动词型惯用语。在语义范畴上,中日"手"惯用语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分析了日语惯用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提出在日语惯用语教学中应采取多种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7.
英语动词是词类中比较复杂的一种,学习者对动词习得和运用有较大的困难。原型理论对动词的一词多义、由形容词和名词通过动词化过程转化而来的非典型动词以及通过词缀转化而来的边缘动词具有较强的解释力,认为动词是一个原型范畴,内部成员有中心与边缘之分,其中心成员在语义上更多地体现出动词特征,而边缘成员不仅具有动词某些语义特征,还与邻近词类范畴的一些语义特征相似。因此,关注词汇的原型义项是动词习得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汉语复合词与词组的划界是语言研究中的难题,这种现象值得反思。现代学者从原型范畴、词汇化等理论角度出发作出了积极地探索。由于汉语复合词构词的特点,区分复合词与词组要从外部形式、内部结构、组成要素、语义特征等方面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9.
凌剑春 《文教资料》2007,(12):96-97
原型范畴化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与亚里士多德提出的经典范畴理论形成鲜明对立。本文试图运用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化理论来解释语义模糊现象,从认知的角度证明作为一种心理现象的语义具有模糊性。原型范畴化理论可为研究模糊语义问题提供一种认知层面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汉语复合词与词组的划界是语言研究中的难题,这种现象值得反思。现代学者从原型范畴、词汇化等理论角度出发作出了积极地探索。由于汉语复合词构词的特点,区分复合词与词组要从外部形式、内部结构、组成要素、语义特征等方面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1.
汉语成语可以看作一个原型范畴,其成员分为典型的成语和不太典型的成语.它们依据成语的典型度不同而形成一个连续统.成语的典型度可以从源流、字数、形式、意义和功能几个方面来考察.汉语隐喻性成语也是一个原型范畴,典型的汉语隐喻性成语是具有隐喻性、经典性和沿用性的四字格构式.  相似文献   

12.
刘政元 《海外英语》2012,(8):253-256
Linguistic subjectivity is pervasive in almost all the utterances.Language without speaker’s affect,judgment and view point doesn’t exist.Idioms constitute one important part of the language and culture.Knowing a language includes knowing idioms in that language.Variation is one important aspect to idiom.Different from ordinary phrases,idioms tend to be frozen in form and meaning and don’t allow change in structure and meaning.However,variation is one important aspect to idiom.The words of some idioms can be moved orsubsti tuted by other words.The syntactic structure of idioms can be altered.Some idioms function as normal sequence of grammatical words.They have changes in tense and aspect.All these changes contribute to the creation of idiom variation.Speakers create new idiom out of the original ones by modifying the original idiom to convey extra meanings.Idiom variations are the results of people’s creative use of language.  相似文献   

13.
习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大多数习语采用比喻形象,喻事明理,是一门形象化语言。习语意义并不是其所构成词汇意义的简单相加,而往往是字面意义引申出来的隐喻意义。因此,习语语言表现力在于其深层隐喻意义的准确传达。根据语用翻译观点,语用效果等值翻译是传达习语隐喻意义的一条重要准则和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词汇学习是语言学习的核心,习语的习得则是扩大词汇的重要手段,而习语的习得却是学生较为薄弱的环节。为了发现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掌握习语存在的缺点和差异,以便于教学更有针对性,本研究将习语分成动词性习语、形容词性习语、副词性习语、名词性习语和谚语,选择每类各20条共100条习语对126名学生进行记忆测试。测试的结果表明,学生对动词性习语和副词性习语的掌握比较弱,而其他三种类型习语掌握得较好。文章最后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探讨造成差异的原因,并有针对性探索适合大学生学习英语习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中文成语是惯用语的一种重要形式,采用中文四字成语作为实验材料,以事件相关电位为实验手段,通过N400和P600两种成分考察中文成语的认知理解过程。操纵两个因素,即熟悉程度(熟悉与不熟悉)和词语类型(成语、短语),要求被试对词语进行正误判断。结果提示,与四字短语相比,四字成语在大脑的理解加工存在区别。实验结果支持中文成语加工的构造模型。  相似文献   

16.
广告语言创作对成语的超常规运用主要有扩展、删减、换序、双关、仿拟五种情况,能够产生较好的审美功效。在超常规运用成语进行广告语言创作时,须把握四个标准:从意义角度,要求准确、巧妙、明白地表达广告创意;从成语的读音和书写形式角度,要求变化得越少则效果越好;从成语的句法结构上,要求尽量不改动原成语的句法结构关系,更不能出现病句;从形式标记上,要求对变化的部分加上引号。  相似文献   

17.
"不折腾"一词的翻译方法对习语的翻译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习语是语言的精华,习语中的喻体词汇含有极为丰富的意蕴。在对习语喻体翻译中,利用移植法翻译,既充分保持了源语习语中的喻体词汇,展示了源语文化的独特特征,也十分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交流与融合。  相似文献   

18.
关于成语语感与成语度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鉴别成语与非成语时应介入一条事感标准。凡符合多数人的成语语感的短语就是成语。成语语感包括语音感、语义感和语法感。成语自身还有个成语度的问题,成语度指的是人们对某些短语确定为成语时的语感认同所达到的程度。成语语感、成语度的探讨,对于解决“什么是成语”的问题,将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成语是汉民族的一块瑰宝,它形式上虽短小精悍,却浓缩着许多领域的知识精华。基于此,主要研究与成语有关的心理学知识。包括成语的认知心理分析(潜性心理分析)、对成语本身折射出的一些心理状态、心理现象、心理规律、心理学思想和心理学原理进行显性心理分析和成语误用心理分析,旨在以成语为特殊的"心理学教材"来获取一些心理学知识。  相似文献   

20.
四字并列成语是在成语并列关系结构中,有少数是四个单音节词并列如柴米油盐、琴棋书画、亭台楼阁、梅兰竹菊、绫罗绸缎等。通过对四字并列成语类型、特点、来源、运用情况的分析,希望有助于汉语学习者对汉语成语的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