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武术长拳类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指标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专家咨询、问誊调查、实地测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武术长拳类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现状进行了较为全面地探讨。确立了武术长拳类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测试指标29项,通过对50名长拳类运动员进行的专项身体素质测试与分析得出,武术长拳类专项力量、速度与灵敏耐力素质与运动员运动水平之间的相关程度较高,不同运动水平运动员在其专项身体素质指标值上差异具有显著性,但专项柔韧素质与运动员运动水平间无相关关系存在,指标之间的差异不具显著性。  相似文献   

2.
优秀女子武术套路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术套路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对运动竞技成绩至关重要。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测量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全国优秀武术女子套路运动员的专项身体素质指标进行专家访谈和统计筛选,并对指标的权重加以确定.最终确立我国优秀女子武术套路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指标体系,为今后运动员的运动训练及运动员选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长拳类竞赛项目的训练系统控制与优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武术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长拳类竞赛项目要求运动员技术、体能、心理等方面的全面发展,需要更科学地安排运动量、运动强度,提高体能、恢复能力,要想获得理想的运动成绩,必须进行多年系统的、科学的、严肃而艰苦的训练,同时取决于有机体对运动适应能办的程度.本文针对长拳类运动员运动训练系统控制与优化问题对我院武术队及辽宁省武术队的优秀运动员机能指标进行了测试.测试研究结果,长期从事长拳训练,可使运动员心脏血管系统得到改善,安静时出现血压偏低现象,长拳套路运动以无氧供能为主,可采用高乳酸(阈强度)训练法,长拳专项技术、专项身体素质、一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生理生化指标等相互制约、相互影响构成一个有机的控制系统,长拳训练系统优化,是用最短的时间,达到最佳的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4.
刘惠婷 《体育世界》2014,(11):79-81
本文以2012年参加陕西省少年武路运动比赛的运动员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测试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少年男子武术套路运动员的专项身体素质的结构特征进行研究。表明:我国青少年男子武术套路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主要由7个因子构成,共包含14个专项身体素质指标,构建成少年男子武术套路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结构图表,并分析其结构特征,形成青少年男子武术套路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的认识理念。  相似文献   

5.
武术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体育项目。长拳在武术运动中开展较普及,是武术运动的重点项目之一。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结合武术长拳教学与训练实践,对武术长拳动作特点、规律进行深入、系统地透析。结果表明:只有在教学训练中加强力量、速度、弹跳、平衡及柔韧性等专项身体素质训练,在教法上注意强调动作方向、路线及方法的正确性,以运...  相似文献   

6.
以山东省部分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对乒乓球专项身体素质与各测试指标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初步建立了乒乓球优秀男子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测试指标体系与评价标准,旨对山东省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提高专项身体素质提供理论依据,使其训练更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等方法探讨了我国女子3 000m运动员专项身体素指标体系构成、预测模型、评价标准、诊断与评价方法.结果表明:我国女子3 000m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评价体系在结构上由评价指标、指标权重及评价标准3部分组成,并由此建立了专项身体素质评价模型;制定了专项身体素质评价标准;构建了我国女子3 000m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诊断与评价的方法学体系,为我国女子长跑运动训练提供方法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国家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集训队男子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测试法和数理统计法,从30项指标中筛选出能反映专项身体素质的13项指标,对空中技巧运动员身体素质结构进行研究分析.研究表明,高水平男子空中技巧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结构主要由核心区力量因子、下肢快速力量缓冲因子、灵敏耐力因子和四肢力量因子组成;构建高水平男子空中技巧运动员身体素质模型,并运用百分位法建立专项身体素质单项和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标准,可为教练员科学指导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和空中技巧项目的选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测试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国家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集训队8名男子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各指标进行研究分析,构建我国优秀男子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运动员身体素质评价模型.研究结果:从30项指标中筛选出能反映专项身体素质的13项指标,部分测试指标可直接作为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训练手段进行应用;我国优秀男子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主要由核心区力量因子、下肢快速力量缓冲因子、灵敏耐力因子和四肢力量因子组成;构建了我国优秀男子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运动员身体素质模型,运用百分位法建立了专项身体素质单项和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标准;通过实例验证,构建的专项身体素质评价体系操作简便,能够客观地反映运动员的专项身体素质水平.  相似文献   

10.
文章拟采用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比较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挪威孔子学院长拳类武术课程内容与标准进行设计。得出以下结论,挪威孔子学院长拳类课程内容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武德、武术理论、武术技术。挪威孔子学院长拳类武术课程内容设计得到了专家们的一致肯定,教学效果显著,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挪威孔子学院长拳类武术课程内容与标准设计与实施对武术在挪威的推广与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优秀武术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涉及许多体育专业学科领域。文章从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等角度分析武术运动员必备的身体素质,以及各项身体素质的生理基础,据此提出其相应的发展原则与方法,并对各项身体素质的训练安排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大学生体协从2009年起在武术套路竞赛中实行新规则,对长拳类项目难度进行评分,长拳类套路内容发生较大变化,训练强度随之增加。新规则一方面推动了高校武术竞技水平的提高和技术的规范化,另一方面也出现了"训练者无缘比赛,比赛者不训练"以及竞赛项目人数分布不均衡等现象。高职院校武术运动员在学校期间一般只能参加一次比赛,技术水平无法通过比赛得到积累提高,同时业余训练的不定时性和断断续续的特点使以难度为核心的武术训练产生很多困难。  相似文献   

13.
专项力量是武术套路运动员取得优异运动成绩的基础和关键,由武术运动技术的特殊性而决定的特殊力量,必须通过专门的训练才能有效地提高。科学地分析武术套路运动技术所必须的专项力量,采用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进行训练是提高武术套路运动员专项力量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4.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对大学生业余武术训练进行研究,武术训练时要注重培养其武术兴趣,加强身体素质进行练习,注重基本功和基本技术动作的学习,处理好组合技术练习和成套练习之间的关系,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训练.  相似文献   

15.
武术散打是我国传统体育项目,它与武术套路的区别就在于技术复杂多变,实战性强、对身体素质的要求较高.它要求运动员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相应的战术策略.这些方面对散打运动员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但在临场比赛时我们会发现机会把握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比赛结果.文章通过一些运动员在实战中的比赛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训练思路和方法,为教练员在训练中提高运动员的战机把握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个案分析法对武术套路世界冠军马灵娟的选材特征和多年训练进行分析探讨。结果表明:马灵娟身体条件基本不符合武术套路运动员选材标准,但仍能取得巨大成功,说明武术套路对运动员身体条件的要求并不高,身体上硬件条件对运动员的成功不起绝对性作用。从马灵娟的成功可以分析出武术套路运动员的成功更加注重训练的系统性、运动员对待武术套路训练的态度、运动员的意志品质、心理稳定性。希望通过对马灵娟多年训练的特点和成功经验的分析,为武术套路教练员指导运动员进行多年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专项力量是武术套路运动员取得优异运动成绩的基础和关键。由于武术运动技术的特殊性,而决定特殊力量必须通过专门的训练才能有效地提高。武术套路对力量的总体要求是要有良好的腰腹力和上、下肢及全身的爆发力。由于武术套路的技术动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专项力量随之要有特殊的要求。科学地分析武术套路运动技术所必须的专项力量,采用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进行训练是提高武术套路运动员专项力量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8.
对长拳、南拳套路运动员的能量代谢特点和身体机能能力的评定研究正引起越来越多武术科研工作者和教练员的关注。通过科学的手段对运动员进行身体机能评价,有助于推进武术训练的科学化进程。与此同时,在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机能监测的过程中,有些问题仍值得进一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方平 《浙江体育科学》2007,29(4):127-128
随着体育科学技术的发展,心理学知识不断地被运用到体育教学中,为了探求心理学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和效果,通过对武术传统教学方法与意念训练法进行对比实验研究,旨在改善教学手段,提高武术训练课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