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会计诚信是会计工作的基本道德原则,也是市场经济活动中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会计诚信的缺失危及着亟待完善的市场经济秩序。本文对会计诚信缺失的客观环境和主观条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大学生诚信缺失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承载着直接为各行各业输送实用型人才的重任,劳动者的诚信道德素养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职业教育的质量,取决于高职院校学生的诚信状况.而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诚信缺失状况却远远偏离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令人担忧.我们已经进入信用时代,高职院校必须站在时代前列,培养具有信用素质、诚信精神的人才.文章列举了高职院校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高职院校诚信教育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信用政府与大学诚信文化建设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诚信,作为现代道德体系基石,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本条件和本质要求。然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领域广泛的信用危机,尤其是作为人才培养摇篮的大学的诚信缺失现象却堪为人虑。本文对我国诚信缺失的表现及其原因、信用政府与大学诚信文化建设相结合的必要性,寻找信用政府与大学诚信文化建设互相促进的道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通过调查问卷了解了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诚信状况及其对不诚信现状的态度,分析了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建立诚信舆论教育体系、诚信道德教育体系、诚信道德规则、诚信档案制度、诚信信息发布制度、校内信用评估制度及诚信奖惩制度.  相似文献   

5.
诚信自古是人们推崇的美德。目前,高等学校中比较普遍地存在着大学生的诚信缺失问题,突出地表现在考试作弊、拖欠费用、不按时还贷和其他日常行为等方面。这些现象与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信用状况有密切关系。大学生的可塑性极大,各高校要加强诚信教育,用法律、道德约束大学生的诚信缺失行为。  相似文献   

6.
社会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建构社会诚信体系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容和特征。然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原有的社会诚信被打破,社会信任普遍缺失,社会道德水平下滑,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以及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政府作为社会的公共管理者,在社会诚信建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政府要进一步健全法律法规,构建社会信用系统,加大社会信用的宣传教育,成为社会诚信体系建构的主导者和推动者,同时政府要在社会诚信体系建构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做到政务公开、建构诚信政府。  相似文献   

7.
诚信道德是当代高校师德建设之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高校存在着道德缺失的问题。高校教师以学术腐败为典型特征的道德缺失现象十分严重,高校师德建设势在必行,否则将祸及一代人甚至一个民族。诚信是道德之本,是道德的基石,师德建设应从诚信抓起。营造诚信文化、严格规章制度,尤其是倡导自我修养、自律意识,从而使广大高校教师做到诚实守信、德才兼备、为人师表。  相似文献   

8.
管杰 《中国德育》2011,(5):16-18
国民诚信缺失、道德滑坡固然有多方面的因素,但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反思的是青少年道德教育问题。一、学生道德失范,传递教育危机信号最近,药家鑫恶性案件,虽说极其个别,却令我们对学校德育进行反思。一名正在受着高等艺  相似文献   

9.
高校毕业生诚信教育与管理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毕业生诚信缺失具体表现在个人信用失常、弄虚作假、道德失范等几个方面。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既有改革时期管理制度的疏漏和不健全,对失信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够,社会负面影响等客观原因,也有毕业生对诚信问题认识不足,知行不统一等主观原因。对大学生进行以诚信为重点的道德教育,增强个人的道德自律能力。不断完善信用管理制度,建立全国性的人才信用管理体系,强化道德他律机制,净化社会环境和社会风气。  相似文献   

10.
课程学习和考试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考试的主要作用是衡量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高校考试存在着作弊问题,作弊的实质是学生道德诫信的缺失或失落。解决考试作弊问题必须从道德诚信建设和法制建设的结合上着手,并以道德诚信建设为主去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